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质量监测用卷六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一、科学概念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2023六上·宝安期末)昆虫的 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
2.(2023六上·宝安期末)大量事实表明,除病毒外,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
3.(2023六上·宝安期末)地球是一颗行星, 它围绕太阳转动的运动方式称为 。
4.(2023六上·宝安期末)现在大多数汽车、船舶、飞机的燃料都来源于石油。石油是一种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5.(2023六上·宝安期末) 是利用电能产生动力的机器,其原理为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6.(2023六上·宝安期末)很多日常物品的发明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
7.(2023六上·宝安期末)水龙头、汽车方向盘可以看成是轮轴的变形。( )
8.(2023六上·宝安期末)钟形虫、蚂蚁、变形虫都是非常微小的单细胞生物。( )
9.(2023六上·宝安期末)对《能量》单元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狮子是肉食动物,其能量最终来源于鹿等食草动物。( )
10.“地心说”和“日心说”都认为地球是球形的。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5分。) 小博和小睿是学校科学社团的成员,常常一同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更是老师的好帮手,帮助老师准备、整理实验材料。
11.(2023六上·宝安期末)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类似放大镜的原理,( ) 也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
A.装水的烧杯
B.圆形的平面镜
C.透明的载玻片
12.(2023六上·宝安期末)下图是小博用放大镜和简易显微镜观察标本的图像,观察( )时的视野(看到的范围大小)是最小的。
A.蝴蝶的触角
B.蔬菜上的蚜虫
C.蚕豆叶的气孔
13.(2023六上·宝安期末)一块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有限,小博可以再取一块( )镜片组合使用(如图),让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A. B. C.
14.(2023六上·宝安期末)小博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许多标本,感叹显微镜下的微小世界丰富多彩。但( ) 无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被观察到。
A.草履虫
B.洋葱表皮细胞
C.新冠病毒
15.(2023六上·宝安期末)小博希望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取( )的水样微生物最丰富。
A.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
B.瓶装饮用水
C.校园池塘水
16.(2023六上·宝安期末)小博和小睿交流关于细胞和微生物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酿酒、制作酸奶、堆肥等过程中需要微生物的参与
B.组成生物体的各种细胞在形态上是完全一样的
C.新冠肺炎、流感等传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对人类没有好处
17.(2023六上·宝安期末)电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能量,关于电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们可以查阅用电器铭牌和说明书上的信息,估算用电器的耗电情况
B.节能灯已经广泛使用,不再需要采取“人走灯灭”的节能措施
C.电灯发光时,全部的电能都转化为光能
18.(2023六上·宝安期末)实验桌上摆放着未整理的小电动机。小睿将小电动机接入电路中,用两块磁铁靠近,转子转动起来了。如果他只改变电池正负极的接线,小电动机的转子( )。
A.没有变化 B.转得更快 C.反向转动
19.(2023六上·宝安期末)生活中许多用电器中有电动机,下列用电器没有用到电动机的是( )。
A.小太阳暖灯
B.洗衣机
C.电风扇
20.(2023六上·宝安期末)收拾完实验室,小睿在走廊观看科普图文展板,他认为展板如果使用电子屏科普效果更好。关于图文展板和电子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者都可以提供文字和图像信息
B.电子屏幕可以提供音频、视频等信息
C.图文展板可以提供的信息种类比电子屏更丰富
21.(2023六上·宝安期末)科普展板介绍了各种新能源交通工具。我们在路上常看见的纯电动车就是一种新能源汽车,这种车无尾气排放,采用电能驱动车辆。纯电动车在充电时的能量转化是( )。
A.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2.(2023六上·宝安期末)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戴口罩、监测体温和个人健康状况是必要的防疫措施。小博在实验室门口站岗给同学们测量体温时,选用( )比较便捷、合适。
A.水银体温计
B.电子体温计
C.红外线测温枪
23.(2023六上·宝安期末)小小的一枚螺丝,可以说是人类一大发明。小睿用扳手拧紧内六角螺丝(图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扳手拧螺丝利用了轮轴原理
B.拧螺丝时,在①处用力比②处用力更省力
C.内六角螺丝的螺纹可以看作斜面
24.(2023六上·宝安期末)小博用撬棍移开校园农场里的大石头。如图所示,撬动大石头时,杠杆A点位置相对不动,称为( )。
A.支点 B.阻力点 C.用力点
25.(2023六上·宝安期末)如图所示,小博分别在撬棍的B点位置和C点位置向下压,比较两次的用力大小,( ) 。
A.用力大小相同 B.B点更省力 C.C点更省力
26.(2023六上·宝安期末)实验室里有3种不同的剪刀,其中外科医生用来做手术的是( ) 。
A.
