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五县联合质检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三明市五县联合质检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26 17:43:08

文档简介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五县联合质检考试
高一生物 评卷标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5小题,1-25 每题 1分,26-35 每题 2分,共 45.0 分)
1 -5 B D B C C 6-10 D B C C D 11-15 B B C B B 16-20 A B D D B
21-25D C D A C 26-30C B D B B 31-35 B D C B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空 1分,标注除外,共 43.0 分,)
36. (1)半保留方式 ; 碱基互补配对
(2)胞嘧啶;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碱基对
(3)解旋酶 ; DNA聚合酶
(4)3n-m
1
(5)2
(6)1000
37. (1)RNA聚合 ; 四种核糖核苷酸; 24.95%
(2)翻译; 核糖体
(3)精氨酸
(4)miRNA-195与 BDNF基因表达的 mRNA形成局部双链结构 (2分);
增强; 减少
38. (1)DNA的复制
(2)E2F2 ;C1D1
(3)第二极体和卵细胞(2分,答对一个给一分,全对给 2分);
图 4; 自由组合
(4)4; 0; 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或:互为姐妹染色单体)
(5)图 5
39.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途径,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分)
(2)CAG
(3)①常; 隐; 伴 X; 隐
②BbXDXd或 BbXDXD(2分,答对一个给一分,全对给 2分); 100%
1
③女孩; 6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1小题,每空 1分,标注除外,共 12.0 分)
40. (1)D
(2) HRV的 RNA ; 作物细胞的核糖体 ; 作物细胞
(3)HRV的 RNA
(4) RNA是车前草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5)①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2
分)
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 (2分)
②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 RNA病毒;反之为 DNA病毒 (2分)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五县联合质检考试
高一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1-25 每题 1分,26-35 每题 2 分,共 45.0 分)
1. 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自然条件下,将纯种高茎与纯种矮茎间行种植,收获矮茎植株上所结
的种子继续播种,长出的植株将表现为( )
A. 都是高茎 B. 都是矮茎 C. 1 高茎:1矮茎 D. 3 高茎:1矮茎
2.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 F1总表现显性性状 B.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 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1 D.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3. 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遗传信息可以从 DNA 流向 RNA,也可以从 RNA 流向蛋白质
B. 细胞中以 DNA 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 RNA 均可编码多肽
C. 细胞中 DNA 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
D. 染色体 DNA 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 RNA 分子
4. 基因型为 aaBbccDdEEFf 的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基因型为 aBcDEf 的精子的机率为( )
1 1 1 1
A. B. C. D.
64 4 8 16
5. 普通金鱼(tt)和透明金鱼(TT)杂交,其后代为五花鱼(Tt)。现五花鱼之间进行杂交,问
其后代表型种类和比例是( )
A. 2 种,3:1 B. 2 种,1:1 C. 3 种,1:2:1D. 3 种,1:1:1
6.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含义相同 B. 同源染色体都来自父方
C. 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 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
高一生物试卷第 1页(共 12页)
7. 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 A~C段
B. C~D 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 DNA 的数目之比为 1∶1
C. 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I~M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
个细胞周期
D. 图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为 A~B 段和 I~M段
8. 下图中 abcd 分别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B. b 与 d 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前者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C. 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
现出多样性
D. c 形成受精卵的 DNA 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
9. 下列有关科学家实验的研究方法及技术叙述错误的是( )
A. 摩尔根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 沃森和克里克运用了模型构建的方法
C. 格里菲斯实验运用了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技术
D. DNA 半保留复制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
10. 人的 X染色体和 Y染色体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
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 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
C. 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 X、Y 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联会
高一生物试卷第 2页(共 12页)
11. 成人型多囊肾病由基因 H、h控制,患者在成年后出现双侧肾脏囊肿。黏多糖贮积症由位于 X
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 E、e控制。下图是一个家系图(Ⅱ-5 和Ⅱ-6 是双胞胎姐弟、不考虑基因突变)。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成人型多囊肾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若Ⅱ-8 是男孩,则该男孩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1/2
C. Ⅲ-10 的致病基因来自于第Ⅰ代的 2号个体
E
D. Ⅱ-5 的每个次级卵母细胞都可产生基因型为 hX 的卵细胞
12. 家蚕皮肤正常(A)对油性(a)为显性,且 A和 a基因只位于 Z染色体上。现有一对皮肤性
状不同的家蚕杂交,其子代雌雄都有油性蚕和正常蚕,则亲本基因型(母本×父本)是( )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Z Z ×Z W B. Z W×Z Z C. Z Z ×Z w D. Z W×Z Z
13. 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
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
A. 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
B.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
C. 作为遗传物质的 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
D.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
的形态结构
32 35
14. 如果用 P、 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分别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找
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35 32
A. 可在外壳中找到 S B. 可在 DNA 中找到 P
32 32 35
C. 可在外壳中找到 P D. 可在 DNA 中找到 P、 S
高一生物试卷第 3页(共 12页)
15. 下列有关细胞中 DNA 和 RNA 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常一个 tRNA 上只有一个反密码子,携带一个氨基酸
B. 细胞中 DNA 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
C. 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 DNA 空间结构的稳定
