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区2022—2023学年度高二阶段测试
生 物
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依用途划分,属于选择培养基
B.由培养基的原料可知,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培养的微生物可以是酵母菌或毛霉
C.本培养基中青霉素的添加满足了微生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D.若用该培养基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除去青霉素和NaNO3,并应加入尿素
2.如图是酸奶制作的简易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发酵瓶和鲜奶进行无菌处理
B.乳酸发酵菌种和醋酸发酵菌种都属于原核生物
C.保温发酵过程中要适时打开发酵瓶盖放出气体
D.果酒发酵的适宜温度比果醋发酵的适宜温度要高
3.关于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从腐烂的水果上分离产果胶酶的微生物,是因为水果中果胶含量较高
B.为获得某微生物的单菌落,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悬液进行操作
C.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D.酵母菌菌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数值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大
4.酵母菌的品质影响葡萄酒的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为分离出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菌株,进行了如图Ⅰ所示实验,甲、乙、丙、丁锥形瓶内分别加入100mL完全培养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传统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为避免污染发酵装置需严格灭菌
B.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出葡萄酒过滤液的活菌数为6.8×106个/L,此数值可能低于实际的活菌数
C.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菌种接种过程中的试管口、瓶口等无需再灼烧灭菌
D.由图Ⅱ可知,丙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培养瓶密封不严,丁组酵母菌产酒精能力比乙强
5. 下图是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溶液处理,且溶液的渗透压略大于细胞液渗透压
B.过程②可用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主要依据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理
C.过程③表示细胞壁的再生,④⑤需要根据生长发育进程更换不同的液体培养基
D.最终得到的植株相对于甲、乙而言,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因此不具有可育性
6.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型繁殖技术不仅能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还能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B.利用茎尖进行作物脱毒的原因是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C.利用射线、化学物质等诱变因素处理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培养,可获得突变体
D.利用植物细胞培养获得的细胞产物都是植物基本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7.如图表示利用二倍体小鼠所做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①需运用早期胚胎培养技术
B. 图中囊胚细胞的基因型都相同
C. 代孕母鼠需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D. 嵌合体幼鼠是二倍体
8.利用山金柑愈伤组织细胞(2n)和早花柠檬叶肉细胞(2n)进行体细胞杂交可以得到高品质、抗逆性强的杂种植株。下图是7组杂种植株核DNA和线粒体DNA来源鉴定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山金柑愈伤组织细胞没有细胞壁,早花柠檬叶肉细胞去除细胞壁后才能与前者融合
B.用灭活的病毒诱导两种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C.可通过观察融合后细胞的颜色进行初步筛选
D.杂种植株是四倍体,其核基因只来自早花柠檬,线粒体基因只来自山金柑
9.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肝细胞悬液时,可用胃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块
B.恒温培养箱中的CO2浓度维持在10%左右,以维持培养液正常pH
C.为了保证细胞培养所需的无毒环境,需大量添加各种抗生素
D.本实验应设置对照实验,以检测药物对甲、乙的毒性大小
10.我国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与胚胎工程技术成功克隆出了多种哺乳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B.哺乳动物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MII期方可通过显微操作去核
C.重构胚发育到囊胚时内细胞团从囊胚腔中伸展出来的过程称为孵化
D.胚胎移植实质上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状态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11.精子载体法是以精子作为外源基因载体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卵细胞,下图表示用该方法制备转基因鼠的基本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将成熟的精子放入ATP溶液中进行获能处理
B.②采用体外受精技术,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不都来自于父母双方
C.③过程的早期胚胎需要发育到桑葚胚或原肠胚才能进行胚胎移植
D.④过程进行胚胎移植前需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
12.为解决肾供体不足的问题,科研人员进行相应的前期研究。利用“异源囊胚补全法”在大鼠体内培育出了小鼠肾脏(过程如下图),其中Salll基因是肾脏发育的必需基因。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B.过程②的目的是将小鼠ES细胞导入大鼠囊胚并使Salll基因表达
C.过程③操作之前需对代孕大鼠进行超数排卵和同期发情处理
D.大鼠体内的小鼠肾脏是否全由小鼠ES细胞发育而来还需进一步鉴定
13.下图是研究人员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转基因牛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的工具有限制性内切核酸酶、DNA连接酶和载体
B.接受了重组DNA的受精卵可直接移植到代孕母牛的子宫
C.若在②过程中培养到囊胚阶段,对胚胎进行酶处理,可培育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牛
D.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故受体细胞可用胚胎干细胞代替受精卵
14.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滤液沉淀过程在4℃冰箱中进行是为了防止DNA降解
B.离心研磨液是为了加速DNA的沉淀
C.在一定温度下,DNA遇二苯胺试剂呈现蓝色
D.粗提取的DNA中可能含有蛋白质
多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塑料饮水杯、充氧泵、空气过滤器、回旋式单向阀硅胶管等材料制作的一种新型的果酒、果醋两用发酵装置,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罐需预留1/3的空间,主要目的是防止发酵液溢出
B.制作果酒时,软管夹应关闭,出料口取样检测酒精的产生情况
C.排气管设计成弯曲的U形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入发酵罐
