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说课内容
说教材
1
6
说学情
2
教学目标
3
教学重、难点
4
教法与学法
5
2
教学过程
1 、说教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习是前面平面图形学习的延续,也是后续几何学习的基础。本单元前几课时安排的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性质,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应该说,这些内容的安排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作了很好的铺垫与孕伏,但这种铺垫与孕伏更多地表现为知识上的准备,而对于空间度量的一些核心思想,如怎样帮助学生完善空间观念?如何体会空间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前面渗透不多,这都有待在本节课中进一步去挖掘。
2、说学情
体积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在生活中,学生知道物体有大有小,其实这就是对体积的一种模糊的认识。教师要有意识地联系学生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产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到底该怎样计算呢?”的内需,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活动中去。
3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1、猜想、验证、推导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进一步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维品质。
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正确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
能正确运用体积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5、教法与学法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多媒体教学
若干小正方体
教学手段、
教具
观察
操作
演示
自学讨论
自主探究法
小组合作法
实践操作法
6、 教学过程
3
当 堂 测 试
4
5
总 结
作 业
教 学 新 课
复 习 导 入
1
2
6
板书
复习导入
1.( )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实践出真知
学生按照老师创设的情境、提出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对于问题,小组交流,相互补充。
教师参与小组拼摆图形。
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小组合作
汇报并展示
让学生猜想
师用屏幕验证
知识迁移
总结公式
推导通用公式
生总结长方体体积公式,并写在黑板上。
通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推导出正方体体积公式
生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通用公式。
小组合作学习新知
当堂测试
(一)必做题
1、对错,我来判。
(1)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 )
( 2 )一个长方体,长5dm,宽 4dm,高3cm, 它的体积是60dm 。( )
(3)一根长方体木料,它的横截面面积是0.24平方米,长是5米,它的体积是1.2立方米。( )
2、训练场 ( 找朋友)
6
Χ+Χ+Χ
Χ·Χ· Χ
3Χ·Χ
3
6×6×6
3 Χ
Χ
3Χ
当堂测试
智慧泉
(在两道题中,学生任选一道感兴趣的题做。)
苇林二小运来7.6立方米沙土,把这些沙土铺在一个长5米,宽3.8米的沙坑里,可以铺多厚?
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里面包含多少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作业
小组合作在身边选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先测量再算出它的体积。
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