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登泰山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乌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B.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C.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D.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未”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44个。前一位是丙午,后一位是戊申。
B.城郭,古时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的一道为“城”,外面的一道为“郭”。
C.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
D.农历每月初一为“晦”,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文章围绕作者的游踪,叙述了作者借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奇景象。
B.文章第三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时、日出后这两个时间段的景色,展示了泰山日出变化迅速的画面。
C.本文的侧面描写很巧妙。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再借山顶俯视时“半山居雾若带然”和在日观亭时“自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
D.本文是姚鼐的代表作,也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之一。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泰山的特殊情趣。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5.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泰山日出的壮观场面,请分析第三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绘泰山日出的壮观场面?
阅读下面文言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节选自《登泰山记》清·姚鼐)
(二)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熔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薄暮往西海门观落日。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余不能冠,被风掀落;不能袜,被水沃透;不敢杖,动陷软沙;不敢仰,虑石崩压。左顾右睨,前探后瞩,恨不能化千亿身,逐峰皆到。俯视深坑、怪峰,在脚底相待。倘一失足,不堪置想。然事已至此,惴栗无益。不得已,托孤寄命,凭渠所往,觉此身便已羽化。
(节选自《游黄山记》清·袁枚)
6.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B.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C.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D.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乾隆,清高宗的年号,“乾隆”寓意指“天道昌隆”。年号是古代纪年所用的一种名号,有寓意,如贞观、庆历、康熙等。
B.戊申,中国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45年称“戊申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顺序相配,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C.晦,古代纪日法的特定名称,阴历每月初一。晦朔指农历一个月。
D.羽化,古时道教徒认为得道能飞升变化,把成仙称为“羽化”。
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段选文均介绍了作者游踪,以生动形象的笔触一一展现了所见景物,使人读后有身历其境之感。
B.两段选文都不吝笔墨,详尽描绘了日出全过程山顶的景色变化,有所谓“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气势。
C.《登泰山记》更客观描绘自然之物,情感含蓄内敛;《游黄山记》中的景物饱含作者的感情,更侧重主观感受。
D.两段选文都善用新颖奇妙的比喻使所绘之物呼之欲出;语言虽平浅朴素,却活脱传神,有字立纸上的艺术效果。
9.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2)初濛濛然,熔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
10.有人说,“半山居雾若带然”这一句是神来之笔,请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1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②余始循以入 ④其远古刻尽漫失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12.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文中“泰山之阳”指的是泰山南面。
B.干支纪年和年号纪年是古代常见的纪年法。前者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后者如“壬戌之秋”。
C.东岳泰山,“五岳”之一,在山东省泰安市,其余为西岳华山、北岳衡山、南岳恒山、中岳嵩山。
D.“戊申晦”中的“晦”是根据月亮的情况来纪日,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后一天为晦。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是桐城派作家姚鼐的代表作,全文虽不到500字,却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
B.文中第二段写作者和友人登山的经过。他们顺着中谷进山,没有到古人所说的天门溪水即东谷去欣赏景色。
C.文中第三段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描写泰山日出时和日出后这两个时间段的景色,写出了泰山日出的万千气象。
D.本文的侧面描写很巧妙,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再用“半山居雾”和“足下皆云漫”加以烘托。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阅读课文文段,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泰山之阳,汶水西( )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 )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1)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 )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 ),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 ),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循( )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2)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3)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 )雪,明烛( )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4)
1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汶水西( )流 阳谷( ) 余以(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乘( )风雪 越长城之限( ) 磴( ) 循( )以入 世皆谓之天门云( ) 负( )雪 明烛( )天南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记述了登泰山的经过。文章第1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B.本文写景状物主要采取抓住景物特征从旁烘托的写法。如写泰山的高峻,借人在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的形象来进行烘托。
C.第2段写登山的具体经过,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途中的艰险和初登顶峰所见的壮丽雪景。