D.在制作果酒的基础上制果醋时,只需将充氧泵连接即可,其他条件不变
某种物质S(一种含有C、H、N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S。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S的细菌菌株。实验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S,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S和Y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Y物质是琼脂,甲和乙均需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B.若摇瓶甲细菌细胞估算数为2×107个/mL,每个平板接种量为0.1mL,菌落平均数为200个,则摇瓶内菌液至少稀释104倍
C.③过程所使用的接种环,需采用灼烧灭菌法进行灭菌
D.⑤过程中若S的浓度超过某一浓度时,菌株对S的降解量可能会下降
17. 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纤维废料生产的乙醇,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从而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如图是发酵工程生产燃料乙醇的简要流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生物A能分解纤维素,选育菌种时最好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进行筛选
B.图中②过程常用的微生物B是酵母菌,在接种前要进行扩大培养,缩短生产周期
C.微生物A和微生物B可利用的碳源相同
D.可用发酵工程生产的纤维素酶制剂代替微生物B起作用
18. 如图为细胞融合示意图(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若A、B分别是基因型为Hhrr、hhRr两个烟草品种的花粉,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由于一对隐性纯合基因(r或h)的作用,在光照强度大于800lx时,都不能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是物理法和化学法,原理是依赖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B. 实验开始时必须用纤维素酶和或果胶酶除去不利于原生质体融合的结构
C. 在大于800lx光照下培养,可淘汰5种融合细胞,筛选出基因型为HhRr的杂种细胞
D.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融合细胞培养成杂种烟草植株,原理是细胞具有全能性
19.病毒感染蔬菜、花卉、果树后,会借助胞间连丝等结构扩散,导致其产量和品质退化。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利用茎尖可以快速生产出脱毒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株茎尖细胞中不含病毒的原因可能是该组织胞间连丝不发达
B.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中均需提供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但两个阶段光照条件不同
C.培养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脱毒苗培育是否成功,最终还需要通过接种病毒进行个体水平的检测
20. 科学家通过体外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可获得类似胚胎干细胞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下图为该技术的实验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iPS细胞可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说明iPS细胞在分裂时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B. 图中iPS细胞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的过程中DNA序列不变
C. 图中体细胞转化成iPS细胞时,细胞内部分不表达的基因可能会重新表达
D. iPS细胞经过定向诱导分化,成功修复损伤心脏,体现了iPS细胞的全能性
21.北方白犀牛目前仅剩两头雌性个体,科研人员尝试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利用实验室冷冻保藏的少量北方白犀牛精子拯救该物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研人员可以使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繁育北方白犀牛的试管动物
B.若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出北方白犀牛的克隆动物,该动物一定是雌性
C.为了繁育更多子代,可以选择人工繁育技术得到的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分割
D.进行胚胎移植时,经同期发情处理过的雌性北方白犀牛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22.用精心挑选的如皋白萝卜为原料,在陶罐内加入适量盐、糖等辅料精心施制面成“如皋萝卜条”,脆而不硬、咸中带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腌制一般要超过10天,前期亚硝酸盐含量较高
B.腌制前萝卜和陶罐均须清洗干净后进行高温灭菌
C.发酵初期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酵母菌等微生物活动旺盛,进行有氧呼吸
D.“如皋萝卜条”咸中带甜,是由于盐和糖被萝卜细胞主动吸收
23.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大鼠、小鼠两个远亲物种创造出世界首例异源二倍体胚胎干细胞(AdESCs),具体流程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项技术说明大鼠和小鼠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AdESCs的获得涉及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早期胚胎培养技术等
C.AdESCs的染色体数目与大鼠—小鼠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的不同
D.图中囊胚中的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dESCs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24. 图表示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进行基因定位的过程,在人-鼠杂种细胞中人的染色体会以随机方式丢失,通过分析基因产物进行基因定位。现检测细胞Ⅰ、Ⅱ、Ⅲ中人的4种酶活性,只有Ⅱ具有芳烃羟化酶活性,只有Ⅲ具有胸苷激酶活性,Ⅰ、Ⅲ都有磷酸甘油酸激酶活性,Ⅰ、Ⅱ、Ⅲ均有乳酸脱氢酶活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A.加入灭活仙台病毒的作用是促进细胞融合
B.细胞Ⅰ、Ⅱ、Ⅲ分别为人-人、人-鼠、鼠-鼠融合细胞
C.芳烃羟化酶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乳酸脱氢酶基因位于11号染色上
D.胸苷激酶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上,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5. 马铃薯野生种具有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马铃薯栽培种由于长期无性繁殖致使种质退化。下图为利用马铃薯野生种改进马铃薯栽培种的技术路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铃薯栽培种和马铃薯野生种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新品种1的育种原理为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获得新品种2的育种方法可能是植物体细胞杂交
D.过程①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过程②可用秋水仙素处理
