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4 18:00:3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乌雀 桑树巅 月明星稀 开荒南野际
B.慷慨 反自然 契阔谈宴 池鱼思故渊
C.嘉宾 樊笼里 食野之萍 桃李罗堂前
D.狗吠 适俗韵 譬如朝露 依依墟里烟
【答案】D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分辨;音形相近字字形分辨
【解析】【分析】A.“桑树巅”中“巅”应改为“颠”。
B.“反自然”中“反”应改为“返”。“契阔谈宴”中“宴”应改为“ ”。
C.“食野之萍”中“萍”应改为“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C.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答案】C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
【解析】【分析】A.运用比喻手法,以“尘网”比喻“官场”;
B.运用比喻、对偶修辞手法,用“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来比喻自己思念故里的心情。“羁鸟”与“池鱼”相对,“恋旧林”与“思故渊”相对。
C.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D.运用比喻手法,以“樊笼”比喻“官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借代等。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文本,找出使用的修辞手法,再做选择。
3.(2021高一上·岱山月考)下列对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现了诗人对天下贤士的仰慕之情。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隐约可见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村落里的炊烟。
【答案】A
【知识点】翻译
【解析】【分析】A“及时行乐”错,“人生几何”意是人生时间有限,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4.(2020高一上·松原期中)下列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暧暧(ài ài) 迢迢(tiáo tiáo) 呦呦(yōu yōu)
B.机杼(zhù) 羁鸟(jī) 阡陌(qiān mù)
C.擢升(zhuó) 吐哺(bǔ) 三匝(zhā)
D.衣衿(jīnɡ) 掇取(duō) 脉脉(mò mò)
【答案】A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形近字的字音;多音字字音分辨;习惯性误读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
B项,“陌”应读“mò”。
C项,“匝”应读“zā”。
D项,“衿”应读“jīn”。
故答案为:A
【点评】拼音
此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汉字拼音的错误,往往表现为声韵母的混淆、多音字的误读、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的错误等。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外,涉及范围很广。因此,对于易混字、多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注意进行分类整理。
5.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先说本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和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暗示了诗人进入官场却最终辞官的原因。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四句,由上文转接而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C.“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勾勒,以此来显示诗人生活的简朴。但是,诗人的草屋虽然不是雕梁画栋,却有榆树柳树遍植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绿树红花,相映成趣。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中,“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空着的屋子,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整洁清幽。
【答案】D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D项,“‘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整洁清幽”分析错误,“尘杂”实际上是指世俗的繁杂琐事,“虚室”指静室;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摆脱了世俗的繁杂琐事,在自己的居所里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并评价其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中的“子”是对对方的尊称,“衿”是“衣服的交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诗也有不少优秀之作,如《短歌行》《观沧海》。
D.《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答案】D
【知识点】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CB无误;
D.“山水田园”应该为“田园”。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山水诗开创者是南朝的谢灵运。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二、语用综合题
7.(2020高一上·沧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历史前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制度演进所带来的更加紧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则使 的躲藏变得愈发困难。这样的窘况,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不得不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避,他们眼见财富和地位不再 却无能为力,终日周旋于身份认知与生存状况的巨大落差中不得解脱,还要时时
,唯恐稍有疏忽而招致祸端。正如《晋书》所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后人提起魏晋风流,无不带着艳羡的语气,言必提“‘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色”,殊不知这风雅至极的“烟水色”背后,是多少徒劳无功的苦闷和刻意为之的伪装。就在这 ,连对坐争辩都得规避俗事、政事以避祸的“清谈时代”,玄学家何晏带着一剂名为“五石散”的药方华丽登场,(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明哲保身 与生俱来 处心积虑 人人自危
B.全身而退 与生俱来 殚精竭虑 人人自危
C.全身而退 天赋异禀 处心积虑 提心吊胆
D.明哲保身 天赋异禀 殚精竭虑 提心吊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B.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几乎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C.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几乎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D.朝不保夕的苦闷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强烈危机感,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从而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逃避现实和自我麻痹的新风尚
B.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新风尚就此开启了
C.由此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新风尚
D.六朝名士依靠药物逃避现实和自我麻痹的新风尚因而开启了
【答案】(1)B
(2)B