D.姚鼐写文章强调“考据”,文中的“古长城也”“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均有考古意味。
17.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B.京师,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称首都;“京”“师”,旧时均可指国都。
C.丁来,干支之一,丁未日的前一天是丙午日,后一天是戊申日。
D.知府,也称太守,中国古代地方职官名,州府最高行政长官。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2)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3)崖限当道者
(4)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二、情景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
(1)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登山的艰难。
(2)文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不言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3)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________,________”。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样子。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太阳正出来,赤红赤红的像丹砂一样,下面有晃动着的红光承托着。
(5)最后一段写泰山上石头的颜色、形状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登泰山记》: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泰山南北两条河流的流向相反,南面“____________”,北面“____________”。
(2)文中写泰山南北的溪水各有归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横亘在阳谷与阴谷分界处的古长城给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文中说明古长城的位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出日观峰的重要地理特征,为后文写登顶看日出埋下伏笔。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把作者从京师到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充分显示了旅途的艰苦。
(6)点明登山的时间、方向及同行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作者通过写台阶表现了泰山路远山高的特点。
(8)作者交代自己登山路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唐代李白用“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来赞美天门;姚鼐对天门的描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写登山的情景时,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高度概括了登雪中泰山的困难和艰辛。
(11)泰山雪景不同凡响,登上峰顶后作者看到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
(12)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概括了泰山雪景的特点。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出了泰安城的夕照美景。
(14)写泰山夕照如画,山闲水静,雾若飘带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日出前山顶的风雪袭人的情况。
(16)作者描写泰山日出前风雪交加、云雾弥漫的苦寒环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比喻的手法写拔地参天的山峰竟然小如樗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写日出之前天边的云霞变化美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泰山日出前,云霞异色,瞬间变幻成五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摹色彩,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
(21)作者写日观峰西面的山峰或红或白,像鞠躬的样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叙述泰山沿途年代久远的石刻的情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写泰山石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描写泰山树木生长情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从“有”和“无”的角度写出了深冬腊月时泰山的特征。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者在《登泰山记》中开篇以“___,___;___,___”交代了泰山的地理环境。
(2)作者用很少的笔墨描绘的泰山夕照图,景色逼真,意境开阔,有风雪初霁的光辉“___”,有城郭山水的美景“___”,尤其是“___”这一神来之笔,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写出了泰山有如仙境的特点。
三、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登泰山记》作于乾隆三十九年,是姚鼐的代表作品之一,被收录于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古文鉴赏辞典》。但影响甚大、( )甚广的《古文鉴赏辞典》对姚鼐《登泰山记》写作背景的介绍存在诸多问题,( )官职的错位等,甚至把刚开始幕修的《四库全书》说成了“《四库全书》于三十七年告成”,还说姚鼐“此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实际上,姚鼐辞官归里有两个理由,一是“养亲”,二是“乞病解官”。养亲是借口,①,特别是后者,你无法想象一个身体不好的人能在天寒地冻之时登泰山看日出。而姚鼐“辞官归里”的真实原因,现在一般认为是其学术观点与四库馆内尊崇汉学之士,特别是戴震的学术观点( );也有学者认为这只是直接原因,而主要原因则是“厌恶封建官场的腐朽险恶和坚持自己的个性独立而‘不堪世用’”。从姚鼐泰山之行所作诗文来看,他辞官后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姚鼐对于为何要旋转在除夕到泰山观日出,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姚鼐格调高雅、特立独行造成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登泰山记》开头即云“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至泰安后所作《晴雪楼记》亦云“余之来也,大风雪数日,崖谷皆满”,《于朱子颍郡斋值仁和申改翁见示所作诗题赠一首》中也有“拟将雪霁上日观,当为故人十日留”之句,可见是因为连日风雪,只得在朱孝纯府上等待天晴。月末天公作美,遂与朱孝纯登山。次年正月初一日所作《题子颍所作登日观图》云:“岂有神灵通默祷?偶逢晴霁漫怀欣。”欣喜之情( )。可见,②,而非刻意为之。
2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留传 包括 不合 溢于言表 B.留传 包含 不和 喜形于色
C.流传 包含 不和 喜形于色 D.流传 包括 不合 溢于言表
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姚鼐为何要选择在除夕到泰山观日出,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姚鼐格调高雅、特立独行造成的。
B.姚鼐对于为何要选择在除夕到泰山观日出,有人认为这是由姚鼐格调高雅、特立独行造成的。
C.对于姚鼐为何要选择在除夕到泰山观日出,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姚鼐格调高雅、特立独行。
D.姚鼐对于为何要选择在除夕到泰山观日出,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姚鼐格调高雅、特立独行。
2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非选择类
2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五、小阅读-课内
26.《登泰山记》中作者是沿怎样的路线登山的?