B.
C.
27.(2023六上·宝安期末)校园内设置了无障碍通道,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方便。小睿用木板搭建斜面模拟无障碍通道,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分别将同一个物体沿斜面由A处缓缓拖到B处(方式①)和从C处直接缓缓提升至B处(方式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一样大 B.方式①拉动时大 C.方式②提升时大
28.(2023六上·宝安期末)这堂科学课在班级教室开展,小睿帮助老师把实验材料用小推车(如图6)推到教室。关于使用小推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减小实验材料的质量
B.运送时人们更加省力、便捷
C.运送时人们完全不需要用力
29.(2023六上·宝安期末)如图所示,小博手工抄写《游子吟》,小睿用活字排版印刷同一内容。他们提出的观点中不合理的是( )。
A.抄写一首诗用时比活字印刷用时要短,说明活字印刷不属于技术进步
B.当需要100页的《游子吟》时,活字印刷的效率比手工抄写要高
C.印刷术对推动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技术也在继续发展
30.(2023六上·宝安期末)“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的“草”指的是萱草。萱草冬季宿根(地上部分枯萎),春季恢复生长,夏季开花。以上描述的萱草生命活动受到( )的影响。
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 C.干旱少雨
31.(2023六上·宝安期末)小博长期观察正午时校园国旗旗杆的影子。一年内下列节气中,深圳正午时旗杆的影子最长的一天是( ) 。
A.夏至(2022年6月21日)
B.秋分(2022年9月23日)
C.冬至(2022年12月22日)
32.(2023六上·宝安期末)2022年的夏季十分炎热,小博查阅了地球公转轨道距离和时间的资料。分析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地球处于不同公转位置的时间
平均距离 1.49亿千米
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 1.47亿千米 每年一月初
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 1.52亿千米 每年七月初
A.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正圆
B.夏季炎热是因为地球距离太阳近
C.四季变化与日地距离无关
四、探究实践题(共30分)
33.(2023六上·宝安期末)在研究地球的运动时,小博和小睿制作了一些模型,借助模型开展研究。
(1)小博取一个地球仪,在同一纬度上标出了A、B两点,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用手旋转地球仪模拟昼夜交替现象。如图所示,如果地球自西向东旋转,此时居住在A点的人们将迎来 [选填“日出”或“日落”]。
(2)小博画出了三幅猜想图,尝试解释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其中不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猜想 [填写编号],与科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理论一致的是猜想 [填写编号]。
猜想原因
描述 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地球不动,太阳自转 地球自转,并绕着太阳公转
(3)小博和小睿一同在实验室中搭建地球公转模型。他们取来四个地球仪,如图所示摆放,此时用 模拟太阳更贴切。
A.篮球 B.圆形纸板 C.球形灯泡
(4)2022年12月末,我们在考场上奋笔疾书时,地球运转的位置最接近公转模型(图10) 中的 [选填字母]位置。
(5)小睿打算绘制一幅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图。他查阅了资料,得知地壳厚度约17千米,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以下 模型图比较接近地球内部结构。
(6)小睿还制作了一个地球海陆分布模型(下图展示模型正反两面),小博看后认为这个模型有待改进。请你指出一点不足之处,并给出一条改进的建议。
不足:
改进:
(注:图11中亮处为陆地,暗处为海洋。)
34.(2023六上·宝安期末)实验室门使用的是磁力锁(图1)。小博用实验材料搭建一套电磁铁装置(图2),探究磁力锁的工作原理。
(1)对比图1、2,磁力锁的开关断开,大门就可以打开,这利用了 的原理。
A.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B.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南北磁极
C.改变电流方向能够改变电磁铁磁极方向
(2)如图,闭合开关后,小博拿着指南针靠近装置的A端,发现指南针的S极被吸引,可推测A端是 极。[选填“N”或“S"]
(3)磁力锁的磁性很强,实验室门可以紧锁。为了探究哪些因素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小博制作了两个电磁铁,测试并记录了它们吸引垫圈的数量。
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序号 1 2 3 中位数 4 5 6 中位数
吸引垫圈数目(枚) 18 14 19 18 28 27 27 27
小博研究的是 与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关系,保持不改变的条件有 、 。
(4)分析数据(实验序号1-6),小博可以得出结论:
随后,小睿继续使用同一套材料和同一颗电池做了 重复实验,得到了下列实验数据。
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序号 7 8 9 中位数 10 11 12 中位数
吸引垫圈数目(枚) 9 9 10 9 9 1 0 1
(5)两次实验数据有显著的差异,小博和小睿一起交流数据,分析实验过程。面对实验出现的偏差,正确的做法是 。
A.分析原因,重新实验
B.置之不理,得出结论
C.根据假设,改写数据
