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6-14 23:2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3张PPT)
中国传统节日
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公历四月三至五日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我们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古诗更是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你积累了哪些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呢?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导入新课
哪些古诗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呢?
元日
清明
寒食
中秋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乞巧
嫦娥




(乞巧)
(qǐ)
(蜡烛)
(xiǎo)
(xiāo)
(zhú)
(云霄)
(破晓)
[生字学习]










[正音正字]




(乞巧 )
(天气 )
( qǐ )
( qì )
宵:晚上
霄:天空
(今宵)
(碧霄)
(xiāo)
(xiāo)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哪些古诗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呢?
清明
元日
寒食
中秋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那同学们在平时学习古诗时,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会多读几遍来理解诗的意思;
我会看注释,查字典来理解;
我会把诗背下来,或者记在古诗积累本中;
我会上网查资料或者看课外书;
我会想去了解诗人和朝代;
我会向同学、老师、爸爸妈妈请教…..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从针穿过,就叫做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要理解《乞巧》这首古诗的意思,得先了解我国四大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之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你们知道吗?
   谁来说一说。牛郎织女在什么时候才能相聚一次呢?
(每年七月初七)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了解作者]
内容解析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自由读]
[正音正字]




(乞巧 )
(天气 )
( qǐ )
( qì )
宵:晚上
霄:天空
(今宵)
(碧霄)
(xiāo)
(xiāo)
看看这个“乞”字,你想提醒同学们在书写时注意什么呢?
乞—气。乞字中间少一横,乞字是“ ”,气字是“ ”
浩瀚无际的青天。
[字词理解]
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
初七,又名七夕。
这天晚上。
1.乞巧:
2.今宵:
3.碧霄:
[感情朗读]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朗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林杰所写的。这是一位精通书法棋艺的诗人,而且非常的聪明,六岁的时候就能写诗。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他的一首诗。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请记住,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所以在读的时候,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宵—霄在字形上和含意上有什么不同?
“宵”字是宝盖头,“霄”字是雨字头
宵”是晚上,“霄”是天空
独而无学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名言是什么意思呢?
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一起学习的朋友,就会见闻少,知识浅薄
找到你身边的同学,用上你们的好方法,结合课文的注释和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想一想,议一议,没弄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等全班交流的时候提出来解决!
五分钟够吗?开始吧!
那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1.“碧霄”是什么样的呢?
2.诗句中的“乞巧”是什么意思?
3.不理解“穿尽红丝几万条”
牛郎织女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来说一说?
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想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
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
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叫牛郎,父母死得早,只好以放牛为生。一天,天上的织女和几位仙女一起下凡游玩。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织女便偷偷地留在了人间,与牛郎结了婚生了两个孩子。可好景不长,王母娘娘知道了这事,有一天突然飞临牛郎家,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牛郎披上老牛皮,挑着自己的儿女,上天去追织女。眼看就要追上了,谁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银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泪眼相望。他们的忠贞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王母娘娘没法子,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那天在鹊桥上相聚。
你曾经在七夕的夜晚遥望天空吗?
可曾看到银河两岸的牵牛与织女?
天琴座的主星:织女星
织女星就是天琴座的主星,略带蓝白色,位于银河的西岸
牛郎星:天鹰座α星
在银河东岸与织女星遥遥相对的地方,有一颗比她稍微暗一点儿的亮星,它就是天鹰座α星,即牛郎星
夏季里,天津四、牛郎星和织女星在空中呈一个很醒目的三角形,称为夏季大三角。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让我们到宇宙中去找找这牵牛织女星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碧霄
牛郎星与织女星
在点点繁星中,有两颗星星尤为耀眼,它们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织女
乞巧
大家发现了诗的第一行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吗?(宵—霄,用点标出来)那你怎么来记住这两个字呢?(“宵”字是宝盖头,“霄”字是雨字头)那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快想字典请教吧!(“宵”是晚上,“霄”是天空)字典真是我们学习上不可缺少的好伙伴啊!
【诗句理解】
七夕今宵看碧霄
  今夜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人们都情不自禁地来到户外观看碧蓝的天空。
【诗句理解】
牵牛织女渡河桥
  那长长的银河间两颗特别耀眼的星星,分明是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了。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的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你们对织女了解多少啊?
织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她聪明、善良、美丽无比,更重要的是她心灵手巧,她织得锦缎又光又亮,光的像粼粼闪光的河水,亮的比天上的云霞还亮。人们给她织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
织女在云锦上织的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啊!她织的花,红似火,白似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她织的鸟,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呢!
人们都对织女织的云锦啧啧称奇啊!少女们个个都羡慕,羡慕的不得了,它们羡慕什么呢?
