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礼记》二则
基础积累
重点字词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①也;虽有至道②,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④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⑤也。《兑命》⑥曰:“学学半”⑦,其此之谓乎! ①旨:味美。②至道:最好的道理。③困:困惑。 ④自反:自我反思。 ⑤教(jiāo)学相长(zhǎng):教与学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⑥《兑(yuè)命》:即《说(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命,《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⑦学(xiào)学(xué)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xiào),教导。
大道之行也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②,选贤与能③,讲信修④睦。故人不独亲其亲⑤,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⑥、寡、孤⑦、独⑧、废疾者皆有所养⑨,男有分⑩,女有归 。货恶 其弃于地也,不必藏 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 ①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②为:是,表判断。③与:通“举”,选举,推举。④修:培养。⑤亲其亲:第一个“亲”为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第二个“亲”指父母。⑥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⑦孤:幼而无父的人。⑧独:老而无子的人。⑨废疾:残疾人。⑩分(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 恶(wù):憎恶。 藏:私藏。 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作:兴起。 故:所以。外户泛指大门。闭:关闭。谓:叫做。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
文学常识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特殊句式
倒装句
例:其此之谓乎!
解析:宾语“此”前置,原顺序应为“其谓此乎”。本句句意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试题精选
一、积累运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
(2)《兑命》曰:“学学半”( )
(3)讲信修睦( )
(4)是谓大同( )
2.下面划线字的意义有误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 即使
B.不独子其子 扶养
C.选贤与能 同“举”,推选
D.教学相长 增长
3.名句默写。
(1)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 ”。(《礼记·学记》)(2分)
(2)大道之行也, 。(《礼记》)(1分)
4.下列对《虽有嘉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的,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本文逻辑严密,条理分明。先以比喻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最后得出结论。
C.以“弗食”“嘉肴”来类比“弗学”“至道”,总结“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D.“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是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位老先生为学徒留下了一段精彩的题词:“待人应守 ,治事应持 ,创业酌用 ,养心可奉释家之超脱,行文当如 ,读书当如 。”如此博采百家学问而集于一身,必能成为贤者。
①兵家之权变 ②儒家之忠诚 ③纵横家之灵活 ④墨家之兼爱 ⑤法家之严明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①③④ C.④①⑤③② D.②③⑤①④
二、综合性学习
6.有人说:“教和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经历,谈一谈对“教学相长”这句话的理解。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故人不独亲其亲( )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
(3)男有分,女有归( )
(4)选贤与能( )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老有所终
B.不独亲其亲
C.选贤与能
D.幼有所长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0.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乙】任 末 求 学
任末①年十四,学无常师,负②笈③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负:背着。③笈:书籍。④庵:茅草小屋。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1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弗食,不知其旨也( )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3)题其衣裳( )
(4)常以净衣易之( )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4.甲文是怎么论述“教学相长”这一论点的
参考答案
1.(1)美味的菜 (2)同“敩”,教导 (3)培养 (4)指理想社会
2.B
【解析】B项“子”意思为:以······为子。故答案为:B
3.(1)不知其旨也 不知其善也 (2)天下为公
4.B 【解析】文章先以类比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不是比喻。
5.B 【解析】仔细研读文段,分析空白处前面内容的特点,如“待人”适合与“忠诚”搭配;“治事”必须“严明”;“创业”应懂得“权变”;“行文”要“灵活”;“读书”使人“兼爱”。
6.示例:在学习中,我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千万不要拒绝。因为你给他讲过之后,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记得老师说过,教会别人知识的过程中自己的收获比他还大。这大概就是“教学相长”的道理吧。
【解析】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本着这层意思去写,再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即可。
7.(1)以……为亲 (2)厌恶 (3)女子出嫁
(4)同“举”
【解析】要结合具体的语句写出准确的释义,注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用法。题中“亲”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归”是古今异义词,“与”是通假字。
B
【解析】A、C、D三项加点的词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B项加点的词为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在社会中)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解析】文言文翻译要做到字字落实,注意“为”“与”“信”“睦”等字词的含义。
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解析】通读全文,在理解文意的前提下,找出表明理想社会具有的特点的语句,分析概括即可。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可概括为“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可概括为“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可概括为“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1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解析】可按朗读的音节及句子的意义划分,或根据语法结构划分节奏。
12.(1)动词,吃 (2)自我反省 (3)写 (4)交换
【解析】课外文言实词可在课内找到依据。如“题”可以联系《核舟记》中“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易”可以联系《愚公移山》中的“寒暑易节”。
(1)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2)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的人,即便是活着,也像行尸走肉一样。
【解析】文言文翻译最好直译,做到字字落实。要注意特殊词语的用法。如(1)题中“是故”是“因此”的意思。(2)题中“夫”是句首语气词,不译;“虽”是古今异义词,“即使”。还要注意“好学”“若”等词的含义。
文章先是以类比的手法强调要学习,要实践,再指出“学”与“教”的相互关系(知不足和知困),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论述了“教学相长”这一论点。
【解析】要通读文段,梳理文意,分清文段层次,理清思路,如“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为第一层,强调学习、实践的重要。“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为第二层,论述“学”与“教”的相互关系。“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为第三层,得出结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