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点专题: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综合特训(单元培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五年级学生外出参观,共用6小时,其中路上用去的时间占,吃饭和休息的时间占,剩下的是参观时间。求参观的时间占几分之几,列式是( )。
A.6-- B.1-- C.6-+ D.1-+
2.军军计算时,错误地当成来计算,计算结果比正确结果( )。
A.多 B.少 C.多 D.少
3.甲、乙、丙三队要一起修一条长1千米的公路,甲队修了千米,乙队修了千米,剩下的由丙队完成,( )队修的路最多。
A.甲 B.乙 C.丙 D.不确定
4.一杯纯果汁,小丽喝了杯后觉得太稠就加满温开水,然后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小丽一共喝了多少杯纯果汁?( )
A. B. C. D.
5.学校运来一批黄沙,砌花坛用去吨,修路用去吨,还剩下吨,用去的黄沙比剩下的多( )吨。
A. B. C. D.
6.如下图,直线上箭头( )所指的位置,距离“+”的结果最近。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7.一个长方形长是米,宽是米,它的周长是( )米。
8.五(1)班学生去新区劳动基地参加劳动,一共用了时,其中路上用去的时间占总时间的,午饭和休息时间共占总时间的,剩下的时间是劳动。劳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劳动用( )时。
9.某钢厂计划生产一批钢材,上半月生产了这批钢材的,下半月生产了这批钢材的,全月超额完成计划的( )。
10.以最小的质数作分母的最简真分数是( ),以最小的合数作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11.的分数单位是( ),去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正好是最小的质数。
12.( )2;( )。
三、判断题
13.一块蛋糕,我吃了,表妹吃了。( )
14.。( )
15.分数单位是的所有真分数的和是5。( )
16.五(4)班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这个班的女生比男生少。( )
17.计算时,需要先通分,再计算。(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9.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 (2) (3)
20.解方程。
① ② ③
五、解答题
21.聪宝喝了一杯牛奶的后,倒满水,又喝了杯,再倒满水,最后全部喝完。聪宝喝的牛奶多,还是水多?为什么?
22.一根绳子用去米后,剩下的比用去的多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2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描写的就是西湖的景色。笑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西湖游玩,途中笑笑妈妈被美丽的景色所吸引,她一边拍照,一边欣赏美景,所以当她走了千米时,笑笑已经走了千米,爸爸走的比她们走的路程和少千米。爸爸走了多少千米?
24.一条绳子,第一次用了,第二次用了,两次一共用了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25.下表是五(1)班50名学生的血型统计情况。
血型 A B O AB
所占比例 ?
(1)B型血的学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五(1)班什么血型的人数最多?
(3)“-”解答的是什么数学问题?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情况编出一道数学题并解答。
26.五年级(一)班、五(二)班和五(三)班清理“白色垃圾”即废塑料袋,三个班的同学共清理“白色垃圾”2千克,已知五(一)班清理了千克,五(二)班清理了千克,那么五(三)班清理了多少千克的“白色垃圾”?
参考答案:
1.B
【分析】把一共用的时间看作单位“1”,参观的时间占的分率=1-路上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分率-吃饭和休息的时间占总时间的分率,参观的时间占的分率=1-(路上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分率+吃饭和休息的时间占总时间的分率),据此解答。
【详解】方法1:1--
=-
=
方法2:1-(+)
=1-
=
所以,参观的时间占。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加减法的应用,准确找出题目中的单位“1”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C
【分析】分别计算出错误算式和正确算式的结果,再相减,得出结论。
计算时,从左往右计算;
计算时,根据减法的性质a-(b+c)=a-b-c进行简算。
【详解】错误的结果:
正确的结果:
多了:
计算结果比正确结果多。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减法的性质的灵活运用。
3.A
【分析】用总千米数分别减甲队和乙队修的千米数,得出丙队修的千米数,再比较即可。列式为:1--。
【详解】1--
=-
=(千米)
=
=
>>,即>>,所以甲队修的路最多。
故答案为:A
【点睛】关键是理解:分数后面带有单位就表示具体的数量,能够直接相加减,不带单位表示分率,不能直接相加减。
4.A
【分析】小丽第一次喝了杯果汁,第二次喝了(1-)杯果汁的一半。利用加法求出她一共喝了多少杯果汁。
【详解】1-=(杯)
杯的一半是杯,所以小丽第二次喝了杯果汁。
+=(杯)
所以,她一共喝了杯果汁。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加减法,求一共喝了多少,用加法。
5.A
【分析】用砌花坛用去的质量加上修路用去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用去的总质量,再用用去的总质量减去剩下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用去的黄沙比剩下的多多少吨。
【详解】
=
=(吨)
用去的黄沙比剩下的多吨。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6.B
【分析】把一个单位长度平均分成4份,则每份表示,然后根据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的结果,再与箭头的位置对比即可。
【详解】+=,这个数正好对应B点。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在数轴上表示数,明确每格表示是解题的关键。
7./
【分析】根据长方形周长指的是2条长和2条宽的和,用长+长+宽+宽,即可求出周长。
【详解】
(米)
它的周长是米。
【点睛】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长方形周长公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8.;
【分析】把总时间看成单位“1”,用单位“1”连续减去路上用去的时间和吃饭与休息占总时间的分率,即可求出劳动时间占总时间的几分之几,用劳动时间占总时间的几分之几乘总时间,即为劳动所用的时间。
【详解】劳动时间占总时间的分率:1--
=
=
=
劳动用时:×=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减法及乘法的计算和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9.