乞巧节是古时候人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是什么节日啊?
想想你们在过六一儿童节时,周围是怎么样的节日景象呢?
那古人在过乞巧节又会是怎么样的节日景象呢?再读读三、四行。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诗句理解】
家家乞巧望秋月
  家家户户都仰望着秋夜的月亮,那么虔诚地向织女求取智慧和巧手。
【诗句理解】
穿尽红丝几万条
  不惜在针眼里穿了一条又一条的红丝线,还是不厌其烦。
家家乞巧望秋月,是啊,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瞧,在小院里,在家门口,在……在所有能够看到月亮的地方,少女们都在穿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为什么啊?
(他们想象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展示了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家家乞巧望秋月
a你怎么知道人很多?读出诗句。
(家家乞巧望秋月)
是啊,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瞧,在小院里,在家门口,在……
在田野,在山坡,在河边,在花园……
在所有能够看到月亮的地方,少女们都在穿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为什么啊?
(他们想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穿尽红丝几万条
b她们穿了多少条呢?
几万条
真的有几万条吗?
没有
那是多少条
很多很多)
什么多?
(红丝多)
在第四行里,还有哪个字可以看出少女们穿的红丝很多呢?
(穿尽)
数不清的红丝都穿完了,可见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而美好啊!诗人林杰发出感慨: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你能像老师这样读吗?
(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节)又到了,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人们抬头望无际的夜空,只见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了。家家好在乞巧节时望着秋月,穿针,向织女乞取智巧。)
[诗句理解]
诗文理解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着浩瀚的夜空。每家每户的少女们都在对着月亮,用红丝线穿针的方法向织女用乞取智巧。
[感情朗读]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织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她聪明、善良、美丽无比,更重要的是她心灵手巧,她织得锦缎又光又亮,光的像粼粼闪光的河水,亮得比天上的云霞还亮。人们给她织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在云锦上织的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啊!她织的花,红似火,白似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她织的鸟,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呢!人们都对织女织的云锦啧啧称奇啊!少女们个个都羡慕织女的巧手,所以古时候的少女们便在牛郎织女相聚的这一天,向织女乞巧。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
[相关知识]
1乞巧节又叫( )节,在每年农历( )月( )日。
2乞巧的是指( )。
3在古代,每当乞巧节来临时,家家户户的姑娘们都会( )。
口头填空
作业
1.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同学们,诗中的疑问,你们都解决了吗?那你们能读好这首诗吗?
2.看见有的同学都已经闭上眼睛,仿佛沉醉于诗中。我想,他一定是背出来了?你们能背吗?一起背吧!
3.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生: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光背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积累下来,和往常一样,打开“古诗积累本”把它记下来吧!
李商隐
嫦 娥
李商隐(813—858)唐代文学家。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
[了解作者]
朗读
[感情朗读]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远古天上十个太阳,人们无法生活
后羿射日
后羿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
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
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来长生不死的灵药,把它交给嫦娥,要她好好保管,想挑一个吉日两人一块吃 。
一天晚上,嫦娥趁后羿不在家,从葫芦里倒出灵药,全吞下肚子去 ,立时飘飞升月成仙。
嫦娥奔月
诗词解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
银河渐渐疏落,启明星要消失了。
[字词注释]
1 . 云母屏风:
2 . 长河:
用云母做的屏风。
银河、天河。
深入理解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思考讨论]
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沉”字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前两句描绘了人在孤独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
“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沉”字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得动态。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
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句理解]
  “碧海青天”,指嫦娥在月宫中孤独枯燥的生活,只能见到深蓝色的天。“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后两句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应悔”是猜测的意思,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
“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后两句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蓝天,夜夜心情孤寂。
“碧海青天”,指嫦娥在月宫中孤独枯燥的生活,只能见到深蓝色的天。“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应悔”是猜测的意思,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据说嫦娥原始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女。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
[诗意赏析]
据说嫦娥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
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
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感情朗读]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课堂小结
这两首诗都是在借诗句描写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介绍中国的古老的神话故事,说明中国的悠久历史;也是在借诗句抒发深厚的情感。
   同学们,如果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州五号”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环行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么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州五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认识拓展]
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