(3)C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成语的使用;语序不当;不合逻辑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解答技巧:①看词义,抓住近义成语中不同的语素或整个成语的含义,分析各自的侧重点、范围的大小、词义的轻重。②看对象,近义成语适用对象不同,有的适用于人,有的适用于物。③看褒贬近义成语感彩有不同,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④看语体,有的成语用于书面,有的用于口语。⑤看功能,近义成语语法功能不同,不可乱用。“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全身而退”指为了保全自己,主动地退出曾经与自己有关的事件,并且在离开的时候能够毫无牵挂。语境是指隐士的退出,所以用“全身而退”较为恰当;“与生俱来”表示人一生下来就有;天生。“天赋异禀”形容一个人有异于别人的奇特的天赋或特长,用在此处不恰当。语境是指财富的原有,所以用“与生俱来”;“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语境指为自己的处境担忧,所以用“殚精竭虑”;“人人自危”指每个人都感到危险,不安全。“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这里说的是群体,因此用“人人自危”。故选B。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A项,没有辨明逻辑关系,“患病”是“危机感”和“苦闷”使然,缺谓语;C项,副词“几乎”应该修饰限定动词“使”;D项,语序不当,“朝不保夕”对应“强烈危机感”,“囿于现实”对应“苦闷”。故选B。
(3)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联系前文和补出的文字可以看出,“五石散”有“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作用,并且这种风尚是从何晏开始的,因此可以判定句首要用“从而”或“由此”,“由此”相较“从而”,在时间起始点上更明确所以排除B\D选项;且A项中语序不当,自我麻痹的目的是逃避现实。故选C。
故答案为:⑴B;⑵B;⑶C;
【点评】(1)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2)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3)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补写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三、语言表达
8.有一度假山庄的设计布景,完全体现了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意境,有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狗吠、鸡鸣等,且取名“渊明山庄”。请你写一段赞美(或宣传)“渊明山庄”的话,要求语言生动、有文采、有意境,能吸引游客,80字左右。
【答案】现代都市充满无奈,春天的鸟啼,夏天的蝉鸣,秋天的虫叫,冬天的雪声,这些大自然的声音难以听到,而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却四季叫器。去渊明山庄一游。会让你洗去烦躁郁闷,让你的心灵保持宁静旷达。这里有清风流水,有桃红柳绿,有狗吠鸡鸣,在这里,你可以为心灵找到归宿。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本题要体现陶渊明诗歌中静谧的意境,要突出“渊明山庄”在涤荡人心方面的作用。语言要优美,以吸引游客为目的。比如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都市中听到、看到是什么,渊明山庄听到、看到的是什么,突出这里的环境之优美、之宁谧;具体描写时可以运用排比手法来写,比如可以采用“这里有……”的句式来写;选择意象可以用题干中的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狗吠、鸡鸣等,意境方面突出“静谧”;另外必须写可以荡涤一身的烦躁和疲惫,让人的心灵受到洗涤等,以吸引游客。
故答案为:现代都市充满无奈,春天的鸟啼,夏天的蝉鸣,秋天的虫叫,冬天的雪声,这些大自然的声音难以听到,而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却四季叫器。去渊明山庄一游。会让你洗去烦躁郁闷,让你的心灵保持宁静旷达。这里有清风流水,有桃红柳绿,有狗吠鸡鸣,在这里,你可以为心灵找到归宿。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语言表达要做到鲜明生动,可以考虑运用一些修辞,用词要讲究文采,句式等也可以运用排比等。
9.(2020高二上·怀仁月考)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字)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着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值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答案】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和忠臣。
【知识点】压缩语段
【解析】【分析】通读语段,第一句提出一般人对陶渊明隐逸的看法,第二、三句提出作者的见解,第二句“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第三句“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第三句再次强调“他处处都最近人情”,对二三句内容进行概括,可得出“是最近人情的隐士和忠臣”。
故答案为: 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和忠臣。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筛选重点词语,归纳主要意思。最后根据要求组织语言答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0.下面对《归园田居》一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是近景。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其厌恶。
C.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对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D.后四句是远景。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1.在《归园田居》一诗中,诗人采用什么手法来展现田园风光?诗作的点睛之笔“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0.C
11.诗人采用了白描、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展现出一派宁静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樊笼”比喻官场,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及久在官场的悔恨之情,也表达了终于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之情。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10.C.“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分析错误。诗中诗人用“羁鸟”“池鱼”来比喻自己,诗中透露的是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而不是对“羁鸟”和“池鱼”的喜爱。故答案为:C。
1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静景,暧暖,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句所描写的景致,都是以静态为主,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动景,“吠”“鸣”两个动词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诗人描绘出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而“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运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所描绘的情景犹如简笔的勾勒画,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整首诗情景交融,诗人带着我们在他的田园里参观一番,他指东道西地向我们介绍:田亩、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句,作者将自己比作笼中之鸟,此时摆脱束缚终于回到自然之中。“樊笼”“自然”是这句诗的重点词语,“樊笼”比喻官场,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复得”可以看出终于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之情;“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本诗的主旨。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及久在官场的悔恨之情,也表达了终于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溪居①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②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溪居:溪指冉溪,在今湖南省永州市,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作者曾于此筑室而居,并改称冉溪为“愚溪”。②南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指永州③榜:船桨,这里作动词。
