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实验版高三语文期末试题(三)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禅宗/封禅 毗连/秕谷 宽宥/苑囿 嬗变/腥膻
B.溘然/捭阖 纰缪/绸缪 乘桴/饿殍 谥号/缢死
C.拓荒/拓片 濮水/蹼泳 僭越/谮言 哄抢/哄堂
D.下颚/错愕 迄今/收讫 朝暾/土墩 蛊惑/酒盅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熟稔 惭作 衡阳之浦 皇天厚土
B.盛筵 部署 食不果腹 鸠占鹊巢
C.睢园 萦回 逸兴遄飞 佩玉鸣鸾
D.羸弱 反哺 梳妆打扮 好高骛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只有书籍,能把遥远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带给你;只有书籍,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________给你。
(2)他不仅是个做生意的好手,还是个出色的厨师,自己________出了一些创新的菜式,使得这家菜馆的生意更加红火。
(3)这里高山连绵,水清林茂,走进原始森林,仿佛走进了童话的________。
A.传播 捉摸 幻境 B.传递 琢磨 幻境
C.传递 捉摸 幻景 D.传播 琢磨 幻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现在是高考冲刺的黄金时段,请利用好每一分钟,等高考结束再做事后诸葛亮,悔之晚矣。
B.为履行WTO协定的承诺,国内再次降低了进口关税,诸多台湾地区生产商转攻自有品牌,从已往经验来看,一场激烈的价格战恐怕势在必行。
C.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D.每当上午第四节课的时候,我的肚子里就开始大唱空城计,特别希望放学的音乐快快奏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的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总是有限的,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生活,了解和熟悉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一些事情。
B.医生建议我多外出散步。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除非不碰上坏天气,或者病加重了。我都从不间断地要到公园里走一走。
C.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时自带的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牛肉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感冒发烧症状。
D.要顺利完成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交通事业迅速发展,________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2)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________科学,最终将危害科学。
(3)高三复习越来越深入,但有的同学仍很________,对许多问题不求甚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A.进而 曲解 急躁 B.从而 曲解 浮躁
C.从而 误解 浮躁 D.进而 误解 急躁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我们不需探究这些人的动机如何?就其社会影响而言,官场流行语不仅助长了庸俗官风,也使官员的形象受损,威信下降。
B.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一直作为“终极机密”被雪藏到最后一秒。这首歌能否成为世人喜欢的歌曲,大家都在期待。
C.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品酒、题诗、作画、对弈等……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D.8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之后(以下简称《条例》),全国上下一致拥护这一《条例》的施行。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阅读文章,常常以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目的,或汲取观点,或搜集论据,或感受文章情感。
B.为了防止不走过场,在党性教育中,中纪委各级党员干部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率先垂范。
C.这辆小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速由100千米突然减为50千米,速度减少了一倍,结果被后面的车撞上了保险杠。
D.针对当前医疗卫生市场混乱,药价偏高,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清理整顿药价市场,降低药品价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对《〈左传〉成书年代质疑》的质疑
王伯虎
《左传》一书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子同时的左丘明。自唐代以后,这一说法受到怀疑。《左传》的成书年代被往后推移。单清江同志在《〈左传〉成书年代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一文,更把《左传》的成书年代推到“司马迁后、班固之前”,立论颇为大胆,然而笔者却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质疑》断言司马迁《史记》中所说的《左氏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秋》,是一部独立的历史著作,并不就一定等于《左氏春秋传》。而后,《左氏春秋》又经过了各个时期人们的不断补充、加工和修改。……汉时,解经之学大兴,《左氏春秋》很可能是在这时经过经学大师们的较大修订、补充、调整,才成为《左氏春秋传》。这与事实不符。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指出:“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春秋》,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可知司马迁所见的《左氏春秋》是解经的,并非“是一部独立的历史著作”。据《汉书》记载,河间献王刘德曾立“《左氏春秋》博士”。刘德好儒,博士自是经学。《左氏春秋》既立学官,岂能再容人作“较大修订、补充、调整”?
