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生物圈中的人(二)-2022-2023年初中生物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精编学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6 生物圈中的人(二)-2022-2023年初中生物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精编学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25 11:24: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6 生物圈中的人(二)
血液循环
1、血液的组成和输血
(1)血液由能够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能够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红细胞;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起防御保护作用的白细胞;能够止血,加速凝血的血小板。
(2)红细胞里面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这样就形成了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这样就形成了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3)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都会影响血液输氧的能力,影响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易疲劳,出现贫血;此时病人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而当我们检测到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过多时,就可以判断此人身体出现了炎症
(4)人体血量约为体重的7%-8%。一次失血10%,经一段时间调整后可完全恢复正常(一次献血仅占总血量5%,不影响健康,应积极提倡);若一次失血超过30%,需及时补给血液。人类最基本的血型是ABO血型,输血一般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在缺乏同型血且又是少量输血时,O型是万能输血者,AB型是万能受血者。
2、心脏和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 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多分布较深 (桡、颈分布在较浅)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运回心脏的血管 较深或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3、心脏结构及血液循环: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1.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多条途径,其中能够同时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的途径包括皮肤的排泄作用和泌尿系统的排泄作用;而能够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水的途径是从呼吸系统排出。
泌尿系统→排尿(水、无机盐、尿素等)
排泄不仅可以排除代谢废物;而且可以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平衡,维持细胞正常生理活动。
(1)、皮肤的排泄作用
①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和生发层(具有分生能力,有黑色素细胞),真皮含大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有毛细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②汗液的形成和排出:当血液流经汗腺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尿素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经过汗腺细长的导管排出体外。由此可见,排汗可以调节体温,除此之外还可以起到保护、再生排泄和分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
(2)、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①泌尿系统的由形成尿液的肾脏、输送尿液的输尿管、储存尿液的膀胱、排出尿液的尿道四个部分组成。
②肾脏分为皮质、髓质、肾盂三部分。它是由一百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又是由包括分布于皮质中的肾小球、肾小囊和分布于皮质髓质中的肾小管组成。
③尿液的形成过程
作用 起作用的结构 物质 结果
滤过 肾小球肾小囊壁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过 形成原尿
重吸收 肾小管 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 形成尿液
④尿液异常和对应肾脏病变的位置:尿中有大分子蛋白质或血细胞可能是肾小球病变,尿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肾小管病变。
1.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例题1.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被细菌感染时,图中的D会显著增加
B.当图中B数目过多时,易形成血栓
C.当图中A数量过少时,会造成贫血
D.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C结构
2.输血的原则:
例题2.对于贫血、大面积烧伤和血小板缺乏者,应分别输入( )
A.血小板、血浆、红细胞
B.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C.血浆、红细胞、血小板
D.红细胞、血小板、血浆
3.对血管类型的判断:
例题3.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物像(ab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动脉
B.c是静脉
C.b是毛细血管
D.a、b、c中的血流速度都一样
4.心脏的结构:
例题4.如图为人的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肌肉壁最厚的是B
B.血管①②④内流静脉血;血管③⑤内流动脉血
C.AB间和CD间的房室瓣,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个部分
D.D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⑤
5.体循环和肺循环:
例题5.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和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经过全身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后,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B.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C.肺循环是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心脏左侧
D.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是静脉血
6.排泄和排遗:
例题6.下列现象不属于排泄的是( )
A.通过皮肤将汗液排出体外
B.通过吸气系统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C.通过消化系统将粪便排出体外
D.通过泌尿系统将屎液排出体外
7.泌尿系统的组成:
例题7.人体内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肝脏
8.尿液的形成过程:
例题8.如图为健康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①②④构成
B.与①内液体相比,④内液体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C.与①内液体相比,⑤内液体不含葡萄糖和无机盐
D.与①内液体相比,③内液体尿素含量增加
1.(2022·青岛)昆明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含氧量低,适合体能训练。中国女足定期到昆明参加集训,训练后队员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
A.血浆 B.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
2.(2022·滨州)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具有运输、防御保护等重要功能。下图甲是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视野,乙是血液的分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中①的主要功能是运输二氧化碳
B.若某人体内有炎症,增多的是甲中的②
C.乙中A为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不会凝集成团
3.(2022·襄阳)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献血能够拯救某些病人的生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O血型系统有三种血液类型
B.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应当输入全血
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会影响健康
4.(2022·威海)下图为人体内三种类型的血管及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内流的一定是静脉血
B.②能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
