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学情调查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字词大盘点。 (23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忌讳(jì) 楷书(kǎi) 宝钗(chāi)
B.镌刻(juān) 血泊(pō) 丞相(chéng)
C.顽劣(lüè) 敞开(chǎng) 喘气(chuǎn)
D.踉跄(liàng ) 弓弩(nǔ) 晦气(huì)
2.看拼音,写词语。(7分)
(1)吴国dū du( )周瑜因dù jì ( )诸葛亮,以就三天造十万只箭刁难,如若不能完成将受到chéng fá( )
(2)武松这才相信了bǎng wén( )上的内容。他把 xiōng táng( )敞开,把那折成了( )liǎng jié的梢棒扔在一边,tuō qǐ( )被打死的老虎,下山去了。
3.选词填空。(5分)
果然 不然 当然 必然 显然
谁能在三十天内造十万支箭呢 ( )这是周瑜在刁难诸葛亮。如果三天内交
不出箭,诸葛亮( )要有杀身之祸。诸葛亮( )很清楚周瑜的阴谋,为什么还
要答应呢 原因有两个: 一是诸葛亮这时只能团结周瑜,( )就会影响联吴抗曹的
大计;二是诸葛亮才智过人, 一定会用计谋战胜周瑜。后来诸葛亮( )借箭成功,挫败了周瑜的诡计。
4.下列对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母亲把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冬天,怕孩子冷,半夜三更还要起来烧火炕。
B.武松端起碗来,把碗里的酒一饮而尽。
C.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这次用错了马谡,错失了街亭。
D.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耗费别人的时间,和谋财害命没什么两样。
5.下列句子反映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 括号里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狡猾善妒)
B.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忠
厚守信)
C.武松听了,笑道:“就有大虫,我也不怕。”(英勇无畏)
D.他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大义凛然)
6.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
(1)( )江上雾太大,( )曹操不敢轻易派兵出战。
(2)( )你知道学习的重要,( )应该认真对待。
7.把下列与名著有关的歇后语补充完整。(2分)
A.小菜 一碟 B. 里外不是人 C.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D. 说变就变
猪八戒照镜子——( ) 周瑜打黄盖——( )
孙猴子的脸——( ) 张飞吃豆芽——( )
二、句子训练营。(6分)
1.不改变意思,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
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2.五百个军士被周瑜派来搬箭。(改为把字句)
3.涧水奔流,水花四溅。(改为比喻句)
三、课文回顾站。(15分)
1.用恰当的课文题目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上联: 武松打虎 上联:识奸计,诸葛亮
下联:花果山猴王出世 下联:借东风,红楼人网筝得趣。
(1)“花果山猴王出世”写的主要是仙石孕育出石猴,石猴因 从而成为猴王的事。
(2)课文中在武松打虎前写的两件事是“ ”和“上冈”,在打虎后写的事是“ , 从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情节中,我们能体会到他的 。
(3)对联中的“识奸计”在课文中指的是 的事,从中我们能体会到诸葛亮的 和周瑜的 。
2.读了回目“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我知道这一回写的是“ ”
和“反天宫”的事情。
3. 四大名著中许多故事与“三”结缘:《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 ”,
《三国演义》刘备“ ”,《水浒传》宋江“三败 ”,
《红楼梦》 “三进大观园”。
四 、阅读欢乐园。(26分)
(一)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9分)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 ),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 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 ( ),( )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 ),( )将起来。武松只一 ( ),( )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 )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 一 ( )。武松却又( )在一边。
1.把下列的动词按课文内容填在括号里。(2分)
闪 掀 吼 扑 剪 躲
2.这一段文字是写 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 、 、 , 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是 ,他这样做的好处是 。 ( 3 分 )
3. 文中划线部分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 。 使我联想到的成语是 。(2分)
4.从这段文本中体会到武松怎样的性格 (2分)
(二)阅读美文,完成练习。(17分)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节选 )
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龙位 他自 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 受此无极大道 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 皈依,切莫胡说!”大圣道:“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 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佛祖道:“你 除了长生变化之法,再有何能,敢占天宫圣境 ”大圣道:“我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 一纵十万八千里。如何坐不得天位 ”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 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
那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 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 ”急发声道:“既如此说,你可做得主张 ”佛祖道:“做得,做得!” 伸开右手,却似个荷叶大小。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 道声:“我出去也!”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 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 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 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
1.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猴王”的性格特征是( )(多选)(2分)
A. 圆滑老练 B. 桀骜不驯 C. 能言善辩 D. 勇于反抗
2.佛祖认为玉帝坐龙位的理由是 ,孙悟空认为自己坐龙位的理由是 。你赞成 的观点,理由是 。 ( 4分)
3.下列说法中符合选段内容的打“ √ ”,不符合的打“×”。(4分)
(1)佛祖劝说孙悟空的话语中表露出对孙悟空的怜悯。 ( )
(2)孙悟空与佛祖斗法中写字留记号,表现了他顽皮的性格。 ( )
(3)片段中主要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两个方面进行了描写。 ( )
(4)本文是《西游记》中大闹天宫之后的故事情节。 ( )
4.根据短文题目,请简要写出孙悟空与佛祖斗法的结果。(3分)
5.对于孙悟空,人们往往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他是个大胆的、富有反抗精神的神话 英雄,也有人认为他顽劣泼皮,不自量力,争强好胜。你有什么看法 说说你的理由。
( 4分)
五、写作小天地。(30分)
先辈们的作品令我们惊叹,刻画的人物惟妙惟肖。他们的创作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人 物的形象塑造也离不开现实。因此,这次习作,就让我们学着刻画一个生活中印象深刻的
人物吧!
参考答案
一、1 .C 2. (1)都督 妒忌 惩罚 (2)榜文 胸膛 两截 拖起
3.显然 必然 当然 不然 果然
4.C 5.D
6. (1)因为 ……所以 …… (2)如果……就……
7.B C D A
二、1.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斗他不过。
2.周瑜把五百个军士派来搬箭。
3.涧水奔流,水花四溅,如一条玉带。
三、1.景阳冈 草船借箭
(1)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且毫发无伤而出
(2)喝酒 下冈 勇武、机敏 (3)周瑜妒忌诸葛 亮,想要用造箭来为难他,诸葛亮巧用“草船借 箭”的方式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神机妙算 嫉贤 妒能
2.大闹蟠桃会
3.芭蕉扇 三顾茅庐 高俅 刘姥姥
四、(一)1.扑 闪 闪 掀 掀 躲 躲 吼 剪 闪
2.大虫攻击武松 扑 掀 剪 闪、躲 先观察大虫的攻击动作,做好应对策略
3.比喻、夸张 老虎的凶猛 虎啸龙吟
4.武勇机敏
( 二 ) 1 .BD
2.经历的劫难多 帝位应该轮流坐 示例:佛祖要付出努力,才会有收获。
3. (1)× (2)× (3) √ (4) √
4 .孙悟空被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
5.示例:我认为孙悟空是一个神话英雄。因为他虽 不自量力地与如来佛斗法,被压五指山下五百 年,但他保护唐僧历经八十一难求取了真经, 一 路降妖除魔,最终被封为斗战胜佛,是真正的神话英雄。
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