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县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临沂市县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25 06:4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县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组
下图为加拿大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加拿大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南部多北部少 B.西部多东部少 C.中间多四周少 D..均沿河分布
2.哈德孙湾沿岸人口稀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矿产 D.交通
如图所示地区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 )
A.多极化发展,不同等级城市同步扩张 B.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
C.多核心发展,高等级城市迅速扩张 D.多极多核城镇分散发展
4.新时代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强基本农田建设②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③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④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⑤大力发展中小城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表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简称 沪 苏 津 粤 鲁
人口承载系数 0.2一0.8 0.3~1.0 0.5~1.0 0.2一0.7 0.7~1.8
省级行政区简称 鄂 豫 贵 甘 内蒙古
人口承载系数 0.9~2.0 >2.0 >2.0 >2.0 >2.0
5.下列行政区中人口负担最轻的是( )
A.苏 B.粤 C.甘 D.鄂
6.改善山东省人口承载系数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扩大耕地面积 B.引导人口外迁
C.提高经济水平 D.完善基础设施
“共享村落”是一种新的农村资源利用方式,村集体或农户委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进行流转交易闲置宅基地和房屋。它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下图为“共享村落”主要服务功能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共享村落可以( )
A.不利于农村闲置房屋的开发 B.形成城乡要素流动的壁垒
C.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D.促进乡村振兴
8.“共享村落”建设的意义是( )
①促进农村产业升级②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③提高城镇化水平④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北京东路地区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上海开埠以来全国闻名的生产资料经营一条街,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随着时代变迁,面临产业低效老旧、风貌破碎缺失、配套活力不足等问题。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建立了内外互联,河街互通的“金街、银岸、坊巷”的综合更新体系。下图示意北京东路地区城市更新项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区域规划合理的是( )
A.金街—建设中心商务区 B.银岸—建设别墅度假区
C.坊巷—发展高档住宅区 D.苏州河—增建矿石码头
10.北京东路地区“金街、银岸、坊巷”综合更新利于( )
A.降低工业成本,促进产业的升级 B.提升交通便捷度,增加土地价值
C.改善城市风貌,提升区域竞争力 D.延长工业产业链,增加常住人口
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下图示意广东省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其中Ⅰ、Ⅱ是影响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两个重要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影响该地区人地关系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②气候变化③农业技术④基础设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Ⅰ阶段农村地区的特征最有可能表现为( )
A.人口流失比较严重 B.经济发展迅速 C.农民返乡意愿强烈 D.人地矛盾加剧
13.促使Ⅱ阶段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关键原因包括( )
①户籍制度调整②农民收入提高③生态环境转好④人口大量迁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黑木耳(如图所示)属中温性菌类,耐低温喜潮湿,忌高温干燥和强光照。呼中区地处大兴安岭腹地,因位于大兴安岭呼玛河中游而得名,森林覆盖率达96.24%,其依托特色优势,发展“黑色经济”,利用原始森林的木头粉碎为原料栽培生态木耳。这里的木耳一年只能采摘一茬,但驰名中外,被誉为“寒带黑木耳之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呼中区种植黑木耳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B.劳动力丰富
C.黑土面积广大 D.生产原料丰富
15.呼中区黑木耳驰名中外的主要原因是( )
A.种植历史悠久 B.产品品质优良 C.生产产量有限 D.市场需求旺盛
下图是某陶瓷企业集团的新产品开发历程及区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据图推断,该企业集团( )
A.新产品生产部门持续向中心城区转移 B.工艺品陶瓷设计对技术依赖程度低
C.创新设计与研发推动了产品高端化 D.带动当地进入城镇化成熟或后期阶段
17.对该企业区位选择影响逐渐减小的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B.环保政策 C.市场需求 D.教育培训
随着线上线下商业的融合发展,许多传统店铺通过“触网升级”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转型下商品供应链各环节的空间组织和布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图示意数字化转型下商品供应链组织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O2O门店与触网升级门店相比( )
A.线上营销,线下购买 B.线下营销,线上购买
C.直联厂商,渠道畅通 D.智能调度,配送灵活
19.下列关于数字化转型下商品供应链组织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限制了商业店铺的区位选择②各环节的空间组织由网络状变为链状
