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比较不同点(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比较不同点(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25 10:1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比较不同点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对月有感①
朱敦儒
天宇著垂象,日月共回旋。因何明月,偏被指点古来传。浪语修成七宝,漫说霓裳九奏,阿姊最婵娟。愤激书青奏,伏愿听臣言。
诏六丁②,驱狡兔,屏痴蟾。移根老桂,种在历历白榆边。深锁广寒宫殿,不许姮娥歌舞,按次守星躔③。永使无亏缺,长对日团圆。
【注】①此词作于靖康之变后。②六丁:传说中的阴神,为天帝所役使。③星躔:星宿的序次。
1.本词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结句都有祝愿之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从军北征
唐·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①。
碛②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塞上
宋·柳开
鸣骹③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注】①行路难,乐府曲调名,多描写旅途的辛苦和离别的悲伤。②碛(qì),沙漠,这里指边关。③骹(xiāo),响箭。
2.这两首边塞诗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鉴赏分析。
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张说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尘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初次巴陵
杨凝
西江浪接洞庭波,积水遥连天上河,
乡信为凭谁寄去,汀洲燕雁渐来多。
3.两首诗的末句,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了诗人不同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快阁黄明府强使和山谷先生留题之韵
戴复古
未登快阁心先快,红日半檐秋雨晴。
宇宙无边万山立,云烟不动八窗明。
飞来一鹤天相近,过尽千帆江自横。
借问金华老仙伯[注],几人无忝入诗盟。
【注】黄庭坚,号山谷道人,“金华仙伯”是其另一别称。
4.本诗与黄庭坚《登快阁》的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凤栖梧
柳永
帘内清歌帘外宴。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牙板①数敲珠一串,梁尘②暗落琉璃盖。
桐树花深孤凤怨。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③肠先断。
【注】①牙板,歌女演唱时用以拍节之板。②梁尘,梁上的尘土,化用了刘向《别录》"晨歌动梁尘"一句。③玉山未倒,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指人还没有喝醉。玉山,形容男子仪容之美。
5.本词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是表现音乐之美的佳作,但描写音乐的主要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6.《临安春雨初霁》与《书愤》创作于同一年,但两首诗的感情基调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度浮桥①至南台
陆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辞吹横笛坐榕阴。
注:①浮桥:宋时由船只连成浮桥。
7.同为病中登高,本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乌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畸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唯有青青松树枝。
8.本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尾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①苏词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侧重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②本词借“永使无亏缺,长对日团圆”侧重表达对收复失地、国君回归和百姓团圆的渴望。
2.①李诗通过对恶劣环境的描写和典故的运用,表现了“征人”行军途中的艰辛和思乡的愁绪。②柳诗通过对射箭技艺的夸张描写和“向云看”的侧面烘托,突出了“胡儿”射箭技艺的精湛高超和性格的彪悍豪放。
3.张诗末句用典,借用伊尹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抒发了对光明前程的憧憬和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
杨诗末句以景结情,用燕雁的回归反衬自己在外不能归乡,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①戴诗尾联以借问“金华仙伯”的想象和“忝入诗盟”的自谦,高度赞赏了黄庭坚的诗歌成就。
②黄诗尾联以“归船弄笛”的想象和与白鸥订盟的心志,真切抒发自己向往归隐、永诀机心之情。
5.①《凤栖梧》主要运用典故来表现歌声之美。“梁尘”“梧桐”“孤凤”“玉山未倒”等都属于用典,词人化用典故,不仅能引发读者的想象,而且使描写的歌声具有画面感。②《李凭箜篌引》主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李凭弹奏箜筷的高超技艺。诗人用“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等比喻句来描写琴声,以声写声,构思独特,具有形神兼备之妙。
6.①《书愤》一诗侧重表达诗人壮心不已,鞠躬尽瘁,重新立誓报国的雄心壮志。②《临安春雨初霁》侧重表达诗人对仕途的厌倦与失望,客居京华的孤独与无聊,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悲愤。
7.(1)本诗乐观奋进:颔联写长桥千船,怒涛大江,气势磅礴;颈联写暮鼓晨钟,村落云烟,开阔辽远;尾联写醉中拈笛,荫下横吹,放旷豪迈。
(2)杜诗悲慨沉郁: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诗人羁旅漂泊、年老多病的个人感慨;“艰难苦恨”表达出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悲。
8.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尾以景结情;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雪上空留马行处”形成了艺术空白,余韵悠长。②本诗结尾则托物言志:以青青松树枝赠别友人,意在赞美戍边将士在奇寒艰苦环境下,坚守边塞,保国安民,坚贞之品格如岁寒不凋的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