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游 园 不 值
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学习任务一
拓展延伸,升华诗情
复习方法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很多古诗,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
解诗题
知作者
明诗意
悟诗情
学写法
解诗题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没有遇到
叶绍翁游园却没遇到老朋友。
知作者
叶绍翁:(约生于宋孝宗淳熙前后,卒于南宋灭亡前后),字嗣宗,号靖逸,南宋龙泉(今浙江龙泉)人,其人生平资料极少,且有关其生平亦存争议,据史料记载,叶绍翁早年参加过科考,或曾入太学,在临安大约有至少十年的求学、仕宦生活。约在宋理宗淳祐年间,叶绍翁转而归隐,曾于西湖畔、临安城郊等处隐居。归隐其间,叶绍翁多与好友唱和酬答,其结交甚广,达官显贵、文人处士无所不交。他的诗作涉及交游、唱和、隐居、咏物、咏史等。著有诗集《靖逸小稿》等。
学习任务二
解字词,明诗意
明诗意
学习要求:※ 轻声读古诗,圈住自己读不准的字音。※ 利用工具书,理解古诗的意思。
(同桌交流学习成果)
明诗意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jī)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明诗意
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并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习任务三
感知诗意,感悟诗情
明诗意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用树枝做的柴门。
轻轻地敲。
木屐底下突出的部分。
爱惜。
果
因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叶绍翁敲门主人未开,他猜测园子里有刚发芽的苍苔怕被踩坏。诗人眼中的苍苔绿绿的、嫩嫩的、柔柔的,仿佛刚出生的宝宝,他对苍苔充满了疼爱、怜惜之情,这小小的“怜”字可以看出叶绍翁惜春之情。
悟诗情
叶绍翁如此盼望看到园中美景,因此敲了一次又一次,从“久”这个字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失望之情。
苍苔、柴扉是景物,怜惜、失望是感情,这就是景中有情的妙处。
悟诗情
明诗意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后两句诗虽然简单,却是千古佳句,因为它恰当地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且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枝红杏代表了一切新生事物,文中的“关”是“禁锢”的意思,“出”则是“勃发”,一关一出中让我们明白了“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是封锁不了的,它必将冲破束缚,向前发展的道理”。
悟诗情
一枝娇艳的红杏, 满园美好的春色,这不单单是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一语双关,暗含了这么深的道理啊!这就是叶绍翁的高明之处,这就是景中寓理的奇特之处。
悟诗情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运用“四步法”“读、品、悟、背”自主学习了《游园不值》这首诗,你由红杏想到了哪些类似的事物?
小草掀翻石块冲破阻挠长出绿芽等……
是啊,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是封锁不了的,它必将冲破束缚,向前发展。
自主作业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1.配乐朗读古诗,尝试背诵。2.请你把这首诗改写成故事写下来。
学 好 语 文
快 乐 成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