D. 通常一个 mRNA 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16. 下图为 DNA 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④是一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 ⑤表示的化学键是氢键,可被解旋酶催化断开
C. DNA 分子的多样性与其中碱基对的排列序列有关
D. ⑦是磷酸二酯键,复制时由 DNA 聚合酶催化形成
17. 某双链 DNA 分子有 100 个碱基对,其中有腺嘌呤 35 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00
A. 该 DNA 分子蕴含的遗传信息种类最多有 2 种
B. 该 DNA 分子在第 4次复制时消耗 520 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 DNA 分子每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18. 1957 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1970 年他又重申了中心法则的重要性并完善了中心法则(见
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心法则描述了生物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B. 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C. 图中①~⑤过程都可以在细胞内发生
D.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界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19. 下列与遗传信息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 分子中的全部片段都含有遗传信息
B. 转入了海蛰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鼠在正常光线下没有发出绿色荧光,说明基因一
高一生物试卷第 4页(共 12页)
经转移,就会散失遗传信息
C. RNA 病毒没有 DNA 分子,所以没有遗传信息
D. DNA 分子中的遗传信息来自于 4种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
20. 继 1965 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 1982 年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 tRNA 之后,我国又在人工合
成淀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下列关于三种合成物质
叙述错误的是( )
A. 牛胰岛素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B. 酵母丙氨酸 tRNA 是一条核糖核苷酸链,碱基间不形成氢键
C. 淀粉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是植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
D. 三种物质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但组成元素不同
21. 图为 DNA 分子正常复制的片段,图中编号① ④表示 DNA 单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和④的碱基序列相同
B. ③和④的碱基序列互补
C. 该过程可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D. 该过程只需要 DNA 聚合酶的参与
32
22. 将一个不含放射性同位素 P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 DNA 呈环状,一个 DNA 中含有 m个碱基,
32
其中有 a个胸腺嘧啶)放在含有 P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到
如图Ⅰ、Ⅱ两种类型的 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的预测
与分析,正确的是( )
A. 一个亲代 DNA 经三次复制后产生的子代 DNA 有Ⅰ、Ⅱ两种类型,且比例为 1:7
B. DNA 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高一生物试卷第 5页(共 12页)
n
C. 一个亲代 DNA 复制 n次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2 -1)(2 -a)个
D. DNA 复制过程需要的酶主要是 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
23. 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牝鸡司晨”现象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B. 患红绿色盲夫妇生的孩子均为色盲,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C. 长翅果蝇的幼虫在 35 ℃下培养都是残翅,可能与温度影响酶活性有关
D.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都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不同
24. 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种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为 DNA,在正常情况下复制后形成两个相同的 DNA
B. ②为 tRNA,一种 tRNA 可携带不同的氨基酸
C. 遗传信息位于①上,密码子位于②上
D. ①和②共有的碱基是 A、C、G、T
25.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B. 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 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D. 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都是等位基因
26.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下列有关这两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都选用结构简单、繁殖快的生物作为实验材料
B. 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设法把 DNA 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研究各自的功能
C. 都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2 35
D. 赫尔希和蔡斯用 P、 S分别标记 DNA 和蛋白质,来研究 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高一生物试卷第 6页(共 12页)
27. 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基因型为 AaDd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aaDd 的个体杂
交的后代会出现 4 种表现型,比例为 3:3:1:1
C. 如果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 4 种配子
D. 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 4 种表现型,比例为 9:3:3:1
28. 噬菌体ΦX174 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 DNA 分子(正链)。感染宿主细胞时,首先合成其互补
的负链,形成闭合的双链 DNA 分子,之后正链发生断裂,产生 3′-OH,再以此为引物,以未断裂
的负链为模板,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使 3′-OH 端不断延伸。延伸出的长链可切割、环化产生很
多拷贝的环化正链,进而与噬菌体的蛋白质颗粒组装产生子代噬菌体。其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噬菌体ΦX174 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数量相等
B. 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双链 DNA 分子时需要解旋酶参与
C. 噬菌体ΦX174 的 DNA 复制方式可称做半保留复制
D. 该过程表明可以只以一条链为模板进行 DNA 的合成
29. 取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下。下列分析符合条件正确的是( )
A. 基因 1~6中控制 ATP 水解酶合成的基因最可能是基因 4
B. 细胞 a~g中生理功能最为近似的应该是细胞 b和细胞 e
C. 组成 1~6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均不同
D. a~g 各个细胞中染色体上所含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完全不同
高一生物试卷第 7页(共 12页)
30. 下列关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 复制特点”具体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某双链 DNA 分子中,G占总数的 38%,其中一条链中的 T占该 DNA 分子全部总数的 5%,那么
另一条链中 T在该 DNA 分子中的碱基比例为 7%
B. 已知一段 mRNA 有 30 个碱基,其中 A+U有 12 个,那么转录成 mRNA 的一段 DNA 分子中就有
30 个 C+G
15 14
C. 将含有 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 2个 DNA 都用 N标记,只提供含 N的原料,该细胞
15 14
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1次减数分裂,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 N 、N 标
记的 DNA 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是 50%、100%
1000
D. 一个有 2000 个碱基的 DNA 分子,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 4 种
