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五)
一、选择题
1.A2.D3.A4.B
5.D6.B
7.B8.D
9.C
10.D11.B
12.A13.D
14.C15.D
16.B
17.C
18.B
19.D
20.A21.C
22.C
23.A
24.D25.A
26.C27.A28.C29.C
30.C
【难题4解析】北魏孝文帝立孔庙并祭祀孔子,体现
了对汉文化的认同,其主要目的是彰显政权的合法
性,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故选B。
【难题6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在
同体。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重视对边疆民族的
宋以前主要集中在北方各省,宋代以后南移和均匀
治理,同时各民族创造和发展了各具特色的社
化,这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文化教育发
会文化。我们要尊重民族差异,保护民族文化
展有关。故选B。
的多样性,实现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铸牢中华
【难题9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发
民族共同体意识。(4分)
展和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壮大、经济作物种植
32.(1)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增多和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等,是农商社会即
B:《联合国家宜言》。(1分)
宋元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中表现出的特征。故
(2)【示例】选择事件:⑤⑥⑦。观点:抗日战争
选C。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分)说明:抗日战争开
【难题13解析】材料“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
始后,中国坚持全民族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法
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体现出对强权政治的蔑
西斯的势力:194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中国作
视,“非全世界的人民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说明
为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一员,配合盟军作战;
进步人士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D项正确;材料不
1943年,中、英、美三国首脑召开开罗会议;因为
是代表北洋政府的观点,排除A项;材料言论不能
抗日战争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维护世
说明知识分子参与政治,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
界和平作出的卓越贡献,1945年,中国成为联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排除C项。故
国的创始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极大地提
选D。
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综上所述,中国在抗战
【难题15解析】从材料所给时间来看,这一时期日本
中付出巨大的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二战后,
侵华的脚步在不断加快,因此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对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幅度提高。(8分)
工业布局的调整和军费开支的增加,主要是为抗日
33.(1)趋势:不断增长。(1分)成因:工业革命促进
战争服务。故选D。
了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增长是生产力发展的
【难题29解析】材料中“高举马歇尔计划的拍子”是
重要表现(2分)
指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只剩下皮包骨头的狮子”是
(2)英国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改进和推广,
指西欧国家,结合当时美苏冷战的关系可知,该漫
促进了煤炭业的发展,因为蒸汽机的原料是
画意在强调美国借助援助控制西欧,C项正确;“中
煤.(3分)》
间地带”是指冷战时期的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地
(3)历史信息:英国的进口、出口目的地遍布全
区,排除A项;漫画的寓意是苏联对美国马歇尔计
球多个地区;进口地在1854一1856年期间主要
划的抨击,不能说欧美盟友关系极其脆弱,排除B项;
集中在北美、东印度群岛等:出口总额总体呈增
材料未体现苏联对战后欧洲联合的态度及看法,排
长趋势;出口目的地在1844一1846年中亚洲的
比重增多.(任答2点即可,4分)说明:英国在进
除D项。故选C。
行殖民活动和工业革命中,在世界范围内占领
二、非选择题
31.(1)分化削弱匈奴,加强中央政府对匈奴所在地区
比较多的殖民地,把殖民地变成其原料产地(进
口)和销售市场(出口):进口地在1854一1856年
的管理,巩固中央集权。(2分)
(2)变化:汉代注重构建防御体系;唐朝采取较
期间集中在北美和东印度群岛是因为北美和东
为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原因:唐朝国力强盛,
印度群岛是英国的棉花和其他原料的重要生产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
地;出口总额总体呈增长趋势是因为工业革命
融冲击了传统的治边思想;唐太宗“华夷一家”
使英国变成工业国和“世界工厂”,迫切需要打
开世界市场;出口目的地在1844一1846年中亚
的思想。(任答2点即可,4分)
(3)特点: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2分)
洲的比重增多,可能与鸦片战争后,1842年签订
论述: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
《南京条约》,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经济侵略有
融,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中华民族共
关。(任答2点即可,4分)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五)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凌家滩遗址距今约5300年,发掘有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大的石钺、玉
璜,中国史前考古唯一一件龙首形玉器,具有祭祀功能的超大型高等
级公共礼仪建筑,能起到积极防御功能及蓄水和垃圾倾倒场所功能
的外壕。该遗址
A.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可靠依据
B.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特征
C.是目前我国最大规模的原始聚落遗址
D.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与国家初步形成
2.近几十年来,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以人头像、人
面具以及神树造型的青铜制品,具有鲜明的古蜀地域特色。这些与
商王朝平行发展的青铜文化的存在,从一个侧面说明
A.中国始人青铜文明时期
B.贫富分化现象日益明显
C.最早的国家已正式形成
D.中华文明源头的多元性
3.战国时期,“天下”主要对应“冠带之伦”的中原诸侯;秦始皇“尽并兼
天下诸侯”后,“天下”的范围相应扩展至周边“四夷”所处的区域。
这有助于
A.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B.彻底消除了国家分裂的隐患
C.秦国发动统一战争兼并六国
D中原核心地位的巩固与发展
4.北魏孝文帝模仿汉制“立孔子庙于京师(平城)”,并亲赴鲁城(曲阜)
孔庙祭祀,曾下诏:严令取消民间“求财求子消灾祛病”的孔庙祭祀活
动,重续了国家对孔庙的管理制度。孝文帝的主要目的是
A.用儒家思想教化民众
B.彰显政权的合法性
C.用官方制度破除迷信
D.重塑儒学正统地位
5.茶起源于中国,汉唐时期即开始对外传播。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
发音,随着茶叶海外贸易的扩展,传
人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北方以
及广东地区“茶”字的发音形成今
天世界上的cha发音系统;厦门方
言发音形成今天的tea发音系统。
由此可推断
A.两种发音传播时间一致
B.外敌入侵促成tea发音外传
C.两种发音传播路径一致
D.丝绸之路促进cha发音外传
6.如图是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统计表。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宰相籍
贯分布的特点是
朝代
河南
陕西
山东
山西
江苏
湖北
浙江
福建
西汉
11
7
12
唐
63
67
21
44
四
10
宋
20
2
4
8
2
19
14
明
7
2
8
15
A.宋以后星现集中化趋势
19
12
C.科举制发展致数量下降
B,与经济重心的变化相关
D,总体星现北增南减趋势
7.莫高窟,榆林窗四文题记准确记录西立芝项姓氏中比较特殊的
现架,即个名两个姓氏的现象,如程地名九程为汉姓,鬼名为
党项族姓。这些材料可用于研究
A.风俗习惯
B.民族交融
C.奇闻铁事
D.石窟艺术
可只
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