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_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_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5 16:0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标要求
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通过梳理《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名录》、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自然遗产,认识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2.通过分析地图及文献史料,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3.通过对几个典型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认识本课的基本史实,逐渐掌握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不同历史时期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
学习难点
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世界遗产公约》、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教学流程
板块一 激趣导新
利用“良渚古城遗址”图片结合课前提示语导入。
板块二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当堂自学,掌握必备知识,增强时空观念,培养分析能力)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基于六方面的认识:一曰秉持学为中心,教为学服务的基本理念,“以学生深度学习为本,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本。”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最高原则在于促进学生发展。二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曰依循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程改革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检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优劣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教学质和量上的最低要求;四曰依据教材,教材是中学历史教学最主要、最基本的材料,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材料。五曰历史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认识,是培养学科关键能力的基础。六曰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体现。出于三方面的考量:一是从高二学情出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实质就是自身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共同作用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需在充分考虑高中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等具体情况的前提下,通过提供学习材料等多种途径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指导者。二是让学生通读本课文本,掌握基础的知识,感悟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在时空框架下把握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三是为后续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奠定基础,达成学业质量水平和核心素养水平。
板块三 互学探究 培育素养(依托材料,开展问题导学,培养史证意识、历史解释能力)
探究1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材料一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的良渚古城遗址(约公元前3300
-前2300年),向人们展示了新时期时代晚期一个以稻作农业为支撑、具
有宗教信仰的早期区域性国家。该遗址由四部分组成:瑶山遗址区、谷口
高坝区、平原低坝区和城址区。通过大型土质建筑、城市规划、水利系统
以及不同墓葬形式所体现的社会等级制度,这些遗址成为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世界遗产委员会2019年7月
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并指出传统的保护方式。
(1)原因:①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性价值”,人类的共同财富:A.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B.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C.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②文化遗产现状:年久腐变,不断遭到破坏(自然灾害、战争、工业化与城市化、恐怖袭击等),文化遗产遭破坏后而不可再生。
(2)保护方式:①收藏保管;②分类研究。
材料二 如果你看到一样东西,想研究与它有关的人和故事,你就必须知道它的确切来源,了解它周围的所有东西。一件孤立的物品只能说明那个故事被破坏了。
——美国艺术家拉塞尔
思考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原则:完整性、真实性。
材料三 我看见一段段长城得以修复。可是简单的、粗暴的修复,惟一的作用就是让长城失却了历史,同时失却了灵魂!我就只喜欢拍那些真实的、残缺的、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长城。因为,那是历史,那是美的语言,那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财富。
——陈长芬《仰望长城》
思考3:据材料三,指出保护长城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及其原因。
(1)原则:真实性。(2)原因:尊重历史。
思考4:归纳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原则。
(1)价值
①历史价值: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
②世界价值:它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
③学术价值:它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④政治价值:增强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
(2)保护原则
①真实性:指遗产产生时以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征,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施、利用与影响、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
②完整性
A.指范围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组织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完整。
B.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
探究2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材料一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的优秀成果,有了超越前人的成就。帝国中央倡导的风格普及于帝国全境,而各地各族的匠师也携其才识与技艺传统,参加并融会于共同的帝国建筑的洪流中。我们在皇帝图拉真、哈德良任用的建筑师中,不仅看到来自希腊的人才,也有从小亚细亚和埃及选拔的大师。帝国边陲城市的建筑却有着几乎从一个模子产生的共同形式与风格。
——摘编自朱龙华《罗马文化》
思考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建筑的成就超越前人的原因。
原因:(1)善于向前人学习;(2)政府倡导;(3)有才识和技艺传统的匠人参与;(4)吸收各国各地区的建筑人才。
材料二 2018年9月启动的“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强调“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在修缮过程中进行古建筑传统修缮技艺传承”三大原则。
——摘编自《故宫古建怎么修》,《人民日报》2018年9月4日第13版
思考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故宫博物院将养心殿的修复定位于“研究性保护”的原因。
原因:(1)以保护为目的,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2)在修复过程中,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3)通过对故宫养心殿的科学保护,还要将传统建筑修缮技艺传承下去,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与研究提供范例。
材料三 这个格式的形成,一方面是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一方面又由于所尊崇的制度同自己的特殊条件相结合所产生出来的变化运用。……
大略的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贯通这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梁思成全集》第五卷
思考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的含义。综合材料三,以故宫为例,分析说明“中轴线”所凸显的文化价值意义。
(1)含义:①传统礼制;②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
(2)意义:①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凸显皇权至尊;②皇宫中轴线与整个城市中轴线相重合的设计规划世所罕见;③“线性文化遗产”的典范;④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
思考4:归纳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1)世界文化遗产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2)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3)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与人类了解历史、自我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坚持充分保护和适度利用世界遗产。
(4)保护文化遗产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是增进民族团结和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思考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
(1)树立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理念。文化遗产是我们认识历史文化、探索历史足迹的载体,是我们学习历史经验、赏析历史文明的教科书,是我们继往开来、指引未来的指南针。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要明确其需求,更要明确其价值尺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
(2)做好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宣传。强化舆论,加大宣传,使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深入人心,大力宣传优秀文化遗产对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宣传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精髓,让优秀文化遗产走出去、引进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板块四 提纲挈领 升华认识
设计意图:总结是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它用时虽短,却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步骤。“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的总结,既可使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 扩大视野、形成方法,构建起清晰完整、系统调理的认知结构,便于学生理解,构建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探寻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又能使课堂教学的结构严密、紧凑、融为一体,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并获得丰硕质佳的认识成果,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对保持文化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板块五 达标检测,固本养能(略)
板块六 学习评价,培育素养
评价方式:以多元评价为原则,促进核心素养发展。对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小组合作探究以及高质量完成作业的情况分别赋分。
评价目标:介于本节课是高二选择性必修之教学内容之一,应达到学业质量水平1、2、3、4和学科核心素养水平1、2、3、4的程度。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材料、历史地图描述史实,能够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能够从多渠道获取理解材料,提取相关信息。通过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学科能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 4 -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