(6)分析实验数据(实验序号7-12),小博和小睿认为是电池电量显著减少导致吸引垫圈的数量显著减少。请你指出一点可能导致电池电量显著减少的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触角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主要起嗅觉和触觉作用,有的还有听觉作用,可以帮助昆虫进行通讯联络、寻觅异性、寻找食物和选择产卵场所等活动。
2.【答案】细胞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构成绝大部分生物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
3.【答案】公转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分析】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转动,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
4.【答案】可再生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解析】【分析】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以再生的资源被称为可再生资源,不可以再生的资源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煤炭等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5.【答案】电动机
【知识点】电动机
【解析】【分析】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机器,电动机利用了电磁铁的原理。
6.【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设计与生活
【解析】【分析】任何发明创造都要经过长期的改进和不断的完善。
7.【答案】(1)错误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水龙头是轮轴的变形,方向盘是杠杆的变形。
8.【答案】(1)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蚂蚁虽小,但是多细胞生物,属于昆虫。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在食物链中逐渐传递,且逐渐递减,食物链的最开端是植物,而植物的能量源于太阳能,所以肉食动物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
10.【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正确的。 “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中都认为地球是球体。
【分析】 “地心说”认为太阳及其它天体围绕地球运动,“日心说”认为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地球绕太阳转。
11.【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是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的物体,具有放大作用,透明的玻璃片是厚度均匀的。
12.【答案】C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解析】【分析】物体的图像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视野范围越小,气孔只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13.【答案】B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是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的物体,具有放大作用,两块放大镜平行组合且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制成简易显微镜。
14.【答案】C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最大可放大一两千倍,而电子显微镜可放大到几百万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大小在几十到100nm之间,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以观察到。
15.【答案】C
【知识点】水中的微小生物
【解析】【分析】自来水和饮用水都是经过消毒处理的,里面含有的微生物含量极少。
16.【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各种生物体的细胞是不一样的,首先是细胞形态不一样,然后细胞的组成成分也不一样,比如人的红细胞里特有血红蛋白,而其他的细胞则没有,细胞的多样性是因为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只有分化,才能执行它所特定的功能,细胞分化的结果就是细胞发生了定向的改变,所以同一个生物体内的细胞也是不一样的。微生物对于人类来说,意义重大,可应用于医药方面,过去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四处肆虐,人类对此束手无策,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细菌和病毒,于是研制了许多对付细菌和病毒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了遏制,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在食品工业生活中,我们直接和间接的使用了微生物生产很多食品。例如蘑菇、木耳是真菌,我们可以直接食用。酿酒、制作酱油、醋、霉豆腐、泡菜、酸菜、面包、馒头、腊肉等等也都要依靠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微生物还可分解垃圾处理污水等。
17.【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节约用电是需要一直坚持的,虽然现在节能灯已经广泛使用,但也要保持;电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了光能和热能,并不是都转化为了光能。
18.【答案】C
【知识点】电动机