1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诗描绘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隐士形象;柳诗描绘了“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的贬谪者形象。
B.“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和“夜榜响溪石”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突出了环境的幽静,表达了乡居生活的闲适与满足。
C.陶诗首两句真诚率直,诗人的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有一种内在的共同之处,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
D.柳诗末两句写诗人独来独往碰不见行人,于是放声高歌,声音清越,在碧空久久回荡;语言清新晓畅,却又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13.两首诗分别是如何表现“闲居”生活的?“闲”的内涵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2.B
13.陶诗后顾前瞻,远眺近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以至深巷狗吠、桑颠鸡鸣、无不是田园实景,又无一不构成诗人胸中的真趣。“暧暧”,远景模糊;“依依”,轻烟袅袅。在这冲淡静谧之中,加几声鸡鸣狗吠,越发点染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幽闲。结尾四句,“虚室”与“户庭”对应,既指空闲寂静的居室,又由写景而写心,写出诗人悠然闲逸的心境。柳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但景中含情,字里行间隐含贬谪乡居时的抑郁之气。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是反语;“闲依农圃邻”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山林客”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12.B.“表达了乡居生活的闲适与满足”错误。陶诗“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表达了乡居生活的闲适与满足;而柳诗“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表面写乡居生活的闲适,但联系首联“南夷谪”和尾联“来往不逢人”可知,柳诗实则表现了被贬的孤独寂寥。故答案为:B。
13.“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几句诗中,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等多种景象,采用远近景结合的手法,写出田园乡居生活的静谧与闲适,而在这种冲淡静谧之中,加几声鸡鸣狗叫,越发点染出乡居生活的宁静悠闲。结尾四句,“虚室”与“户庭”对应,既指悠闲寂静的居室,又由写景而写心,写出诗人悠然闲适的心境。柳诗开头“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大意是“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被贬还称“幸”,属于反语。为什么觉得是“幸”呢,因为被贬之地可以过上闲适的生活。“幸”是含着痛苦的笑,是反语。后面写此地风景,“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写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其中“偶似山林客”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其实饱含孤寂忧愤之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4.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的地点及结果、    、   三层意思。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人手,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世俗的烦恼。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
16.“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赏析。
【答案】14.劳作的艰辛;作者的志趣
15.D
16.“带月荷锄归”,月下的诗人,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怡然自得。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诗歌,能概括诗歌内容,再根据题干要求填空。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明白诗句写了什么内容,然后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14.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写到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诗人早出晚归地进行劳作,并且露水沾湿衣裳,体现出诗人劳作的艰辛。
诗歌的尾联写到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可以了。写出了作者的志趣所在。
15.D.“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错误。最后一句是对耕作者的祝福,希望艰辛的农民能得到好的收成。故答案为:D。
16.赏析诗句的试题,第一步再现诗句的意思,第二步看看有没有什么手法上的使用,第三步写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带月荷锄归”写到夜幕降临诗人披着月光带着锄头才回家,描绘了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躬耕生活虽说比做官要辛苦得多,可这是诗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乐趣,所以诗人乐在其中,所以通过这样一幅画面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怡然自得。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归山居
刘沧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深秋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深秋时节,诗人独行于郊外,天空冷寂,树叶稀疏,渲染了凄清寂寥的气氛。
B.颔联写诗人回忆故乡往事,直到日暮时分才“独寻”荒径归来,心情孤寂惆怅。
C.尾联写山月的清辉洒向独居的竹扉,流露出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D.全诗从初行郊野写到月上西林,清光照竹扉,以空间为顺序写了诗人一路所见之景。
18.请将这首诗的颈联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潜《归园田居)》进行比较,从写景手法和意境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答案】17.D
18.在写景手法上,二者相同,都从视觉、听觉的角度(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也可)描写了景物。刘诗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山影”,从听觉角度描写“钟声”。陶诗从视觉角度描写村落、炊烟,从听觉角度描写“狗吠”“鸡鸣”。在意境上,二者不同。刘诗颈联描写了山影投映溪水,随波暗涌,古寺钟声悠长,又随远烟逝去的幽暗空寂意境。而陶诗描绘的是田园一种和平平静、恬静优美的意境。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景物形象及写作手法的能力。这是比较阅读的题目,要充分把握两首诗歌的相关内容和手法,总结处异同点。
17.D. “以空间为顺序”错。从日暮到天色越来越黯淡,雾霭茫茫,再写到月上西林,这是以时间为序,写了诗人一路所见之景。故答案为:D。
18.写景手法上,“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从视觉描写黯淡的山影随云、水而动,晚钟的声音悠远而渺茫,从茫茫雾霭中传来,这是听觉描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这是视觉所见;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这是听觉描写。在意境上,“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是一幅和平宁静、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而“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描写暗淡的山影,悠长的钟声,以有声衬无声,描绘出傍晩时分山中的宁静寂廖,意境幽暗空寂,描绘了一幅山居晚归图。意象上描写了“山影”“云水”“钟声”“远烟”等,诗人孤寂地行走在荒径,山影投映溪水,随波暗涌,古寺钟声悠长,又随远烟逝去,抒发了诗人独居山中的孤独寂寞及思乡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山居恬淡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六)
陶渊明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1】。
