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氮气及其化合物
第三课时 课时作业
1.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
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强氧化性
2.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NO,设计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处
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但不能证明该气体为NO
3.标况下,在五个烧瓶中分别充入
① 纯净的氨气 ② 混有1/5空气的HCl ③ 纯净的NO2
④ NO2与O2体积比4︰1 ⑤ NO与O2体积比4︰3
然后做喷泉实验。实验后,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④ D.①>③>②>⑤>④
4.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 ②实验室制取NO2 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
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5.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稀硝酸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B.硝酸能与Na2CO3反应,但不生成CO2
C.硝酸可与Na2S反应制得H2S气体
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的NO2又溶解于硝酸而呈黄色
6.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质量减少,溶液变蓝,同时有气体产生。此盐应是( )
A.KCl B.FeCl3 C. KNO3 D.K2CO3
7.下列关于浓HNO3和浓H2SO4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都可用铝制容器贮存 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
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增大
8.如图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9.下列各组微粒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Na+、NO3-、Cl- B.NO3-、SO32-、Na+、H+
C.NO3-、I-、Na+、Fe3+ D.AlO2-、Al3+、Na+、H+
10.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最宜采用的方法是( )
A.Cu + HNO3(浓) Cu(NO3)2 B.Cu + HNO3(稀) Cu(NO3)2
C.Cu CuO Cu(NO3)2 D.Cu + AgNO3Cu(NO3)2
11.如图是制取、净化并测量生成气体体积的装置示意图。
利用上述装置进行下表所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物质实验 a(液体) b(固体) c(液体)
A 稀盐酸 锌粒 浓硫酸
B 浓氨水 生石灰 浓硫酸
C 浓硫酸 Cu片 NaOH溶液
D 稀硝酸 Cu片 H2O
12.铜跟1 mol/L的硝酸反应,若c(NO)下降0.2 mol/L,则c(H+)下降( )
A.0.2 mol/L B.0.4 mol/L C.0.6 mol/L D.0.8 mol/L
13.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剧烈程度:两者相同
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14.将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从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
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5.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溶液中含量较少的H+和OH-):Na+、NH4+、SO42-、CO32-、NO3-。取200 mL该溶液,分为等体积的两份,分别做下列实验。实验1:第一份中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mL。实验2:第二份中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固体2.33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Na+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SO42-、CO32-、NO3-
C.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O3- D.该溶液中一定含Na+ 有,且c(Na+)≥0.1 mol/L
16.3.2 g铜与过量硝酸(8 mol·L-1、30 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反应后溶液中含a mol氢离子,则此时溶液中所含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
A.(0.2+a) mol B.(0.1+a) mol C.(0.05+a) mol D.a mol
17.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4 B.1∶5 C.2∶3 D.2∶5
18.有某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20 mL,其中含有硫酸的浓度为2 mol/L,含有硝酸的浓度为1 mol/L,现向其中加入0.96 g铜粉,充分反应后(假设只生成NO气体),最多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
A.89.6 mL B.112 mL C.168 mL D.224 mL
19.非金属单质A经过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②在工业生产中气体B大量排放后,被雨水吸收形成了污染环境的_________。
⑵ 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
①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②在常温下D的浓溶液可与铜反应并生成气体C,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0.中学常见的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B―→C+D+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 若A是铁,B是稀硝酸(过量),且A可溶于C溶液中。则A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⑵ 若C、D均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⑶ 若C是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呈弱碱性,C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⑷ 若D为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21.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现就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⑴ 稀盐酸不与Cu反应,若在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⑵ 在一定体积的10 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
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0 mL。
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如KNO3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⑶ 根据下图操作及现象推断酸X为 (填序号)。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浓硝酸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A D C A B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D B D D B A D
19【答案】
⑴ ① H2SO4 ②酸雨
⑵ ①N2 NO2 ②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属于
20【答案】
⑴ Fe+NO+4H+===Fe3++NO↑+2H2O
⑵ C+2H2SO4(浓)2H2O+CO2↑+2SO2↑
⑶ 2NH4Cl+Ca(OH)22H2O+2NH3↑+CaCl2
⑷ Na2CO3+2HCl===2NaCl+CO2↑+H2O (或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
21【答案】
⑴ Cu+H2O2+2HCl===2H2O+CuCl2
⑵ 大于 3Cu+2NO+8H+===3Cu2++2NO↑+4H2O
(3) b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