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 60 分)
1、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A 墨西哥湾 B 波斯湾 C 孟加拉湾 D 北部湾
2、欧洲东部和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极地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3、欧洲西部最为典型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极地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4、欧洲西部典型的地理特征有
A 冰川地貌分布较广 B 气候南北向差异大,东西向无明显差异
C 河网密布,水量季节变化大 D 人口密度自西向东锐减
5、法国煤炭资源趋于枯竭,目前发电量中比重最高的是 A.风能发电 B.潮汐发电 C.水力发电 D.核能发电
6、关于俄罗斯的正确叙述是
地形以乌拉尔山为界,西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和山地
是世界上亚寒带针叶林分布最广的国家
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沙漠面积广大
矿产资源丰富,是能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关于德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B 发展工业所需的原料、燃料都依靠进口
C 埃森、杜伊斯堡是鲁尔区重要工业中心
D 汉堡是位于莱茵河上游的最大港口城市
8、关于北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部山脉阻挡大西洋水汽进入大陆,降水稀少
B 北美的降水,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多
C 北美三面濒临海洋,气候湿润,海洋性显著
D 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冷暖气流畅通无阻,冬冷夏热温差大
9、中国和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相比,相似的有
A 主要平原分布在东部沿海 B 主要山脉走向相同
C 降水都是由东向西递减 D 主要河流流向相同
10、有关北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中海气候分布于东北部沿海 B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面积广大
C 中纬度西岸受西风带及寒流影响,形成温带沙漠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东北部,面积较大
11、关于五大湖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布于西部沿海地区 B 地处温带沙漠气候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C 其成因都与冰川作用有关,是冰蚀湖 D 其中有一个湖泊是淡水湖
12、北美的湿润气流主要来自
A 太平洋 B 北冰洋 C 大西洋 D 印度洋
下图为“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分析判断13~15题。
13、下列地理事物位于该大陆上的是
A.维多利亚湖 B.大自流盆地
C.科罗拉多大峡谷 D.潘帕斯草原
14、该大陆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是
A.亚寒带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5、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C.③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D.④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下图是某地区某种人文景观的分布图。据此回答16-19题。
16、这张图的标题可能是
A.乳畜带分布图 B.石油工业区分布图
C.城镇分布图 D.种族严重冲突地区分布图
17、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此类景观多分布于
A.平原地区 B.高原地区C.崎岖山区D.复杂的丘陵地区
18、影响图中景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开发时间的长短 B.宗教与军事 C.气候与河流 D.自然资源与交通运输
19、下列与该景观所在国家无关的地理事物是
A.大片棉田 B.东南信风 C.大片绿洲 D.旱涝灾害
20、40°S以南的南美大陆上,同纬度的东部和西部气候差异很大,主要的原因是
A.受海洋影响 B.受海陆分布影响 C.受季风影响 D.受地形影响
读“某地沿53°N地形剖面图”,完成21~22题。
21、图示地区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A.冰川堆积作用 B.河流侵蚀作用C.风力堆积作用D.地壳的水平运动
22、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葡萄等水果作物种植区 B.东、西水运交通不畅
C.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 D.是该国最发达的工业区
读美国主要农业带(区)分布图及某区农业活动流程图。回答23—25题。
23、哪一个农业带(区)的土壤,因受第四纪大陆冰河的影响,冰碛土的分布最为普遍
A、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B、小麦区 C、乳畜带 D、棉花带
24、图八所示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哪一个农业带(区)
A、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B、乳畜带 C、棉花带 D、混合农业区
25、如果在图中“ ”区域再增加一个农业区,该区最恰当的名称是
A、水稻种植区 B、热带经济作物区 C、园艺区 D、大豆区
读下面两区域图,回答26—27题
26、甲、乙两城市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中相同的是