③满足了顾客更多的弹性需求④强化了信息交流和配送中心的重要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轨道交通是一种舒适、准时、高运输能力的运载方式。多种轨道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的交通网,能促进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下图示意某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影响城市群轨道交通网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分布 B.土地面积 C.出行需求 D.人口规模
21.不同层级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作用是( )
A.高速铁路实现城市间的客货运输 B.城际铁路满足城市群的对外联系
C.都市圈轻轨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区 D.市郊铁路可以促进功能区发展
22.轨道交通系统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
①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②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③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
④提升次中心城市的服务等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产生深刻变迁,人口也出现了大规模流动,且人口流动在省内与省际间差异明显。伴随着青壮年人口的流动,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也发生了流动。图示意1990-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年际变化。
(1)据图归纳1990-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年际变化的特点。
(2)简述人口流动给流出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3)指出伴随着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入地应该强化的工作。
24.下图是“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应该表示城市中的____功能区。并说明理由____。
(2)M、P、Q中____处是高级住宅区。请说明理由____。
(3)拟在乙处规划建设石油化工城,请说明理由,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塞区地处黄土高原典型沟壑区,是全国最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示范地之一,自1999年开始实施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该地土地利用(或覆被)格局已发生明显变化,农业生产规模和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上表为具有代表意义的粮食作物主导型农户生产模式的生产特点,下表表示其碳排放量、碳汇量、净碳汇量及碳经济效率等指标状况。碳经济效率指单位碳排放量所产生的农业产值。
模式 特点
模式1:传统种植模式 种植粮食:凭经验耕作,燃烧秸秆
模式2:种植复合传统生产模式 种植粮食为主,少量饲养家禽家畜;凭经验种植,燃烧秸秆
模式3:种植复合循环生产模式 种植粮食、饲养家禽家畜;(粮食作物/作物秸秆)→家禽家畜→粮食作物;科学耕作,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类型 模式1 模式2 模式3
不含退耕任务 排放量/吨 21 27 26
碳汇量/吨 54 69 108
净碳汇量/吨 33 42 82
碳经济效率/(元/吨) 6054 15758 32510
含退耕任务 排放量/吨 44 54 47
碳汇量/吨 313 405 321
净碳汇量/吨
碳经济效率/(元/吨) 2969 8049 18258
(1)计算下表中安塞区粮食作物主导型农户生产模式(含退耕任务)的净碳汇量。
(2)结合图文资料,从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角度,论述安塞区退耕还林背景下粮食作物主导型农户生产模式取得的主要成绩和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建议。(要求:结论正确,角度全面,表述清晰)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岱山县(下图)隶属舟山,有海岛379个,住人岛屿仅16个。2020年,岱山县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8667万吨,比上年增长28.4%。其中金属矿石吞吐量为6868万吨,增长18.9%,石油2000万吨,增长4.7倍。生产性泊位74个,其中万吨以上深水泊位23个。2020年当地生产总值为384.8亿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率达惊人的58.1%,其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岱山县结合国情和区域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绿色石化基地,将石化产业作为其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围绕石化产业"强链、补链、畅链、固链",进行大规模招商引资,带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增长。
(1)指出岱山县港口货运的结构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说明岱山县石化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发展拉动强的原因。
(3)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我国石化产业布局在岱山的有利条件。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解析】1.结合图片信息可知,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埃特蒙顿、蒙特利尔、多伦多等南部城市,北部和中部地区地区人口密度基本都在1人/km2以下,A正确;西部地区人口密布少于东部地区,B错误;中间人口密度较低,C错误;北部河流附近人口密度较低,所以D选项说均沿河分布,描述错误,D错误。故选A。
2.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片信息可知,加拿大哈德孙湾纬度较高,全年气温尤其是冬季温度较低,宜居度较差,A正确;由图可知哈德孙湾水源充足,应该分布较多人口,故水源不是哈德孙湾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B错误;哈德孙湾附近有银矿资源分布,同时也有铁路分布,这两个要素均是有利于人口分布的,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水源、气候、交通、矿产资源、经济、历史、政治等。
3.B 4.C
【解析】3.读图可知,该区域人口大于1000万的城市始终只有一个(注意图例信息的获取),符合“一极”;而500-1000万的大城市在2015年出现了两个,符合“多核”,其他中小城市明显增多,所以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B正确,AD错误;相比而言,中小城市扩张速度更为明显,“高等级城市迅速扩张”描述不当,C错误。故选B。
4.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属于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并不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①错误;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进城农民子女就学问题;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可以提高进城农民的就业技能,有利于促进进城农民就业;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可以为更多农民进城发展提供发展空间,②③⑤正确;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④错误。故选C。
