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4 20:5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东欧平原的古印欧人,开始沿黑海西海岸西迁并南下,他们渡过了多瑙河,穿越喀尔巴阡山脉,进入了巴尔干半岛,改变了该地的区域文化,以下属于其文化成就的是( )
①《掷铁饼者》 ②《编年史》 ③《几何原本》 ④《荷马史诗》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下图为世界古代某一人类迁徙路线图。据图并结合所学判断,这是一幅( )
A.印欧人早期迁移路线图 B.地中海东部“海上民族”迁移图
C.大月氏人迁移路线图 D.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时路线图
3.他们是古代印欧人的一支,“既不是马车的创造者也不是铁器的发明人,这两种技术最初都源自美索不达米亚,但是他们对已有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使之迅速被其他民族所接受”。“他们”指的是( )
A.苏美尔人 B.赫梯人 C.波斯人 D.雅利安人
4.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大大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交流与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B.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
C.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
D.《荷马史诗》成为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5.有学者认为:在民族迁徙的诸多原因中,自然环境的变迁尤其是气候的变化是民族迁徙一个非常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根据历史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该论点依据的是( )
A.印欧人的迁徙 B.魏晋北方民族大交融
C.阿拉伯人的扩张 D.蒙元的南征
6.欧洲包括西亚再到印度的诸种语言,包括荷兰语、德语、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以及印度梵语,竟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比如父亲一词,英语中是father,德语中是vater,拉丁语和希腊语中都是pater,而梵语中则是piter。这反映出( )
A.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B.帝国的扩张和崛起
C.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古代文明的多元化
7.约公元前3000年,印欧人进入青铜时代,有发达的畜牧业,驯养马、牛、猪、羊等,会使用马和马拉战车。他们的一支赫梯人于公元前2000年进入小亚细亚,并建立了国家。从中可以看出( )
A.生产力的发展为印欧人迁徙提供了前提条件
B.印欧人最早进入了青铜时代
C.印欧人以种植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
D.印欧人迁徙冲击了当地的社会秩序
8.《西方那一块土》中如此介绍埃及:今天的埃及不是古代的埃及……埃及被并入波斯帝国,标志着古埃及国家的终结。后来,希腊人取代波斯人,罗马人又取代希腊人,古代埃及文明消失了,其他文明进入,成为主导性文明。最后,阿拉伯人统治了埃及,这已经是公元后7世纪了。对此解读最为正确的是( )
A.古埃及文明影响着古希腊罗马和阿拉伯世界 B.古埃及文明随着古埃及国家的终结消失殆尽
C.埃及曾先后被罗马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征服 D.“今天的埃及”更多地具有外来文明的特征
9.公元前4000年开始的地球小冰河期,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变得天寒地冻,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古印欧人为了生存,开始大迁徙。在这次跨越3500年的大迁徙中,古印欧人征服并毁灭了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文明。与此同时,一个又一个新的应该是也因此诞生了。据此推知,印欧人的迁徙
A.导致了亚欧大陆区域文明的衰落
B.对亚欧大陆区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C.引发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高潮
D.促使东欧地区族群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0.学者亨廷顿把1500年以前称之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遭遇时期。在这一时期,印欧人的迁徙对欧亚大陆主要区域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以下人群主要活动区域与下图中相应的空间匹配正确的是
A.①希腊人 B.②波斯人 C.③雅利安人 D.④赫梯人
11.日耳曼人攻入罗马后,对罗马的城市、工商业、文化等采取“一概排斥”“付之一炬”的态度。与此同时,日耳曼人的入侵推翻了罗马的奴隶制,在西欧逐步确立了封建制。这反映出日耳曼人的迁徙( )
A.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强大帝国 B.造成了先进文明中心的暂时倒退
C.导致古典文化在西欧的全面消失 D.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劳动技术
12.下表是关于秦汉时期朝廷对河套地区开发政策。由此可知,秦汉时期移民政策
秦朝 厉行移民实边政策,但由于没有做好安置、扶助工作,遭至民怨沸腾,甚至引起 农民起义。
西汉 对移民的经济投入甚巨,对于迁徙途中的百姓,“衣食皆仰给县官。数岁,假予 产业,使者分部护之,冠盖相望,其费以亿计,不可胜数”。
东汉 “令郡国募人无田欲徙它界就肥饶者,恣听之。到在所,赐给公田,为雇耕佣, 赁种饷,贯与田器”。
A.促进了华夏民族认同 B.体现政府治理理念
C.保障了丝绸之路畅通 D.直接影响王朝兴衰
13.孙振民在《印欧种人的迁徙与古罗马文明》中指出:“食物是古印欧人的第一生存目标,食物的匮乏和来源的不固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只要发现有更为理想的地方,他们就用大牛车载起所有行李,朝那里迁移。”材料旨在强调印欧人迁徙的
A.武力优势 B.技术条件 C.经济因素 D.路线方向
14.公元前2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马、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向欧亚大陆迁徙,如图所示。这次大迁徙引发了
A.亚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 B.欧洲文化优势地位确立
C.罗马帝国统治受到冲击 D.基督教文化发展和传播
15.伏尔加河和顿河是现代西方人的母亲河,在这里生活着现代西方人最初的祖先印欧人。游牧和迁徙成为了印欧人最显著的特征。印欧人的大迁徙中,形成了欧洲的一些古老民族。印欧人能够实现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A.原始农业的产生 B.畜牧业发达
