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25 12:04:59

文档简介

烟台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高二地理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碳排放权交易指把二氧化碳排放权视为商品,企业间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排放交换,从而达到控制排放总量的目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于2021年2月1日起实施。读碳排放交易原理示意图,完成1~2题。
1.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可直接
A.减少酸雨危害 B.减少大气污染
C.抑制海平面上升 D.缓解气候变暖
2.若图中甲、乙两企业均为钢铁厂,且获得等量碳排放配额,以下推断最可能正确的是
A.企业甲产品科技含量低  B.企业乙能源使用效率高
C.企业甲产品运输量更大 D.企业乙碳排放总量更大
我国是世界海水养殖第一大国,养殖海域作为蓝色农业的空间载体和生产要素,堪称海洋国土中的“蓝色农田”。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多方力量制约下,我国海产养殖面积近年来出现下降趋势。下表示意1989一2020年我国沿海四个不同省级行政区海水养殖面积动态度(某时期内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读下表,完成3~4题。
3.下列要素与省级行政区海水养殖面积动态度的变化呈负相关的是
A.冷链水平 B.海域面积 C.居民消费能力 D.城市用地占比
4.为缓解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海水养殖之间的矛盾,建议表格中动态度为负的省级行政区
A.扩大滩涂养殖 B.转向深海养殖 C.增加养殖品种 D.提高养殖密度
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实施“小田变大田”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据此完成5~6题。
5.“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分布不平衡 B.劳动力成本降低
C.饮食消费结构升级 D.耕地流转费用下降
6.该项土地整治可以
A.增加农业经营主体数量 B.提高农业生产多样化水平
C.缓解耕地非粮化的倾向 D.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出数量
“珊瑚屋”是用珊瑚当墙,茅草搭盖而成。数百年以来,广东省徐闻县海边居民采掘珊瑚石,作为建筑材料,建造了大量的“珊瑚屋”。近十几年来,国家对珊瑚礁进行了保护,严禁采掘海中的珊瑚礁。目前,有关专家学者呼吁对现存“珊瑚屋”进行开发性保护。下图示意徐闻县地理位置及“珊瑚屋”景观。据此完成7~8题。
7.影响早期“珊瑚屋”建造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科技水平
8.“珊瑚屋”所在地区
A.海岸线平直 B.以沼泽为主 C.多雷暴天气 D.地表水丰富
9.目前,有关专家学者呼吁对现存“珊瑚屋”进行开发性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A.进行民俗教育 B.调节小气候 C.减弱温室效应 D.保护生物多样性
农村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和各种资源,从事集约化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模式,是一种优化的生态系统模式,该模式由塑料大棚亚系统、沼气池亚系统、猪舍厕所亚系统、庭院园田亚系统和居民组成。下图为我国某地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平面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各生态系统产出占总产出百分比)。据此完成10~11题。
10.猪舍建在地下沼气池之上并与大棚相通的主要目的是
A.节约庭院地面有限的空间 B.防止沼液污物溢出地面
C.为大棚提供充足的肥料 D.提高冬季猪舍内的温度
11.该地发展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的有利条件是
A.丰富的土地资源 B.充足的剩余劳动力
C.便捷的交通运输 D.先进的农业技术
中央针对我国长期实施的“藏粮于仓、以丰补救”战略带来的问题,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下图示意我国山西、湖北、河北、黑龙江、西藏五省区的耕地和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读图,完成12~13题。
12.甲、乙、丙、丁所对应省份正确的是
A.黑龙江 河北 湖北 西藏 B.黑龙江 湖北 西藏 河北
C.西藏 黑龙江 湖北 河北 D.湖北 黑龙江 河北 西藏
13.为响应中央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各省应该
A.甲省接受南水北调水源,缓解水土不协调
B.乙省依托有利的交通位置,加强粮食储备
C.丙省促进耕地流转,减少土地的撂荒现象
D.丁省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商品粮生产
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及某海洋牧场景观。据此完成14~15题。
14.保障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经济效益 C.环境承载力 D.科学技术
15.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对国家安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①缓解耕地资源紧张,保障粮食安全 ②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
③实现水产品多元化,保障粮食安全 ④减轻海洋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非选择题(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油橄榄原产地中海沿岸地区,是一种常绿乔木,经油橄榄直接压榨出来的橄榄油营养丰富,被誉为“液体黄金”。1964年我国引种油橄榄,在广东、重庆等南方8省试种,均未能稳产高产。1975年甘肃省武都区引种成功,该地(下图)海拔1300米以下的河谷、低山广泛种植油橄榄。油橄榄上市季节集中,一天内完成手工采摘、压榨、存储最佳。经过50多年发展,该地成为我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
(1)分析武都地形对油橄榄生产的不利影响。(6分)
