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5 16:3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御史
大夫




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
郡县
1)封建社会形成和首次大一统时期
——战国、秦汉;
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3)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4)民族进一步融合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5)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明清(1368—1840)
——隋唐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学习目标
1.识记明朝建立的主要史实(时间、人物、都城);
2.归纳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3.简述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
4.结合史料和小组讨论,能简述明朝加强皇权的利与弊。
直接原因:
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刘福通、徐寿辉、郭子兴(朱元璋)
元朝灭亡的原因:
根本原因: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收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一、明朝的建立
赵某某
营销经理/Marketing Manager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灭元朝时间:
灭元朝标志:
应天府(南京)
朱元璋(明太祖)
1368年
1368年
攻占大都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
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
地,最终统一中国。
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后梁朱温
相关史事
朱元璋出身贫苦,17岁时父母双亡,他被迫到佛寺里当了和尚,到处化缘维生。后来他参加了反元起义,由于英勇善战和足智多谋,被推为领袖。他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逐步发展壮大,最终统一全国。
疆域:“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qì),约997万平方公里。” 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溏”尽入版图。——《明史》
原因 目的 措施
政 治 上 在地方
在中央 军事 思想文化上
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为了巩固统治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在地方:
①废除行省制度,设三司。
皇帝
布政使司(民政财政)
按察使司(司法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务)
政治上,全面改革官制。
②分封诸子为王,巩固皇室。
分封制
西周西汉西晋
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胡惟庸案”
立竿见影的行政机构改革
思考:丞相制度创于何时?
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
改革行政机构后有什么作用?
小拓展
明朝
唐朝
秦朝
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①废丞相和中书省,分权给六部。
在中央:
丞相上朝仪式的变化



丞相制度的发展史
秦汉时期
隋唐时期
宋 朝
元 朝
明 朝
丞相
三省六部制
宰相 副宰相
中书省
废丞相制度
②分散兵权:
分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
大都督府
御史台
皇帝
洪武十三年废相之时,也撤销了最高军事机构大都督府,改立前、后、中、左、右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在军队管理上与兵部分权,兵部负责武官选授,军事调发等事,五军都督府负责军队的日常管理。
五军都督府






御史台
皇帝






(六部)
五军都督府
都察院
中书省
大都督府
皇帝
都察院
改制前
改制后
厂卫特务机构 目的 为监视官民,巩固政权
内容 明成祖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合称“厂卫”
特点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
职能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作用 成为皇帝的爪牙和耳目。
评价 是明朝君权空前强化的产物。
③设置厂卫制度:
1.锦衣卫(明太祖)2.东厂(明成祖)3.西厂(明宪宗1477年)
锦衣卫:陛下,这是昨天晚上宋学士家宴请宾客的情况。(把图交给宦官递给皇帝)
朱元璋:宋爱卿,听说你昨天晚上宴请贵宾,都请了那些人呢?
宋濂(惊讶的表情):皇上是不是知道了(轻声)。谢皇上关心,臣昨天和几个朋友聚了聚,有王学士,李尚书,还有张侍郎。
朱元璋:都吃了哪些好菜啊?
宋濂:禀皇上,有…………。
朱元璋:很好,你没有欺骗朕,是朕的忠臣,由你们辅佐朕,我很放心(面露笑容)。来人,把这张图给宋大人看看。
宦官:是。(将图拿给宋濂)
宋濂(接过图,伸手抹了把汗,轻声):好险,锦衣卫真是无孔不入啊。
总结: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小故事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错案。
小故事朱元璋的烦恼
百官未起朕先起,
百官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拥被。
——朱元璋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他曾下令设置四辅官,以辅佐皇帝,但不成功。后来,④明成祖建立内阁,帮助皇帝批阅文件,处理政务。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强化皇权。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为告诫后代,不得设立丞相。目的是防止朝臣专权,以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思想上)
考试内容:
解释题目:
答题格式:
《四书》《五经》
朱熹《四书集注》
八股文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八股文”: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起股至束股才是科考正式议论的中心。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共合八股,故名曰八股文。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字数也有限制,人们只能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写空洞无物的文章。
科举考试的变化
《四书》:《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四书章句集注》:由朱熹刊刻。
科举制度日趋严密,考生要求更加严格;考场纪律更加严密;试卷处理流程更加规范。
甲:我严格按着《四书集注》上的观点来答题。
探究: 假如甲乙是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的考生。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会高中状元?
乙:我要别出心裁,创新观点。
答案:甲很可能高中状元,乙要是写得过分,有可能锒铛入狱;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
钳制了思想,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八股取士”的弊端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消极: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不利于选贤任能,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拉开了与西方的差距。
  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来加强思想专制?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思考分享
科举制的发展史
1.隋朝创立
隋炀帝设进士科
2.唐朝完善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
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
3.宋朝发展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4.明清衰落
实行八股取士,禁锢士人的思想
原因: 目的: 措施
政 治 上 在地方
在中央 其他 思想文化上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为了巩固统治
废丞相和中书省,分权六部;设五军都督府
设立锦衣卫,监视官民
“八股取士”;考“四书”“五经”,写八股文
使皇权高度集中,
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禁锢思想,培养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梳理
1.农业引进了哪些新品种?
玉米
甘薯
马铃薯
花生
向日葵
四、经济的发展
苏绣
明代青花扁壶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棉纺 织业 棉纺织业向北推进,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丝织业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制瓷业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2.手工业
青花折枝花纹八方烛台
红顶商人胡雪岩
(北京城《皇都积胜图》)
1、商品经济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2、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3.商业
朱元璋强化皇权
明朝的建立
考试内容:四书、五经
科举考试
的变化
答题观点:《四书集注》
答题格式:八股文
经济的
发展
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应天
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厂
农业:引进原产美洲的农作物
手工业:棉纺织业;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
商业:商帮出现(晋商、徽商)
明朝的统治
1.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宋讷大惊。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
A.君权的强化 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 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
2.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B.试题类型繁多
C.八股取士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牛刀小试
A
C
3.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这里“罢丞相”的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宋太祖 D.元世祖
4.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丞相被称为“百官之长”,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
A.秦朝、隋朝 B.秦朝、唐朝
C.秦朝、宋朝 D.秦朝、明朝
5.花生、土豆、等农作物是在哪个朝代被引进中国的( )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A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