【解析】【分析】电动机是应用了电磁铁的原理,改变电池正负极的接线时,电流的方向发生了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发生了变化,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变的,所以小电动机的转子是反向转动的。
19.【答案】A
【知识点】电动机
【解析】【分析】 电风扇、洗衣机都使用了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小太阳暖灯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没有用到电动机。
20.【答案】C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图文展板和电子屏都可以传播文字和图像信息,其中电子屏可以提供音频、视频信息,所以电子屏可以传播的信息种类更加丰富。
21.【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纯电动车在充电时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纯电动车在运动时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22.【答案】C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在新冠肺炎时期需要做好自我防护,所以不能使用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等直接与身体接触的温度计,应该选择红外线测温枪进行检测。
23.【答案】B
【知识点】螺丝
【解析】【分析】使用轮轴时,一般情况下作用在轮上的力和轴上的力的作用线都与轮和轴相切,因此,它们的力臂就是对应的轮半径和轴半径。所以拧螺丝时,在①处用力比②处用力更费力。
24.【答案】A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的三要素:支点、用力点、阻力点。支点就是杠杆围绕一个点转动的那个点就是支点 ,所以A点为支点。
25.【答案】C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在杠杆中下压的点被称为受力点,受力点距离支点的距离越远越省力,所以C点更加省力。
26.【答案】A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医生使用的手术剪刀用于剪除腐肉、血筋、皮、膜等等,因此医用剪刀会更锋利一些,而且剪刀头更小一些。
27.【答案】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是省力的,所以①中需要使用的力要小于②。
28.【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使用带有轮子的小推车可以将静止摩擦力转为滚动摩擦力,这样可以更加省力、便捷。
29.【答案】A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抄写一首诗的用时虽然比活字印刷用时短,但随着数量的增加,活字印刷效率越来越高,说明活字印刷术属于技术的进步。
30.【答案】A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 萱草冬季宿根(地上部分枯萎),春季恢复生长,夏季开花,这是植物在四季不同的表现,属于收到四季变化的影响。
31.【答案】C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在一年不同的时间影子的长短是有变化的,夏至日时影子的长度最短,冬至日时影子的长度最长。
32.【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分析】四季变化主要是因为太阳的高度在变化,也就是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发生的周期性的变化,日地变化可以影响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所以四季变化与日地距离是有关的。
33.【答案】(1)日出
(2)②;③
(3)C
(4)D
(5)B
(6)地轴摆放方式不是倾斜的;将地轴与平面放倾斜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地球自西向东旋转,那么越靠近东边越先迎来黎明,B先迎来日出,然后A迎来日出。
(2)“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旋转,地球静止不动。“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太阳旋转,地球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3)太阳是自身发光的球体,灯泡比较符合。
(4)2022年12月末是冬季,太阳照射南半球,约在D处。
(5)地球从内到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和地壳,地壳最薄弱。
(6)地球海陆分布模型侧重于展示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海洋和陆地在地球表面分布很不均匀,全球陆地面积的67%集中在北半球,而世界海洋面积的57%集中在南半球,海洋面积在北半球约战海陆总面积的61%,在南半球约占81%,海陆分布存在着不太标准的南北对称现象。
34.【答案】(1)A
(2)N
(3)线圈圈数;电池数量;铁芯粗细
(4)线圈圈 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5)A
(6)电路一直接通,短路电路耗电大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当电磁铁通电之后,就有了磁性,可以吸引铁片。
(2)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与南极相吸引的为北极,用N表示。
(3)验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线圈的匝数有关,需要改变的实验条件是线圈的匝数,不变的实验条件是电流的大小、铁钉的大小等等,在实验中,电磁铁不能长时间连接电源,以免电池耗电太多,影响实验的公平。
(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是有关系的。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少,电磁铁的磁性越弱。
(5)实验时出现数据不准确,要及时找到原因并再次重新实验。
