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你现在幸福吗?
导
包身工
夏衍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
2.整体感知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境遇,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3.学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点面结合展现包身工非人生活的方法。
4.通过了解包身工悲惨生活,引导学生珍惜现在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的人生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01
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此笔名从发表《包身工》起用,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02
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本,并把茅盾《林家铺子》 鲁迅《祝福》等改编为电影剧本。为中国戏剧、电影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03
早年参加五四运动,从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参加日本工人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同鲁迅等人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发起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作者介绍:
《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写作于1935年,作者经过两个多月起早摸黑深入工厂观察调查了解才写成这篇真实的文章。它针对帝国主义的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的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对动员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剥削有一定的作用。
文体知识: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是文艺通讯,特写,速写等的总称。报告文学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
01
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
02
基本特征:真实性、典型性、文学性。
03
新闻性: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
文学性:要求在忠实于真实的前提下,可以运用文学的艺术手法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报告文学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包身工》属于第三种,写问题。以“包身工”为题,点明文章以包身工问题为中心,同时也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写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揭露“包身工” 制度的罪恶。
《包身工》这篇报告文学反映的是“一 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
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的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来做包身工。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会活跃。日本资本家为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地雇佣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1935年,作者经过两个多月起早摸黑深入工厂观察调查了解,写成了这篇真实的反映包身工生活的文章,记载了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创作背景:
包身工是旧中国工厂中实行的一种定期卖身的雇佣制度,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做工的人也称包身工。首先在日商在华的纱厂实行,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残酷的奴役制度。
包身工一般多为农村来的女童工。包工头给予她们的父母或保人极少的“包身费”,订立包身契约。
包身期间,包身工没有人身自由,一切听命于包工头,不准回家,不准到其他厂家劳动,全部工资归包工头所有。包工头仅提供极差的食宿条件,她们却要承受长年累月的高强度劳动,有了疾病也得不到及时救治,不少人被折磨致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包身工制度。
“包身工制度”
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大家速读课文,依据内容找出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文章分层
1
2
3
4
写包身工起床的情景,展示她们住宿条件之差,兼议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1-11
总结概括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愤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指出黎明必将到来。
48-50
描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表现她们饮食条件的低劣,介绍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12-22
描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表现出条件的恶劣及做工时遭受的种种虐待。
23-47
包身工档案卡
称呼: 性别: 年龄:
工作单位
工作时间
工作环境
居住条件
饮食条件
劳动待遇
来历(身份)
芦柴棒、猪猡、娼妓等
女
十五六岁
上海东洋纱厂
三大威胁(音响、尘埃、湿气)
三大危险(殴打、罚工钱、停生意)
长达 12 个小时以上
每天三角八分钱(不及男工的三分之一)
十六七个人挤在一起,蜂房般的格子铺,鸽子笼一般,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
两粥一饭(乡下用来喂猪的豆腐渣熬成的稀粥和烂菜叶)
贫苦农村少女
再读文章,查找信息
速读全文,作者从哪些方面再现包身工的苦难生活的?
吃、穿、住、行、做工
1.吃(12-13)
“洋铅桶浆糊一般的薄粥”“粥!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义一样,里面较少的籼米、锅焦、碎米和较多的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粥菜?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早餐:质量差、数量少,环境差。
恶劣的饮食条件
早餐:吃猪食一样的饭。
非人的饮食
2.住(3、7)
每间工房七尺宽,十二尺长——面积约9.32平方米。要容十六、七个人,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
工人状态:“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作‘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非人的生活
恶劣的住宿条件
居住坏境:挤、差、脏、乱。
包身工的状态:精神麻木
恶劣的工作条件
非人的待遇
3.做工(25、26、27、32):
五点钟:上工,“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度化”。
自然环境:三大威胁--音响、尘埃和湿气。
人为惩罚:
①帝国主义工厂: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②带工老板:殴打、饿饭、吊起、关黑房间。
4.穿(23):
“穿着短衣,上面是褪了色的油脏了的湖绿乃到青莲的短衫,下面是无色或是柳条的裤子。长头发,很多还梳着辫子。破脏的粗布鞋,缠过而未放大的脚,走路也就有点蹒跚的样子。”
衣衫褴褛
5.行(21、23):
她们没有自由,只能在严密监视下往来于工房与工厂之间,两点一线。
在帝国主义和带工老板的压迫下,没有人权,没有自由,被榨干最后一滴血汗
包身工称谓
生物(4次) 懒虫(3次) 猪猡(6次) 奴隶(2次)
试验工 养成工 乡下姑娘 小姑娘
滋养物 没有锁链的奴隶 死娼妓 饲养物
罐装了的劳动力 赚钱的“机器”
廉价的、不需要更多维持费“机器”
她们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没有人身自由,甚至没有人格尊严,卑微而沉默的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像蝼蚁,像草芥,像尘埃,任人践踏。
你怎样评价包身工的生活?作者对这些包身工报以什么样的态度?
