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藏戏(课件+导学案+音频+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藏戏(课件+导学案+音频+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6-15 09:41:59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藏 戏
1 、预习检验
我来夺冠
剧种:戏剧艺术的种类。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可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吞噬:噬:咬。吞食。
活佛:本课指喇嘛教中用转世制度继位的上层喇嘛。
女巫: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
敦厚:忠厚。
招徕:招揽。本课指藏戏开场用陈述藏戏历史的方式招揽观众。
优哉:优:美好,舒服;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两面三刀: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
解释词语
了解作者
马晨明,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早年援藏,《藏戏》入人教版课本,人民日报记者。   马晨明同志作为首届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的公示   接省委教育工委通知,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省委教育工委研究,我校马晨明同志作为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
作品:《金融时报》《 西藏采访笔记》《藏戏》
了解藏戏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2、美文美读
由我做主
我们给大家先读一读,再
请大家以开火车的方式来读一读课文(一人读一句)
3、入情入境
心心相印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感受到藏戏独特的魅力和带给人们的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艺术享受。
文章可分为几大段?每部分讲了什么?
全文可分四段
第一段(1至3自然段):概括藏戏的主要特点。
第二段(4至7自然段):详细描写了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第三段(8至20自然段):详细说明了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及主要特色。
第四段(第21自然段):主要说明藏戏的传承主要靠师父。
藏戏是怎样形成的?
唐东杰布见到雅鲁藏布江上江水咆哮,百姓受难,便立志发誓架桥,他与七位姑娘组成藏戏班子,劝说人们支持架桥。很多人都出钱出力,共造了58座桥藏戏也诞生了……
4、感悟品评
魅力无穷
学完《北京的春天》和《藏戏》两课之后,发现,在说明角度、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在课上,把两课进行了比较。
从内容上看,《北京的春天》介绍的是节日的风俗,《藏戏》侧重介绍藏戏的形式及艺术特色;从表达顺序看,《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而《藏戏》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从表达的方法看,《北京的春节》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看,《北京的春天》语言自然、平时、准确、精炼,京味浓郁,耐人寻味,而本文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藏戏》 和《北京的春天》有什么不同
请大家读一读自己搜集的资料。
川剧是中国戏剧中的一个古老剧种,有着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族民间艺术。
川剧的行当总的方面分生、旦、净、末、丑、杂等六大类。川戏锣鼓,是川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川剧剧目丰富,搜集的剧目近两千出。已记录的剧本约有一千本,尤以清新优美的文学性见长。较优秀的剧目有《琵琶记》《柳荫记》《文成公主》《水漫金山》《滚灯》《变脸》等。
5、仿写练笔
随心所欲
在学习了两篇介绍民风民俗的文章后,我们可以仿照《北京的春节》的表达方法,写写自己家乡的春节;也可以仿照《藏戏》的表达方法写写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
6、你争我辩
快乐无限
同学们,先向我们提出问题。
我们再向同学们提出问题。
谢谢大家《藏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咆哮、旷野、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随心所欲”等词语。
  2.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朗读课文,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重难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自学提纲】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学习目标。
  2.默读课文,看看那些自然段是写藏戏的形成 那些自然段是写藏戏的特色的
  3.速读课文,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藏戏有哪些艺术特色
  4、比较本文和《北京的春节》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检测练习】
  结合课文内容,运用下列词语说话。
  吞噬 传奇 咆哮 旷野、恐怖 一无所有 哄堂大笑 开山鼻祖
  青面獠牙 能歌善舞 赞叹不已 身无分文 两面三刀 随心所欲
  朴实敦厚 别无所求 不一而足 优哉游哉
  【讨论更正】
  一、藏戏有哪些特色
  学生读文后交流:
  1、藏戏的特点:
  ①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②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二、藏戏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
  那时候,一个叫唐东杰布的年轻僧人想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姓造福,于是通过7位能歌善舞的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雅鲁藏布江上建成了58座铁索桥。就这样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三、对照开头,体会表达方法。
  1、回顾《北京的春节》的表达方法。
  2、师读1-3段,生读8-19段,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前后照应、 运用反问排比的开头)
  【课堂练习】
  一、给下列句子换说法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呢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的呢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二、运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合为一句。
