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 2 B 3 D 4 A 5 B 6 B 7 D 8 A 9 A 10 B 11 C 12 A 13 C 14 D 15 C
16.(1)特点:城市居民以工商业者为主;(2分)在一定程度上实行自治(2分)。
(2)理解:工业革命导致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城市人口日益分为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2)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人口较多,城市数量增加;(2分)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生产在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加大,促使商业城市向工业城市转变。(2分)城市数量的增多和人口的增加,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消费市场,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2分)。
17.(1)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每点1分,共4分)
(2)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任答一点得2分,共2分)
原因:地形限制。(2分)
(3)精神内核:理性。(2分)
理解: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2分)
(4)特征:文明多样,文明平等、文明共存,人类共荣。(2分)
18. (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政府的鼓励;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文艺复兴使欧洲人的思想得到解放。传教的需要(答出3点即可)
(2)特点:形成时间长;商品流通范围广;商品种类多;流通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商品交易场所日趋大型化;等等。(答出3点即可)
(3)积极(6分):使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商业革命;带动了亚非拉地区的近代化
消极:(2分)随着世界市场形成开展的殖民侵略给亚非拉地区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同时加剧了列强的矛盾,为战争埋下了隐患。
19:(略)。新泰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15小题,合计45分)
1.表1为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这表明( )
表1
地区 成果
两河流域 城邦治理、泥版文书、法典、学校以及帝国的实践
埃及 国家治理、象形文字、金字塔、灌溉农业
古罗马 共和制、拉丁文、大竞技场、罗马法、地中海帝国的一统
中国 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科举制、四大发明
A.世界古代文明发展普遍缺乏连续性
B.文明优劣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文明的发展以地区间的交流为前提
D.不同地区文明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2. 公元530年,商人奥曼图斯特在君士坦丁堡与当地的手工业者拉慈希发生 了经济纠纷,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最终走上法庭。法官对此官司的裁决将依据
A. 封建等级制度 B. 《查士丁尼法典》
C. 公民大会决议 D. 《汉谟拉比法典》
3.13-16世纪,一个新的帝国在亚非欧交界处兴起。帝国内的居民信奉伊
斯兰教,但对基督教文明“并不一概采取排斥、敌视的态度”。他们还充当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传播者。这一帝国最有可能是( )
A.西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俄罗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4.在欧洲中世纪社会里,儿童被视为父母的隶属品,并被认为生来俱恶,因
此鞭笞、体罚儿童被视为合理合法。直至14世纪以后,人们才开始从儿童自然本 性来看待儿童,要求尊重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教育权。这一变化( )
A.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观点 B.得益于启蒙运动的发展
C.继承了欧洲传统儿童观 D.保障了儿童的合法权益
5.有学者认为,近代宗教改革家们扶起了长期被教会欺压的王侯,为他们的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封建统治披上一层世俗化了的宗教外衣;在驱逐不信仰本教派信徒的同时,镇压了下层民众的起义风潮。这一评价
A. 否定了宗教改革的反封建性质 B. 有利于深化对宗教改革的理解
C. 说明宗教改革导致了社会混乱 D. 表明该学者反对欧洲宗教改革
6.有人就新航路的开辟问题画了以下四幅漫画,对下列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图①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B.图②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C.图③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
D.图④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
7.下面是某学者对近代某部法律文献做的一些评价。这部法律文献( )
A.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B.确立了法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C.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D.避免了美国政治中绝对权力的出现
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
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
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工人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
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统一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19世纪末,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靠对工
人偷偷摸摸的办法来相互党争已不合算了”,资本家开始因“讲道德了”而变得文明起来了。促使资本家文明起来的根本因素是( )
A. 工业革命带来技术革新 B. 资本家收益大幅度增加
C. 工人阶级革命斗争运动 D. 资本家道德修养提高
10.巴黎公社失败后,法国国民议会发起对公社的指控调查,指控把工人阶
级比喻为“蛮人”。他们宣称:“法国来自社会底层的“蛮人”们不仅攻击财产、家庭等一切社会的古老基础,而且抨击上帝的存在、灵魂的不朽,意欲摧毁道德
之城。”这可以用来佐证巴黎公社( )
A.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B. 力图构建全新的政权模式
C. 瓦解了法国传统社会基础 D. 摆脱了宗教对人们的束缚
年,英、法、德等欧洲15国签署协议,宣称其宗旨是为了本着相
互友好协商的精神,确定发展非洲某地区的贸易和文明的最惠国条件,希望避免在占据新的非洲沿海领土时可能发生的不和与纠纷;关于开发土著居民精神和物
质财富的方法。该协议的签署( )
消除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
实现了欧洲列强间的利益均衡
加速了非洲被列强瓜分的步伐