C.铁器的发明和使用 D.马的驯化和马拉战车的发明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以来,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陆续向内地迁徙,内迁的少数民族很多,迁徙持续不断,此起彼伏。北方汉族人口向江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大规模流亡迁徙。魏晋时期,汉族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各少数民族的控制,并补充内地居民的不足,经常招引或强制他们入居内地……与汉人杂居的少数民族与汉人一样要纳租调、服劳役,即“服事供职,同于编户”。十六国时期,北方政权多为少数民族所建立,兴亡不定,冲突激烈,他们大多推行汉族传统政治制度。
——摘编自王子今、方光华《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二 日耳曼人的家乡在欧洲北部,他们不断向西迁徙,公元2世纪开始居住在罗马帝国的东部和北部边境。376年,日耳曼人当中的东哥特人在匈奴人西进的压力下,向东罗马帝国皇帝请求许可他们成为帝国的臣民,并许诺提供赋税和军队。戏剧性的是,他们在两年后打败了不可战胜的罗马军团。几年后,日耳曼人中最著名的西哥特人也开始了大迁徙。6世纪,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建立的王国日渐兴盛。东哥特人所建立的王国则包括多瑙河沿岸的多个行省和意大利。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也由日耳曼人各支所建立。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在496年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589年西哥特国王卡列德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摘编自【英】诺曼·戴维斯《欧洲史》(上卷)等
(1)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所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耳曼人迁徙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6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共同特征。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生于公元前后的、于3—6世纪形成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可接近性”的机会。他们的行动不仅为农耕世界的社会经济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使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大多融入农耕世界,从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摘编自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随着东方匈奴人的不断西迁,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其中许多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昔日繁荣的罗马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加之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游牧民族对罗马帝国旧秩序的破坏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所不能比的,其结果是昔日的罗马“公民文化”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摘编自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3—6世纪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在中国的表现,并分析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耳曼人灭亡罗马帝国的时代背景,并分析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18.问题探究
在古代,除游牧民族的迁徙外,农耕民族也会因多种原因迁徙。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广泛移民于地中海周边地区;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波斯等地后,大批希腊人和马其顿人向那里移民;罗马共和国时期,众多罗马人去了意大利其他地区和行省。中国古代,大批汉人陆续从北方迁往南方,形成今天分布在江西、福建、广东和台湾等地的客家人。
阅读相关论著,想一想:农耕民族迁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移入地的文化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东欧平原的古印欧人,开始沿黑海西海岸西迁并南下,他们渡过了多瑙河,穿越喀尔巴阡山脉,进入了巴尔干半岛,改变了该地的区域文化”,根据所学知识,巴尔干半岛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演变为后世的希腊人,随着希腊人一起出现的,有传世的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于约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铜雕塑,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两者都受到了古印欧文化的影响,故①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编年史》是古罗马的作品,③与题意不符,《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一部不朽之作,但没有受到古印欧人的影响,④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2.A
【详解】依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000-公元前1000年,印欧人从发源地向欧洲、地中海、中东亚迁移,A项正确;公元前1200年左右,东部地中海区域出现了一股较大的民族迁徙浪潮,现代学者称这些移民为“海上民族”,与图示不符,排除B项;在匈奴人策划的几次打击之下,大月氏不断向西迁徙,最终迁徙至中亚河中地区,与图示不符,排除C项;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时路线,与图示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大约在公元前2千纪,赫梯人改进了冶铁技术,能够大量制造更为廉价而有效的武器。后来赫梯人锻造铁器的方法迅速传播开来,把这种技术带到了世界各地,最后传遍了整个欧亚大陆。他们广泛使用马和马拉战车,组建了强大的军队,B项正确;苏美尔人不属于印欧人,排除A项;波斯人、雅利安人都不符合材料所述,排除C项、D项。故选B项。
4.C