【分析】把这批钢材看成单位“1”,用上个月生产的分率加上下个月生产的分率之和再减去1,即是超额完成的分率。
【详解】
=
=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需要理解超额完成的分率即是全月实际完成的分率与计划单位“1”的差。
10. 1
【分析】质数是指除了1和它本身的两个因数以外再没有其他的因数的数。合数是指就除了1和它本身的两个因数以外还有其他的因数的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并且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是最简真分数。即可写出以2作分母的最简真分数;再写出以4作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根据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求和。
【详解】最小的质数是2,所以以最小的质数作分母的最简真分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4,以最小的合数作分母的最简真分数有:、;
+=1
所以以最小的合数作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1。
【点睛】明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最简真分数的意义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3
【分析】(1)分母分之一就是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2)最小的质数是2,用-2,差里包含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去掉几。
【详解】(1)的分母是8,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所以的分数单位是。
(2)-2=-=,里面有3个,所以的去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正好是最小的质数。
【点睛】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它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2. 6
【分析】1+11=12,3+9=12,5+7=12,所以1+3+5+7+9+11=12×3=36=62;
=-,=-,据此类推,再计算出的结果。
【详解】1+3+5+7+9+11
=(1+11)+(3+9)+(5+7)
=12×3
=36
=62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一定观察和运算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13.×
【分析】把这块蛋糕看作单位“1”,我吃了,则表妹吃了(1-),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则我吃了,表妹吃了。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同分母分数减法,明确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14.×
【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将分母相同的分数放在一起计算,计算出式子的结果,再判断题干正误即可。
【详解】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有一定运算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15.√
【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是真分数;据此写出分数单位是的所有真分数,再利用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法则,求出结果即可判断。
【详解】分数单位是的所有真分数有:、、、、、、、、、。
=
=5
所以分数单位是的所有真分数的和是5。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单位、真分数的定义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法则。
16.√
【分析】根据女生占全班总人数的分率可知,男生占全班人数的1-=,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1-=
<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确定全班人数是单位“1”即可。
17.√
【分析】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需要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把分子相加减,最后把结果化为最简分数。
【详解】
=
=
所以,计算时,需要先通分,再计算。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8.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解析】略
19.(1);(2);(3)
【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把式子转化进行简算;
(2)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括号里的加法,再计算括号外的减法;
(3)根据减法的性质,把式子转化为进行简算。
【详解】(1)
=
(2)
=
(3)
=
20.①;②;③
【分析】①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即可;
②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即可;
③先计算方程的右边,把原方程化为,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即可。
【详解】①
解:
②
解:
③
解:
21.牛奶多
【分析】中途没有加过牛奶,最后全部喝完,那么喝了一杯牛奶。第一次喝了一杯牛奶的后,倒满水,说明第一次加水杯。同理,第二次加水杯。两次加的水最后都喝完,利用加法求出喝了多少杯的水,从而比较出喝的水多还是牛奶多。
【详解】牛奶:1杯
水:+=(杯)
1>
答:聪宝喝的牛奶多。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加法,正确理解题意并列式是解题的关键。
22.米
【分析】用去绳子的长度米加米,等于这根绳子剩下的长度,再加上用去的绳子长度,即可求出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详解】++
=++
=+
=(米)
答:这根绳子原来长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3.千米
【分析】已知妈妈走了千米时,笑笑已经走了千米,用加上求出她们走的路程总和,再减去爸爸比她们少走的千米,即可解答。
【详解】+-
=-
=(千米)
答:爸爸走了千米。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4.;
【分析】已知第一次用了,第二次用了,根据加法的意义,把两次用的相加,即是两次一共用了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
把这条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1”减去两次一共用了这条绳子的分率,即是还剩这条绳子的几分之几。
【详解】+=
1-=
答:两次一共用了这条绳子的,还剩。
【点睛】本题考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应用,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5.(1);
(2)O型血;
(3)见详解;
【分析】(1)把五(1)班的学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1减去A型血、O型血、AB型血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分率,即可求出B型血的学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比较4种血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分率的大小,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4个异分母分数化为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来比较大小。即可求出五(1)班什么血型的人数最多。
(3)表示O型血的学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分率,表示A型血的学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分率,所以-表示O型血的学生人数比A型血的学生人数多占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可提出问题“O型血的学生人数和AB型血的学生人数共占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表示AB型血的学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分率,把和两个分率相加,即可计算出这两种血型的学生人数共占全班总人数的分率。
【详解】(1)1---
=--
=--
=
答:B型血的学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
(2)=
=
=
<<<
答:五(1)班O型血的人数最多。
(3)“-”解答的是“O型血的学生人数比A型血的学生人数多占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提出问题:O型血的学生人数和AB型血的学生人数共占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
=+
=
答:O型血的学生人数和AB型血的学生人数共占全班总人数的。
【点睛】此题通过确定单位“1”,掌握异分母分母比较大小的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26.千克
【分析】用三个清理“白色垃圾”的总重量减去五(一)班和五(二)班共清理的“白色垃圾”的重量,即可求出五(三)班清理了多少千克的“白色垃圾”。
【详解】2--
=--
=-
=(千克)
答:五(三)班清理了千克的“白色垃圾”。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