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小数和分数的关系导学案四年级数学下册-冀教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2小数和分数的关系导学案四年级数学下册-冀教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25 18:3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 小数和分数的关系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及范围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与分数之间关系的过程。
2.了解小数和分数的关系,能把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改写为小数,会用分数和小数表示一些简单的量。
3.感受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树立学好小数的信心。
二、预习要点
1.观察课本例题,思考: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分米。
写成用“米”为单位的分数是( )米,小数( )米。
5分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呢?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 )厘米。
写成用“米”为单位的分数是( )米,小数( )米。
3.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也就是 米,可以写成0.001米。
写一写8毫米,45毫米,547毫米用分数各怎样表示?用小数各怎样表示?
4.例题: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100份。
(1)观察正方形图,两幅图分别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 )份和( )份,涂色部分各占( )份,写出和两个分数。
(2)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2份是 ,写成小数是( ),读作( )。
5.知识点小结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 )、( )、( )……的分数来表示们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三、预习检测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米的( )(填分数),写成小数是( )米.
2.把图中阴影部分小数和分数表示出来.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
2.交流合作(小对子交流)
看完的学生举手示意3秒钟后继续复看,示意给对子和教师,待对子举手后开始交流。主要交流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解题的思路、过程和理由。
3.共同探究。(小组内交流)
探究1:
(1)提出问题: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写成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米?
教师板书,并且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2)提出问题: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写成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米?
小组讨论后,鼓励每名学生说出一个具体长度,如,9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0.09米,25厘米是 米。也可以写成0.25米。
鼓励学生总结,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小数是两位小数。
(3)例题: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也就是 米,可以写成0.001米。
老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8毫米,45毫米,547毫米用分数各怎样表示?用小数各怎样表示?
通过使用米尺,让学生在单位换算中感悟、理解分数小数的互化特点,为学生能够熟练互化分数与小数打下基础。
探究2:
例题: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100份。
(1)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图,使学生了解两幅图分别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和100 份,涂色部分各占1份并写出 和 两个分数。
(2)师生共同完成把 和 写成小数及读小数的过程。
(3)鼓励学生根据上图提出其他问题。如,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2份是 ,写成小数是0.02,读作零点零二等。
将学生放在具体的图形中来认识分数并对其进行互化,并会读写,使学生更易记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汇报展示。
二、随堂检测
1.哪两只手套是一副?用线连一连。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或小数。
38分= 元=( )元
175毫升= 升=( )升
85厘米= 米=( )米
268克= 千克=( )千克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
1. ,0.1.
2.【解答】解:(1)把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阴影部分占了3份
所以用分数表示为,用小数表示为0.3.
(2)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阴影部分占了44份
所以用分数表示为,用小数表示为0.44.
如图:
探究检测:
1.
2. ,0.38;
,0.175;
,0.85
,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