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复习综合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复习综合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24 21:4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复习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估测贴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大约80 dm B.拿起一只鸡蛋所用的力为5 N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 g D.物理课本重大约2 N
2、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的是(  )
A.图甲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
B.图乙中,颜色分明的鸡尾酒放置两天后,混合成了棕褐色
C.图丙中,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D.图丁中,打开醋瓶盖能嗅到醋味
3、新冠病毒席卷全球,疫情之下,医用口罩人人必备,下列关于医用口罩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面料具有较强的过滤性 B.面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
C.口罩材料应选用透光性好的材料 D.鼻梁上的压条应选用密度大的材料
4、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kg冰与1 kg水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5、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的过程中,有如下操作:①把待测物体挂在挂钩上;②轻轻来回拉动几次挂钩;③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分度值;④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⑤待指针稳定后读数;⑥估计待测物体重力.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
A.⑥①④③②⑤ B.⑥③②④①⑤ C.⑥④①③②⑤ D.⑥②④③①⑤
6、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花香满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5 mL水与5 mL食醋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 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D.水结成冰,说明分子停止了运动
7、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上端挂在铁架台的水平横杆上,下端挂一重为G的小球并保持静止.图中分别画出了该状态下小球和弹簧的受力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G与F3是一对平衡力 B.G与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如图所示,物体A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B.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不是沿斜面向上,就是沿斜面向下
D.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可以为零
9、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如图甲所示,在某次比赛中,小明向上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但他所受“摩擦力﹣时间”图象漏画了一部分,如图丙所示,若将之补充完整,应是图中的( )
A.B. C. D.
10、下列四幅图呈现的是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设计的几种实验方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甲、乙对比,可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B.通过乙、丙对比,可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C.通过乙、丙对比,可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D.通过乙、丁对比,可探究接触面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11、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①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m;②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块,在水面位置标上标记,取出石块,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石块的体积;③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  )
A.偏大    B.无偏差 C.偏小    D.无法确定
12、如图,在同一水平面上,用F1将物体从M拉到O,再改用F2将物体从O拉到Q。sMO=sOP,每隔相同的时间用频闪相机拍下物体的位置(用虚线框表示),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Q段所受摩擦力大小都等于F1
B.MO段与OP段运动状态不同,所以物体所受摩擦力不同
C.OP段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2
D.MO段比OP段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更大
二、填空题:
13、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越梳头发越蓬松,同时梳子还能吸引碎纸屑.前者是因为头发带______(填“同”或“异”)种电荷而相互________;后者是因为带电体有______________的性质.
14、伴随着辞旧迎新的喜庆,当第一缕阳光铺洒在月球背面,玉兔二号月球车和嫦娥四号着陆器分别于2023年1月15日和1月16日自主唤醒,迎来第51个月昼工作期。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重力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在地球表面的重力;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质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在地球表面的质量.
15、有甲、乙两块金属,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2∶1,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若把甲金属切去一半、乙金属切去1/3,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
16、如图甲所示,洒水壶有A、B两个把手,分别供提水、洒水时使用,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有关.洒水时,水从壶嘴沿水平方向喷出,运动轨迹却为曲线(如图乙所示),这是由于受到了________的作用.
17、如图所示,小车从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受到________力和________________力作用,这两个力________(填“是”或“不是”)平衡力,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这是由于小车具有______________和受到________力作用.
18、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感到手部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 ,同时排球会变瘪,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会改变。这说明力不仅可以使物体发生 ,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从力学的角度看,通常我们所说的“孤掌难鸣”是因为 。
19、车载空气净化器工作过程如图所示,受污染的空气被吸入后,颗粒物进入电离区带上电荷,然后在集尘器上被带电金属捕获,其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心的小明同学发现教室里的电风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上往往带有一些灰尘,请你帮他分析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50 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若将F2=80 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一起做直线运动,则桌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21、如图所示,一个瓶身为圆柱体的玻璃瓶,内装有600 g的水,水深为30 cm,则该瓶子的底面积为____________,将瓶盖盖好后倒置,水面到瓶底的距离为10 cm,则玻璃瓶的容积为________cm3.如果用该瓶子装满密度为1.1×103 kg/m3的酱油,则能装下酱油的最大质量为________g. (玻璃瓶的厚度不计)
22、如图所示,在1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木块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  (左/右),木板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水平拉力为12N时,可以将木板快速抽出,此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 N。
三、解答题:
23、(1)如图乙所示,物块置于长木板上表面,两者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物块与长木板始终保持相对静止.请在图中画出长木板对物块作用力的示意图.(O点为力的作用点)
(2)如图所示,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小车在拉力F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图中已标出).
24、五一假期小明的父亲外出时买了一个用铝材料制造的小球,用天平测得该球的质量是540g,体积为300cm3,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
(1)通过计算判断该小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cm3?
(3)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注满水后球的总重力为多少?
25、 建筑工地需要400m 3 的细沙,为了粗略测量细沙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装满一桶细沙,测得桶中的细沙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20kg,ρ 水 =1.0×10 3 kg/m 3 ,求:
(1)桶中20kg水的体积是多少?