27.《登泰山记》偏于客观写景还是主观抒情?请谈谈你的理解。
28.《登泰山记》中,作者对日出的壮观场面的描写有哪些特点?请加以赏析。
29.作者在写自己登山的路线和古时候登山的路线时,写法有什么不同?
30.《登泰山记》中描写的泰山晚照图颇负盛名,请体会其中的意境。
试卷第10页,共10页
试卷第1页,共10页
参考答案:
1.C 2.D 3.B 4.(1)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2)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被照着,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好像在朝着日观峰鞠躬。 5.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把云中的山峰比作掷具;“正赤如丹”把太阳升起来的红色比作朱砂,形象生动。
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皆若偻”赋予山峰人的样子,形象生动,写出了日观峰以西山峰的特点,显示出日观峰的雄峻。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第二个“循”意思是“沿着”,宾语是“西谷”,动宾之间不可断开,排除A。
“遂”意思是“于是,就”,表承接,一般放于句首,不能置于句末,排除BD。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 “农历每月初一为‘晦’,……最末一天为‘朔’”错误,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最末一天为“晦”。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依次写了泰山日出时、日出后这两个时间段的景色”错误,应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三个时间段的景色”,如“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就是日出前。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晚日”,夕阳;“如”,像;“居”,停留;“若”,好像;“然”,的样子。
(2)得分点:“或”,有的;“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照着;“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绛”,大红;“皓”,白色;“驳”,杂;“若偻”,像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艺术技巧的能力。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意思是“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把山峰比作“樗蒱”;“日上,正赤如丹”意思是“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把太阳升起的红色比作丹砂,这两处使用比喻,生动形象呈现出云中山峰的情态和日出的颜色。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是所晨曦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这是使用拟人的修辞,“若偻”,像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这里把人的行为状态赋予山,亲切生动,日观峰西面诸峰都比日观峰低,所以这样说,依次展现日观峰的雄峻。
参考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顶。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姚鼐记述。
6.C 7.C 8.B 9.(1)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2)开始时朦朦胧胧,像熔化的白银、散开的丝棉团,过了许久,浑然凝成一片。 10.这是在山顶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居雾”以静写动,写出了雾的轻盈,呈停聚不动的状态。“若带”以小喻大,写出了云雾的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整句话描绘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苦”的宾语是“日炙”,意思是“苦于太阳的炙烤”或者“以太阳的炙烤为苦”,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
“知”的宾语是“云有高下”,而不是“云”,“方知云有高下”意思是“才知道云彩有高下之别”,所以应在“高下”后断开,排除A项。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晦……阴历每月初一”错误,晦是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朔是阴历每月第一天。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两段选文都……有所谓‘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气势”错误,选文二中只是提到云雾离散,“万峰簇簇,仍还原形”,无法展现出红日初升霞光灿烂的景象。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回视”,回头看;“或”,有的;“得日”,照到阳光;“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偻”,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2)“濛濛然”,朦朦胧胧的样子;“熔银散绵”,像熔化的白银、散开的丝棉团;“良久”,许久。
10.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首先理解“半山居雾若带然”的意思。这句话意思是“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这是作者在泰山顶远望和俯视所见的景象。
然后分析手法和效果。“居”,意思是“停留”,“雾”本是浮动的,而此处却说停留在半山腰,这是以静写动,展现出泰山云雾的轻盈。“若”意思是“像”,“带”意思是“飘带”,这是把半山腰的雾气比作飘带,展现出云雾的具体形状,云雾本呈一片,此时却是像一条飘带,为何会有如此效果?显然是因为泰山太高峻雄伟,所以在它面前,云雾就像一条飘带,这是以云雾来烘托泰山之雄伟。这句话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这一笔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这一切令作者心旷神怡,而作者的兴奋和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
参考译文:
一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顶。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二
