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0课 金字塔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译、愧”等10个生字。
2.能结合两篇短文内容,运用圈划批注、摘录、朗读、汇报展示等多种形式,说出对金字塔的了解,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
3.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
二、教学准备
搜集与金字塔有关的资料,准备课堂展示交流。
三、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展示资料,交流预习,发现课文特点
(一)展示资料,交流预习
1.齐读课题。
2.交流预习: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查找了有关金字塔的资料,来展示一下我们的预习收获。(课件出示资料2份,请学生介绍。)
预设1,关注重要信息:说明埃及金字塔在世界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如: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世界四大古文明——古埃及文明遗迹等。
预设2,肯定分类梳理:分类梳理信息,如:地理位置、构造、作用、分布等。
(二)比较不同,发现特点:读了课文,我们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往学习的课文不一样,你发现有哪些特别之处?
预设1,发现组文特点:课文由两篇阅读材料组成,分别是《金字塔夕照》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教师随机板书题目。)
预设2,发现表达重点:第一篇是散文,重点描绘夕阳下的金字塔美景,第二篇课文形式很特殊,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
预设3,认识非连续性文本:第二篇是图文并茂的非连续性文本。(随机板书:非连续性文本)学生交流,圈出短文中各种图、批注等,感性认识非连续性文本。
【学习活动二】自主阅读,展示了解,尝试合理推测
(一)圈划批注,朗读品悟,了解金字塔夕照之美
1. 出示阅读提示:默读下面两篇短文,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两篇短文用了不同的方式写金字塔,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2.明确学习任务。
走进第一个学习任务,请大家默读两篇短文,边读边思考,两篇短文分别围绕“夕照”和“不可思议”写了哪些内容?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可以圈划关键词句,也可以用简洁的话在旁边概括批注。
3.交流对《金字塔夕照》的了解。
预设1:第2自然段,夕照下金色雄浑开阔之美。
(1)聚焦金色画面:你在这幅“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中看到了哪些事物?(大屏幕随机圈画:金色的夕阳、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金光、金字塔、纯金、金山。)
(2)感受开阔雄浑:当作者置身于这样的画面中,感受是怎样的?又是如何表达的?(随机大屏幕划出:像是用纯金铸成的……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3)朗读体会赞叹:是啊,和大家感受到的一样,虽然这些景物都是静态的,但是作者边写看到的,边写想到的,静中有动,把它写得如此开阔雄浑,怪不得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你看,天上地下……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配图配乐朗读)
预设2:第3、4自然段,夕照下金色的内涵之美。
(1)聚焦作者感想:第3自然段“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第4自然段“那一片迷人的金色……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2)感受作者思绪:看到这样的金字塔,你会有怎样的遐想?(它是如何建成的?伟大的建筑,背后是怎样的智慧与付出……)
(3)感情朗读体会:和前面第2自然段一样,作者融情于景,向我们展现了夕照下金字塔的壮美之感。
(二)小组合作,交流展示,了解金字塔的不可思议
1.出示小组合作提示:
第一步:组内交流,补充完善。
第二步:分工合作,汇报展示。(金字塔的不可思议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梳理,由一位同学进行记录,写在小组合作工作纸上,然后上来进行汇报展示;你也可以借助课前搜集的资料来呈现你对它的了解,可以把资料贴到工作纸上。)
展示方式:思维导图、表格……(工作纸:A3大小,见下图。)
用喜欢的方式呈现对《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的了解
呈现方式交流,PPT出示:
小锦囊
(一) (二) (三)
2.学生合作学习。
3.小组汇报展示。
(1)请两个小组汇报展示,其余小组补充。
预设小组1:表格或大括号形式呈现金字塔基本信息:塔原高约146米,塔基原边长约230米,重量、面积、体积,位置:开罗郊外,建造时间,怎么修建等。(结合呈现内容随机点评呈现方式和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方法:分类呈现、图文对照,立体图和文字紧密结合,相互印证读懂。)
预设小组2:思维导图形式呈现金字塔基本信息及尼罗河的基本情况、古埃及人的成就等。(呈现方式和阅读方法:思维导图呈现,结构更清晰,文和旁批的问题对照学习,关注前后内容的联结。)
(三)结合课文,联系阅读,推测金字塔如何建成
1.自由准备。
2.组织交流。
预设1:抓住短文信息,适当联系前面一篇短文,进行合理推测。如:结合《金字塔夕照》,感受到金字塔被称为“人间的奇迹”的壮美,其规模之宏伟、难度之大,都是难以想象的。
预设2:联系《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根据胡夫金字塔重600万吨,面积约5.3万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等信息,可推测尼罗河两岸肥沃的淤泥,可能成为石块的主要材料;河流又为运输提供方便;古埃及人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等成就为现代提供了科学设计、计算基础;精湛的造船技术也为运输提供保障,采石场遗迹说明了石头的来源等。
预设3:从《金字塔夕照》中“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也可以推测,建造金字塔可能用到田野的泥土,沙漠的沙子,并且还可以利用尼罗河进行运输。
以上交流环节,重点关注对信息的合理处理、分析、推测、想象,也可以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补充。引导关注整体,联系整篇文本,以文本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试着解答:金字塔为什么建在尼罗河的附近?这些船可能会有哪些用途?
【学习活动三】合作学习,比较品读,鉴赏介绍方式
(一)比较方式,交流理由:我们发现,两篇文章用了不同的方式介绍金字塔,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1.同桌交流。
2.组织交流。
预设1:《金字塔夕照》语言生动形象,既有景物描写,又有想象,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写出了夕照下金字塔的壮丽景象,又表达了对古埃及劳动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的赞叹。
预设2:《不可思议的金字塔》通过数据、史料,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胡夫金字塔的基本情况、建造工艺,又以旁注与短文呼应的形式介绍尼罗河的基本情况以及古埃及人的成就,这样介绍信息清晰、丰富、精准。
(二)适时小结,推荐阅读
1.适时小结:两篇短文各有侧重,最主要的是文章功能的差异:《金字塔夕照》,侧重帮助读者通过语句想象画面,直接体会作者对事物的情感;《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侧重为读者提供丰富而又明晰的信息。
2.推荐阅读:不同文章的表达形式,带给我们不同的读文感受,让我们了解到文字下金字塔不同的美和带给我们的震撼。课后,大家可以继续运用本堂课大家读懂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和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进一步去了解金字塔,也可以去读一读相关书籍,如《金字塔故事书》、《神秘的金字塔》,更加全方位地感受金字塔的神奇。
板书设计:
金字塔
金色画卷
金字塔夕照
思绪遐想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学生学习成果)
(非连续性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