注释:【1】三益:谓直、谅、多闻。此即指志趣相投的友人。
19.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说自己在东皋种苗,禾苗长势喜人。
B.“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一个“聊”字也透露出诗人的百无聊赖。
C.“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正是下文“素心”的具体内容。
D.“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表达了对志趣相投的友人的期盼。
20.本诗与《归园田居》(其一)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
B.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不违本心的愿望。
C.两首诗描写的田园画面,都富有生活气息,让人感觉祥和安宁。
D.两首诗都写到了诗人的田园劳作,暗含了劳动的愉悦。
21.“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这两句诗看似平淡,实则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这两句诗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9.B
20.B
21.平淡:语言朴实,生活场景。情感:充满生活的趣味、人情的温暖。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明白诗句写了什么内容,然后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19.B.“透露出诗人的百无聊赖”错误。句意为虽然劳作辛苦有些疲倦,但家酿浊酒还满可解乏。“聊”为姑且,勉强,凑合的意思,不是百无聊赖。故答案为:B。
20.B.“都表达了诗人……的愿望”错误。《归园田居(其六)》,写陶渊明“田居”的一天,这一天过得如此充实、惬意。是诗人真实的田居生活,不是愿望。
故答案为:B。
21.“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归人”,作者自指;“烟火”,炊烟;“檐隙”,檐下。望着前村已是袅袅炊烟,孩子们在家门等我回家。写“归人”“烟火”“稚子”“檐隙”等富有生活气息的词语,本诗的语言朴实平淡。“稚子候门”,是常见的生活场景,这样的场景给人以温暖、幸福之感,充满生活的趣味。等着他的就是那么一个温暖的“归宿”,此时他的倦意会在无形中消释了,给人一种温暖之感。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①。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轮鞅:指车马。
22.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B.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庄稼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庄稼的生长状况会引发作者的感受。结尾两句形象鲜明,含义深邃,恰妙在不加雕饰。
C.《归园田居》(其一)整首诗着重表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之情;而本诗着意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
D.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淌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23.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平静安宁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22.C
23.①喜乡间生活宁静,没有俗事俗人打扰。“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②喜乡邻关系友好淳厚。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令人喜悦。③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一喜一忧,反映出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22.C.“而本诗着意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错误。而本诗着重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表现诗人恬淡的心境。故答案为:C。
23.作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关键句“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然后分析喜在何处,忧在哪里。(1)喜乡间生活宁静和乡邻关系友好淳厚。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仕官生活,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诗人透露出对宁静的乡居生活的喜悦。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
“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是说遇到淳朴的农人,大家谈论的没有其它,只是说说桑麻的长势情况,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与虚伪的官场相比,诗人与邻里的关系是是清澄明净的,大家的谈论是愉快的,轻松的,诗人内心充满自由与喜悦。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桑麻渐渐长高,诗人开垦的土地也越来越广,令人喜悦。
(2)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当然乡村生活也有他的喜惧。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又流露出诗人的担忧,诗人怕霜雪突然来临,把自己辛苦种植的庄稼给毁于一旦,就像衰草那样零落了,这是所有种庄稼的人的担忧,这是诗人忧之所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赠钱征君①少阳
李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②也未退。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注】①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为征士,君为尊称。②投竿:钓鱼。姜太公未遇 时,在渭水上垂钓,遇文王出猎,被聘为师。后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
24.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直接交代举酒对饮的场景,然后再交代时间,起势突兀。
B.次句“绿杨”画出杨柳依依的秀丽,渲染了恬淡闲静的隐居氛围。
C.颔联上承第二句,抒发了由暮春而触发的对暮年的无限感慨。
D.全诗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在音情顿挫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
25.诗歌最后两联,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24.D
25.①“秉烛唯须饮”表现了诗人及时行乐、过隐居生活的愿望;②六、七、八三句借用姜太公垂钓渭水被文王重用的典故,赞扬钱少阳年老仍怀出仕建功的抱负,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渴望一遇明君建功立业、壮心不已的气概。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24.D项,“全诗自然流畅,对仗工整”错误,首联“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对仗,颔联“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对仗不工整。故答案为:D。
25.翻译:举起白玉杯痛饮美酒,在这绿杨飘垂的三月之时。春风还能吹拂几日,您我两鬓各已斑白。秉烛夜游唯须饮酒,此时投竿垂钓也许未迟。如能遇到文王渭水之猎,我也可以成为帝王之师。《赠钱徵君少阳》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赞扬钱少阳年老而仍怀出仕建功的抱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晚年壮心不已的气概。首联描绘出一幅主人公在风光明媚、景色秀丽的暮春季节独自饮酒的图景;颔联借景抒情,既是写人之志,亦是述己之怀;颈联讲述暮年隐居的生活情趣,蕴含更多的无可奈何、借酒浇愁的味道。尾联借用吕尚的典故,流露出建功立业“也未迟”的抱负。颈联第五句近承颔联,远接首句,诗意由古诗“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演化而来,带有更多的无可奈何、不得已饮酒避世的味道,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为后面写钱的抱负作铺垫。第六句和第五句相对,句意也相似,都是写典型的隐居生活,渲染及时寻求闲适之乐。更重要的是后句写水边钓鱼,牵引出诗末有关吕尚的典故,为诗歌最后出现高潮蓄势,这说明作者写诗是很重视呼应转折之法的。尾联意谓,如果钱少阳也像吕尚一样,在垂钓的水边碰到思贤若渴的明君,也还能成为帝王之师,辅助国政,建立功勋。此处的“如”字和“犹”字很重要,说明收竿而起,从政立功还不是事实,而是一种设想愿望,是虚写,不是实指。唯其虚写,才合钱的征君身分,又表现出颂钱的诗旨。而在这背后,则隐藏着诗人暮年的雄心壮志。全诗款款写来,以暮春暮年蓄势,至此题旨全出,收得雄奇跌宕,令人回味不尽。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乌雀 桑树巅 月明星稀 开荒南野际