精读文章,分析手法
思:
跳读课文,探究作者除了从衣、食、住、行、做工写包身工这一群体的苦难遭遇,还具体写了哪些事件来反映包身工的悲惨命运?
1.芦柴棒事件
出场:
十五六岁;手脚瘦得像芦柴梗一样。
重病遭打:
将身体慢慢的移到屋子的角上,缩做一团,尽可能不占地方;手脚着地,很像一只在肢体上附有吸盘的乌贼;“露骨”的突出的脚腿,碰痛了他的脚趾;顺手夺过一盆另一个包身工正在揩桌子的冷水,迎头泼在芦柴棒的头上。
骨瘦如柴:
身体实在瘦得太可怕了,放工的时候,厂门口的“抄身婆”也不愿意去接触她的身体,“骷髅一样,摸着他的骨头会做噩梦!”
事件和细节
包身工们每天的工资就是老板的利润,所以即使在生病的时候,老板也会很可靠地替厂家服务,用拳头、棍棒或者冷水来强制她们去做工作。
通过这个事例控诉了资本家及其走狗对包身工惨无人道的剥削,以一个例子点出了普遍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2.小福子挨罚
拿莫温打得比平时格外着力;
东洋婆揪住小福子的耳朵,将他扯到太平龙头前面,叫她向着墙壁立着;
拿莫温拿起一个丢在地上的皮带盘芯子,不怀好意的叫她顶在头上。
事件和细节
典型地表现了包身工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等特点,体现了她们受压迫的惨重,具体而又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任意凌辱工人的罪行及其凶残的面目。
不知名女工惨遭毒打
一把揪住她的头发,踢,打,掷,和爆发一般听不清的嚷骂;
血和惨叫使整个工房的人都怔住了,大家都在发抖;
打倦了之后,再在老板娘的亭子楼里吊了一晚。
事件和细节
包身工是“罐装了的劳动力”,没有与外界接触的权利
总结:
芦柴棒、小福子、无名女工是众多包身工中的典型人物。这里,夏衍虽然写的只是芦柴棒、小福子和无名女工,但是读者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个“芦柴棒”小福子和无名女工。芦柴棒、小福子和无名女工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经常受到的虐待和污辱的缩影,这是每个包身工们最终都不可逃脱的厄运。
点面结合
面: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群体描写)
(骨架)
↓↑
(血肉)
点:典型人物、事件、细节、场面(个体描写)
“面”上的描写,主要是人物的群体描写,写包身工的起床、吃粥、进工厂等等。这里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出包身工这个群体。描写他们的生活,必须通过整体速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从整体描写中表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
写作手法
无名女工
惨遭毒打
“芦柴棒”
骨瘦如柴
小福子挨罚
“芦柴棒”重病
遭受毒打
“芦柴棒”
出场
面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主旨:
本文点面结合,既写了包身工一天生活遭遇,概括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又具体写了芦柴棒、小福子、无名女工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控诉了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压榨、虐待中国工人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包身工不幸生活的深切同情与关注,并指出了黑暗必将过去,光明必将来临的历史趋势。
《包身工》自发表已经有80多年了,包身工制度废除也已经70多年了,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我们学这篇文章,有什么时代意义?