第二天,攀登大小清凉台,台下的峰峦像笔,像箭,像笋,像竹林。大概一顿饭的工夫,像有一匹白绢飘过来缠绕着树木,和尚高兴地告诉我说:“这是云铺海。”开始时朦朦胧胧,像熔化的白银、散开的丝棉团,过了许久,浑然凝成一片。一会儿云气散去,见万座山峰聚集耸立,又都恢复了原貌。我坐在松树顶上,苦于太阳晒得厉害,忽然起了一片云彩为我遮蔽,才知道云彩也有高下的分别,并不全是一模一样的。傍晚时分,到西海门去看落日。红日快要落山,有一座山峰像用头顶着太阳,好像要吞下去,又像是捧着。我不能戴帽子,怕风将它掀掉;不能穿袜子,怕被水汽打湿;不敢拄拐杖,因为动不动就陷进软沙里;不敢抬头,怕山石崩塌压下。左顾右昐,前后探视,恨不得化成千万个身体,每一座山峰都走到。低头看深谷、怪峰,在脚底下等待着。如果一失足,后果不堪设想。然而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心惊胆战也无济于事。没有办法,只好把性命交付他们了,任凭他走到哪里,觉得身体已经飘飘成仙了。
11.D 12.B 13.C 14.(1)等到已经登到山顶,(只见)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2)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被照着,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鞠躬的样子。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意义和用法能力。
①以:介词,在;②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所以①②不同。③漫:弥漫;④漫:模糊。所以③④也不同。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识记古代文化常识能力。
B.“干支纪年和年号纪年是古代常见的纪年法。前者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后者如‘壬戌之秋’”中“前者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后者如‘壬戌之秋’”说法错误,“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是年号纪年法,“王成之秋”是干支纪年法。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要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依次描写泰山日出时和日出后这两个时间段的景色”错误,文中第三段描写泰山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三个时间段的景色。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1)“及”,等到;“负”,背负,这里指覆盖;“烛”,名词作动词,照亮。
(2)“或”,有的;“绛”,大红;“皓”,白;“驳色”,颜色错杂;“若”,好像;“偻”,鞠躬的样。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顶。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姚鼐记述。
15. 向西 山南面山谷中的水 在 冒 界限 石阶 顺着 助词,无实义 背 照 16.C 17.B 18.(1)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的长城。
(2)东边的山谷,古代称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
(3)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
(4)远望夕阳映照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一幅图画,而在半山腰停留的云雾像一条带子似的。
【解析】15.本题考查识记文言文实词的能力。
注意识记实词的用法:
汶水西流:“西”,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阳谷:“阳”,山南水北谓之“阳”;
世皆谓之天门云:“云”,句末语气助词,无实义;
明烛天南:“烛”,名词用作动词,照。
16.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
C项,“动静结合的方法”错,这是作者描写雪景所用方法,不是描写途中的艰险的方法。
故选C。
17.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B项,“‘京’‘师’,旧时均可指国都”说法错误。京师,指国都。“京”字单用可以指“京师”,“师”字单用没有京城之义。除此之外,“京师”还可以指“天子的军队”或者“朝廷”。在中国古代,国家首都通常称为京师,近现代已不再沿用此称呼。
故选B。
18.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得分点:“当”,在;“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第二句得分点:“谓之”表判断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所说的……”;“至”,到达;
第三句得分点:“崖限当道者”,定语后置句;“限”,名词用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第四句得分点:“居”,停留;“然”,……的样子。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参考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城墙,到了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山崖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19. 道中迷雾冰滑 磴几不可登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日上 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石苍黑色 多平方 少圜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书写需要注意的字词有:磴、苍、明烛、须臾、采、承、圜。
20. 汶水西流 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 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 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 在长城南十五里 自京师乘风雪 历齐河、长清 穿泰山西北谷 越长城之限 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 道皆砌石为磴 其级七千有余 余始循以入 道少半 越中岭 复循西谷 遵至某巅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 崖限当道者 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大风扬积雪击面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其远古刻尽漫失 石苍黑色 多平方 少圜 少杂树 多松 生石罅 皆平顶 冰雪 无瀑水 无鸟兽音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本题易错字:“麓”“巅”“樗”“蒲”“臾”“绛”“偻”“圜”“罅”等。