B.慷慨 反自然 契阔谈宴 池鱼思故渊
C.嘉宾 樊笼里 食野之萍 桃李罗堂前
D.狗吠 适俗韵 譬如朝露 依依墟里烟
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C.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2021高一上·岱山月考)下列对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现了诗人对天下贤士的仰慕之情。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隐约可见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村落里的炊烟。
4.(2020高一上·松原期中)下列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暧暧(ài ài) 迢迢(tiáo tiáo) 呦呦(yōu yōu)
B.机杼(zhù) 羁鸟(jī) 阡陌(qiān mù)
C.擢升(zhuó) 吐哺(bǔ) 三匝(zhā)
D.衣衿(jīnɡ) 掇取(duō) 脉脉(mò mò)
5.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先说本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和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暗示了诗人进入官场却最终辞官的原因。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四句,由上文转接而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C.“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勾勒,以此来显示诗人生活的简朴。但是,诗人的草屋虽然不是雕梁画栋,却有榆树柳树遍植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绿树红花,相映成趣。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中,“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空着的屋子,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整洁清幽。
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中的“子”是对对方的尊称,“衿”是“衣服的交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诗也有不少优秀之作,如《短歌行》《观沧海》。
D.《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二、语用综合题
7.(2020高一上·沧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历史前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制度演进所带来的更加紧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则使 的躲藏变得愈发困难。这样的窘况,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不得不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避,他们眼见财富和地位不再 却无能为力,终日周旋于身份认知与生存状况的巨大落差中不得解脱,还要时时
,唯恐稍有疏忽而招致祸端。正如《晋书》所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后人提起魏晋风流,无不带着艳羡的语气,言必提“‘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色”,殊不知这风雅至极的“烟水色”背后,是多少徒劳无功的苦闷和刻意为之的伪装。就在这 ,连对坐争辩都得规避俗事、政事以避祸的“清谈时代”,玄学家何晏带着一剂名为“五石散”的药方华丽登场,(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明哲保身 与生俱来 处心积虑 人人自危
B.全身而退 与生俱来 殚精竭虑 人人自危
C.全身而退 天赋异禀 处心积虑 提心吊胆
D.明哲保身 天赋异禀 殚精竭虑 提心吊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B.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几乎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C.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几乎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D.朝不保夕的苦闷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强烈危机感,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从而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逃避现实和自我麻痹的新风尚
B.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新风尚就此开启了
C.由此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新风尚
D.六朝名士依靠药物逃避现实和自我麻痹的新风尚因而开启了
三、语言表达
8.有一度假山庄的设计布景,完全体现了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意境,有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狗吠、鸡鸣等,且取名“渊明山庄”。请你写一段赞美(或宣传)“渊明山庄”的话,要求语言生动、有文采、有意境,能吸引游客,80字左右。
9.(2020高二上·怀仁月考)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字)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着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值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0.下面对《归园田居》一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是近景。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其厌恶。
C.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对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D.后四句是远景。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1.在《归园田居》一诗中,诗人采用什么手法来展现田园风光?诗作的点睛之笔“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溪居①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②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溪居:溪指冉溪,在今湖南省永州市,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作者曾于此筑室而居,并改称冉溪为“愚溪”。②南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指永州③榜:船桨,这里作动词。
1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诗描绘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隐士形象;柳诗描绘了“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的贬谪者形象。
B.“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和“夜榜响溪石”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突出了环境的幽静,表达了乡居生活的闲适与满足。
C.陶诗首两句真诚率直,诗人的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有一种内在的共同之处,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
D.柳诗末两句写诗人独来独往碰不见行人,于是放声高歌,声音清越,在碧空久久回荡;语言清新晓畅,却又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13.两首诗分别是如何表现“闲居”生活的?“闲”的内涵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4.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的地点及结果、    、   三层意思。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人手,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世俗的烦恼。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
