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课程标准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变化。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二、承古萌新的思想
三、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一)农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经济领域有哪些新发展?
相关史料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明朝后期,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输入并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 ——《中外历史纲要·上》
①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引进并推广。
②江南等地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
1、表现
①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2、影响
②增加了农民收入;
③推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③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重点讨论
商品经济发展和白银流通量增加,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一条鞭法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材料 而正是在17世纪中叶的明清之际,长江三角洲地区变得高度商业化,农民专门种植棉花和从事棉纺织手工业,从长江中上游地区购买大米。规模如此之大的跨地区粮食贸易,在铜钱时代应是不可能的(漕运可能是唯一的例外)。
——汤金旭、张光:《从纸币帝国到白银帝国——近代中国衰落的货币制度成因》,载《华中国学》2016年第2期
白银货币化对明清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为明清时期经济的扩张提供了货币基础
农业
商业
地主经营出现多种形式;农村经济结构多样化,经济作物多样且种植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高产粮食作物传入中国;
白银货币普遍使用;长途大额贸易发展;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形成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全国性市场;
摊丁入亩
一条鞭法(明后期)
摊丁入亩(清朝)
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是康熙皇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雍正时期开始实行。
其主要内容:废除人头税,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税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将中国实行两千年的人头税废除,并入土地税。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二)手工业的发展
相关史料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其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明朝后期,在江南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1、表现
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判断标准:是否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2、实质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西台漫记》
明清时期经济领域有哪些新发展?
重点讨论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三)商业的发展
相关史料
自明朝后期起,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 ——《中国古代史》
①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对外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
1、表现
②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徽商、晋商);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④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⑤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明清时期经济领域有哪些新发展?
重点讨论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相关史料
明清时期,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和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和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①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②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1、表现(阻碍因素)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影响
③政策: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明清之际,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欲趋苛严的时代,八股取士陈腐不化;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
④根本: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
明清时期经济领域有哪些局限性?
重点讨论
二、承古萌新的思想
(一)陆王心学
明清时期思想领域有哪些新发展?
相关史料
程朱理学空谈义理,逐渐失去活力。
1、背景
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2、代表人物
重点讨论
3、思想主张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集》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致知也。
——王阳明《传习录》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王阳明年谱》
二、承古萌新的思想
(一)陆王心学
明清时期思想领域有哪些新发展?
相关史料
程朱理学空谈义理,逐渐失去活力。
1、背景
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2、代表人物
重点讨论
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3、思想主张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集》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致知也。
——王阳明《传习录》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王阳明年谱》
③“致良知”、“知行合一”。
④良知就是天理。
②“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二、承古萌新的思想
(一)陆王心学
明清时期思想领域有哪些新发展?
相关史料
4、评价
重点讨论
①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
——王阳明《传习录》
③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②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二、承古萌新的思想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有哪些?
重点讨论
程 朱 理 学 陆 王 心 学
不 同 点
相 同 点
理在心外
格物致知,存天理
灭人欲(向外求理)
致良知,知行合一
(向内求理)
理在心中
理 是 世 界 的 本 原
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维护专制统治
认识理
实现理
世界本原
实 质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属于宋明理学
二、承古萌新的思想
(二)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清时期思想领域有哪些新发展?
相关史料
1、李贽
(1)思想主张
重点讨论
①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蔑视权威和教条;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
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③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倡导个性自由,提出男女平等的观念。
②批判道学家的“伪善”,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二、承古萌新的思想
(二)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清时期思想领域有哪些新发展?
相关史料
1、李贽
(2)影响
重点讨论
①动摇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是我国反封建专制思想的先驱;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
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民主色彩。
“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二、承古萌新的思想
(二)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清时期思想领域有哪些新发展?
相关史料
2、黄宗羲
(1)思想主张
重点讨论
①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②反对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提出“工商皆本”。
(2)评价
其政治主张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二、承古萌新的思想
(二)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清时期思想领域有哪些新发展?
相关史料
3、顾炎武
(1)思想主张
重点讨论
①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学以致用;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②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社会责任感;
③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反对君主专制。
(2)评价:
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二、承古萌新的思想
(二)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清时期思想领域有哪些新发展?
相关史料
4、王夫之
(1)思想主张
重点讨论
①提出“循天下之公”,反对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民生之生死,公也。”
②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③还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评价:
其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三、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一)小说与戏曲
明清时期文艺、科技领域有哪些新发展?