C.③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与①相比,②的管壁较薄,弹性小
5.(2022·东营)心脏一生都在为我们努力工作,它就像抽水的泵一样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
B.图乙中,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C.图丙中,心房和心室均舒张,房室瓣打开,血液经静脉流回心房
D.心脏每跳动一次,包括了心室收缩和心房舒张两个过程
6.(2022·益阳)2022年4月,以色列科研人员分离出脂肪细胞,运用基因改造技术将其转变成干细胞,利用这些干细胞获得心肌细胞和血管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与其他生物材料加工成的水凝胶混合制成“生物墨水”,借助3D打印机打印出全球首颗拥有心肌、血管和心腔的“心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肌细胞和血管细胞是干细胞经过分化形成的
B.心肌细胞和血管细胞是构成3D心脏的基本单位
C.3D心脏的心腔中,与动脉血管相连的是左心室、右心室
D.3D心脏的右心房收缩时,心腔内的血流方向是由心室流向心房
7.(2022·张家界)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1、2、3构成
B.3处重吸收的物质是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
C.与1内液体相比,4内液体尿素含量增加
D.如果某病人的尿液中有血细胞,那么病变部位可能是1
8.(2022·德州)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功能单位是肺泡;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场所,其功能单位是肾单位,二者都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肺和肾脏都具有排泄功能,二者都可以排出的代谢废物是   。
(2)[②]肺动脉中流动的血液是   血。
(3)与血管[⑥]相比,血管[⑦]内的血液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减少。
(4)人体的很多生理过程都是在毛细血管处完成的。图中[⑤]处完成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   ,该过程的原理是   ;在[④]处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
(5)肺泡具有数量多、表面积大的特点,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
1.血液成分中,具有吞噬病菌作用的是(  )
A.血浆 B.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
2.心脏搏动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人体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且收缩时可将血液送往全身的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3.如图是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主动脉,将血液运往全身
B.②是肺静脉,其中流的是动脉血
C.③是右心室,其肌肉壁最厚
D.④收缩时,将血液泵至⑤中
4.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其中血管b的功能是(  )
A.将血液由心脏运往全身各处
B.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运回心脏
C.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D.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5.四名同学讨论有关血液循环的问题,判断他们说法正确的是(  )
A.心脏有四个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B.动脉里流动脉血,静脉里流静脉血
C.循环路线2条,各自独立互不联系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交换在毛细血管处
6.某消防员在一次灭火过程中受伤,急需输血,其血型是B型,那么献血者的血型最好是(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7.同学们在紧张的答题过程中,经过高强度脑力劳动,流经大脑的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该物质不可能是(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二氧化碳 D.氧
8.2020年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其主题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是“献血,让世界更健康”。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应输入红细胞成分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9.如图为小明学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后整理的部分笔记,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膀胱 B.输尿管 C.肾脏 D.尿道
11.下列生理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  )
A.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
B.皮肤排出汗液
C.泌尿系统排出尿液
D.消化系统将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12.下列结构不是肾单位组成部分的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静脉
13.下列关于肾单位的叙述的不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
C.肾小球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D.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尿素和部分水、无机盐
14.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这主要是因为(  )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输尿管的运输作用
C.膀胱的贮尿作用 D.肾小管的吸收作用
15.部分人在清晨起床后会先喝杯清水,以便更好地排出体内所产生的代谢废物。请问尿液形成的主要器官是(  )
A.尿道 B.输尿管 C.膀胱 D.肾脏
16.为了研究肾脏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与②相比,①内流动的液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D.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
17.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如图,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图中表示肾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如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是在②处形成的
B.①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喝进去的部分水随③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
D.当原尿流经⑤时水和无机盐被重新吸收
19.如图所示是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心脏壁主要由________组织构成的。
(2)与右心室连通的血管是________。(填标号)
(3)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③内流动的是___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5)晓红患有肾炎,如果在手背处进行静脉注射,药液到达患处前,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________。 (填标号)
20.如图表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和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B表示________,它是________循环的起点。
(2)图中①表示入球小动脉,②表示出球小动脉,它们管内流的都是________血。
(3)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它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李大爷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说明图中________(填标号)可能发生了病变。医生给他静脉点滴药物进行治疗,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
(4)此外,李大爷患有贫血,医生建议他多吃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蛋白质最终在________中被分解成氨基酸。
思维导图
知识归纳
高频考点
真题在线
强化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6 生物圈中的人(二)
血液循环
1、血液的组成和输血
(1)血液由能够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能够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红细胞;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起防御保护作用的白细胞;能够止血,加速凝血的血小板。
