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5 00:22:39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导入——观看视频,感受我国“外交天团”的霸气回怼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学习目标
1.认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及其影响。
4.掌握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
材料1: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1949年,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2: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新中国建立之初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
导学目标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一)奉行外交新政策
另起炉灶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下的外交方针:
1949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
——是新中国执行独立自主原则的基本保证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以免敌人捣乱。
——巩固了新中国的
独立和主权
“一边倒”
“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各国无产阶级结成国际统一战线。
——使新中国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知识拓展
合作探究
思考:近代中国外交与新中国外交
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区别是什么?
基本特征 主要区别
近代中国外交
新中国外交
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国家是否独立;社会性质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巴黎和约》
1949年10月2日
1949年12月
1950年2月
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并建交
毛泽东访问苏联与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在一起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
周恩来在条约上签字
①建国初的外交成就(有利局势):
(二)新中国的外交环境
建国初的外交成就(有利局势):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里,就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社会主义
国家占多数
②不利局势: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1950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
材料一:1949年-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建交国家数 10 9 1 0 0
思考:材料一的数据变化及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出现了什么局面 是什么外交政策导致这一局面的出现
局面:
中国外交出现困境(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少)。
材料二: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形势图
政策:一边倒政策。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为扭转这一局面,中国对外交政策作出了怎样的调整???
1.提出:
首次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我国同印度就西藏问题谈判
平等
互利
和平共处
互不干涉内政
互不
侵犯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快速记忆
核心和基础
保证
目标
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2.互不侵犯
3.互不干涉内政
4.平等互利
5.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2.发展: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周恩来总理与吴努
3.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当代新型国际关系最本质的特征。几个世纪以来,国际社会一直存在着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以富压贫的不平等现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是与这种现象相对立而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它不仅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也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之间。
②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①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导学目标: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万隆会议
也称亚非会议
1.召开背景:
2.概况:
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1)召开地点、时间:
(2)中国代表:
(3)特点:
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周恩来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印度“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由香港前往印尼。台湾特务机关在飞机上安置了炸弹,致使飞机中途爆炸坠毁,11人遇难。
周恩来因行程有变,未搭乘此飞机,幸免于难。中国代表团并没有被这一破坏活动吓倒,仍然参加了这次会议。
3.困难:
一些国家在美国怂恿和蛊惑之下把矛头指向了社会主义的中国。污蔑共产主义是一种“新形势的殖民主义”;提出“亚非国家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反对殖民主义,而是反对共产主义”。
播放视频:
会中:矛盾重重——充满“火药味”的万隆会议
【问题探究】假如我们采取这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可能导致会有什么后果?
纵容气焰
加深误解
陷入僵局
协议失败
4.结果: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5.意义:
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的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
亚非人民团结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与和平共处、加深各国间友谊的精神。
“万隆精神”
2015年4月24日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
1955年4月18日万隆会议圆满成功召开
“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着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是我们仍有共同的基础。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 ——周恩来
结合材料如何理解“求同存异”方针?
平等、宽容、互相尊重、彼此理解
遭遇相同:
面临问题相同: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维护和平的愿望等。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1956年-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56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建交国家数 25 49 54 69 87 88 95
思考:材料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出现了什么局面 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当时的哪些重大事件有关
合作探究
局面:
中国外交出现新突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
事件:万隆会议、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17国建交
1953年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出席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1.我国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共同倡导( )
A.和平统一八项主张 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2.“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共产党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的目的……使人相信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主要原因( )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