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绰、屑、颓、省、澜、贻、驭、喂
2.1)人物、情节、环境 2)鲁迅、周树人、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3)a、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b、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3.a、(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身子b、在同一时间一齐发出来,各种妙处都具有c、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4.C 5.D 6.A 7.D 8.A
9.示例:沙僧《西游记》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沙僧一直忠诚地跟随着师傅,打点行李,问路化缘,冲锋陷阵,他为人忠厚,做事认真,我愿意与他交朋友。
二、阅读探究
10.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11.肖像①他有劳动能力,具备谋生的身体条件②他生活贫困,营养不良③他因偷东西经常挨打④他年岁已老,接近风烛残年,精神萎靡颓唐
12.(1)一个“排”字,显示了孔乙己摆阔气、内心得意的心理 (2)写出孔乙己额上青筋暴起似乎历历可数的形象,逼真地表现出孔乙己当时窘迫的精神。13.(1)身份特殊、处境尴尬 (2)贫困潦倒、饱受欺凌、好逸恶劳
14.这是一道开放性题,所谈内容只要符合文题要求且之成理即可。
15.(1)热水(2)才(3)却(4)辞别
16.C
17.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18.①以读书为乐有极强的求知欲②因感恩慈母,承担家庭责任而读书③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画荻凿壁
三、创新作文(略)
石碌镇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本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张振华 审题人:朱新克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9分)
阔chuò( ) 不xiè( )置辩 tuí唐( ) 不xǐng( )人事
力挽狂lán( ) yí( )误 驾yù( ) wěiwěi( )( )连声
2.按要求填空。(8分)
1)小说三要素: 、 、 。
2)《孔乙己》的作者是 ,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 ,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3)按课文内容填空
a.于是宾客无不 , , , 。(林嗣环《口技》)
b.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6分)
a.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b.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c.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请。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丰腴 凝望 贪婪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B.涟漪 谛听 秘诀 见异思迁 漠不关心
C.魁梧 抽泣 强捍 无怨无故 虎视眈眈
D.和睦 缅怀 轩敞 迥然不同 异想天开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迷人的柳江,总会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们流连忘返。
B.上海华联超市出售染色馒头的恶性事件,实在是骇人听闻。
C.老画家匠心独运的《水鸟》作品,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
D.他的作文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众不同,真是别有用心。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窗外,两天两夜下个不停的牛毛细雨又开始下起来了。
B.孩子们要用美的眼光欣赏世界,用美的心灵感受世界。
C.每次站在中国地图面前,我都会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
D.大家就如何开展综合实践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有一些微生物发现,牛的病胃是它们生长的乐园。②于是,这些小家伙纷纷光顾这里,居住下来。③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总是各就各位,在适合它们生长的地方安家落户。④分解纤维素是这些小家伙的拿手好戏,它们能分泌纤维素酸酶,将纤维素降解,同时释放有机酸,供牛吸收利用。⑤这里不仅有它们喜欢的无氧环境,没有可怕的胃酸,而且总有着取之不尽的食物。A.①②④⑤③ B.①⑤④②③ C.③①②⑤④ D.③①⑤②④
8.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善于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
B.青面兽杨志负责押送“生辰纲”,智多星吴用在黄泥冈巧设妙计“智取生辰纲”。吴用设计用药的过程是: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白胜在另一桶酒里打了半瓢酒吃。 故意给军士等人看。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抖在瓢里,用瓢去打酒时,把药搅在酒里,假意打半瓢吃。最后,刘唐夺过吴用手里的瓢,将酒倒进桶里。
C.第二次打祝家庄是宋江为救投奔梁山的时迁,率兵攻打祝家庄,却中了埋伏,兵败而归。
D.《活板》本文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紧扣“印”字这一特征进行说明,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9.名著阅读(7分)
班级进行“我愿意与 交朋友”的读书活动。请从下面四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先写出他出自那一部名著,然后结合名著的内容,阐述你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
备选人物:沙僧 鲁智深 吴用 保尔.柯察金
我愿与 交朋友,他是《 》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是:(50字左右)
二、阅读探究
(一)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①他身材很高大;②青白脸色,③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④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 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⑵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 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 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 话,什么“君子固穷”⑶,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2分)
11.文中标出的①②③④句是对孔乙己的 描写,各句的作用:(5分)
①句“身材高大”表明
②句“青白脸色”表明
③句“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表明
④句“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表明
12.本文用字准确,请根据下面的要求说说用字的妙处。(4分)
⑴“便排出九文大钱”一句中“排”字对刻画孔乙己形象有什么作用?
⑵“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一句中的“绽”字十分传神。结合文意,谈谈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3.品味文中句子,回答问题。(4分)
⑴第①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集中而概括地写出了孔乙己
的特点。
⑵第②句“他身材很高大……也没有洗”形象地刻画出孔乙己
的形象。
14.上文中不只一次写到酒客们对孔乙己的嘲笑和讽刺,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这些言行?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
(二)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②。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④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zhān)粥不充⑤,日昃(zè)⑥始食,是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遂大通六经⑦之旨,慨然⑧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孤:幼年丧父谓之孤。②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③世家:身世④南都:地名⑤颤粥不充:颤 ,稠粥。充,充足。⑥日昃:太阳偏西。⑦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 。⑧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15.解释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⑴媵人持汤沃灌( )
⑵ 久而乃和 ( )
⑶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
⑷感泣辞母( )
16.下面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 ①足肤皲裂而不知 ②范仲淹二岁而孤
B.①当余之从师也 ②去之南都
C.①以衾拥覆 ②辄以水沃面
D. ①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②知其世家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5分)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译文:
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读,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甲文宋濂是:① ,乙文范仲淹是:② 。
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③ 、 (要求填写两个)。
三、创新作文(50分)
请以“多想告诉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