(2)红细胞里面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这样就形成了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这样就形成了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3)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都会影响血液输氧的能力,影响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易疲劳,出现贫血;此时病人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而当我们检测到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过多时,就可以判断此人身体出现了炎症
(4)人体血量约为体重的7%-8%。一次失血10%,经一段时间调整后可完全恢复正常(一次献血仅占总血量5%,不影响健康,应积极提倡);若一次失血超过30%,需及时补给血液。人类最基本的血型是ABO血型,输血一般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在缺乏同型血且又是少量输血时,O型是万能输血者,AB型是万能受血者。
2、心脏和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 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多分布较深 (桡、颈分布在较浅)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运回心脏的血管 较深或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3、心脏结构及血液循环: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1.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多条途径,其中能够同时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的途径包括皮肤的排泄作用和泌尿系统的排泄作用;而能够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水的途径是从呼吸系统排出。
泌尿系统→排尿(水、无机盐、尿素等)
排泄不仅可以排除代谢废物;而且可以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平衡,维持细胞正常生理活动。
(1)、皮肤的排泄作用
①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和生发层(具有分生能力,有黑色素细胞),真皮含大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有毛细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②汗液的形成和排出:当血液流经汗腺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尿素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经过汗腺细长的导管排出体外。由此可见,排汗可以调节体温,除此之外还可以起到保护、再生排泄和分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
(2)、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①泌尿系统的由形成尿液的肾脏、输送尿液的输尿管、储存尿液的膀胱、排出尿液的尿道四个部分组成。
②肾脏分为皮质、髓质、肾盂三部分。它是由一百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又是由包括分布于皮质中的肾小球、肾小囊和分布于皮质髓质中的肾小管组成。
③尿液的形成过程
作用 起作用的结构 物质 结果
滤过 肾小球肾小囊壁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过 形成原尿
重吸收 肾小管 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 形成尿液
④尿液异常和对应肾脏病变的位置:尿中有大分子蛋白质或血细胞可能是肾小球病变,尿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肾小管病变。
1.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例题1.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被细菌感染时,图中的D会显著增加
B.当图中B数目过多时,易形成血栓
C.当图中A数量过少时,会造成贫血
D.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C结构
【答案】C
【解析】A、白细胞也叫吞噬细胞,具有防御作用。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B白细胞的数目会显著增加。A错误;
B、血小板可以加速止血和加速凝血,当图中C数目明显下降时,会引起人体皮下出血。C数目超过正常值时,易形成血栓,B错误。
C、当图中A红细胞不足会导致人患贫血症。C正确。
D、图中D所示的是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D错误。
2.输血的原则:
例题2.对于贫血、大面积烧伤和血小板缺乏者,应分别输入( )
A.血小板、血浆、红细胞
B.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C.血浆、红细胞、血小板
D.红细胞、血小板、血浆
【答案】B
【解析】严重贫血患者由于缺少含铁的无机盐或蛋白质导致血红蛋白合成较少,红细胞数量下降,应及时补充红细胞;大面积烧伤患者皮肤损伤严重,表面渗出大量组织液,这些组织液主要来自血浆,血小板减少症应使用血小板进行补充,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因此对于严重贫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缺乏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红细胞、血浆、血小板,B正确。
3.对血管类型的判断:
例题3.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物像(ab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动脉
B.c是静脉
C.b是毛细血管
D.a、b、c中的血流速度都一样
【答案】C
【解析】A、a处的血流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应是静脉血管,故A错误。
B、c处的血流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所以应是动脉血管,故B错误。
C、b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所以应是毛细血管,故C正确。
D、动脉血管内血流最快,静脉血管内血流较慢,毛细血管内血流最慢,故D错误。
4.心脏的结构:
例题4.如图为人的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肌肉壁最厚的是B
B.血管①②④内流静脉血;血管③⑤内流动脉血
C.AB间和CD间的房室瓣,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个部分
D.D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⑤
【答案】B
【解析】A、心脏的四个腔ABCD中,肌肉壁最厚的是D左心室,输送血液路线长,压力大。A错误;
B、心脏右侧接收体循环之后的静脉血,左侧接收肺循环之后的动脉血,所以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④肺动脉内都流静脉血,③主动脉、⑤肺静脉都流动脉血。B正确;
C、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C错误;
D、D左心室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③主动脉。D错误。
5.体循环和肺循环:
例题5.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和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经过全身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后,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B.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C.肺循环是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心脏左侧
D.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是静脉血
【答案】A
【解析】主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因此血液经过全身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A错误;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地运来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B正确;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因此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心脏左侧,C正确;动脉血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气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颜色暗红,D正确。
6.排泄和排遗:
例题6.下列现象不属于排泄的是( )
A.通过皮肤将汗液排出体外
B.通过吸气系统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C.通过消化系统将粪便排出体外
D.通过泌尿系统将屎液排出体外
【答案】C
【解析】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二氧化碳等。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
7.泌尿系统的组成:
例题7.人体内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肝脏
【答案】A