1、背景
基础梳理
2、成就
①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②社会娱乐活动丰富;
③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时 间 作 者 著 作 地 位
小 说
元末明初
施耐庵
《水浒传》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明中期
清中期
吴承恩
吴敬梓
曹雪芹
《西游记》
《儒林外史》
《红楼梦》
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神话小说的杰作。
讽刺小说的杰作。
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巅峰。
特点:平民化、世俗化、反封建、反传统。
三、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一)小说与戏曲
明清时期文艺、科技领域有哪些新发展?
基础梳理
2、成就
时 间 作 者 著 作 地 位
戏 曲
明朝
汤显祖
《牡丹亭》
孔尚任
《桃花扇》
清朝
明清
昆 曲
京 剧
传奇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
长期流行。
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道光
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②印刷术的发展,促进了小说的广泛流传;
③程朱理学日益僵化,禁锢思想、压抑人性;
④封建专制统治腐朽没落,社会矛盾丛生,文人借小说等世俗文艺抒发个人情感。
思考:明清时期小说等世俗文艺繁荣发展的原因?
商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人们对物质追求的欲望空前膨胀,消费观念也随之转变,传统的封建礼俗崩坏,进入了“走出中世纪”的人性大解放时代。作为官方思想的程朱理学已不再适应人心的需要,人们不再推崇“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而是转向“心即天理”的人性追求。
——李秀霞《秋风执扇——明代仕女画研究》
三、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二)科学技术
明清时期文艺、科技领域有哪些新发展?
1、成就
基础梳理
时 期 人 物 贡 献 地 位 (意 义)
明 朝
清朝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徐弘祖
利玛窦
永乐朝
康熙朝
乾隆朝
《本草纲目》
《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徐霞客游记》
《坤舆万国全图》
《永乐大典》
绘制全国地图
《四库全书》
古代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
古代农学的总结性著作。
古代工艺学的总结性著作。
地理学和地质学名著。
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西学东渐)
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
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三、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二)科学技术
明清时期文艺、科技领域有哪些新发展?
2、特点
基础梳理
①总结性著作多;
②多集中于实用科技;
③西方近代科技传播。
真题演练
问:阅读材料,提取历史信息。
答:历史信息:材料反映了在16世纪以前,我国的科技发明处于绝对领先地位;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明远远落后于世界。
年 代 科技发明 (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真题演练
材料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造纸技术的改革是在宫廷官员领导下取得,经皇帝下令推广的……标志航海技术水平的郑和远航,完全是由国家组织领导的。观测研究天文的机构——司天监由高级官吏太史令直接领导。中国所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天象记录,应该主要归功于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
——申漳《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问: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中央集权国家的组织和支持提供了重要保障。
真题演练
勒鲁瓦·古尔亨说:“人们可以接受一种比他们以前所用的语言更简单的语言,可以接受一种较不发达的宗教,可是除非由于战争而暂时倒退,他们绝不会从用犁倒退到用锹。”不仅如此,在传播整套思想体系方面,似乎存在着某种“先天的”不可能性,因为思想体系无疑要受到各种独特的种族特征的限制,可是这些思想体系的点滴片段还是有可能传播的。
古代地中海区域的欧洲人除了发明手推转磨外,他们贡献出的唯一有价值的机械技术是高转筒车,即后来阿拉伯各地普遍使用的“萨吉雅”。可是中国人的发明就多了,这些发明在公元1世纪到18世纪期间先后传到了欧洲和其他地区。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西方科技交流的特点。
答:特点:交流传播片段化,缺少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传播;交流具有双向性,以中国科技西传为主;缺乏直接交流,阿拉伯人起了中介的作用。
补充:
西学东渐:明朝后期到近代西方的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过程。
(1)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利玛窦
李之藻、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课堂总结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领域
手工业领域
商业领域
陆王心学
李贽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
小说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明朝中期:吴承恩《西游记》、吴敬梓《儒林外史》
清朝中期:曹雪芹《红楼梦》
戏曲创作:汤显祖、孔尚任
舞台演出:昆曲、京剧
传统科技: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和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明清大型典籍的编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西学东渐:利玛窦
社会经济的局限
小说与戏曲
思想领域的变化
戏曲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