  1、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2、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难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缩句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建起了58座铁索桥。
  【作业设计】
  假如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藏族雪顿节,布达拉 ( http: / / www.21cnjy.com )宫广场上许多游客对藏戏慕名而来。如果有游客向你询问,请选择下面的一个内容,向游客进行个性化的讲解。
  1、藏戏的形成 2、藏戏的面具 3、藏戏的舞台 4、藏戏的程序
  【板书设计】
  7※ 藏戏
  形成: 那时侯 于是 就这样
  (起因) (经过) (结果)
  特色:戴面具演出 没有舞台 一部戏三五天没结束《藏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读会写“咆哮、吞噬、婀娜…开山鼻祖、优哉游哉”等词语。
2.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重难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点与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式:讲授法,启发式
学习方式: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考的就有275个剧种。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了解关于“藏戏”吗?(板书:藏戏)
二、1、走进作者 板书:马晨明----教师
2、唐东杰布---藏戏创始人(2分钟)
三、初读课文,了解生字词(6分钟)
1、齐读课文,画出你不懂的生字词
2、教师板书
脱缰 咆哮 吞噬 琼结 婀娜 招徕
开山鼻祖 青面獠牙 不一而足 优哉游哉
藏(zang,cang ) 哄(hong hong hong )
3、生上台给加点字注音
4、教师简单解释字词意思
5、找学生上台带读字词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33分钟)
分组讨论,合作学习(8分钟)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关于藏戏的哪些内容?(5分钟)
提示:其实,这是在锻炼你的概括于理解能力,只要你弄清楚了文章的写作顺序,然后逐段分析即可,挺简单的。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 ( http: / / www.21cnjy.com )戏的传奇故事,“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2、课文介绍的藏戏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特征?(5分钟)
⑴ 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
这句话在全文谋篇布局中起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启下的作用。前面总括藏戏三大特点,用“还是”转折,介绍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藏戏的形成。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没有唐东杰布就没有藏戏。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和尚)。传奇故事: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
⑵ 于是就有这样一段传奇(引领下文)
⑶ 身无分文→58座铁桥→开山鼻祖说明了什么?
⑷ 藏戏的重要特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
3、选择你认为写的好的语句,并说明理由。(9分钟)
对句子的理解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课文开篇的表达方法新颖独特,用反问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式先声夺人,强调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点。连续三个反问开篇,先声夺人强调了藏戏的三个特点,也为后文具体写藏的特点埋下伏笔。
③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作者用精练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再现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间接歌颂了唐东杰布的高尚品质,说明他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的思想根源。
④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为什么得以保留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个句子作了精当的回答。句子的前后部分是因果关系:“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是原因,“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是结果。象征的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思想感情。比如,藏戏中用白色面具代表纯洁,戴白色面具的是善者、好人。夸张的手法:为了启发观众的想象力,用夸大的事物来表现。比如,藏戏中用半黑半白的面具形容两面三刀的性格,用青面獠牙的面具形容妖魔。(结合课文右侧图片)
⑤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唱腔来演唱,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派别,不同的班戏更是有各种风格的表演形式。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四个不同说明了藏戏唱腔、动作、表演形式的丰富多彩,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藏戏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4、比较《北京的春节》与《藏戏》在写法上的异同。(6分钟)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北京的春节》有较大的不同。
从内容上看,《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风俗,而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从表达顺序看,《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而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
从表达的方法看,《北京的春节》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从语言风格看,《北京的春节》的语言自然、平实、准确、精练,京味浓郁,耐人寻味,而本文的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四,小结课文(1分钟)
作者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描写了藏戏的形成过程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了藏戏不可抗拒的生命力。
五、作业布置
每课一百分
六、板书设计(2分钟)
藏戏
七、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