【解析】泌尿系统的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输尿管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可以暂时储存尿液;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
8.尿液的形成过程:
例题8.如图为健康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①②④构成
B.与①内液体相比,④内液体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C.与①内液体相比,⑤内液体不含葡萄糖和无机盐
D.与①内液体相比,③内液体尿素含量增加
【答案】B
【解析】解: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②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A错误;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比较原尿和血液的化学成分,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B正确;
C、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可见⑤肾小管内液体不含葡萄糖,C错误;
D、与①内液体相比,③内液体尿素含量减少,D错误。
1.(2022·青岛)昆明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含氧量低,适合体能训练。中国女足定期到昆明参加集训,训练后队员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
A.血浆 B.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
【答案】C
【解析】A.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训练后不会有明显变化,A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作用,训练后不会有明显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血液中红细胞含量一般较高,从而能增强血液对氧的运输,使机体能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因此中国女足,在昆明进行了训练,以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训练后其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红细胞,C符合题意。
D.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训练后不会有明显变化,D不符合题意。
2.(2022·滨州)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具有运输、防御保护等重要功能。下图甲是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视野,乙是血液的分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中①的主要功能是运输二氧化碳
B.若某人体内有炎症,增多的是甲中的②
C.乙中A为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不会凝集成团
【答案】B
【解析】A.①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A错误。
B.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若人体内有炎症,②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B正确。
C.图乙中,A是血浆,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水,C错误。
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型血接受A型血,B型血接受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所以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会凝集成团,D错误。
3.(2022·襄阳)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献血能够拯救某些病人的生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O血型系统有三种血液类型
B.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应当输入全血
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会影响健康
【答案】C
【解析】A.ABO血型系统有四种血液类型,分别是A型、B型、AB型和O型,A不符合题意。
B.成分输血指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应当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B不符合题意。
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C符合题意。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失去的血浆和血细胞在较短时间内能得到补充,D不符合题意。
4.(2022·威海)下图为人体内三种类型的血管及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内流的一定是静脉血
B.②能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
C.③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与①相比,②的管壁较薄,弹性小
【答案】C
【解析】A.静脉内不一定有静脉血。比如肺静脉流动脉血,A错误。
B.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B错误。
C.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的薄,只由1层上皮细胞组成,C正确。
D.静脉管壁薄,弹性小;动脉管壁厚,弹性大,D错误。
5.(2022·东营)心脏一生都在为我们努力工作,它就像抽水的泵一样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
B.图乙中,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C.图丙中,心房和心室均舒张,房室瓣打开,血液经静脉流回心房
D.心脏每跳动一次,包括了心室收缩和心房舒张两个过程
【答案】D
【解析】 A.图甲中,左右心房收缩,血液被压出心房,穿过房室瓣进入心室,A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中,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B不符合题意。
C.图丙中,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C不符合题意。
D.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是先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接着两个心房舒张两个心室收缩,心脏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然后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舒张,心脏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心脏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跳动着,D符合题意。
6.(2022·益阳)2022年4月,以色列科研人员分离出脂肪细胞,运用基因改造技术将其转变成干细胞,利用这些干细胞获得心肌细胞和血管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与其他生物材料加工成的水凝胶混合制成“生物墨水”,借助3D打印机打印出全球首颗拥有心肌、血管和心腔的“心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肌细胞和血管细胞是干细胞经过分化形成的
B.心肌细胞和血管细胞是构成3D心脏的基本单位
C.3D心脏的心腔中,与动脉血管相连的是左心室、右心室
D.3D心脏的右心房收缩时,心腔内的血流方向是由心室流向心房
【答案】D
【解析】A,干细胞形成心肌细胞和血管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分化,A不符合题意。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心肌细胞和血管细胞是构成3D心脏的基本单位,B不符合题意。
C.心脏的心腔中,与动脉血管相连的是右心室(连肺动脉)和左心室(连主动脉),C不符合题意。
D.正常心脏的心房收缩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心腔内的血流方向是心房流向心室,D符合题意。
7.(2022·张家界)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1、2、3构成
B.3处重吸收的物质是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
C.与1内液体相比,4内液体尿素含量增加
D.如果某病人的尿液中有血细胞,那么病变部位可能是1
【答案】C
【解析】A.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3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1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2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A不符合题意。
B.当原尿流经3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B不符合题意。
C.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与1内液体相比,4内液体尿素含量减少,C符合题意。
D.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
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