【点睛】1.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2.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至1000万;3.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500万;4.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至100万;5.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
5.B 6.C
【解析】5.结合材料可知,人口承载系数是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因此人口承载系数越大,人口负担越大,人口承载系数越小,人口负担越小;结合表格中数据可知,苏的人口承载系数为0.3~1.0,粤的人口承载系数为0.2一0.7,甘的人口承载系数为>2.0,鄂的人口承载系数为0.9~2.0,结合数据可知,粤的人口承载系数最小,因此人口负担最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依据图示信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负担较轻,人口承载系数较小,因此山东省可以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水平,从而改善山东省人口承载系数,C正确;扩大耕地面积有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稳定,A错误;引导人口外迁会导致该地劳动力短缺,不利于经济发展,B错误;完善基础设施对于人口承载系数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
【点睛】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7.D 8.B
【分析】7.结合材料分析,“共享村落可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进行流转交易闲置宅基地和房屋,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发展养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有效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利于农村闲置房屋的开发;促进城市资源、资金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乡村振兴,A错误,D正确。农村闲置房屋的开发,促进城市资源、资金要素向农村流动,不会形成城乡要素流动的壁垒,B错误。可以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发展养老产业,但不能解决农村养老问题,C错误。故选D。
8.建设“共享村落”,盘活农村闲置房屋,从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发展养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①②④正确。建设“共享村落”,促进城市资源、资金要素向农村流动,农村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人口回流,并不能提高城镇化水平,③错误,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共享村落”实现了城乡居民权益共享、发展共享,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市资本、资源流入农村,推动“三农”发展,促进城乡深度融合,顺应了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
9.A 10.C
【解析】9.北京东路地区位于上海市中心,且商业经营历史悠久,相关商业基础好,所以适宜规划建设中心商务区,A正确;别墅度假区需要环境优美的郊区,北京东路地区位于上海市中心,不适宜布局度假区,B错误;北京东路地区位于上海市的老城区,相关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不适宜发展高档住宅区,C错误;上海缺少矿产资源,且现代上海的发展也不是以重工业为主,所以不适宜增建矿石码头,D错误。故选A。
10.北京东路地区的旧城改造会改变旧城区老旧、风貌破碎缺失、配套活力不足等问题,利于改善城市风貌,提升区域竞争力,C正确;北京东路地区的产业类型是第三产业中的商业服务业,不是工业,AD错误;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并没有改建交通线路,不能通过提升交通便捷度来增加土地价值,B错误。故选C。
【点睛】商务服务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包括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职业中介服务等行业,是符合现代服务业要求的人力资本密集行业,也是高附加值行业。
11.B 12.A 13.D
【解析】11.由图文材料可知,该地区人地关系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与农村住宅的关系上。广东经济发展快速,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入,农村地区出现人口城镇化和就业非农化特征,①正确;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农村宅基地建房热情提高,但由于人口迁出,房屋利用效率较低,农村住宅出现空置、闲置等特征,④正确;气候变化对该地区人地关系改变的影响不大,②错误;农业技术主要针对农业生产,与该地区人地关系变化基本无关,③错误。故选B。
12.I阶段人口城镇化,就业非农化,使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人口流失比重严重,A正确;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农村人口迁入,农村经济发展并不迅速,C错误;此阶段,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要高于农村地区,城市的拉力作用仍然显著,农民返乡意愿并不强烈,C错误。由于大量农村人口迁出,农村的人地矛盾得到缓和,D错误。故选A。
13.读图可知,Ⅱ阶段农村住宅出现新增、自用、空置、闲置等特点,据此可推测Ⅱ阶段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前提是农民收入增加,对住宅需求改善意愿提高,农村住宅出现新增、自用。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大量迁出,住宅出现空置、闲置,②④正确。生态环境转好,户籍制度调整对形成Ⅱ阶段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的影响较小,①③错误。故选D。
【点睛】传统村落是中国宝贵的农耕文化遗产,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人地关系协调适应、人地关系矛盾冲突、人地关系调整再适应三个阶段。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人地关系矛盾加剧,呈现出人口流失、生态破坏、产业滞后、文化基因流失、居住环境损毁等问题。要推动传统村落乡村振兴,需要采取吸引乡村人口回流、推动传统村落产业振兴、提升环境生态的吸引力、促进传统文化活化发展、改造传统村落居住空间五大策略。
14.D 15.B