时代意义: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先辈们历经磨难,用自己的鲜血生命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要将包身放进记忆里,永远铭记这段晦暗的历史,记住这些少女留给我们的反思,我们还将上海杨树浦福临路的那家东洋纱厂放进记忆里,明白存在的意义,牢记中华民族苦难的历史,我们更要将整个近代史放进记忆里,以史为鉴,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以己之力,共创美好
洪洞黑砖窑现代包身工
在这些手脚并用、头发长得像野人一样的孩子中间,有的已经整整和外界隔绝了七年,有的因逃跑未遂被打致残;有的孩子被监工用烧红的砖头把背部烙得血肉模糊(后被人救出在医院治了数月也未痊愈)。他们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还不让吃饱饭,有时因劳累过度,稍有怠工就会被监工随手拿起的砖头砸得头破血流,然后随便拿起一块破布一裹了之,继续干活,至于拳打脚踢,棍棒伺候更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有的孩子被打手打成重伤也不给医治,如不能自愈或伤情恶化,奄奄一息时黑心的工头和窑主就把被骗的苦工活活埋掉。他们最小的只有8岁,每天都干着成人都难以承受的重活。他们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全天候有监工或打手巡逻站岗。这些看似发生在旧社会包身工的生活,如今却活生生地发生在二十一世纪的一群童工身上。
拓展延伸:
新疆智障包身工事件(2010年)
新疆一家名为佳尔思的绿色建材化工厂,十余名工人(其中8人为智障人)三四年来在这里遭遇了非人待遇。周边邻居在经过多年沉默后,再也无法忍受良心折磨,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看到的残忍场景:工人们逃跑就遭毒打、干活如牛如马、吃饭与狗同锅、工钱一分都领不到……
动作迟缓而呆滞
一年365天佳尔思厂从来没见停过工,而且这些工人一分工钱都领不到自己的手上。
中午1时,记者来到佳尔思厂,空地上粉尘没过脚踝,近20厘米厚。一阵微风吹过,粉尘就会夹卷着往嘴和鼻子里钻。
新疆智障包身工事件(2010年)
一位身着红色破夹袄的工人,将榔头高高举过头顶,喊着“嘿!嘿”的号子,砸向三四十厘米见方的原料石;装车工待在一边,看石头被砸成小块后略略停顿便直挺挺地弯下腰,一块块捡起缓缓地转身,扔进手推车。两人配合装满一手推车原料石,花了近半个小时。不远处,有工人步履蹒跚地推着手推车,将原料石运到机器旁,等待机器修好后进一步加工。旁边一位装车的工人铲一铁锨石头,顿一下,看看手套,再铲一铁锨,又停顿一下,提了提系着尼龙绳的裤子,又开始工作。虽然头上、衣服上落满粉尘,但除了一名工人在鼻子上“挂”着片烂布外,没有一个人戴口罩做防护。
工作区域内,除了喊号声,没有人说话;工人们的动作迟缓、呆滞。
从中午1点一直到下午5点,尽管午饭的时间早已过了,但没有人喊工人们吃饭。
与狗同食一锅面
问到工人们的生活状况,负责人李兴林带着记者参观了淋浴室,并一再强调工人们不爱洗澡。李兴林带着记者推开工人们住的房门:不到10平方米的空间,冰冷而简易。5个房间,每间摆放着两三张床。或用木头拼搭,或是简易的钢丝床。“高档”点的床上,凌乱地堆着肮脏的被子,薄的轻轻一提就能拎起来;有些床上的褥子就是一层薄薄的床单,有的就只是铺了层硬纸壳。
记者推开另一间宿舍,上夜班的工人刘双辉正躺在床上,他把所有的衣服穿在身上避寒,破损的毛衣下还穿着4件单衣,被子上压着一件军大衣。被问到是否领过工钱,已经干了4年活的刘双辉低下头搓着手:“还没跟老板说呢。”
记者来到工地上。鼻子上挂着片烂布的王力,40岁,是工人中与记者沟通最顺畅的。两年间他跑过两回,也被毒打过两回。“第一次都快到托克逊了,被他们开车抓回来了,想跑掉是不可能的。”
“两年间洗过澡吗?”“从来没有。”“想回家吗?”“想!”王力一直无神的眼睛忽然亮了起来。“你是哪的?”“黑龙江望奎县。”断断续续的一问一答,总是被紧跟着的小老板打断。
中午2时,工人们被老板急急地唤回来。大家似乎并没有习惯这个开饭点,有点不知所措。老板娘喊了几遍“吃饭!吃饭”,工人才摸进自己的房间,从床底下的破箱子上、从床边破被褥里掏出饭盆。有人端着白花花的面条高兴地跑出屋子,蹲在墙角呼噜呼噜直往嘴里倒。“今天的要好点,今天的面里有油!”盛面条的大铝锅放在地上,老板娘一勺一勺舀给工人。两条狗进进出出,时不时把头伸进锅里,舔着面条。老板娘举着大勺,冲狗叫了一声,见狗并不离开,也就不再管了。
山西黑砖窑事件
2007年5月,山西洪洞警方破获一起黑砖场虐工案,解救出31名农民工,其中有部分童工。之后,数百失踪儿童的父母在网上联名发帖寻子。案件引起中央震动,胡锦涛等作出批示。工头衡庭汉被判处无期徒刑。山西95名干部因黑砖窑案受处分,洪洞县长被免。山西省长于幼军道歉。2006年年初,32名外地农民工来到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镇曹生村一个黑砖场打工。这家砖场是由该村村支书的儿子开设的,农民工们每天面对的是打手们冰冷的铁棍以及狼狗的血盆大口……31名农民工中的23人是被从郑州和西安火车站骗来的,他们早上5点开始上工,干到凌晨1点才让睡觉,门外则有5个打手和6条狼狗巡逻。
2007年06月底,山西洪洞县公安局成功解救31名黑窑厂工人。获救工人大多遍体鳞伤,其中8人神智不清。
作业:
预习《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