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某人排出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1肾小球,D不符合题意。
8.(2022·德州)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功能单位是肺泡;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场所,其功能单位是肾单位,二者都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肺和肾脏都具有排泄功能,二者都可以排出的代谢废物是   。
(2)[②]肺动脉中流动的血液是   血。
(3)与血管[⑥]相比,血管[⑦]内的血液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减少。
(4)人体的很多生理过程都是在毛细血管处完成的。图中[⑤]处完成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   ,该过程的原理是   ;在[④]处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
(5)肺泡具有数量多、表面积大的特点,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
【答案】(1)水
(2)静脉
(3)氧气;尿素
(4)气体交换;气体扩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5)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解析】(1)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因此,肺和肾脏都具有排泄功能,二者都可以排出的代谢废物是水。
(2)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
即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
(3)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等废物的含量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肾小管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肾小管的细胞,肾小管的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所以,肾静脉与肾动脉血液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是尿素,氧气。
(4)气体扩散原理: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即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气体在肺泡和组织内的交换,都是通过这种扩散作用实现的。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人体的很多生理过程都是在毛细血管处完成的。图中[⑤]处完成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该过程的原理是气体扩散;在[④]处完成的生理过程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5)肺泡数量很多,气体交换的效率高;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利于气体交换,体现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1.血液成分中,具有吞噬病菌作用的是(  )
A.血浆 B.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
【答案】B
【解析】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可见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
2.心脏搏动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人体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且收缩时可将血液送往全身的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答案】B
【解析】左心室承担的输送血液的路途远,需要较大的压力,需要左心室有较发达的肌肉。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收缩力最强的是左心室;左心室收缩时将血液输送到主动脉,再送往全身各部。
3.如图是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主动脉,将血液运往全身
B.②是肺静脉,其中流的是动脉血
C.③是右心室,其肌肉壁最厚
D.④收缩时,将血液泵至⑤中
【答案】A
【解析】A、①是主动脉与左心室相连,可以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处,A正确;
B、②是肺动脉,其中流动着静脉血,B错误;
C、③是左心室,心室壁最厚,C错误;
D、④是右心室,内流静脉血,是肺循环的起点,将血液泵至②中,D错误。
4.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其中血管b的功能是(  )
A.将血液由心脏运往全身各处
B.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运回心脏
C.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D.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答案】C
【解析】据分析可见: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 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数量多,分布广适于物质交换。
5.四名同学讨论有关血液循环的问题,判断他们说法正确的是(  )
A.心脏有四个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B.动脉里流动脉血,静脉里流静脉血
C.循环路线2条,各自独立互不联系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交换在毛细血管处
【答案】D
【解析】A、心脏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上下相通、左右不通。A错误;
B、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不一定是静脉血,如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B错误;
C、血液循环有两条,即体循环和肺循环,二者同时进行,在现在处又汇合在一起。C错误;
D、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静脉血。D正确。
6.某消防员在一次灭火过程中受伤,急需输血,其血型是B型,那么献血者的血型最好是(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答案】B
【解析】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受伤消防员的血型是B型,那么献血者的血型最好是B型。
7.同学们在紧张的答题过程中,经过高强度脑力劳动,流经大脑的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该物质不可能是(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二氧化碳 D.氧
【答案】C
【解析】体循环的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流经大脑的血液是含氧高、营养物质丰富的动脉血,大脑的组织细胞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则大脑组织处毛细血管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和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如图所示的该物质逐渐减少,因此该物质最可能是氧气、葡萄糖、氨基酸,不可能是二氧化碳。
8.2020年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其主题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是“献血,让世界更健康”。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应输入红细胞成分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答案】C
【解析】A、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A正确。
B、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B正确;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B血型可以输给AB血型的人,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C错误;
D、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D正确;
9.如图为小明学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后整理的部分笔记,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A、图中①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动脉管壁厚,弹性大,A正确;
B、图中②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B正确;
C、图中③是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会倒流,C正确;
D、图中④是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D错误。
10.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膀胱 B.输尿管 C.肾脏 D.尿道
【答案】C
【解析】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将尿液输送至膀胱暂时储存起来;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