16.“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赏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归山居
刘沧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深秋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深秋时节,诗人独行于郊外,天空冷寂,树叶稀疏,渲染了凄清寂寥的气氛。
B.颔联写诗人回忆故乡往事,直到日暮时分才“独寻”荒径归来,心情孤寂惆怅。
C.尾联写山月的清辉洒向独居的竹扉,流露出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D.全诗从初行郊野写到月上西林,清光照竹扉,以空间为顺序写了诗人一路所见之景。
18.请将这首诗的颈联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潜《归园田居)》进行比较,从写景手法和意境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六)
陶渊明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1】。
注释:【1】三益:谓直、谅、多闻。此即指志趣相投的友人。
19.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说自己在东皋种苗,禾苗长势喜人。
B.“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一个“聊”字也透露出诗人的百无聊赖。
C.“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正是下文“素心”的具体内容。
D.“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表达了对志趣相投的友人的期盼。
20.本诗与《归园田居》(其一)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
B.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不违本心的愿望。
C.两首诗描写的田园画面,都富有生活气息,让人感觉祥和安宁。
D.两首诗都写到了诗人的田园劳作,暗含了劳动的愉悦。
21.“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这两句诗看似平淡,实则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这两句诗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①。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轮鞅:指车马。
22.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B.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庄稼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庄稼的生长状况会引发作者的感受。结尾两句形象鲜明,含义深邃,恰妙在不加雕饰。
C.《归园田居》(其一)整首诗着重表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之情;而本诗着意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
D.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淌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23.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平静安宁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赠钱征君①少阳
李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②也未退。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注】①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为征士,君为尊称。②投竿:钓鱼。姜太公未遇 时,在渭水上垂钓,遇文王出猎,被聘为师。后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
24.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直接交代举酒对饮的场景,然后再交代时间,起势突兀。
B.次句“绿杨”画出杨柳依依的秀丽,渲染了恬淡闲静的隐居氛围。
C.颔联上承第二句,抒发了由暮春而触发的对暮年的无限感慨。
D.全诗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在音情顿挫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
25.诗歌最后两联,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分辨;音形相近字字形分辨
【解析】【分析】A.“桑树巅”中“巅”应改为“颠”。
B.“反自然”中“反”应改为“返”。“契阔谈宴”中“宴”应改为“ ”。
C.“食野之萍”中“萍”应改为“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2.【答案】C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
【解析】【分析】A.运用比喻手法,以“尘网”比喻“官场”;
B.运用比喻、对偶修辞手法,用“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来比喻自己思念故里的心情。“羁鸟”与“池鱼”相对,“恋旧林”与“思故渊”相对。
C.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D.运用比喻手法,以“樊笼”比喻“官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借代等。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文本,找出使用的修辞手法,再做选择。
3.【答案】A
【知识点】翻译
【解析】【分析】A“及时行乐”错,“人生几何”意是人生时间有限,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4.【答案】A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形近字的字音;多音字字音分辨;习惯性误读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
B项,“陌”应读“mò”。
C项,“匝”应读“zā”。
D项,“衿”应读“jīn”。
故答案为:A
【点评】拼音
此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汉字拼音的错误,往往表现为声韵母的混淆、多音字的误读、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的错误等。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外,涉及范围很广。因此,对于易混字、多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注意进行分类整理。
5.【答案】D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D项,“‘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整洁清幽”分析错误,“尘杂”实际上是指世俗的繁杂琐事,“虚室”指静室;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摆脱了世俗的繁杂琐事,在自己的居所里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并评价其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6.【答案】D
【知识点】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CB无误;
D.“山水田园”应该为“田园”。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山水诗开创者是南朝的谢灵运。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7.【答案】(1)B
(2)B
(3)C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成语的使用;语序不当;不合逻辑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解答技巧:①看词义,抓住近义成语中不同的语素或整个成语的含义,分析各自的侧重点、范围的大小、词义的轻重。②看对象,近义成语适用对象不同,有的适用于人,有的适用于物。③看褒贬近义成语感彩有不同,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④看语体,有的成语用于书面,有的用于口语。⑤看功能,近义成语语法功能不同,不可乱用。“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全身而退”指为了保全自己,主动地退出曾经与自己有关的事件,并且在离开的时候能够毫无牵挂。语境是指隐士的退出,所以用“全身而退”较为恰当;“与生俱来”表示人一生下来就有;天生。“天赋异禀”形容一个人有异于别人的奇特的天赋或特长,用在此处不恰当。语境是指财富的原有,所以用“与生俱来”;“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语境指为自己的处境担忧,所以用“殚精竭虑”;“人人自危”指每个人都感到危险,不安全。“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这里说的是群体,因此用“人人自危”。故选B。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A项,没有辨明逻辑关系,“患病”是“危机感”和“苦闷”使然,缺谓语;C项,副词“几乎”应该修饰限定动词“使”;D项,语序不当,“朝不保夕”对应“强烈危机感”,“囿于现实”对应“苦闷”。故选B。
