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生物与环境-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必备精品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必备精品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25 23:3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首页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第一课
生物与生物圈
复习目标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序号 内容 目标要求 了解 知道 掌握 理解
1 生物的共同特征 √
2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
3 学会确认和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
4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
5 食物链与食物网,能量与物质在食物链中的传递 √
6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类型,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
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知识框架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中考要点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中考要点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考点1.生物的特征
1.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有应激性)
5.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中考要点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中考要点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考点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为两大类:
①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捕食、竞争、寄生、共生、合作等)
②非生物因素:光、空气、温度、水等。
中考要点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中考要点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考点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适应:生物对环境表现出的相适合的现象。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统一。
2.适应的特征
①普遍性: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骆驼刺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②相对性:生物适应它所生存的环境是在一定程度、一定时间,上的适应,并不是永久的,长期不变的。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蚯蚓增加土壤肥力等。)
中考要点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中考要点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考点3.食物链.食物网
1.定义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1)箭头指向吃者(捕食者);
(2)食物链的开始即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植物,其它都是动物;
(3)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4)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如:草→兔子→狐狸→狼
2.食物链的书写及判断
中考要点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中考要点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考点3.食物链.食物网
3.食物链隐含的关系
(1)能量流动:从低级向高级流动,逐级消耗流失减少
(2)数量关系:食物链中越低级,生物数量越多;越高级,生物数量越少。
(3)富集作用: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逐级积累,越高级体内含量越多。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4.食物网
中考要点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中考要点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考点4.生态系统
1.定义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2.组成:
生产者(绿色植物)
(1)生物部分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2)非生物部分 光、水、空气、土壤等
3.生态系统的类型
4、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5、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是又是有限的
中考要点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中考要点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考点5.探究实验
1.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2.设计关键
3.鼠妇生活环境的探究实验
设计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即对照试验实验组1.和对照组2.只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一样)【控制变量法】
◆考查重点:变量的设置与识别
典型题例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选项 诗句或谚语 生物学知识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食物链∶蝉→螳螂→黄雀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水泛绿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微生物促进物质循环
例题1.下列诗句或谚语中所蕴涵的生物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A
典型题例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例题2.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 ,兔、鼠等动物属于 。
(2)该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 。
(3)若要表示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 和非生物部分。
(4)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繁茂,兔的数量并不会无限制的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如果该环境中鹰大量减少,在短时间内蛇的数量将会 。
(5)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生物难以分解且无法排出体外的某种有毒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生产者
消费者
5
食物网
分解者
自动调节
增加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例题3.小李同学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以下实验方案:用长方形不透光纸盒作为容器,按照图所示设置。在纸盒两侧中央各放5只大小一样的、活动状况相似的鼠妇,先将装置静置2分钟,然后开始记录第2至第10分钟内两侧鼠妇的数量,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观察统计记录结果如表。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这个实验所探究的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索是 。
(2)小李同学此次探究提出的问题是 。
(3)探究实验常常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此次探究实验的实验组是 环境。
(4)在纸盒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而不是1只,目的是为了提高实验的 。
(5)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除了本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外,还有 因素

光对鼠妇分布有影响吗?
光照
科学性
生物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课堂练习
1.对下列诗句中所描绘的生物学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种间竞争
B.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生物影响环境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环境影响生物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动物的觅食行为
2.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一山不容二虎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课堂练习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C
D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课堂练习
3.如图为小哲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它是不是生态系统呢 下列从生态系统组成角度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生态瓶中生物种类少,不是生态系统
B.生态瓶中生物数量少,不是生态系统
C.生态瓶中包含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生态系统
D.生态瓶中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是生态系统
4.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
B.该食物链能量最终来源于丙
C.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丙体内积累最多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D
A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课堂练习
5.广西梧州市苍海国家湿地公园是西江水道上的明珠。万亩苍海,山水相映,绿树婆娑,蒲苇芦荻,鹭飞鱼跃,蛙鸣鸟叫,独具城市河湖与库塘湿地特色,是候鸟停歇和越冬的好地方。如图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7中的水生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生物部分中的 。
(2)图7中的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3)图7中共有 条食物链。
(4)若该生态系统受到农药污染,则图中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是 。
(5)保护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呢
。(答出一点即可)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生产者
鱼鳍
4

例如: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课堂练习
6.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将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结合起来,实现共同富裕。某地依托农田、鱼塘等自然资源打造集人工湿地、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一体化的田园综合体(如图1)。其中人工湿地具有收集、蓄存雨水,净化生活污水实现循环使用,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功能(如图2)。
某校学生到该生态园游学,科学老师布置了研学作业,请一起完成下列作业:
(1)人工湿地内的芦苇、藻类植物、浮游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 ;
(2)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的有 (写出两种);
(3)为了增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请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
(4)图3是科研人员对人工湿地内某条食物链“I→Ⅱ→Ⅲ”中的各级生物含有的能量进行检测的结果。结合图3信息完成案例分析:“荒岛求生”竞赛游戏中,假如某人所剩食物除了水,就只有一袋玉米以及两只鸡(鸡除了玉米外没有其他食物来源)。以下提供的两个方案中,哪个方案可以使他生存更久 。
A.先吃鸡,后吃玉米 B.先吃玉米,鸡养到最后吃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生物群落
阳光、空气、水分等
例如:增加生物种类
A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课堂练习
7.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其中一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一中的草属于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中的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 和非生物成分。鹰和蛇的关系是 。
(2)图二中的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面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草原植被得以恢复。上面事例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生产者
分解者
既是捕食关系,也是竞争关系

自动调节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课堂练习
8.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图一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二为其中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A的生活方式是 。
(2)生态系统中生物因素对生物是有影响的,鹰在该生态
系统中处于第 营养级,鹰与蛇是 关系。
(3)丁代表的生物是 ,它体内的能量最终来
源于 。
(4)在草→兔→狐这条食物链中,若狐获得8千焦能量,则
至少消耗草 千焦能量。
(5)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鼠大量增多,导致草场严重破坏,
引起生态失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是有
一定限度的。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腐生
三、四
捕食和竞争

太阳能
200
自动调节能力
第1课 生物与生物圈
●课堂练习
9.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探究
探究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
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请回答:
(1)针对“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吗 这个问题,请你作出假设: 。
(2)对(1)所提出的问题,应选择 瓶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 开始的。
(4)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 瓶。
复习目标
知识框架
中考要点
典型题例
下一页
返回
课堂练习
光对生态系统有影响
C
太阳能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