11.下列生理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  )
A.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
B.皮肤排出汗液
C.泌尿系统排出尿液
D.消化系统将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答案】D
【解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
12.下列结构不是肾单位组成部分的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静脉
【答案】D
【解析】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内,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13.下列关于肾单位的叙述的不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
C.肾小球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D.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尿素和部分水、无机盐
【答案】D
【解析】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
B、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B正确。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物质流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C正确。
D、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D错误。
14.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这主要是因为(  )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输尿管的运输作用
C.膀胱的贮尿作用 D.肾小管的吸收作用
【答案】D
【解析】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这主要是因为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5.部分人在清晨起床后会先喝杯清水,以便更好地排出体内所产生的代谢废物。请问尿液形成的主要器官是(  )
A.尿道 B.输尿管 C.膀胱 D.肾脏
【答案】D
【解析】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①肾脏﹣形成尿液;②输尿管﹣输送尿液;③膀胱﹣暂时贮存尿液;④尿道﹣排出尿液。
A、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B、输尿管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
C、膀胱可以暂时储存尿液;
D、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16.为了研究肾脏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与②相比,①内流动的液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D.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
【答案】B
【解析】A、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被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微吸管提取的液体内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A正确;
B、血液经过肾小球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因此①出球小动脉、②入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流动的液体含有相同的二氧化碳,B错误。
C、③是肾小囊腔,④是肾小管,③内含有的液体是原尿,原尿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C正确。
D、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被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D正确。
17.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如图,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图中表示肾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泌尿系统由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组成。其中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
18.如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是在②处形成的
B.①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喝进去的部分水随③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
D.当原尿流经⑤时水和无机盐被重新吸收
【答案】C
【解析】A、②为肾小球,尿素是人体的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时产生的,并不是在②处形成的,A错误;
B、①是肾小囊,肾小囊腔内流的是原尿,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B错误;
C、喝进的部分水随③尿液排出,表明这部分水没有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血液,因此不经过肾静脉,C正确;
D、当原尿流经④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D错误。
19.如图所示是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心脏壁主要由________组织构成的。
(2)与右心室连通的血管是________。(填标号)
(3)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③内流动的是___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5)晓红患有肾炎,如果在手背处进行静脉注射,药液到达患处前,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________。 (填标号)
【答案】(1)肌肉
(2)②
(3)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4)动脉血
(5)C
【解析】(1)心脏主要由心肌(肌肉组织)构成。
(2)据图可见: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3)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
(4)血液循环途径:
可见图中③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5)晓红患有肾炎,如果在手背静脉注射时药物流经:手部毛细血管→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肾周围毛细血管→病灶,可见药物最先到达C右心房。
20.如图表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和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B表示________,它是________循环的起点。
(2)图中①表示入球小动脉,②表示出球小动脉,它们管内流的都是________血。
(3)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它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李大爷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说明图中________(填标号)可能发生了病变。医生给他静脉点滴药物进行治疗,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
(4)此外,李大爷患有贫血,医生建议他多吃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蛋白质最终在________中被分解成氨基酸。
【答案】(1)右心室;肺
(2)动脉
(3)肾单位;③;右心房
(4)小肠
【解析】(1)因为B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肺循环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肾小球前后分别连①入球小动脉和②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
(3)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它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通过尿检,发现李大爷的尿液中有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医生判断可能是肾脏中的③肾小球结构发生了病变。如果通过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经过下腔静脉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4)当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所以贫血的病人应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可知红细胞的测定值低于正常值,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李大爷患有贫血,应该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蛋白质最终在小肠中被分解成氨基酸。
思维导图
知识归纳
高频考点
真题在线
强化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