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25 17:1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测试二
1.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当m、n、p、q为任
意整数时,下列说法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②体系的密度不再改变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 
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发生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发生断键反应
A. ③④⑤⑥ B. ③④⑥ C. ①③④ D. ②③⑥
2.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放热57.3kJ。 1 L 0.5 mol/L的NaOH溶液中加
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分别为△H1=-a kJ/ mol、
△H2=-b kJ/ mol、△H3=-c kJ/ mol,则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a>b>c B.a<c<b C.b>a>c D.a>c>b
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C.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1·min-1
5.下列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
A.物质状态改变 B.有新物质生成 C.物质颜色改变 D.有气体放出
6.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7.在一密闭容器中,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 + 2B(g)2C(g),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是( )
A.40% B.50% C.60% D.70%
8.一种酸性生物燃料电池应用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2+ 、Mg2+透过离子交换膜X移向a极
B.负极反应式为C6H12O6+6H2O-24e-=6CO2+24H+
C.1 molC6H12O6 转化为CO2,迁移到正极区的离子总数为12 NA
D.该装置可用于处理废水、硬水软化,
同时还可产生电能
9.(双选)反应4A(s) + 3B(g)2C(g) + 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1·min-1
B.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
C.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1·min-1
D.在这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
10.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D.总反应为:2Li + 2H2O=== 2LiOH + H2↑
11.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生铁投入稀盐酸中不能形成原电池
B.镀锌铁放入稀硫酸中后,铁作负极
C.铝片和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OH溶液中,Mg较活泼作负极
D.铝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铜作负极
12.某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有下述反应:A(s)+2B(g) C(g)+D(g)。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混合气体的压强 ③A的质量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⑤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③④⑤
13.100 mL 6 mol·L-1硫酸溶液与过量锌粒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
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 B.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C.加入适量NaCl溶液 D.加热
14.已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484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
吸收能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能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
裂时吸收能量为( )
A. 920 kJ B. 557 kJ C. 436 kJ D. 188 kJ
15.如图所示,ΔE1=393.5 kJ,ΔE2=395.4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需吸收1.9 kJ热量
B.石墨和金刚石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1 mol金刚石具有的总能量高于1 mol CO2的总能量
16.除了用手触摸和温度计测量外还可以借助其他方法感知温度的变化,如在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为放热反应时,可采取如下两种方法:
⑴ Ⅰ、Ⅱ装置能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的事实是:________ _____ ____。
⑵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 ____。
17.氯铝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 通入Cl2(g)的电极是______(填“正”或“负”)极;
⑵ 投入Al(s)的电极是______(填“正”或“负”)极;
⑶ 外电路电子从_____(填“Al”或“Cl2”)极流向__(填“正”或“负”)极;
⑷ 每消耗8.1 g Al(s),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_____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8.⑴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气体混合物的密度不变 B.气体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不变
C.气体混合物的质量不变 D.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E.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 F.容器的体积不变
① 一定温度下,恒容密闭的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s)和H2O(g),发生反应:
C(s) + H2O(g)H2(g) + CO(g),上述选项A~F中,可以证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
是 (填序号)。
② 一定温度,恒容密闭的容器中发生反应:I2(g) + H2(g)2HI(g),上述选项A~F 中,可以证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③ 一定温度,恒压密闭的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 + O2(g)2SO3(g),上述选项A~F中,可以证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⑵ 将3 mol A和2.5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g) + B(g)xC(g) + 2D(g),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的压强变小,已知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填写下列空白:
①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 。
②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与原容器内压强的比值为 。
19.⑴ 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1 mol N2和1 mol O2完全反应生成NO会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 kJ能量。
INCLUDEPICTURE "E:\\朱天华\\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 必修第二册\\17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朱天华\\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 必修第二册\\word\\17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朱天华\\2020\\同步\\化学\\化学 人教 必修第二册\\word\\178.TIF" \* MERGEFORMATINET
⑵ 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O2-可在固体电解质中自由移动。
①NiO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外电路中,电子是从____________(填“NiO”或“Pt”)电极流出。
③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B B B B A A BD C
11 12 13 14 15
D C C C A
16【答案】
⑴ Ⅰ中红墨水左高右低、Ⅱ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⑵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为放热反应,使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锥形瓶内气压增大。
17【答案】
⑴ 正 ⑵ 负
⑶ Al 正
(4)0.9
18【答案】
⑴ ①ABCD ②E ③ABF
⑵ ①20% ②10:11
19【答案】
⑴ 吸收 180
⑵ ①氧化 ②NiO ③O2+4e-===2O2-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