(2)目前,武都区集聚了近20家油橄榄系列产品加工厂,生产橄榄油、化妆品、医药等10大类产品。分析该地集聚众多油橄榄加工厂的原因。(6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山东峡山湖是省内的最大人工水库。湖区东南岸发育有大面积的滩砂沉积体(滩坝),最高距湖面约有4米。每年春夏之交,湖区水面下降幅度较大时,沉积体常暴露于水面之上,坝后会形成暂时性湖湾。下图示意峡山湖位置及湖区南部剖面。
(1)指出峡山湖的最主要补给来源,并在图中绘出示意。(4分)
(2)与西岸相比,分析湖区南部的东岸利于形成大面积滩砂沉积区的地貌条件。(6分)
(3)说明滩坝后方较大规模暂时性湖湾的形成过程。(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作为能源消费大国,我国一直以来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煤炭消耗造成的空气污染及其他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社会、能源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下图为2005~2050年(含预测)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示意图。
(1)据图说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6分)
(2)据图分析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分)
(3)简述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需求与能源安全形势。(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藏粮于地”,目的是要保护好现有耕地,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实现粮食稳产高产。“藏粮于技”,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
近年来,吉林省梨树县致力于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推广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成功探索出一种新的耕作方式,被称作“梨树模式”。该模式研制出的免耕播种机具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清理秸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目前梨树县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6%,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截至2022年4月13日,我国国家级制种基地达到216个,覆盖了粮棉油糖果菜茶等重要农作物。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以下两图为梨树县地理位置和河西走廊种子生产基地分布图。
(1)从气候角度说明河西走廊发展制种业的有利条件。(3分)
(2)“梨树模式”的核心是秸秆覆盖返田。说明“梨树模式”对改善当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影响。(6分)
(3)请你从“藏粮于技”的角度,谈谈我国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措施。(4分)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高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D B D C A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B A C D A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2分)
(1)武都以山地为主,地表破碎,难以连片大规模种植油橄榄;武都地势起伏大,采摘后难以及时运输、加工;武都冬春降水少,需灌溉,地势起伏大导致灌溉设施建设和维护成本高。(6分)
(2)油橄榄加工应接近油橄榄产地,武都油橄榄生产规模大,原料供应充足;便于就地收集、采摘以及时组织生产,可节约生产成本并保证品质;武都区产业基础较好,便于生产协作和信息交流,获得集聚效益;武都区油橄榄品牌影响大,获得品牌效益。(答出其中3条即可,6分)
17.(14分)
(1)河流水(2分)在河流处绘出流向(2分)
(2)东岸水下湖床较浅、坡度较缓;东岸水下湖床坡面较广,为大面积沉积提供空间;东岸水下的局部隆起可减缓水流速度,利于泥沙沉积。 (6分)
(3)峡山湖水位季节变化大,丰水期淹没滩坝及后方低地;枯水期水位下降后,滩坝出露,坝后低地滞水形成湖湾。(4分)
18.(16分)
(1)煤炭能源消费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核电、水电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显著提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逐渐向低碳、环保、清洁转型。(6分)
(2)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整体仍较突出,未来生态环境逐渐改善;2005~2020年,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提高,大量使用煤炭,导致环境问题严峻;2020年后,我国煤炭消费比重降低,燃煤产生的污染物减少,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6分)
(3)随经济持续发展,能源消费总量继续增长;天然气、石油消费量进一步增长,对国外能源依赖度高,我国能源安全形势较严峻。(4分)
19.(13分)
(1)夏季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利于生产优质种子;气候干燥(光照强),利于种子的晾晒和存储;冬季气温低,病虫害滋生少,化肥、农药使用少。(3分)
(2)秸秆覆盖可减弱风蚀和水蚀作用,减少土壤破坏,减轻黑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秸秆还田利于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减轻土壤污染;秸秆还田大幅降低其焚烧数量,减轻大气污染。(6分)
(3)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培育良种,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利用科技,加强农作物病虫害及旱涝灾害监测预警,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轻简、绿色、高效的生产技术。(答出其中两条即可,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