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文言文二则 拓展练习(含部分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 文言文二则 拓展练习(含部分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5 11:4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下文言文二则拓展练习
闻鸡起舞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少孤,性豁荡,不修仪检。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赒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揽书记,该涉古今,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就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绸缪(chóu móu):交情深切。
寝:睡觉。
蹴(cù):踏,踢。
此非恶声也:这不是不吉祥的声音!古人认为半夜鸡叫是不吉祥的。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然轻财好 侠( )
(2)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赒贫乏( )
二、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停顿处用“/”隔开。
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
祖逖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①壁引其②光,发书映光而读之③。邑人④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⑤。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⑥成大学。  
【注释】①穿:凿穿。②其:它的,指蜡烛。③之:指代书。④邑人:同县的人。⑤偿:报酬、回报。⑥遂:于是、就。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
A.不逮:烛光照不到。
B.穿壁:在墙上凿洞。
C.大姓:姓“大”的人。
D.佣作:做雇工,劳作。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原因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
3.本文写了匡衡的哪两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4.说一说,匡衡身上有哪些你值得学习的品质呢?
【参考答案】
1. C
2.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3.本文写了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到大户人家帮佣只为借书这两件事。
4. 示例:匡衡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恒心与毅力值得我学习。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太夫人②以荻③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④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致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⑤,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孤:小时候死了父亲。②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③荻(dí):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像苇叶,秋天开紫花。④闾(lǘ)里:乡里。⑤文字:文章。
1.“家贫无资”的“资”意思是 。当这个字表示“供给;提供”的意思时,可以组词为 。
2.“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意思是( )。
A.他从小时候开始写诗歌文章时,个子就和大人一样高了。
B.他从小时候起开始写诗歌文章,下笔就和大人一样镇静了。
C.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水平已经和大人一样高了。
3.选文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写欧阳修苦读的?
4.你还知道哪些名人苦读的故事呢?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参考答案】
1.货物,钱 资助
2.C
3.选文是从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教他写字,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已经欧阳修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机抄录这些具体事例来写欧阳修苦读的。
4.略
.凿壁借光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邻舍有烛而不逮 不逮:不给他
B.衡乃与其佣作 佣作:雇佣劳作
C.而不求偿 偿:报偿
D.时人畏服如是 时人:同乡
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
3.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凿壁借光
3.三个故事:凿壁借光、佣作求书、匡衡说《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