使所有非洲国家均沦为殖民地
19世纪晚期,印度国大党领袖班纳吉要求“在印度实行代议制责任制
政府”;中国维新派开启维新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埃及祖国党也提出了实 行宪政的主张。这反映出该时期亚非民族解放运动( )
A. 救亡图存与借鉴西方文明相结合 B. 以暴力手段实现民族独立
C.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D. 形成了联合斗争的新局面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 3 页 共 8 页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
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苏联“布尔什维克的智慧”在发展经济问题上表现为( )
A.采纳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 B.恢复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依靠市场来调节经济发展
14.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考虑的是( )
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B.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C.帮助波兰会导致英国国力大量消耗
D.波兰灭亡后会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15.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比较,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美苏两国划分了势力范围
B.社会主义苏联的参加,具有普遍性
C.反对法西斯,关注民主政治
D.大国之间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对比平衡
二、非选择题(共四道大题,第 16题12分,第17题 14分,第 18题20分, 第19题9 分,合计55分)
16.(12 分)欧洲城市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古后期西欧城市的特点。(4 分)
(2)依据材料二,谈谈你对英国城市发展变化与工业革命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8 分)
17. 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农业革命是人科动物成为真正的人类之后所取得的第一项重大成就。
这一革命使古代大河流域文明有可能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黄河流域发展起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 5 页 共 8 页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有哪些辉煌的文化成就?(4分)
材料二:作为山地高原型的古代文明,印第安人在其有限的活动范围里,难以逾越自然界的重重障碍而将其文明的星星点火,带到更远的地区。
——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印第安人创造的古代文明。根据材料二,指出印第安文明难以“带到更远的地区”的原因。(4分)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通过撰写各种小册子,走上街头宣传演讲等形式抨击
封建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进行着唤醒民众的工作……为欧洲文明的发展开辟了思想道路。
——董小燕《西方文明史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启蒙思想家们倡导的精神内核是什么?如何理解启蒙思想家“为欧洲文明的发展开辟了思想道路”?(4分)
材料四:多样性是成功的保证,每一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寻找自身发展的
道路,恰恰是现代文明的特征……当文明的多样性再次呈现、文明之间恢复平等时,人类将面临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文明将共存,人类将共荣。
——钱乘旦《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的未来》
(4)根据材料四,归纳“现代文明”的特征。(2分)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 6 页 共 8 页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在欧洲历史未进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提倡海外发
展当作政府大事业。到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就不同了。这些国家的国王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那帮在海外掠财夺土的
半海盗半官商居然成了民族的英雄。文学家又从而赞扬之。在16、17世纪的欧
洲人眼里,国家的富强得靠海外事业的成败。个人冒险而到海外去奋斗的,不但可以发大财,而且可以成为国王的忠臣、民族的志士和上帝的忠实信徒。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资产
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大。”186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超过了6倍,1851—1913
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2倍。两次工业革命后,大量各式各样的工业产品和机器成品纷纷进入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不仅存在着商品
销售市场,而且还出现了资本、投资、货币、全融市场等流通形式。20世纪初,
世界范围内还出现了大量商品证券交易市场。这些商品交易场所日趋大型化并分布于欧、亚、美、非等各大洲。而正是“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
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摘编自陈晓霞《关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教学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时欧洲开展海外贸易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市场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世界市场形成后产生的影响。(8分)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 7 页 共 8 页
19.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9分)大西洋革命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大西洋沿岸国家和地区发生了一 系列巨大而深刻的变
化,直接影响 了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此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有西方学 者把大西洋沿岸国家有关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重大
政治、经济变革,统称为“大西洋革命”。 “大西洋革命”的高潮集中于18 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上半期。
北美洲
大
欧洲
非洲
西
南美洲
洋
通过分析“大西洋革命”高潮时期重大事件间的相互关联性,谈谈你对“大
西洋革命” 的认识。(自拟论题,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