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6-13 21:2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毛泽东词语积累负隅顽抗 撰写 皖 绥 靖 yúzhuàn潢川 鄂 豫 濂 聿wǎnxiùsuíèwén古宛县 星宿 阻遏 阌乡huángyùliánèyùwǎnjìng负隅顽抗( ) 悍然拒绝( )角落蛮横的样子相关链接和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就歼灭了国名党军112万人,从1947年6月底起,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名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的发电日期是1948年11月5日,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战役的枪声于次日就要打响。白

禧蒋介石马泽东请找出本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背景。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标题: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
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主体:第一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 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军溃败的背景。
第二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三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背景 :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速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批注内容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整体把握新闻的内容。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解放南阳地图梳理写作思路,划分课文层次。第一层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第二层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第四层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把握全文内容,划分全文层次 新闻语言具有真实、准确、及时的特点,请你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这三大特点的句子。《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真实性: 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及时性:1948年11月5日电 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
日下午弃城南逃。准确性:一年多时间内 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
1、南阳解放战争中取得哪些成就? ①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扩大
了老根据地。
②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武装力量。
③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
巩固了根据地。合作探究2、为什么不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要概述一年多来南线我军的战况?南阳的解放,是南线我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
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
最好时机。其次,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
将军为什么弃城南逃。合作探究完成课后练习三。第一小题: ②句好。
因为:“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
“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品味语言完成课后练习三。第二小题: ②句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第三小题: ①句好。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品味语言 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
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 有关
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
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
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
语言准确简明,感彩鲜明。给我们留下
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
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 验、感
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