(6)电磁铁长时间连接电源,处于短路状态,电池耗电太多,影响实验的公平,且电磁铁产生的磁能也会减少。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质量监测用卷六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一、科学概念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2023六上·宝安期末)昆虫的 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
【答案】触角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主要起嗅觉和触觉作用,有的还有听觉作用,可以帮助昆虫进行通讯联络、寻觅异性、寻找食物和选择产卵场所等活动。
2.(2023六上·宝安期末)大量事实表明,除病毒外,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
【答案】细胞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构成绝大部分生物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
3.(2023六上·宝安期末)地球是一颗行星, 它围绕太阳转动的运动方式称为 。
【答案】公转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分析】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转动,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
4.(2023六上·宝安期末)现在大多数汽车、船舶、飞机的燃料都来源于石油。石油是一种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可再生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解析】【分析】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以再生的资源被称为可再生资源,不可以再生的资源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煤炭等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5.(2023六上·宝安期末) 是利用电能产生动力的机器,其原理为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
【答案】电动机
【知识点】电动机
【解析】【分析】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机器,电动机利用了电磁铁的原理。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6.(2023六上·宝安期末)很多日常物品的发明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设计与生活
【解析】【分析】任何发明创造都要经过长期的改进和不断的完善。
7.(2023六上·宝安期末)水龙头、汽车方向盘可以看成是轮轴的变形。(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水龙头是轮轴的变形,方向盘是杠杆的变形。
8.(2023六上·宝安期末)钟形虫、蚂蚁、变形虫都是非常微小的单细胞生物。(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蚂蚁虽小,但是多细胞生物,属于昆虫。
9.(2023六上·宝安期末)对《能量》单元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狮子是肉食动物,其能量最终来源于鹿等食草动物。(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在食物链中逐渐传递,且逐渐递减,食物链的最开端是植物,而植物的能量源于太阳能,所以肉食动物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
10.“地心说”和“日心说”都认为地球是球形的。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正确的。 “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中都认为地球是球体。
【分析】 “地心说”认为太阳及其它天体围绕地球运动,“日心说”认为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地球绕太阳转。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5分。) 小博和小睿是学校科学社团的成员,常常一同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更是老师的好帮手,帮助老师准备、整理实验材料。
11.(2023六上·宝安期末)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类似放大镜的原理,( ) 也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
A.装水的烧杯
B.圆形的平面镜
C.透明的载玻片
【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是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的物体,具有放大作用,透明的玻璃片是厚度均匀的。
12.(2023六上·宝安期末)下图是小博用放大镜和简易显微镜观察标本的图像,观察( )时的视野(看到的范围大小)是最小的。
A.蝴蝶的触角
B.蔬菜上的蚜虫
C.蚕豆叶的气孔
【答案】C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解析】【分析】物体的图像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视野范围越小,气孔只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13.(2023六上·宝安期末)一块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有限,小博可以再取一块( )镜片组合使用(如图),让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A. B. C.