(2)细沙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4t的卡车将细沙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26、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小红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1)如图甲所示,小红操作中不规范之处是 ;
(2)改正错误后,小红将烧杯内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并测出体积V,然后称量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继续向量筒中倒液体,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为某次测得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质量为 g;如图丙所示是根据多次测得的数据绘制的m-V图像,根据图像计算可得,液体密度为 kg/m3。根据图像还能获得的信息是: (选填序号:“①空烧杯的质量”“②将液体倒入量筒之前,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①和②都可以”)
(3)爱思考的小红想起她去昆明旅游时,带回一个“美人鱼”工艺品,只有鸡蛋般大小,雕刻的却非常精致。她想知道这个工艺品是什么材料制成的,需要测出它的密度,于是在家中利用电子秤和自制的溢水杯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丁所示,往溢水杯中装满水,用电子秤测出溢水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②如图戊所示,将工艺品浸没于溢水杯中,排出水之后,置于电子秤上,测出总质量m2;
为了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小红在①和②两个步骤的基础上,设计了甲乙丙三个方案:
如图,方案甲:在步骤①前,增加一个步骤。先用电子称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m0;
如图,方案乙:在步骤②后,增加一个步骤。用质量为m3的空烧杯承接步骤②中溢出的水,测出溢出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4;
如图,方案丙:在步骤②后,增加一个步骤。用量杯承接步骤②中溢出的水,测出溢出水的体积为V
你认为这三个方案中,能测出工艺品密度的是:
A.方案甲和方案乙 B.方案乙和丙 C.方案甲和方案丙 D.三个方案都可以
27、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__(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_运动.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______.
(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6)上述所有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种即可).
28、如图有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用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小明提出的猜想有:滑动摩擦力可能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设计的装置如图.则:
(1)如图甲、乙、丙所示,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用逐渐增大的拉力拉木块,但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分别记下三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木块和水平桌面间的静摩擦力随着拉力的增大而________.
(2)由图可知,木块和水平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N.当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发现木块有伸出到桌面边缘外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此时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与____________是否有关,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图中的数据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的做法是分别以不同的_______(填“拉力”或“速度”)拉动木块做_________运动.
(4)查阅资料发现,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是f=μN(N表示压力),为了验证这个关系式是否正确,简单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雨衣上的学问
下雨天,外出的人们不是打伞,就是穿雨衣. 雨衣为什么不透水呢?奥妙就在制作材料上.就拿布制雨衣来说吧,它是用防雨布 (经过防水剂处理的普通棉布) 制成的. 防水剂是一种含有铝盐的石蜡乳化浆. 石蜡乳化以后,变成细小的粒子,均匀地分布在棉布的纤维上.石蜡和水是合不来的,水碰见石蜡,就形成椭圆形水珠,在石蜡上面滚来滚去.可见,是石蜡起了防雨的作用.物理学上把这种不透水的现象,叫“不浸润现象”.而水一旦遇到普通棉布,就通过纤维间的毛细管渗透进去,这就叫“浸润现象”.
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同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内聚力;而不同物质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附着力.在内聚力小于附着力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浸润现象”;反之,则会出现“不浸润现象”.雨衣不透水,正是由于水的内聚力大于水对雨衣的附着力的缘故.
(1)________物质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内聚力,不同物质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________.当内聚力________附着力时产生“浸润现象”, 当内聚力________附着力时产生“不浸润现象”.
(2)雨衣不透水属于__________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把水银倒入玻璃量筒中,液面会向上凸起;而把水倒入玻璃量筒中,水面是________的.利用上面的知识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
(4)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内聚力大于附着力
D.“纳米纸”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牢牢固定不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A 4、B 5、B 6、D
7、D 8、D 9、 C 10、A 11、C 12、A
二、填空题:
13、同 排斥 吸引轻小物体
14、小于 等于
15、3:4 3:4
16、作用点 重力
17、重力 支持力 不是 不在同一直线 惯性 摩擦力
18、相互 形变 运动状态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9、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20、50 50
21、20 cm3 800 880
22、右 7 3
三、解答题:
23、略
24、(1)空心 (2)100cm3 (3)0.64N
25、(1)0.02m3 (2)2.6×10 3 kg/m 3 (3) 260辆
26、(1)游码归零 (2)82.6 (3)①和②都可以 (4)D
27、(1)b (2)远 (3)匀速直线
(4)速度相同
(5)不是 (6)控制变量法
28、(1)增大
(2)4;接触面大小;当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物体的速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3)不能;甲、乙、丙三个图中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不是滑动摩擦力,没有改变运动速度测量摩擦力;速度;匀速直线
(4)分别将一个木块、两个木块(叠放)、三个木块(叠放)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三次拉力增加的倍数是否与压力增加的倍数相同
29、(1)同一种;附着力;小于;大于
(2) 不浸润;水的内聚力大于水对雨衣的附着力
(3)下凹;水分子的内聚力小于水对玻璃的附着力,水银分子的内聚力大于水银对玻璃的附着力.
(4)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