21. 泰山之阳 汶水西流 其阴 济水东流 望晚日照城郭 汶水、徂徕如画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
解答本题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能运用,考生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徂徕”。
22.D 23.C 24.①身体不好也是借口
②除夕观日出实属偶然
【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正确辨析运用词语的能力。
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这里是指该书传播范围较广,应用“流传”。
包含:里边含有。包括:包含(或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包含”的对象多是抽象的,如意义、道理、精神等,而“包括”的对象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事物。这里是列出了具体的错误,应用“包括”。
不合:①不符合。②不应该。③合不来;不和。不和:①不和睦。②不调和;不谐调。这里用于形容姚鼐和戴震等的学术观点合不来,用“不合”更合适。喜形于色:抑制不住的高兴流露在脸上。
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神情上。“喜形于色”与括号前的“欣喜之情”重复,应用“溢于言表”。
故选D。
2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结构混乱,有两处语病:一是“姚鼐对于为何要旋转在除夕到泰山观日出”中主语“姚鼐”相关的句子没陈述完整便中途易辙,应该把“姚鼐”放到“为何”前面,让介词“对于”掩盖一下这个多出来的成分;
二是句式杂糅.可改为“这是由姚鼐格调高雅、特立独行造成的”或“这是由于姚鼐格调高雅、特立独行”。
只有C项完全修改正确。
故选C。
24.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横线前的“辞官归里有两个理由……养亲是借口”和横线后面的“你无法想象一个身体不好的人能在天寒地冻之时登泰山看日出”“真实原因”等即可得出答案。
第②处,根据横线前的“偶逢晴霁漫怀欣”和横线后的“非刻意为之”等即可得出答案。
25.(1)白茫茫的水汽笼罩着江面,水上浮光远接天边。(我们)任凭小船漂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2)这天,看见途中刻写的石碑,是从唐代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早的石碑都模糊或缺失了。
【详解】本题中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1)白露,白茫茫的水汽;横,笼罩;纵,任凭;如,到,往;凌,越过;茫然,旷远的样子。
(2)是,这;自,从;漫失,模糊或缺失了。
26.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写作思路的能力。
先找到作者游踪的句子,从中提取出作者登山路线上的主要地点,然后依次列出即可。“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由此可见,作者是沿着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这样的路线登山的。
27.【观点一】《登泰山记》偏于客观写景。姚鼐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的统一。单说“考据”,文中处处可见。“古长城”“三谷”“环水”“东谷"“天门”等都是作者考据的内容“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作者好像一个地理学家,只是客观地描述景物,全篇无一句抒情语。
【观点二】《登泰山记》偏于主观抒情。其情感蕴藏在叙述写景之中,其情韵需要仔细吟咏体会才可领悟。读这篇游记,我们被作者浓厚的游兴感染。冬天登山已不多见,选择岁末这一天观日出则更加少见。在万家团聚共度良时之日,作者于泰山之颠皑皑白雪之中翘首迎接红日,这表现了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从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的胸襟开阔,既无孤芳自赏的清高寄托,也没有“独钓寒江雪”的凄楚、孤寂情怀。文章满纸豪情,基调积极、乐观。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探究文言内容的能力。
如果赞同《登泰山记》偏于客观写景,就要从文章写景的角度来理解。文章重在描绘泰山风雪初霁的壮丽景色。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气象雄浑、明朗开阔的画面:苍山与白雪相互衬托,积雪的光泽又与落日的余辉相互辉映,色彩斑斓,形象明丽;而如画的汶水、徂徕是远景,半山萦绕如带的云雾又是近景,层次清晰,景色壮美。除此之外,又记写了泰山的名胜古迹。这些名胜古迹都在日观亭附近,是作者观日出后路上所见。同时,姚鼐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的统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而“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不仅写出了泰山有别于其它大山的特征,还能扣住时令,呼应前文,写出泰山冬季的景物特征。可见,文章只是客观地描述景物,全篇无一句抒情语。
如果赞同《登泰山记》偏于主观抒情,就要从“寓情于景,景中含情”的角度来理解。“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山水游记总要直接或间接地流露出作者对景物的感情,这种感情又表现在游兴上。浓厚的游兴常常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反映,它是积极的、健康的。优秀的山水游记都能艺术地再现自然风光之美,用自然界所蕴藏的美和作者所流露出的感情,感染读者,使读者受到美的陶冶和美的享受。作者姚鼐是不远千里从京都“乘风雪”去泰安的。冬天登山已不多见,选择岁末这一天观日出则更加少见。在万家团聚共度良时之日,作者于泰山之颠皑皑白雪之中翘首迎接红日,这表现了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登山的路程四十五里,作者奋步凭高;山路“迷雾冰滑”,作者在所不顾;“几不可登”的七千多石阶,作者拾级而上;“大风扬积雪击面”,作者豪兴不减。从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的胸襟开阔,既无孤芳自赏的清高寄托,也无“独钓寒江雪”的凄楚、孤寂情怀。文章满纸豪情,基调积极、乐观。
