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25 16:2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学习目标
1.厘清教科书基础知识,把握基本脉络线索,感知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搜集相关资料,认知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3.以历史解释的视野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4.通过对几个典型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认识本课的基本史实,逐渐掌握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学习难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教学流程
板块一 激趣导新
利用“社稷坛”图片结合课前提示语导入。
板块二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当堂自学,掌握必备知识,增强时空观念,培养分析能力)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基于六方面的认识:一曰秉持学为中心,教为学服务的基本理念,“以学生深度学习为本,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本。”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最高原则在于促进学生发展。二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曰依循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程改革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检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优劣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教学质和量上的最低要求;四曰依据教材,教材是中学历史教学最主要、最基本的材料,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材料。五曰历史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认识,是培养学科关键能力的基础。六曰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体现。出于三方面的考量:一是从高二学情出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实质就是自身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共同作用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需在充分考虑高中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等具体情况的前提下,通过提供学习材料等多种途径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指导者。二是让学生通读本课文本,掌握基础的知识,感悟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在时空框架下把握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三是为后续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奠定基础,达成学业质量水平和核心素养水平。
板块二 互学探究 培育素养(依托材料,开展问题导学,培养史证意识、历史解释能力)
探究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材料一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思考1:根据材料一,孟子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 为此提出了哪些具体的主张
(1)发展:提倡“仁政”学说。(2)具体主张:让农民得到土地,勿夺农时,轻徭薄赋,减轻刑罚。
材料二 墨子确实对当时统治阶层礼乐实践中所表现的过度奢侈的生活风格大加抨击……就礼乐传统而言,墨子大致是宁取早先之简朴而舍其后来之繁缛的。……(早期道家)相信文明制度(指礼乐制度)不但不是自然状态的改进,而是对自然状态的污染和毁灭,而人类只有在自然状态中才能找到完全彻底的幸福与自由。
思考2:根据材料二,指出墨家认为传统礼乐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改造主张,并概括早期道家突破传统礼乐的核心主张。
(1)弊端:过渡奢侈、繁缛。(2)改造主张:回归简朴(化繁缛为简朴)。(3)核心主张:回归自然,追寻幸福与自由。
材料三 在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汉族建立了统一集权的秦王朝及之后的多个封建王朝,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中原文化,汉族的农耕文明和礼乐文化推动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另一个方面,少数民族在建立众多地方政权的同时,还建立了北魏、元、清等中央政权,少数民族文化源源不断给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养分,使之拥有活力。
——摘编自张甜甜《论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贡献》
思考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形成的特点及其表现。
(1)特点:中华文化形成的过程就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2)表现:①汉族建立大一统王朝,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中原文化;②汉族的农耕文明和礼乐文化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③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
思考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
(2)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尤其是儒学思想家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崇德尚贤,天下为公: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为政以德”“道之以德”“见贤思齐”“尊贤使能”等思想主张。
(4)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5)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和谐共生,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凝聚力。
(6)注重伦理,道德至上: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属于“崇德”型文化。
(7)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探究2 儒家思想的演变
材料一 汉朝建立后,先秦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皆有儒生弟子传承。汉武帝时期,“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博士虽不参加实际政务,但常得预闻政务会议,因此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此外,为博士设立弟子员。自此渐有文学入仕之正途。
——据《汉书·儒林传》钱穆《国史大纲》
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途径。
途径:(1)传承先秦儒家经典;(2)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参与政务,教授儒生;(4)中央设太学,地方建立郡国学校,儒学教育官方化;(5)汉武帝重用儒生,表彰六经。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隋文帝从巩固中央集权出发,推行以儒学为本、三教并用的政策,“超擢奇隽,厚赏诸儒,京邑达乎四方,皆启黉校”。“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得以复苏。
——据《隋书·儒林传》
思考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与隋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历史背景之异同。
(1)异:①外部环境不同:A.汉代儒学面临道家等学说的压力;B.隋朝儒学面临佛教、道教的挑战。②方式不同:A.汉代排斥其他思想;B.隋朝吸纳了佛教、道教的合理因素。
(2)同:①儒学都面临困境;②都是为加强思想统治的需要;③都重用儒生、重视儒学教育。
材料三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熹《朱子语类》
思考3:根据材料三,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
观点:(1)“理”是万物的本质;(2)“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3)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
材料四 理学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思考4:根据材料四,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
(1)作用:①引导人们关注现实;②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
(2)原因: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挑战);②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
探究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材料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
思考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理学的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1)崇尚道德、气节;(2)强调自我约束,发奋立志;(3)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
材料二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思考2:根据材料二,分析作者屈原身上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1)忧国忧民,对人民的深切同情;(2)百折不挠、坚持真理,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3)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的浩然正气。
思考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1)历史价值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国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发挥了民族凝聚力、精神激励和价值整合的重要功能。
(2)现实价值
①中华文化是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发挥着重建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突出作用。
③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义利观和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有助于加强市场主体的道德修养,培养良性的市场经济契约精神。
板块三 提纲挈领 升华认识
设计意图:总结是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它用时虽短,却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步骤。“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的总结,既可使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 扩大视野、形成方法,构建起清晰完整、系统调理的认知结构,便于学生理解,构建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探寻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又能使课堂教学的结构严密、紧凑、融为一体,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并获得丰硕质佳的认识成果,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通过学习、了解到人类的重大疫病以及医学尤其是中医药的成就,疫病影响历史,人类在抗争过程中摸索医学规律,积累经验。中医药诞生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对中国人的健康格外重要,在医学史上独具特色。
板块四 达标检测,固本养能(略)
板块五 学习评价,培育素养
评价方式:以多元评价为原则,促进核心素养发展。对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小组合作探究以及高质量完成作业的情况分别赋分。
评价目标:介于本节课是高二选择性必修之教学内容之一,应达到学业质量水平1、2、3、4和学科核心素养水平1、2、3、4的程度。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材料、历史地图描述史实,能够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能够从多渠道获取理解材料,提取相关信息。通过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学科能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