26.EV71是引发手足口病的一种人肠道病毒。为制备抗EV71的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用小鼠进行实验。将EV71灭活病毒、EV71外壳蛋白VP1和VP2作为抗原分别注射到3组小鼠体内,引发小鼠机体产生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多次免疫后,分别取上述3组小鼠的血清和未免疫小鼠血清,测定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强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将EV71灭活病毒、EV71外壳蛋白VP1和VP2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能引发小鼠机体的细胞免疫
B.EV71免疫的小鼠血清抗体不是单一抗体
C.制备抗EV71单克隆抗体时,选用VP1免疫的小鼠脾脏细胞效果最佳
D.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与非EV71蛋白结合强度,目的是排除抗体与其他蛋白的非特异性结合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7.用限制酶对图甲所示DNA片段进行酶切,图乙是DNA酶切片段的电泳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EcoR I和Hind Ⅲ进行酶切时断裂的化学键相同
B.图乙中的A是Hind Ⅲ完全酶切片段的电泳图谱
C.图乙中的B可能是EcoR Ⅰ部分酶切片段的电泳图谱
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
三、非选择题:共3题,共33分。
28.(9分)反硝化细菌能在无氧环境中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2NO3— +10e-+12H+→……
→N2O→N2),在处理工业污水、治理水体富养化中具有重要作用。科研人员想从一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出耐高温(42℃)的反硝化细菌(目的菌),用于提升温度较高的工业污水的脱氮效率,具体流程如下:
注:BTB培养基初始pH=6.8。BTB是酸碱指示剂,酸性条件下为黄色,中性条件下为绿色,碱性条件为蓝色。
(1)BTB培养基以________为唯一氮源,使用____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待平板凝固后,应倒置放在超净台上,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污泥样品梯度稀释后,使用_________(填工具)将样液均匀涂布在BTB培养基上,放在_________________环境中培养2-3天后,挑选显_____色的单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获得纯菌株。
(3)将纯菌株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若在培养瓶顶部检测到N2O,即可鉴定为目的菌。不能依据培养液中硝酸盐的浓度变低来鉴定目的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为计数微生物的数量,一位同学在4个平板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稀释倍数为106的土壤样液0.1mL,培养后菌落数分别为155、160、176、149,则每毫升原土壤样液中上述微生物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2分)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的生殖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如图是胚胎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相关情况,供体1是良种荷斯坦高产奶牛,供体2是健康的黄牛,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产生小牛的几个途径中,属于无性繁殖途径的有应用__________(填数字)。
(2)应用1中,为了大量获取细胞B,需对供体2注射________________,使用__________技术获得重组细胞,最终获得的良种小牛性别为__________。
(3)人工授精时,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在__________。当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会发生__________反应防止多精入卵。若在应用2中进行冲卵操作,则该操作的生理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应用2、3、4中,若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处理,使其__________,得到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__________时期才能受精。
(5)应用3可解决良种动物快速大量繁殖的问题:对囊胚阶段的胚胎通过__________技术获得二分胚①和②,操作时需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6)应用4中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可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在胚胎干细胞培养过程中除需要适宜的温度、无菌、无毒等环境条件以外,营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核苷酸,还要加入__________。
30.(12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抗HPV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准确检测出HPV,从而及时监控宫颈癌的发生,以下是以HPV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抗体检测呈______性的杂交瘤细胞应尽早进行克隆化,杂交瘤细胞的扩大培养,既可在体外培养,也可注射到小鼠___________内培养。
(3)由上述过程生产出的单克隆抗体不能直接用于人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主要手段。为构建重组疫苗,科研人员将衣壳蛋白L1的基因用__________酶和__________酶切割后,构建重组质粒(所用基因及质粒如下图所示),用双酶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含有此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能在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选择性培养基中存活,从而能被准确的筛选出来。
科学家从某些无限增殖细胞的细胞质中分离出了无限增殖调控基(prG),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分裂,这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更多的思路。除本题描述的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外,请再简要写出一种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泰州市姜堰区2022—2023学年度高二阶段测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5 CBCDA 6-10 DBCDC 11-14 BCAB
15.BC 16.ABD 17.AB 18.BCD
19.AB 20.BC 21.ABD 22.AC
23.AD 24.ACD 25.BCD 26.BCD 27.AC
28. (1)硝酸盐(或NO3-) 高压蒸汽灭菌
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的挥发
(2)涂布器 无氧、42℃(高温) 蓝
(3)其他微生物也能利用硝酸盐进行代谢,硝酸盐浓度同样会降低(2分)
(4)1.6×109
29.(1)1和3
(2) 促性腺激素 核移植 雌性
(3) 输卵管 透明带 早期的胚胎都处于游离状态
(4) 获能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MⅡ中期)
(5) 胚胎分割 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6)动物血清(或血浆)
30.(1)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
(2)阳 腹腔
(3)因为小鼠形成的抗体对人体来说是抗原,存在着排异反应
(4)BamH I Hind III 避免自身环化和目的基因反向连接到载体上
有氨苄青霉素,但没有卡那霉素(或填有氨苄青霉素)
(5)通过基因工程向B淋巴细胞中导入prG、利用核移植技术将B淋巴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无限增殖细胞中(其中一种即可得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