【解析】14.根据材料可知,种植木耳的原料为原始森林的木头粉碎物,而呼中区地处大兴安岭腹地,森林覆盖率达96.24%,种植木耳的原料丰富,D正确;而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劳动力丰富、黑土面积广大都不是该地种植木耳的主要优势,A、B、C错误,故选D。
15.呼中区地处大兴安岭腹地,因位于大兴安岭呼玛河中游而得名,森林覆盖率达96.24%,具有种植木耳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由于纬度较高,木耳一年只能采摘一茬,木耳的生长周期较长,有机质(养分)积累多,产品品质优良,因此知名度高,B正确。种植历史悠久材料信息无法体现,A错误;生产产量有限和市场需求旺盛都不是呼中区黑木耳驰名中外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降水;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劳动力等。
16.C 17.A
【解析】16.由图可知,该企业集团生产部门持续向郊县转移,研发设计部门持续向中心城区转移,A错;工艺品陶瓷设计主要依赖技术的进步和研发的投入,B错;创新设计与研发使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生产产品逐渐多样,涉及领域多,利润高,推动了产品高端化,C对;陶瓷企业属于轻工业,关联企业少,产业链相对较短,对当地的城镇化带动作用有限,D错。故选C。
17.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材料来源广泛,可长途运输,工业发展对原料的依赖减小,A对;市场决定了工业生产的种类、规模,对企业影响越来越大,C错;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企业用于环保成本的支出扩大,选址也受到环境要求的限制,B错;随着自动化和产业升级,企业对劳动者数量的要求降低,但素质要求提升,教育培训能有效提升劳动者素质,D错。故选A。
【点睛】工业区位变化的原因是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是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减弱,信息的通达性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增强,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的影响日益增强。
18.D 19.B
【解析】18.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线下配送物流体系的完善以及新型零售店铺的出现等颠覆了传统供应链层层分销式的组织方式,并依托技术赋能形成了智能调度、迅捷响应的供应链闭环,而且配送方式可以是外卖骑手,也可以是快递员配送,配送更灵活,D正确;相比触网升级门店,O2O门店经营商品供应链层级压缩,但并没有直接与供销商联系,C错误;读图可知,O2O门店既可以线上营销,线下购买,也可以线下营销,线上购买,AB错误。故选D。
19.读图可知,新型门店既可以“店仓分离”也可以“店仓一体”,故商业店铺的区位选择更具弹性,①错误;新型门店与网络平台、仓库、快递、顾客间的信息链多,强化了信息交流和配送中心的重要性,④正确;新型门店既可以满足线上也可以满足线下顾客需求,③正确;新型门店各环节的空间组织逐步由链状变为网络状,②错误。综上所述,③④正确,故选B。
【点睛】在网络时代下,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使得商业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更加灵活、多样。随着信息技术与生活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加之不同类型生活性服务业的性质、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的不同,也决定了其在区位选择时所考虑的区位因素有所不同。
20.C 21.D 22.B
【解析】20.城市群轨道交通主要以客运为主的公共交通网络,A不符题意;城市发展形态的人口规模方面决定了城市交通出行的总量,城市用地面积影响了居民出行时间和距离,即城市规模决定了城市的交通需求,从而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 ,但是两者并不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B、D不符题意;城市交通需求是居民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要程度,交通需求的大小,尤其是城市居民公共交通需求的大小,是决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最直接和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C符合题意。故选C。
21.高速铁路主要实现城市间的客运运输,A错误;城际铁路主要满足城市群的内部的联系,B错误;都市圈轻轨一是作为城市骨干交通模式,承担大量的公共交通客流;二是在城市经济活动密集的中心区域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三是作为快速轨道交通在城市特殊地区的延伸或加密,C错误;市郊铁路对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扩大有效投资等具有一举多得之效,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扩大公共交通服务供给、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D正确。故选D。
22.轨道交通系统对区域发展可以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②错误;轨道交通系统可以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以及相关产业的转移,促进空间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次中心城市的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但不能提高次中心城市的服务等级。①③正确;④错误。综前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带动城市沿轨道交通廊道的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形成郊区卫星城和多个副部中心,从而缓解城市中心人口密集、住房紧张、绿化面积小、空气污染严重等城市通病。
23.(1)流动人口总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省内人口流动始终保持主要地位;省内与跨省流动人口占比差距先减小后增大。
(2)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加强了流出地与外界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
(3)幼儿托管,高中阶段异地高考,养老和健康服务工作等。
【分析】本题以我国人口流动相关材料和1990-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年际变化统计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区域发展差异,人口迁移的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详解】(1)由柱状统计图可见,1990-2020年人口流动的省内规模和跨省规模都持续增大;由图可见,省内人口流动的规模和占比都高于跨省流动,一直保持主要地位;由图可见,省内与跨省流动人口占比在1990年差距较大,从1990年到2000年占比差距逐渐减少,2000年到2010年基本维持稳定,2010年以后,占比差距再次加大,省内流动占比增加,跨省占比减少。