A. 地震 B.干旱 C.寒潮 D.飓风
27、甲城市所在地区,受上述灾害影响较大并可能影响全国的工业
A. 石油工业 B.宇航工业 C.电子工业 D.钢铁工业
一艘货船从A港沿图示路线到B港。据此回答28~30题。
28、该货船装载的是某食用货品,该货品最可能是
A.咖啡豆 B.香蕉C.大米 D.牛肉
29、该货船经过了
A.德雷克海峡B.卡特加特海峡C.麦哲伦海峡 D.巽他海峡
30、该货船经过图中海峡时,当地居民说C ( http: / / www.21cnjy.com )岛南部群岛上的动物视力退化严重,出现了白内障羊、盲兔、盲鸟、盲鱼等怪现象。出现这种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全球变暖 B.臭氧层破坏C.赤潮危害 D.酸雨污染
二、综合题(共 40 分)
31、读“俄罗斯地理简图及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12分)
(1)在“俄罗斯地形剖面示意图”上,字母A、B、 C、D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A B
C D
(2)俄罗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粮食作物以 为主
(3)俄罗斯东部自然资源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的资源,除了水资源、森林资源外,还有多种能源,它们是 等。最大的 油田也位于该地区。
(4)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4分)
32.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大河的地理示意图”,读图回答。(14分)
(1)甲图所示的是 河;乙图所示的是 河。
(2)干流右岸易受河水侵蚀的是 图所示河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3) 图所示河流径流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对较小,因为该河大部分流经 气候区,流域内水资源供不应求,甚至引发纷争,其原因除径流量相对较小外,还由于 。而另一图所示河流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变 ,因为该河大部分流经 气候区。这里淡水资源
虽然丰富,但由于人口 ,很少被利用。
(4)甲图中A处水利工程的名称是 ,该工程带来了一系列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 等生态问题。而乙图所示河流流域则由于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33、读图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甲为德国略图。慕 ( http: / / www.21cnjy.com )尼黑是德国南部第一大城市,原来是以旅游业、啤酒业著名的地区,现已发展成为德国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中心,被称为德国的“硅谷”。慕尼黑有著名的慕尼黑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国际机场是德国第二大机场
材料二 图乙为北美洲局部略图。
(1)德国主要分布的气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类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述这种气候对德国农业地域类型的影响?
(2)从地形角度看,图乙中的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慕尼黑和墨西卡利的新兴电子工业都发展迅速,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其各自形成的区位条件。(6分)
答题卡
地 理
题 号 一 二 总分
31 32 33
得 分 核分人
阅卷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
(2)
(3)
(4)
32、(1)
(2)
(3)
(4)
3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3)
参考答案
31、(12分)
(1)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4分)
(2) 热量 小麦(2分)
(3)石油、天然气、煤、水力 秋明(2分)
(4)俄罗斯领土东西绵长,工业重心在欧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而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国内运输主要货运流向为东西向。(2分)河流虽多,但结冰期长,且多为南北流向,与东西货运流向不一致。(2分)
32、(14分)
(1)尼罗 亚马孙 (2分)
(2)甲 受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北半球右偏(2分)
(3)甲 热带沙漠 人口高度密集于下游河谷和三角洲(人口密度、经济发达) 流经国家多 小 热带雨林 稀少(7分)
(4)阿斯旺大坝 土壤盐分增加(河口鱼类减少) 过度砍伐热带雨林(3分)
33、(14分)
(1)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纬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40°~60°的大陆西岸 气候温暖湿润,这里的牧草生长良好(生长快、多汁),形成以乳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6分)
(3)内陆高原 高原海拔高,气候凉爽(2分)
(4)慕尼黑:旅游业发达,说明这里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优美;靠近第二大机场,现代化交通运输便利;靠近著名的高等院校,人才素质、科研水平高;(3分) 墨西卡利:紧邻洛杉矶(世界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地处海湾,环境优美;土地价格、工资水平较低。(3分)
E
E
市
场
农家
丙
戊
丁
甲
乙
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