杨伯峻先生《〈左传〉成书年代论述》在引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二诸侯年表序》的一段文字后说:“司马迁在上引文所说的《春秋》,实指《左传》。”《质疑》对此提出责难,说“查阅许多资料,鲜有以《春秋》代指《左传》的”。其实,《左传》本名《左氏春秋》,自可简称《春秋》。《十二诸侯年表序》在我们上面所引的那段叙述左丘明作《左氏春秋》的文字之后接着说:“铎椒为楚威王傅,为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铎氏微》。”这里所说的《春秋》,正是《左氏春秋》的承上省称。《春秋》仅一万余字,怎说“不能尽观”?诸侯虽皆有《春秋》,但大同小异,楚王只需读《楚春秋》即可,何须尽观百国《春秋》?若说十八万字的《左传》“不能尽观”,这对于不喜欢读书的楚王来说,倒是完全可能的。司马迁在《十二诸侯年表序》的后面把《春秋》与《国语》并称,这个《春秋》不是《左传》,又能是什么呢?《十二诸侯年表》所引史料,多出自《左传》。像“易许田,君子仇之”“大夫翚请杀桓公,求为相,公不听,即杀公”“赵穿杀灵公,赵盾使穿迎公子黑臀于周,立公”之类,《春秋》哪有这等文字!司马迁既然大量引用《左传》史料,岂能只提《春秋》《国语》而不提及《左传》呢?
《质疑》言:“《风俗通》云 ( http: / / www.21cnjy.com ):‘《礼传》云:“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蜡,汉改曰腊,而《左传》中已称‘虞不腊矣’”’。”诚然,“嘉平”与“清祀”称呼不同,但“蜡”与“腊”却只是写法的不同,二者可以相通。据蔡邕说,秦已称“腊”,并不自汉代始。《左传》本为古文(篆文),后改为今文(隶文),将“蜡”抄为“腊”是可能的。
9.下列各句中“春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春秋》仅一万多字,怎说“不能尽观”?
B.诸侯虽皆有《春秋》,但大同小异。
C.《春秋》哪有这等文字?
D.司马迁既然大量引用《左传》史料,岂能只提《春秋》《国语》而不提及《左传》呢?
10.下列不属于作者对《〈左传〉成书年代质疑》的质疑的一项是( )
A.将《左传》的成书年代往后推到“司马迁后,班固之前”。
B.《史记》中所说的《左氏春秋》,是一部独立的历史著作,并不就一定等于《左氏春秋传》。
C.查阅许多资料,鲜有以《春秋》指代《左传》的。
D.《风俗通》云:“《礼传》云:‘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蜡,汉改曰腊。’”
11.下列各项中不能直接论证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春秋》,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B.据《汉书》记载,河间献王刘德曾立“《左氏春秋》博士”。
C.《十二诸侯年表》所引史料,多出自《左传》。
D.《左传》本为古文(篆文),后改为今字(隶文),将“蜡”抄为“腊”是可能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文化,尤其是对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历史走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过明显影响的有形文化或“雅文化”,是一种有机的活体,有她或她们的历史生命和灵魂。说一个这种意义上的文化还存在不存在,主要看她是否还活在某个民族或社团的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标志就是要看:这个文化是否还有严格意义上的传人;她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还存在;她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否还能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做出的重大选择;她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感情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中。简言之,看一个文化是不是活着的,就要看她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的人群,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相呼应。当然,任何活文化都会发展、变化,但那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新旧形态之间血脉相通、“基因”相连。如果出现了文化的断裂,也就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思想方式和精神取向的强行改变,被另一种异己文化顶替而不是与之交融,就不能再说这是一个原来文化的新形态了。