(3)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联系前文和补出的文字可以看出,“五石散”有“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作用,并且这种风尚是从何晏开始的,因此可以判定句首要用“从而”或“由此”,“由此”相较“从而”,在时间起始点上更明确所以排除B\D选项;且A项中语序不当,自我麻痹的目的是逃避现实。故选C。
故答案为:⑴B;⑵B;⑶C;
【点评】(1)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2)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3)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补写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8.【答案】现代都市充满无奈,春天的鸟啼,夏天的蝉鸣,秋天的虫叫,冬天的雪声,这些大自然的声音难以听到,而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却四季叫器。去渊明山庄一游。会让你洗去烦躁郁闷,让你的心灵保持宁静旷达。这里有清风流水,有桃红柳绿,有狗吠鸡鸣,在这里,你可以为心灵找到归宿。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本题要体现陶渊明诗歌中静谧的意境,要突出“渊明山庄”在涤荡人心方面的作用。语言要优美,以吸引游客为目的。比如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都市中听到、看到是什么,渊明山庄听到、看到的是什么,突出这里的环境之优美、之宁谧;具体描写时可以运用排比手法来写,比如可以采用“这里有……”的句式来写;选择意象可以用题干中的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狗吠、鸡鸣等,意境方面突出“静谧”;另外必须写可以荡涤一身的烦躁和疲惫,让人的心灵受到洗涤等,以吸引游客。
故答案为:现代都市充满无奈,春天的鸟啼,夏天的蝉鸣,秋天的虫叫,冬天的雪声,这些大自然的声音难以听到,而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却四季叫器。去渊明山庄一游。会让你洗去烦躁郁闷,让你的心灵保持宁静旷达。这里有清风流水,有桃红柳绿,有狗吠鸡鸣,在这里,你可以为心灵找到归宿。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语言表达要做到鲜明生动,可以考虑运用一些修辞,用词要讲究文采,句式等也可以运用排比等。
9.【答案】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和忠臣。
【知识点】压缩语段
【解析】【分析】通读语段,第一句提出一般人对陶渊明隐逸的看法,第二、三句提出作者的见解,第二句“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第三句“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第三句再次强调“他处处都最近人情”,对二三句内容进行概括,可得出“是最近人情的隐士和忠臣”。
故答案为: 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和忠臣。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筛选重点词语,归纳主要意思。最后根据要求组织语言答题。
【答案】10.C
11.诗人采用了白描、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展现出一派宁静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樊笼”比喻官场,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及久在官场的悔恨之情,也表达了终于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之情。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10.C.“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分析错误。诗中诗人用“羁鸟”“池鱼”来比喻自己,诗中透露的是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而不是对“羁鸟”和“池鱼”的喜爱。故答案为:C。
1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静景,暧暖,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句所描写的景致,都是以静态为主,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动景,“吠”“鸣”两个动词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诗人描绘出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而“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运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所描绘的情景犹如简笔的勾勒画,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整首诗情景交融,诗人带着我们在他的田园里参观一番,他指东道西地向我们介绍:田亩、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句,作者将自己比作笼中之鸟,此时摆脱束缚终于回到自然之中。“樊笼”“自然”是这句诗的重点词语,“樊笼”比喻官场,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复得”可以看出终于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之情;“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本诗的主旨。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及久在官场的悔恨之情,也表达了终于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之情。
【答案】12.B
13.陶诗后顾前瞻,远眺近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以至深巷狗吠、桑颠鸡鸣、无不是田园实景,又无一不构成诗人胸中的真趣。“暧暧”,远景模糊;“依依”,轻烟袅袅。在这冲淡静谧之中,加几声鸡鸣狗吠,越发点染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幽闲。结尾四句,“虚室”与“户庭”对应,既指空闲寂静的居室,又由写景而写心,写出诗人悠然闲逸的心境。柳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但景中含情,字里行间隐含贬谪乡居时的抑郁之气。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是反语;“闲依农圃邻”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山林客”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12.B.“表达了乡居生活的闲适与满足”错误。陶诗“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表达了乡居生活的闲适与满足;而柳诗“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表面写乡居生活的闲适,但联系首联“南夷谪”和尾联“来往不逢人”可知,柳诗实则表现了被贬的孤独寂寥。故答案为:B。
13.“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几句诗中,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等多种景象,采用远近景结合的手法,写出田园乡居生活的静谧与闲适,而在这种冲淡静谧之中,加几声鸡鸣狗叫,越发点染出乡居生活的宁静悠闲。结尾四句,“虚室”与“户庭”对应,既指悠闲寂静的居室,又由写景而写心,写出诗人悠然闲适的心境。柳诗开头“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大意是“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被贬还称“幸”,属于反语。为什么觉得是“幸”呢,因为被贬之地可以过上闲适的生活。“幸”是含着痛苦的笑,是反语。后面写此地风景,“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写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其中“偶似山林客”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其实饱含孤寂忧愤之情。
【答案】14.劳作的艰辛;作者的志趣
15.D