(2)人口的大量外流,使流出地的资源得以重新配置,剩余人口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同时,流出地的交通压力,生态环境压力等减小,人地矛盾得到缓解;流动人口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在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力地促进了落后地区落后闭塞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有利于将来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使经济、文化和科技信息能实现更有效的交流。
(3)由材料可知,伴随着青壮年人口的流动,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也发生了流动,伴随着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的流动,流入地应着重发展儿童和老年人相关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相关产业。随迁子女的父母大多工作压力大,对幼儿托管要求较高;随工就读学生,需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异地参加高考等相关政策需强化落实;老年人增多,子女因工作对老人照顾时间有限,社会养老需求大,社会养老机构和健康服务机构需求量增大。
24.(1) 商业区(中央商务区) 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
(2) Q 位于市郊,靠近旅游区和文化区,靠近商业区,方便购物,有河流经过,位于河流上游,环境优美等。
(3)位于河流下游;盛行风下风;公路、铁路经过,交通运输便利;
【分析】本题以某特大城市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城市功能去的判读、功能区的区位选址等知识,主要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详解】(1)图例位于城市中心部位,地租水平最高,交通通达度最好,应该表示城市中的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功能区。
(2)由图中图例可知,Q点位于河流上游,水源洁净;靠近图中文化教育区,环境污染小;靠近旅游观光带,环境优美,环境质量好;远离重工业区,污染少,空气清新;离中心商务区近,方便购物;而M 区靠近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差,且靠近飞机场,噪声污染严重;P 区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区,易受大气污染,且靠近火车站,比较吵杂,不符合形成高级住宅区的选址。所以 Q 处是高级住宅区。
(3)石油化工污染水源,乙处位于河流下游,对水源污染小;石油化工污染大气,乙处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垂直的郊外,对城市的大气污染比较小;靠近河流、公路、铁路,水陆交通便利。
25.(1)(从左到右)269;351;274。
(2)主要成绩:恢复植被,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治理,生态环境优化;退耕还林(或植被恢复),净碳汇量大幅增加,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农户在承担退耕还林任务后,投入单位碳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均出现下滑(或受退耕还林的影响,农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建议: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加大政策扶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推广种养复合循环生产模式。
【分析】本题以黄土高原安塞区水土流失治理为背景,涉及净碳汇量的计算、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净碳汇量=碳汇量-排放量。通过计算可得模式一净碳汇量为269吨;模式二净碳汇量为351吨;模式三净碳汇量为274吨。
(2)结合图表分析可知,安寨区的主要成绩包括:通过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当地植被得到恢复,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治理,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且净碳汇量大幅增加,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通过表格分析可知,含退耕任务的碳经济效率比不含退耕任务的碳经济效率低,可知农户在承担退耕还林任务后,投入单位碳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均出现下滑。建议:可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比,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发展多种经营,丰富产品类型;并且大力推广种养复合循环生产模式,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26.(1)货运以大宗物资运输为主。原因:岱山县海岸线漫长,深水良港多;大宗货物适宜水运,水运运费低。
(2)石化产业链长,工业门类多;石化产业链各环节生产工艺复杂,产业投资规模大;集群效应,建立区域竞争优势。
(3)未开发岛屿多,可利用土地资源较多;水域面积广,生态承载力强;远离人口密集区域,产业布局安全;空气流动性强,有利于空气净化。
【分析】本题以岱山县地区图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岱山县石化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发展拉动强的原因与我国石化产业布局在岱山的有利条件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由于岱山县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8667万吨,比上年增长28.4%。其中金属矿石吞吐量为6868万吨,增长18.9%,石油2000万吨,增长4.7倍。生产性泊位74个,其中万吨以上深水泊位23个。所以能够体现出岱山县港口货运以大宗物资的运输为主。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岱山县海岸线漫长,所以深水良港多,由于水运运费较低,所以大宗货物比较适合进行水运,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因此岱山县港口货运以大宗物资的运输为主。
(2)岱山县石化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发展拉动强的原因主要从工业门类,投资规模与集群效应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工业门类的角度来说,由于石化产业链长,工业门类多,所以对经济发展拉动强。从投资规模的角度来说,由于石化产业链各环节生产工艺复杂,所以产业投资规模大。从集群效应的角度来说,由于产业投资规模大,所以具有集群效应,能够建立区域竞争优势,对经济发展拉动强。
(3)我国石化产业布局在岱山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安全性与空气净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土地资源的角度来说,由于岱山县有海岛379个,住人岛屿仅16个,所以未开发岛屿多,可利用土地资源较多。从生态生产力的角度来说,由于是岛屿,所以水域面积广,生态承载力强。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说,由于岱山县有海岛379个,住人岛屿仅16个,所以远离人口密集区域,产业布局安全。从空气净化的角度来说,由于是岛屿,所以空气流动性强,有利于空气净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