【答案】B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是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的物体,具有放大作用,两块放大镜平行组合且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制成简易显微镜。
14.(2023六上·宝安期末)小博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许多标本,感叹显微镜下的微小世界丰富多彩。但( ) 无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被观察到。
A.草履虫
B.洋葱表皮细胞
C.新冠病毒
【答案】C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最大可放大一两千倍,而电子显微镜可放大到几百万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大小在几十到100nm之间,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以观察到。
15.(2023六上·宝安期末)小博希望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取( )的水样微生物最丰富。
A.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
B.瓶装饮用水
C.校园池塘水
【答案】C
【知识点】水中的微小生物
【解析】【分析】自来水和饮用水都是经过消毒处理的,里面含有的微生物含量极少。
16.(2023六上·宝安期末)小博和小睿交流关于细胞和微生物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酿酒、制作酸奶、堆肥等过程中需要微生物的参与
B.组成生物体的各种细胞在形态上是完全一样的
C.新冠肺炎、流感等传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对人类没有好处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各种生物体的细胞是不一样的,首先是细胞形态不一样,然后细胞的组成成分也不一样,比如人的红细胞里特有血红蛋白,而其他的细胞则没有,细胞的多样性是因为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只有分化,才能执行它所特定的功能,细胞分化的结果就是细胞发生了定向的改变,所以同一个生物体内的细胞也是不一样的。微生物对于人类来说,意义重大,可应用于医药方面,过去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四处肆虐,人类对此束手无策,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细菌和病毒,于是研制了许多对付细菌和病毒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了遏制,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在食品工业生活中,我们直接和间接的使用了微生物生产很多食品。例如蘑菇、木耳是真菌,我们可以直接食用。酿酒、制作酱油、醋、霉豆腐、泡菜、酸菜、面包、馒头、腊肉等等也都要依靠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微生物还可分解垃圾处理污水等。
17.(2023六上·宝安期末)电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能量,关于电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们可以查阅用电器铭牌和说明书上的信息,估算用电器的耗电情况
B.节能灯已经广泛使用,不再需要采取“人走灯灭”的节能措施
C.电灯发光时,全部的电能都转化为光能
【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节约用电是需要一直坚持的,虽然现在节能灯已经广泛使用,但也要保持;电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了光能和热能,并不是都转化为了光能。
18.(2023六上·宝安期末)实验桌上摆放着未整理的小电动机。小睿将小电动机接入电路中,用两块磁铁靠近,转子转动起来了。如果他只改变电池正负极的接线,小电动机的转子( )。
A.没有变化 B.转得更快 C.反向转动
【答案】C
【知识点】电动机
【解析】【分析】电动机是应用了电磁铁的原理,改变电池正负极的接线时,电流的方向发生了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发生了变化,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变的,所以小电动机的转子是反向转动的。
19.(2023六上·宝安期末)生活中许多用电器中有电动机,下列用电器没有用到电动机的是( )。
A.小太阳暖灯
B.洗衣机
C.电风扇
【答案】A
【知识点】电动机
【解析】【分析】 电风扇、洗衣机都使用了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小太阳暖灯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没有用到电动机。
20.(2023六上·宝安期末)收拾完实验室,小睿在走廊观看科普图文展板,他认为展板如果使用电子屏科普效果更好。关于图文展板和电子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者都可以提供文字和图像信息
B.电子屏幕可以提供音频、视频等信息
C.图文展板可以提供的信息种类比电子屏更丰富
【答案】C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图文展板和电子屏都可以传播文字和图像信息,其中电子屏可以提供音频、视频信息,所以电子屏可以传播的信息种类更加丰富。
21.(2023六上·宝安期末)科普展板介绍了各种新能源交通工具。我们在路上常看见的纯电动车就是一种新能源汽车,这种车无尾气排放,采用电能驱动车辆。纯电动车在充电时的能量转化是( )。
A.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纯电动车在充电时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纯电动车在运动时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22.(2023六上·宝安期末)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戴口罩、监测体温和个人健康状况是必要的防疫措施。小博在实验室门口站岗给同学们测量体温时,选用( )比较便捷、合适。