以儒家文化为例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文化。首先,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以团体的方式、以自己全部的生命活动来自觉地继承儒家的道统或文化精髓的传人了。也就是说,真正的儒家团体,即以传承儒家的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在已经基本上消失了。其次,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是一种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团粒结构。现在这个结构日益衰退,几近消亡。第三,儒家文化,同时包括道家与佛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最后,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呢?情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
由此可见,四个标志现象中,儒家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者完全缺席,或者气息奄奄;总合起来,它们指示出这样一个事实: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可说是“文命危浅,朝不虑夕”,而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看,总的形势还在不断恶化。历史的教训是,一场像“文革”这样的反文化灾难发生后,强势文化(这在现代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所盛行者)如过火的林地,反弹恢复得比以前还要更兴旺;而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则往往一蹶而不振。目前的情况就是:我们自家的文化,乃至总体的文化土壤正迅速地贫瘠化、无机化、单质化、板结化和荒漠化。黄河水中流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血,而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曾被完全政治化的问题,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意。
12.下列表述不能说明一种文化还存在的一项是( )
A.文化还活在某个民族或社团的现实生活中。
B.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还存在。
C.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还发挥作用。
D.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历史走向产生过明显的影响。
13.下列对儒家文化现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团体的方式继承儒家文化精髓的传人现在已经基本没有了。
B.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农业化社会结构日益衰退,几近消亡。
C.儒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只得到部分现代中国人的认同。
D.儒家的独特语言在现实生活中尚有残存,但已陷入生存危机。
1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的生存方式、思想方式和精神取向的改变,必然导致文化的断裂,最终原来的文化会被另一种异己文化所替代。
B.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断子绝孙、无以为继的重大危机,而且总体的文化土壤正在不断恶化。
C.一场反文化灾难过后,受强势文化的冲击,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往往一蹶而不振。
D.“中国向何处去”不只是政治化的问题,也是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走向的一种疑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苻坚,字永固。祖洪,从石季龙徙邺。年七岁,聪 ( http: / / www.21cnjy.com )敏好施,举止不逾规矩。每侍洪侧,辄量洪举措,取与不失机候。洪每曰:“此儿姿貌瑰伟,质性过人,非常相也。”高平徐统有知人之鉴,遇坚于路,异之,执其手曰:“苻郎,此官之御街,小儿敢戏于此,不畏司隶缚邪?”坚曰:“司隶缚罪人,不缚小儿戏也。”后又遇之,统下车屏人,密谓之曰:“苻郎骨相不恒,后当大贵。”坚曰:“诚如公言,不敢忘德。”八岁,请师就家学。洪曰:“汝戎狄异类,世知饮酒,今乃求学邪!”欣而许之。
健之入关也,梦天神遣使者朱 ( http: / / www.21cnjy.com )衣赤冠,命拜坚为龙骧将军。健翌日为坛于曲沃以授之。健泣谓坚曰:“汝祖昔受此号,今汝复为神明所命,可不勉之!”坚挥剑捶马,志气感厉,士卒莫不惮服焉。性至孝,博学多才艺,有经济大志,要结英豪,以图纬世之宜。王猛、梁平老等并有王佐之才,为其羽翼。薛赞、权翼见而惊曰:“非常人也!”
