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试题(二)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试题(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6-13 15:2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试题(二)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1.5分)
1.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A.河外星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现池塘里有窟窿时池水会成什么样的方向流进窟窿
A.直接流进去 B.按顺时针方向 C.按逆时针方向 D.不确定
3.一般认为岩浆岩的主要发源地是 ( )
A、地壳 B、下地幔 C、软流层 D、地核
4.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A.侵蚀作用 B.岩浆活动 C.风化作用 D.沉积作用
5.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是由以下哪种作用形成的
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6.若冬季冷锋快速南下,则我国大部分地区常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是
A.洪涝 B.寒潮 C.台风 D.干旱
7.下列中心地中服务范围最大的应该是
A.杭州市 B.新登镇 C.富阳市 D.北京市
8.深圳、珠海等城市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毗邻香港、澳门 ②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 ③优越的气候 ④河网密布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下列城市中,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其他三个城市不相同的城市是
A.上海 B.桂林 C.黄山 D.张家界
10.世界上主要的牛肉出口国是
A.澳大利亚 B.新西兰 C.美国 D.阿根廷
11.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行政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商业区
12.关于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C.区域的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D.区域之间的没有相互联系
13.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D.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人均收入
14.“南水北调”工程主要为了解决我国哪些地区的缺水问题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西南地区
15.“西电东送”主要是开发下列哪些资源
①石油 ②天然气 ③煤炭 ④水能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6.对上海而言,西气东输工程建成后的好处是
①有利于带动沿线地区发展 ②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③有利于改善环境,减轻污染 ④有利于扩大能源来源,弥补能源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④
“西部大开发”包括以下那些省份
A.内蒙古自治区 B.河南省 C.广东省 D.湖北省
18.2008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发展明显受
A.区域竞争的影响 B.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C.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 D.区域结构的影响
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天山-阴山 B.秦岭-淮河 C.横断山脉 D.巫山
20.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为(  )
A.以荒漠为主 B.以草原为主
C.以森林、草原为主 D.以草原、荒漠为主
针对我国的荒漠化现象,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
A.“南水北调”工程 B.“西电东送”工程
C.“西气东输”工程 D.“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湿地、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回答22—23题。
22.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纳木错(湖泊) ②滩涂 ③黄河 ④台湾海峡 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3.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的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24~25题。
24.“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25.“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河流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泥沙沉积的治理
C.水资源综合开发 D.航运的治理
27.田纳西河治理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不属于其变化的是
A.水利工程建设,使洪水得到了控制
B.大坝、船闸、运河组成了庞大的航运网
C.使其流域成为该国重要的综合性电力系统
D.解决了当地的农业低产问题
以下使德国鲁尔区兴起的资源是
A.石油 B.煤炭 C.钢铁 D.铝土矿
德国鲁尔区通过整治得到了新的发展,以下不属于其整治措施的是
A.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
B.坚决控制重工业的发展
C.注重环境保护,旅游业加速发展
D.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
30.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C、外贸额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 D、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位置,国家特殊的政策,成为我国最早发展何种经济的地区之一
A、外向型 B、内销型 C、辅助型 D、内向型
32.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是
A.GPS B. RS C. GIS D. GBS
遥感技术的简称是
A.GPS B. RS C. GIS D. GBS
34.下列不属于遥感技术按遥感平台高度划分的是
A.航天遥感 B.近地遥感 C.可见光遥感 D.航空遥感
35.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分布在距离地面20200千米的6个轨道面上的多少颗卫星组成
A.3颗 B.4颗 C.21颗 D.24颗
36.查询地下管网与生活服务网点的分布关系,应用到的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数字地球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技术
国庆60周年阅兵,受到举世瞩目和广泛赞誉。完成37~39题。
37.国庆期间,气象部门利用卫星对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天气状况进行监测,主要应用了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
38.阅兵中,确定各空中方队的准确位置,主要依靠的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自动驾驶技术
39.本次阅兵演练采用了综合的模拟训练系统,主要应用的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
40.数字地球不涉及下列哪些技术
A.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 B.纳米技术
C.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 D.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
综合题(共40分)
41、读“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8分)
年 份 出生率(‰) 死亡率(‰) 年 份 出生率(‰) 死亡率(‰)
1949 36.0 20.0 1985 21.0 6.8
1957 34.0 10.8 1995 17.1 6.6
1965 37.9 9.5 2000 14.0 6.5
1975 23.0 7.3
(1)1949年——1957年,我国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2分)
(2)1975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有何特点?(2分)
(3)1965年后,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我国目前属于哪一种人口增长模式 。(2分)
42、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下图“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4分)
(2)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6分)
其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工程是: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4分)
43、下图是“美国农业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其中玉米带分布在 ,小麦带分布在 、 (填字母)。(3分)
(2)关于上述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区位优势的正确叙述是( )(双项)(2分)
A、地势广阔,起伏较大 B、土壤深厚、肥沃
C、水分不足 D、气候温和,水源充足
(3)美国的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图中字母 处,(1分)因为该处具备了发展乳畜业的两个主要区位条件,
一是: ,(2分)
二是: 。(2分)
44、下图是我国土地利用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共9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我国沙漠和沙漠化主要分布在 地区。(1分)
(2)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人为原因是 。(4分)
(3)荒漠化造成地表土裸露,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其出现的季节是 ,为阻止A处沙漠对华北地区的侵害,我国采取了
的措施。(3分)
答题纸
综合题。
41、(1)
(2)
(3)
(4)
42、(1) , 、 , 。
(2)水资源: 南方 ,
北方 ;
能 源: 西部 ,
东部 ;
经 济: 西部 ,
东部 ;
(3) , 。
43、(1) , 、 。
(2)( )(双项)
(3) ,
一、 ,
二、 ;
44、(1)
(2) 自然原因 ,
人为原因 ;
(3) , ,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