A.水银体温计
B.电子体温计
C.红外线测温枪
【答案】C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在新冠肺炎时期需要做好自我防护,所以不能使用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等直接与身体接触的温度计,应该选择红外线测温枪进行检测。
23.(2023六上·宝安期末)小小的一枚螺丝,可以说是人类一大发明。小睿用扳手拧紧内六角螺丝(图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扳手拧螺丝利用了轮轴原理
B.拧螺丝时,在①处用力比②处用力更省力
C.内六角螺丝的螺纹可以看作斜面
【答案】B
【知识点】螺丝
【解析】【分析】使用轮轴时,一般情况下作用在轮上的力和轴上的力的作用线都与轮和轴相切,因此,它们的力臂就是对应的轮半径和轴半径。所以拧螺丝时,在①处用力比②处用力更费力。
24.(2023六上·宝安期末)小博用撬棍移开校园农场里的大石头。如图所示,撬动大石头时,杠杆A点位置相对不动,称为( )。
A.支点 B.阻力点 C.用力点
【答案】A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的三要素:支点、用力点、阻力点。支点就是杠杆围绕一个点转动的那个点就是支点 ,所以A点为支点。
25.(2023六上·宝安期末)如图所示,小博分别在撬棍的B点位置和C点位置向下压,比较两次的用力大小,( ) 。
A.用力大小相同 B.B点更省力 C.C点更省力
【答案】C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在杠杆中下压的点被称为受力点,受力点距离支点的距离越远越省力,所以C点更加省力。
26.(2023六上·宝安期末)实验室里有3种不同的剪刀,其中外科医生用来做手术的是( )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医生使用的手术剪刀用于剪除腐肉、血筋、皮、膜等等,因此医用剪刀会更锋利一些,而且剪刀头更小一些。
27.(2023六上·宝安期末)校园内设置了无障碍通道,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方便。小睿用木板搭建斜面模拟无障碍通道,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分别将同一个物体沿斜面由A处缓缓拖到B处(方式①)和从C处直接缓缓提升至B处(方式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一样大 B.方式①拉动时大 C.方式②提升时大
【答案】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是省力的,所以①中需要使用的力要小于②。
28.(2023六上·宝安期末)这堂科学课在班级教室开展,小睿帮助老师把实验材料用小推车(如图6)推到教室。关于使用小推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减小实验材料的质量
B.运送时人们更加省力、便捷
C.运送时人们完全不需要用力
【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使用带有轮子的小推车可以将静止摩擦力转为滚动摩擦力,这样可以更加省力、便捷。
29.(2023六上·宝安期末)如图所示,小博手工抄写《游子吟》,小睿用活字排版印刷同一内容。他们提出的观点中不合理的是( )。
A.抄写一首诗用时比活字印刷用时要短,说明活字印刷不属于技术进步
B.当需要100页的《游子吟》时,活字印刷的效率比手工抄写要高
C.印刷术对推动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技术也在继续发展
【答案】A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抄写一首诗的用时虽然比活字印刷用时短,但随着数量的增加,活字印刷效率越来越高,说明活字印刷术属于技术的进步。
30.(2023六上·宝安期末)“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的“草”指的是萱草。萱草冬季宿根(地上部分枯萎),春季恢复生长,夏季开花。以上描述的萱草生命活动受到( )的影响。
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 C.干旱少雨
【答案】A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 萱草冬季宿根(地上部分枯萎),春季恢复生长,夏季开花,这是植物在四季不同的表现,属于收到四季变化的影响。
31.(2023六上·宝安期末)小博长期观察正午时校园国旗旗杆的影子。一年内下列节气中,深圳正午时旗杆的影子最长的一天是( ) 。
A.夏至(2022年6月21日)
B.秋分(2022年9月23日)
C.冬至(2022年12月22日)
【答案】C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在一年不同的时间影子的长短是有变化的,夏至日时影子的长度最短,冬至日时影子的长度最长。
32.(2023六上·宝安期末)2022年的夏季十分炎热,小博查阅了地球公转轨道距离和时间的资料。分析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地球处于不同公转位置的时间
平均距离 1.49亿千米
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 1.47亿千米 每年一月初
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 1.52亿千米 每年七月初
A.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正圆
B.夏季炎热是因为地球距离太阳近
C.四季变化与日地距离无关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分析】四季变化主要是因为太阳的高度在变化,也就是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发生的周期性的变化,日地变化可以影响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所以四季变化与日地距离是有关的。
四、探究实践题(共30分)