31. 如图,某高等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若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和另
一条染色单体上的 a发生了交叉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 复制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B. 若 的基因型是 Ab,则 的基因型是 aB
C. 等位基因 A和 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 分裂完成后,亲代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32. 如图四幅图表示了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和“噬菌体侵染
细菌的实验”中相关含量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32
A. 图甲表示在“ 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35
B. 图乙表示在“ 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高一生物试卷第 8页(共 12页)
C. 图丙表示“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 S性细菌的数量变化
D. 图丁表示“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 S性细菌的数量变化
33. 牵牛花的颜色主要是由花青素决定的,如图为花青素的合成与颜色变化途径示意图,从图中
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花的颜色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
B.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 若基因③不表达,则基因①和基因②也不能表达
D. 生物性状由基因决定,也受环境影响
34. 如图表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c表示生理过程,下列正确的是( )
A. a、b 过程可以发生在人体胰岛 B细胞的细胞核中
B. b 过程与 c过程涉及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C. 一种⑤只能对应一种④,④的种类由⑤上的密码子决定
D. ②上可结合多个③,以提高每个蛋白质分子的合成速度
35. 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的产物中有些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 过程②的场所是核糖体,该过程中有水生成
C. 物质 a上含有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
D. 组成物质 a、b、c、d的基本单位共有 8种
高一生物试卷第 9页(共 12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空 1分,标注除外,共 43.0 分,)
36. 下列甲图中 DNA 分子有 a和 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可看成 DNA 的复制方式是______,此过程遵循了______原则。
(2)指出乙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1______,7______,8______。
(3)甲图中 A和 B均是 DNA 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 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
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其中 A是______酶,B是______酶。
(4)已知 G和 C之间有 3个氢键,A和 T 之间有 2个氢键,若某 DNA 片段中,碱基对为 n,A有 m
个,则氢键数为______。
(5)若图乙中亲代 DNA 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 G变成了 A,则该 DNA 分子经过 3次复制后,
发生差错的 DNA 分子占 DNA 分子总数的______。
32
(6)假如图甲中的亲代 DNA 分子含有 1000 个碱基对,将这个 DNA 分子放在用 P标记的脱氧核苷
酸的培养液让其复制一次,则新形成的一个 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______。
37.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由两条肽链构成,能够促进和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的生长
发育。若 BDNF 基因表达受阻,则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如图为 BDNF 基因的表达及调控过程:
(1)甲过程需要 ______酶的催化,以 ______为原料,若 mRNA 以图中 DNA 片段整条链为模板进行
转录,测定发现 mRNA 中 C 占 27.4%,G 占 22.7%,则 DNA 片段中 T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
高一生物试卷第 10页(共 12页)
(2)乙过程为 ______,反应发生在 ______上。
(3)图 2中 tRNA 所携带的氨基酸为 ______。(UCG:丝氨酸;GCU:丙氨酸;CGA:精氨酸。)
(4)由图 1可知,miRNA-195 基因调控 BDNF 基因表达的机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从而使 BDNF 基因表达的 mRNA 无法与核糖体结合。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丙过程 ______
(填“减弱”或“不变”或“增强”),若甲过程反应强度不变,则 BDNF 的含量将 ______(填“减
少”/“不变”/“增加”)
38. 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中 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
(2)图 5细胞对应于图 2中的___段(序号)。D2E2段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 1中的___段相同。
(3)图 5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图 3~图 5 中的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同
源染色体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____。这是孟德尔_____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4)图 3细胞中有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个四分体。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___________。
(5)若图 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核 DNA 数,则图 3~图 5 中哪个细胞的核 DNA 含量与图 1中的
D1E1段的相等 ________。
39. 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
生了变化,模板链某片段由 GTC 突变为 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导致患
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
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损伤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苯丙酮尿症病因,请用一句话描述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试卷第 11页(共 12页)
(3)以下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 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 D、d)的遗传
家系图,其中 II4 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
①由图,苯丙酮尿症是____染色体____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是____染色体____性遗传病。
②Ⅲ4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II1 和 II3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
③若Ⅲ1与一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__________(填男孩或女孩);在父亲基因型
为 Bb 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有可能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1小题,每空 1分,标注除外,共 12.0 分)
40. 下图中,烟草花叶病毒(TMV)与车前草病毒(HRV)的结构如 A、B,侵染作物叶片的症状如
C、D。回答:
(1)用 E去侵染叶片 F时,在叶片 F上所患病症状与________相同。
(2)F上的病毒,蛋白质外壳是以__________为模板,以_________
为场所合成的。所需的氨基酸、酶和 ATP 均来自______________。
(3)叶细胞中子代病毒的各项特性都是由_______决定的。
(4)本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 RNA 病毒和 DNA 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
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
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
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①甲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②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高一生物试卷第 12页(共 1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