及苻生嗣伪位,赞、翼说坚 ( http: / / www.21cnjy.com )曰:“今主上昏虐,天下离心。神器业重,不可令他人取之,愿君王行汤、武之事,以顺天人之心。”坚深然之,纳为谋主。生既残虐无度,梁平老等亟以为言,坚遂弑生,以伪位让其兄法。 法自以庶孽,不敢当。坚虑众心未服,难居大位,群僚固请,乃从之。以升平元年称大秦天王。初,坚母以法长而贤,又得众心,惧终为变,因遣杀之。于是修废职,继绝世,礼神祗,课农桑,立学校,其殊才异行、孝友忠义、德业可称者,令在所以闻。
坚自临晋登龙门,顾谓其群臣曰:“美哉,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河之固!娄敬有言‘关中四塞之国’,诚不虚也!”权翼、薛赞对曰:“臣闻夏、殷之都非不险也,周、秦之众非不多也,终于身窜南巢,首悬白旗,躯残于犬戎,国分于项籍者,何也?德之不修故耳。深愿陛下追踪唐、虞,怀远以德,山河之固不足恃也。”坚大悦,乃还长安。赐为父后者爵一级,鳏寡高年谷帛有差,军所过田租之半。是秋,大旱,坚减膳撤悬,金玉绮绣皆散之戎士,后宫悉去罗纨,衣不曳地。偃甲息兵,与境内休息。
(选自《晋书》卷一百一十三,有删改)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侍洪侧,辄量洪举措 举措:行动,举止
B.后又遇之,统下车屏人 屏:遮蔽
C.博学多才艺,有经济大志 经济:治理(天下)
D.继绝世,礼神祗,课农桑 课:督促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7.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苻坚“励精图治”和“从善如流”的一组是( )
A.
B.
C.
D.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苻坚年幼时就聪明机敏,喜欢施舍财物,举止行动不违反礼法。他的祖父苻洪以及高平人徐统都非常看好他,认为他异于常人。
B.苻健入关后,秉承上天的旨意把龙骧将军的称号授予苻坚,并说了一番话激励苻坚,苻坚为之感动,挥剑击马,意气激扬。
C.苻健的儿子苻生继承帝位后,暴虐无道,于是苻坚杀死苻生,想把帝位让给他的哥哥苻法,但苻法认为自己是庶子,不敢接受。
D.苻坚品性至孝,博学多艺,志向远大,善于笼络人才,又能集思广益,但他先后杀死苻生、派人杀死苻法,这又反映了权力斗争的残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蚊对 (明)方孝孺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①飏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囋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注] ①翣(shà):扇子
(本文有删节)
1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赋形受质 质:资质
B. 今人乃自贵其贵 贵:以……为贵
C. 畜妻而育子,同也 畜:养
D. 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 陵:欺凌
2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B. 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C. 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 其孰能讥之乎
D. 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1.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帷中
B. 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
C. 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
D. 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
2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 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 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 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23.提取下面这段新闻的关键信息,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福建省顺昌县考古工作者日前在位于顺昌县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北部的岚下乡郭城村,发现了一处建于明初的通天大圣露天神坛群,主祀为孙悟空。据顺昌县博物馆馆长王益民副研究员介绍,明代中期是《西游记》故事主角被确定为齐天大圣的阶段。通天大圣则是明代中期孙悟空形象的一个原型。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撰写《西游记》的过程中,为突出人物个性,将齐天大圣的名号用到了通天大圣的头上,从而塑造了一个广为后人传诵的神话英雄人物。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这是一幅名为“最美丽的微笑”的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这个微笑在地震灾区感动了无数人。请你拟写一段文字来赞美这个微笑。注意:至少采用两种修辞方法,不少于60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
女学生高莹
25.在下面的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两句字数相等,结构大体一致,整个句子意思连贯。
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生活如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如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A项依次为chán、shàn、 ( http: / / www.21cnjy.com )pí、bǐ、yòu、yòu、shàn、shān;B项依次为kè、hé、miù、móu、fú、piǎo、shì、yì;C项依次为tuò、tà、pú、pǔ、jiàn、zèn、hōnɡ、hōnɡ;D项依次为è、è、qì、qì、tūn、dūn、ɡǔ、zhōnɡ。
2.A 作—怍,厚—后。