16.“带月荷锄归”,月下的诗人,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怡然自得。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诗歌,能概括诗歌内容,再根据题干要求填空。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明白诗句写了什么内容,然后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14.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写到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诗人早出晚归地进行劳作,并且露水沾湿衣裳,体现出诗人劳作的艰辛。
诗歌的尾联写到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可以了。写出了作者的志趣所在。
15.D.“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错误。最后一句是对耕作者的祝福,希望艰辛的农民能得到好的收成。故答案为:D。
16.赏析诗句的试题,第一步再现诗句的意思,第二步看看有没有什么手法上的使用,第三步写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带月荷锄归”写到夜幕降临诗人披着月光带着锄头才回家,描绘了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躬耕生活虽说比做官要辛苦得多,可这是诗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乐趣,所以诗人乐在其中,所以通过这样一幅画面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怡然自得。
【答案】17.D
18.在写景手法上,二者相同,都从视觉、听觉的角度(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也可)描写了景物。刘诗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山影”,从听觉角度描写“钟声”。陶诗从视觉角度描写村落、炊烟,从听觉角度描写“狗吠”“鸡鸣”。在意境上,二者不同。刘诗颈联描写了山影投映溪水,随波暗涌,古寺钟声悠长,又随远烟逝去的幽暗空寂意境。而陶诗描绘的是田园一种和平平静、恬静优美的意境。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景物形象及写作手法的能力。这是比较阅读的题目,要充分把握两首诗歌的相关内容和手法,总结处异同点。
17.D. “以空间为顺序”错。从日暮到天色越来越黯淡,雾霭茫茫,再写到月上西林,这是以时间为序,写了诗人一路所见之景。故答案为:D。
18.写景手法上,“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从视觉描写黯淡的山影随云、水而动,晚钟的声音悠远而渺茫,从茫茫雾霭中传来,这是听觉描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这是视觉所见;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这是听觉描写。在意境上,“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是一幅和平宁静、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而“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描写暗淡的山影,悠长的钟声,以有声衬无声,描绘出傍晩时分山中的宁静寂廖,意境幽暗空寂,描绘了一幅山居晚归图。意象上描写了“山影”“云水”“钟声”“远烟”等,诗人孤寂地行走在荒径,山影投映溪水,随波暗涌,古寺钟声悠长,又随远烟逝去,抒发了诗人独居山中的孤独寂寞及思乡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山居恬淡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
【答案】19.B
20.B
21.平淡:语言朴实,生活场景。情感:充满生活的趣味、人情的温暖。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明白诗句写了什么内容,然后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19.B.“透露出诗人的百无聊赖”错误。句意为虽然劳作辛苦有些疲倦,但家酿浊酒还满可解乏。“聊”为姑且,勉强,凑合的意思,不是百无聊赖。故答案为:B。
20.B.“都表达了诗人……的愿望”错误。《归园田居(其六)》,写陶渊明“田居”的一天,这一天过得如此充实、惬意。是诗人真实的田居生活,不是愿望。
故答案为:B。
21.“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归人”,作者自指;“烟火”,炊烟;“檐隙”,檐下。望着前村已是袅袅炊烟,孩子们在家门等我回家。写“归人”“烟火”“稚子”“檐隙”等富有生活气息的词语,本诗的语言朴实平淡。“稚子候门”,是常见的生活场景,这样的场景给人以温暖、幸福之感,充满生活的趣味。等着他的就是那么一个温暖的“归宿”,此时他的倦意会在无形中消释了,给人一种温暖之感。
【答案】22.C
23.①喜乡间生活宁静,没有俗事俗人打扰。“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②喜乡邻关系友好淳厚。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令人喜悦。③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一喜一忧,反映出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22.C.“而本诗着意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错误。而本诗着重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表现诗人恬淡的心境。故答案为:C。
23.作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关键句“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然后分析喜在何处,忧在哪里。(1)喜乡间生活宁静和乡邻关系友好淳厚。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仕官生活,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诗人透露出对宁静的乡居生活的喜悦。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
“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是说遇到淳朴的农人,大家谈论的没有其它,只是说说桑麻的长势情况,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与虚伪的官场相比,诗人与邻里的关系是是清澄明净的,大家的谈论是愉快的,轻松的,诗人内心充满自由与喜悦。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桑麻渐渐长高,诗人开垦的土地也越来越广,令人喜悦。
(2)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当然乡村生活也有他的喜惧。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又流露出诗人的担忧,诗人怕霜雪突然来临,把自己辛苦种植的庄稼给毁于一旦,就像衰草那样零落了,这是所有种庄稼的人的担忧,这是诗人忧之所在。
【答案】24.D
25.①“秉烛唯须饮”表现了诗人及时行乐、过隐居生活的愿望;②六、七、八三句借用姜太公垂钓渭水被文王重用的典故,赞扬钱少阳年老仍怀出仕建功的抱负,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渴望一遇明君建功立业、壮心不已的气概。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24.D项,“全诗自然流畅,对仗工整”错误,首联“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对仗,颔联“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对仗不工整。故答案为:D。
25.翻译:举起白玉杯痛饮美酒,在这绿杨飘垂的三月之时。春风还能吹拂几日,您我两鬓各已斑白。秉烛夜游唯须饮酒,此时投竿垂钓也许未迟。如能遇到文王渭水之猎,我也可以成为帝王之师。《赠钱徵君少阳》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赞扬钱少阳年老而仍怀出仕建功的抱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晚年壮心不已的气概。首联描绘出一幅主人公在风光明媚、景色秀丽的暮春季节独自饮酒的图景;颔联借景抒情,既是写人之志,亦是述己之怀;颈联讲述暮年隐居的生活情趣,蕴含更多的无可奈何、借酒浇愁的味道。尾联借用吕尚的典故,流露出建功立业“也未迟”的抱负。颈联第五句近承颔联,远接首句,诗意由古诗“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演化而来,带有更多的无可奈何、不得已饮酒避世的味道,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为后面写钱的抱负作铺垫。第六句和第五句相对,句意也相似,都是写典型的隐居生活,渲染及时寻求闲适之乐。更重要的是后句写水边钓鱼,牵引出诗末有关吕尚的典故,为诗歌最后出现高潮蓄势,这说明作者写诗是很重视呼应转折之法的。尾联意谓,如果钱少阳也像吕尚一样,在垂钓的水边碰到思贤若渴的明君,也还能成为帝王之师,辅助国政,建立功勋。此处的“如”字和“犹”字很重要,说明收竿而起,从政立功还不是事实,而是一种设想愿望,是虚写,不是实指。唯其虚写,才合钱的征君身分,又表现出颂钱的诗旨。而在这背后,则隐藏着诗人暮年的雄心壮志。全诗款款写来,以暮春暮年蓄势,至此题旨全出,收得雄奇跌宕,令人回味不尽。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