28.①体物入微,形象生动。日出景色在有限的时间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变化,极难描写。作者捕捉到急速变幻中的景色特点,依次写出日出景象的绚丽多彩。“极天云一线异色”描写的是天边的云彩细如一线的特点。“须臾成五采”,抓住了天边云彩瞬间的变化,静动有序,有张有弛“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写日出之景,作者形象生动地正面描摹旭日升起时的灿烂光彩。
②富于想象,融入情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写的是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被照着,或红或白,颜色错杂,好像脊背弯曲的样子。作者用群山的形象进一步衬托太阳这个中心形象,红白相间的山景渲染了日出后的辽阔境界,表现了朝阳的生气和力量。群山“皆若偻”的想象里,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这些山也和作者一样,被日出的壮景陶醉折服了。
③铺垫蓄势,烘托陪衬。“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作者写日出,先造声势,用五更时分的风雪交加、云雾弥漫来衬托日出之前的景象的瑰丽。接着写日出,“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这满天云彩为喷薄欲出的太阳蓄足了势。作者精笔细绘了太阳的形象后,又从日观峰以西的群山景象着笔,描写日出后群山的景象,作者用群山的形象进一步烘托太阳这个中心形象。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作者写“观日出”的文字主要分布在文章的第三段,原文如下: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段是全文的中心。作者于二十八日傍晚登上山顶,第二天即除夕日(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夕即与朱子颖到日观峰上的日观亭,坐候日出。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风雪交加,一与泰山道上“迷雾冰滑”照应,一派寒冬景象。自日观亭向东望去,山谷中云雾弥漫,即所谓“云海”。太阳出来前是,“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作者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这是从对面落笔写出日观亭位于最高处。“白”字写出了白雪覆盖群山的概貌。“稍见”呼应了“五鼓”,说明天色尚暗,一切景象还不清晰,只是朦胧可辨。这太阳未出的昏暗景象对日出奇景起了烘托作用。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这是说,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成为五彩缤纷。这时夜色已退,晨曦初现,太阳的形体未现,光芒已可见。很快这一线异色不断扩张、变幻,成五彩纷呈。这霞光的背景为欲出的太阳蓄了势。太阳出来时是“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这几句描写了太阳正出来,颜色赤红,有红光托着。作者没有写红云幻成半圆形,以极快速度跃出海面的景象,只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生气和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这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把太阳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写日出还不就此为止。作者回头西望,日观峰以西诸山,阳光照射到的,呈红色;照不到的,依然白色。晨曦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有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效果。由此可见,作者在写日出的壮观场面时,善于抓住细节,写得细致入微;同时充分地展开想象和联想,而且将观赏者的主体情感也融入了进去;另外,作者还善于用其他的景物来陪衬日出,这样就显得写景很有轻重之分、层次之感。
29.作者在写两条路线时注意避免雷同,讲究变化错落。写自己登山的路线时,用“始循”“越”“复循”“遂至”等词语,表达明确,叙述清楚;写古时候登山的路线时,把重点放在介绍有关的地理知识上: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东边山谷的水,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地方);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巅,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人都称它为天门。这些地理知识作者信手拈来,非常自然,既让读者增长了见识,又无考据烦冗、生硬之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本内容并鉴赏表现手法的能力。
通过阅读原文,其实可以很明确地找到他们的异同。原文有这样的交代,写自己登山:“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可见,作者写自己登山,重在写路线及动作,关注细节。写古人登山:“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可见作者写古人登山,重在交代地理知识。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避免了重复和繁赘。
30.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出一幅瑰丽的泰山晚照图,意境开阔,既有风雪初霁的光辉,又有晚日照城郭山水的美景。“半山居雾若带然”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又温柔、飘逸的特殊风韵,这一笔给整个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情趣。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散文意境的能力。
作者一登上山巅,望座座青峰披着皑皑白雪,照亮南天。俯瞰泰安城,汉水和祖徕山、沐浴在夕照中,宛如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作者用很少的笔墨描绘的泰山夕照图,景色逼真,意境开阔,有风雪初霁的光辉,有晚日照城郭山水的美景,尤其是“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神来之笔,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这一笔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这一切令作者心旷神怡,而作者的兴奋和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
答案第10页,共14页
答案第11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