3.B 传播:广泛散播;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递:一方交给另一方。琢磨:反复思考;捉摸:猜测或预料。幻境:指虚幻奇异的境界。“走进”的当然是“幻境”。幻景:虚幻的景象或幻想中的景物。
4.D A项事后诸葛亮:事过之后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诸葛亮,讽刺事情过后才自称早有预见的人。B项势在必行:事情已经是非做不可了。此处应用“在所难免”。C项谈笑自若: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D项空城计: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也可用来形容肚子饿。
5.A B项去掉“除非”后的“不”;C项“食品”与“方便面”等不能并列;D项“完成”后缺宾语。
6.C ①“从而”侧重于承接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进而”表示进一步,侧重于递进关系。②“误解”是指理解得不正确;“曲解”是指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③“急躁”侧重于没有耐性,“浮躁”侧重于不踏实。
7.B A项问号改为逗号,“这些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机如何”作“探究”的宾语,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而非疑问语气;C项去掉省略号,用了“等”就不能用省略号;D项括号及其内部内容应移到“《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后面。
8.A B项“防止”与“不”否定不当;C项数目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D项成分残缺,可在“药价偏高”后加“的情况”。
9.B A、C、D三项中的《春秋》范围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指鲁国的编年体史书;B项中的《春秋》由第三段可看出,它指的是各国以自己的纪年方式记载史实的史书。
10.D A项的依据在第一段末尾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B项的依据在第二段开始部分;C项的依据在第三段第二行;D项由最后一段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种说法并无否定之意,而是论述了这种说法的可能性。
11.D 由题目看文章的主要观点是“质疑”,而该项不是提出疑问,而是认同“蜡”与“腊”之间的相通。
12.D 阐述的是文化的作用。
13.C “只得到部分现代中国人的认同”不符合文意。
14.B A项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C项“受强势文化的冲击”于文无据;D项“也是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走向的一种疑惑”与文意不符。
15.B “屏”应解释为“使……退避”。
16.D D项两个“乃”都是连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A项第一个“于”是介词,“在”;第二个“于”是介词,“比”。B项第一个“为”是介词,表示被动;第二个“于”是介词,“替”。C项第一个“以”是介词,“把”;第二个“以”是介词,“因为”。
17.C A项第一句表明苻坚异于常人,第二句表明苻坚有雄心壮志;B项第一句表明苻坚有志向;D项第二句只是苻坚回答徐统的话。
18.D 派人杀死苻法的是苻坚的母亲,故D项错。
19. A 质,本质。B项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贵”为意动用法,“以……为贵”“看重”,第二个“贵”,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尊贵的方面。C项中“畜”为“奉养”的意思,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中有“俯不足以畜妻子”的句子。D项中“陵”通“凌”,欺凌;高中语文第一册读本《荆轲刺秦王》中有“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的句子。
20. B B项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连词,表示相承关系;A项中的“也”均为句末语气词,但第一个表示陈述语气,第二个表示肯定、感叹语气;C项中“其”,第一句中为代词,指一般人,第二句中为副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D项中的“于”均为介词,第一句中引出动作的对象,第二句中“于”和“见”组成表示被动的“见……于”句式。
21. C “左麾右旋”的主语应该是“童子”。
22. D 《蚊对》,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内学习过的《种树郭橐驼传》等课文相类似,主要采用寓言式的写法来讽喻当时的社会,因此D项后半部分“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的理解显然有误。
23.答案: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原型是“通天大圣”(或:孙悟空原称“通天大圣”。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新闻陈述的主体是“孙悟空”,在确定谓语的时候,可以发现“通天大圣”为另一个重要信息。
24.答案:在无情的灾难面前,她绽出甜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的微笑。废墟中,她笑对磨难与痛苦。淡定的微笑向他人传递勇敢,从容的微笑让自己将生命拥抱。她的微笑,是一面旗帜,也是一把号角,她显露的是个体生命的顽强,展示的是一个民族战胜灾难的信心。
解析:描写时应突出这个“美丽的微笑”在那个特殊时期的意义,应主要写这个微笑带给人们的心灵的震撼。
25.答案: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 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解析:在仿写句子的时候,要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一定的技巧,该换的内容就换,不用换的内容就直接借用,如“宽容”可以借用。然后根据前面的喻体的特点,“海”对应“舟”,那么“山”可以对应“路”,以此类推,再注意其他地方的隐性限制,便可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