33.(2023六上·宝安期末)在研究地球的运动时,小博和小睿制作了一些模型,借助模型开展研究。
(1)小博取一个地球仪,在同一纬度上标出了A、B两点,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用手旋转地球仪模拟昼夜交替现象。如图所示,如果地球自西向东旋转,此时居住在A点的人们将迎来 [选填“日出”或“日落”]。
(2)小博画出了三幅猜想图,尝试解释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其中不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猜想 [填写编号],与科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理论一致的是猜想 [填写编号]。
猜想原因
描述 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地球不动,太阳自转 地球自转,并绕着太阳公转
(3)小博和小睿一同在实验室中搭建地球公转模型。他们取来四个地球仪,如图所示摆放,此时用 模拟太阳更贴切。
A.篮球 B.圆形纸板 C.球形灯泡
(4)2022年12月末,我们在考场上奋笔疾书时,地球运转的位置最接近公转模型(图10) 中的 [选填字母]位置。
(5)小睿打算绘制一幅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图。他查阅了资料,得知地壳厚度约17千米,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以下 模型图比较接近地球内部结构。
(6)小睿还制作了一个地球海陆分布模型(下图展示模型正反两面),小博看后认为这个模型有待改进。请你指出一点不足之处,并给出一条改进的建议。
不足:
改进:
(注:图11中亮处为陆地,暗处为海洋。)
【答案】(1)日出
(2)②;③
(3)C
(4)D
(5)B
(6)地轴摆放方式不是倾斜的;将地轴与平面放倾斜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地球自西向东旋转,那么越靠近东边越先迎来黎明,B先迎来日出,然后A迎来日出。
(2)“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旋转,地球静止不动。“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太阳旋转,地球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3)太阳是自身发光的球体,灯泡比较符合。
(4)2022年12月末是冬季,太阳照射南半球,约在D处。
(5)地球从内到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和地壳,地壳最薄弱。
(6)地球海陆分布模型侧重于展示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海洋和陆地在地球表面分布很不均匀,全球陆地面积的67%集中在北半球,而世界海洋面积的57%集中在南半球,海洋面积在北半球约战海陆总面积的61%,在南半球约占81%,海陆分布存在着不太标准的南北对称现象。
34.(2023六上·宝安期末)实验室门使用的是磁力锁(图1)。小博用实验材料搭建一套电磁铁装置(图2),探究磁力锁的工作原理。
(1)对比图1、2,磁力锁的开关断开,大门就可以打开,这利用了 的原理。
A.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B.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南北磁极
C.改变电流方向能够改变电磁铁磁极方向
(2)如图,闭合开关后,小博拿着指南针靠近装置的A端,发现指南针的S极被吸引,可推测A端是 极。[选填“N”或“S"]
(3)磁力锁的磁性很强,实验室门可以紧锁。为了探究哪些因素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小博制作了两个电磁铁,测试并记录了它们吸引垫圈的数量。
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序号 1 2 3 中位数 4 5 6 中位数
吸引垫圈数目(枚) 18 14 19 18 28 27 27 27
小博研究的是 与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关系,保持不改变的条件有 、 。
(4)分析数据(实验序号1-6),小博可以得出结论:
随后,小睿继续使用同一套材料和同一颗电池做了 重复实验,得到了下列实验数据。
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序号 7 8 9 中位数 10 11 12 中位数
吸引垫圈数目(枚) 9 9 10 9 9 1 0 1
(5)两次实验数据有显著的差异,小博和小睿一起交流数据,分析实验过程。面对实验出现的偏差,正确的做法是 。
A.分析原因,重新实验
B.置之不理,得出结论
C.根据假设,改写数据
(6)分析实验数据(实验序号7-12),小博和小睿认为是电池电量显著减少导致吸引垫圈的数量显著减少。请你指出一点可能导致电池电量显著减少的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
【答案】(1)A
(2)N
(3)线圈圈数;电池数量;铁芯粗细
(4)线圈圈 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5)A
(6)电路一直接通,短路电路耗电大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当电磁铁通电之后,就有了磁性,可以吸引铁片。
(2)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与南极相吸引的为北极,用N表示。
(3)验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线圈的匝数有关,需要改变的实验条件是线圈的匝数,不变的实验条件是电流的大小、铁钉的大小等等,在实验中,电磁铁不能长时间连接电源,以免电池耗电太多,影响实验的公平。
(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是有关系的。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少,电磁铁的磁性越弱。
(5)实验时出现数据不准确,要及时找到原因并再次重新实验。
(6)电磁铁长时间连接电源,处于短路状态,电池耗电太多,影响实验的公平,且电磁铁产生的磁能也会减少。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