【详解】依据材料“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大大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波斯帝国将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C项正确; 拜占庭文化起源于东罗马帝国时期,排除A项;波斯帝国并未侵占东南亚地区,排除B项;《荷马史诗》古希腊文明的代表成就,波斯未能征服希腊,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主要和传统商路的改变有关,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符合题意;印欧人的迁徙、魏晋北方民族大交融及蒙元的南征均与环境因素有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6.A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欧洲包括西亚再到印度的诸种语言具有许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古印欧人”,经过不断迁徙和战争,与当地的人融合,形成了后来的各个民族,这体现了文明的冲突与融合,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帝国的扩张和崛起,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排除C项;古代文明的多元化是指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印欧人进入青铜时代,有发达的畜牧业,驯养马、牛、猪、羊等,会使用马和马拉战车。他们的一支赫梯人于公元前2000年进入小亚细亚,并建立了国家”可知,印欧人进入青铜时代,生产力迅速发展,为印欧人迁徙小亚细亚提供了前提条件,A项正确;“最早”一说绝对,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印欧人以种植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排除C项;材料未说明印欧人迁徙对当地社会秩序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依据材料“今天的埃及不是古代的埃及……埃及被并入波斯帝国,标志着古埃及国家的终结”,“希腊人取代波斯人,罗马人又取代希腊人,古代埃及文明消失了,其他文明进入,成为主导性文明”,可以看出古埃及文明中间经历了断层,外来文明对埃及有更多的影响力,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外来文明对埃及的影响,排除A项;“消失殆尽”表述绝对,排除B项;先被亚历山大帝国征服,再被罗马帝国征服,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古代印欧人在3500年的大迁徙中,对亚欧大陆区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B项正确;根据材料“一个又一个新的应该是也因此诞生了”可知A项表述错误,排除;古代印欧人的大迁徙并没有引发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高潮,排除C项;古代印欧人的大迁徙对整个亚欧大陆都产生重要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印度、巴尔干半岛、西欧和北欧等广大地区。印欧人的迁徙是一个长期过程,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巴尔干半岛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演变为后世的希腊人,图中巴尔干半岛位于④处,所以希腊人应在④;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伊朗高原位干图中②处,所以波斯人应在②处;进入印度河流域的印欧人一般被称为“雅利安人”,图中①处为印度河流域,所以雅利安人应在①处;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建立赫梯帝国,多次入侵两河流域,图中③处位于小亚细亚,所以赫梯人应在③处。所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材料体现了日耳曼人攻入罗马后,对罗马的城市、工商业、文化等采取“一概排斥”“付之一炬”的态度,这说明日耳曼人的迁徙使罗马文明被毁,造成了先进文明中心的暂时倒退,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日耳曼人的迁徙造成了先进文明中心的暂时倒退,没有体现其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强大帝国,排除A项;导致古典文化在西欧的全面消失,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日耳曼人的迁徙造成了先进文明中心的暂时倒退,没有体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劳动技术,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秦汉时期的移民政策中,秦朝采用强制手段,汉代多以鼓励并给予一定的物质保障和制度支持,这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治国理念,B项正确;材料中的移民实边政策是出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开发角度,与民族认同无关,排除A项;秦朝尚未开通丝绸之路,排除C项;D项夸大了移民实边政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根据“食物是古印欧人的第一生存目标,食物的匮乏和来源的不固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可知,材料说明印欧人迁徙的原因是为了获取食物,属于印欧人迁徙的经济因素,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印欧人迁徙的武力优势、技术条件、路线方向,排除AB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公元前2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马、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向欧亚大陆迁徙,本民族的文明传播到欧亚地区,促使亚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A项正确;在近代,欧洲文化优势地位确立,排除B项;罗马帝国是公元4世纪末期统治受到冲击,排除C项;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团体,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由于人类身体上的局限,进行大规模活动是不太现实的。如果没有技术和运输上的保障印欧人是难以进行跨越高山大河的集体性迁徙的。印欧人驯养了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为他们日后的大迁徙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D项正确;ABC项并不是印欧人能够实现大迁徙的主要原因,排除。故选D项。
16.(1)表现:少数民族与汉族双向迁徙(作答“北方少数民族由边疆向中原内迁,汉族由中原向四方迁徙”亦可赋分);形成杂居局面;民族迁徙的浪潮持续不断。
原因:统治者的民族政策;躲避战乱的需要;北方政权更迭频繁;自然灾害的影响。
(2)影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世纪西欧政治的分裂;基督教与政权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基督教地位的提升;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区域文化交融与认同。
(3)共同特征:都出现游牧民族向农耕地区大规模迁徙的现象;迁徙民族建立众多政权,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都接受被征服者的先进文明。
【详解】(1)表现:根据“,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陆续向内地迁徙,内迁的少数民族很多,迁徙持续不断,此起彼伏。北方汉族人口向江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大规模流亡迁徙”得出少数民族与汉族双向迁徙;形成杂居局面;民族迁徙的浪潮持续不断。原因根据“汉族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各少数民族的控制,并补充内地居民的不足,经常招引或强制他们入居内地”、“十六国时期,北方政权多为少数民族所建立,兴亡不定,冲突激烈,他们大多推行汉族传统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统治者的民族政策的影响;躲避战乱的需要;北方政权更迭频繁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2)根据“他们在两年后打败了不可战胜的罗马军团。几年后,日耳曼人中最著名的西哥特人也开始了大迁徙。6世纪,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建立的王国日渐兴盛。东哥特人所建立的王国则包括多瑙河沿岸的多个行省和意大利。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也由日耳曼人各支所建立”可知日耳曼人的迁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世纪西欧政治的分裂;根据“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在496年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589年西哥特国王卡列德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可知基督教与政权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基督教地位的提升;而且日耳曼人的迁徙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区域文化交融与认同。
(3)2—6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共同特征综合所学内容和材料内容可知是都出现游牧民族向农耕地区大规模迁徙的现象;迁徙民族建立众多政权,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都接受被征服者的先进文明。
17.(1)表现: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
影响:灭亡中原王朝,如内迁匈奴贵族灭西晋,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如鲜卑族建立北魏等;少数民族融入农耕文明,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等;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时代背景:日耳曼人以雇佣兵身份移居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日益衰弱;亚欧游牧部落大迁徙的冲击。
影响:严重破坏了古典文化;在罗马帝国废墟上诞生了西欧封建社会,日耳曼因素、罗马因素和基督教互相结合,形成以神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为主要表现的欧洲新文化。
【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一中“3—6世纪形成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可接近性’的机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在中国的表现为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影响:根据材料一中“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大多融入农耕世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等方面分析可知,民族大迁徙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内迁民族灭亡中原王朝,如内迁匈奴贵族灭西晋,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如鲜卑族建立北魏等,少数民族融入农耕文明,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等,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二中“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耳曼人以雇佣兵身份移居罗马帝国;根据“昔日繁荣的罗马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可知,罗马帝国日益衰弱;根据“东方匈奴人的不断西迁”可知,亚欧游牧部落大迁徙的冲击。影响:根据材料二中“昔日的罗马‘公民文化’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可知,严重破坏了古典文化;根据“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其中许多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可知,在罗马帝国废墟上诞生了西欧封建社会,日耳曼因素、罗马因素和基督教互相结合,形成以神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为主要表现的欧洲新文化。
18.农耕世界民族迁徙的根本原因是土地不足和土地占有的不平等。不过具体原因多种多样。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的迁徙是巴尔干土地不足;亚历山大以后的移民是马其顿人希望通过迁徙组建军队,控制更广大的东方,并利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充任官职;罗马共和国迁徙部分是为了缓解内部因土地占有不平等造成的矛盾,同时希望通过移民控制战略要地,输出罗马文化,方便进一步扩张;中国秦汉时期的民族迁徙实边是战略需要,后来中国北方的移民进入江南是因为西晋末年以及随后中原的战乱。对移入地文化的影响:希腊人、罗马人把他们的文化输出到地中海世界各地;在中国,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农耕民族之所以进行迁移,根本原因是土地不足和土地占有的不平等。不过具体原因多种多样。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的迁徙是巴尔干土地不足;亚历山大以后的移民是马其顿人希望通过迁徙组建军队,控制更广大的东方,并利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充任官职;罗马共和国迁徙部分是为了缓解内部因土地占有不平等造成的矛盾,同时希望通过移民控制战略要地,输出罗马文化,方便进一步扩张;中国秦汉时期的民族迁徙实边是战略需要,后来中国北方的移民进入江南是因为西晋末年以及随后中原的战乱。农民迁移对移入地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塑造了新文化,带来了移入地经济的变化。即希腊人、罗马人把他们的文化输出到地中海世界各地;在中国,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