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化学
苏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单元测试卷 (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单元测试卷 (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25 22:44:55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文档简介
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CO2 B.CO2CO
C.CuOCu D.H2SO4BaSO4
2.化学与生活、能源、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
B.“雾霾天气”“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都与氮的氧化物无关
C.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单质硅
D.“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3.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是氧化剂
B.两个反应中硫元素均被氧化
C.氧化性:
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
4.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 B.11∶3 C.3∶1 D.4∶1
5.ag镁铝合金投入xmL2mol/L的盐酸中,一段时间后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ymL1mol/L的NaOH溶液,沉淀达到最大值,其质量为(a+1.7)g,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镁铝合金与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 B.y一定等于100
C.产生的H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 D.a的取值范围为0.9
6.下列所选装置与试剂合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分液漏斗内试剂 锥形瓶内试剂
A 制 盐酸 碳酸钙
B 制 浓盐酸 二氧化锰
C 制 饱和石灰水 氯化铵溶液
D 制 浓硫酸 铜
A.A B.B C.C D.D
7.关于空气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空气质量报告中涉及的主要污染物
B.正常雨水的等于7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
D.秸秆焚烧总体来说对庄稼是有益的,值得提倡
8.硫酸能在金星的上层大气中找到。硫酸在金星大气中较高较冷的地区为液体,厚厚的,离星球表面约45~70公里的硫酸云层覆盖整个星球表面。大气不断地释放出酸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方程式为2H2SO4(浓)+S3SO2↑+2H2O,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其强氧化性又表现了其酸性
B.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硫化氢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碘化氢、氨气等气体
C.把足量铜粉投入只含2molH2SO4的浓硫酸中,加热,得到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小于22.4L
D.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H2SO4,是因为浓H2SO4与铁和铝不发生反应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气体CO2、O2、Cl2、SO2、H2S
B.用氢氟酸蚀刻玻璃,是因为氢氟酸是强酸
C.足量铜粉投入到只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中,得到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等于22.4 L
D.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说明NH3显碱性
10.实验室用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HCl既作还原剂,又作酸
B.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C.Cl2是氧化产物
D.1molKMnO4完全反应,转移电子5mol
11.下列物质间转化符合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
A.N2 NO NO2 HNO3
B.海水 Mg(OH)2 MgCl2(aq) Mg
C.S SO3 H2SO4
D.NaCl(饱和溶液)Cl2 漂白粉
12.设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已知能与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若生成NO的体积为0.448L(标准状况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氧化的的质量为1.44g
B.作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4mol
C.至少需要的硝酸溶液
D.转移电子的总数为0.06
13.SO2能使含有I2的淀粉溶液褪色,说明SO2
A.具有漂白性 B.具有氧化性 C.具有还原性 D.是酸性氧化物
1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钡餐:BaSO4 B.铁锈:Fe2O3 xH2O
C.二甲醚:CH3OCH3 D.丙酸:HCOOCH2CH3
15.溴、碘主要存在于海水中,有“海洋元素”的美称。海水中的碘主要富集在海带中,我国海带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除供食用外,大量用于制碘。提取碘的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装置进行操作①
B.②③操作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分液漏斗
C.④中当1molH2O2氧化I-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D.溶剂X可选用酒精或苯
二、填空题
16.(主要指和)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的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发生如下反应:
①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 (填化学式)。
②用单线桥表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
③为研究哪些物质能将转化为以消除污染,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可知,下列物质中不适宜选用的是_____ (填序号)
A. B. C.
(2)水体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会污染水质。一种用铁粉处理水体中的硝酸盐的反应如下: (未配平)
①配平后的反应中和前的化学计量数比为_____。
②由反应可知酸性条件下粒子的氧化性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写出下列方程式
(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NaHSO4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____________,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
(3)利用硫酸渣(主要含Fe2O3、FeO,杂质为Al2O3和SiO2等)生产铁基颜料铁黄(FeOOH)的制备流程如下:
①“酸溶”时,Fe2O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已知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FeS2、S和SiO2;Fe3+被FeS2还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③“氧化”中,生成FeOOH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三、计算题
18.氯、磷的化合物广泛用于农药、医药、染料等领域。
(1)PCl3与氯气、水反应,得到HCl气体和一种无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X,实验测定,1mol的H2O完全反应会生成2mol的HCl,则X的组成元素是___;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3.5,则X的化学式为___。
(2)X在高温与O2发生反应,形成P4O10(固态)和Cl2。将3.07gX与448mLO2(已折算至标准状况,下同)在高温下充分反应后,生成Cl2___mol,气体的体积将变为___mL。
(3)白磷在氯气中燃烧,一般得到PCl3和PCl5的混合物。2.480g白磷(P4),与一定量的氯气恰好完全反应,产物的总质量为14.550g,计算产物中PCl3的质量分数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4)PCl3和PCl5能发生如下水解反应:PCl3+3H2O→H3PO3+3HCl;PCl5+4H2O→H3PO4+5HCl
现将一定量的PCl3和PCl5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在加热条件下缓缓通入0.020molO2,恰好将H3PO3氧化为H3PO4。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5.725gCa(OH)2,充分反应后磷元素全部转化为Ca3(PO4)2沉淀,过滤后得到2.5L滤液,测得pH为12。计算:
①Ca3(PO4)2(已知式量310)沉淀的质量___;
②滤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__。
19.尿磷是指尿中的全部无机磷酸盐,尿中尿磷的正常值成人为22 ~ 48 mmol/24h,儿童为16~ 48mmol/24h。某些疾病可引起尿磷升高,而另一些疾病会使尿磷降低。在测定磷酸盐的分光光度法中,大多是利用在酸性介质中磷酸盐与钼酸盐形成磷钼杂多酸的反应,反应产物是黄色的,又称磷钼黄。为提高灵敏度,一般采用钼蓝法:在温和条件下将磷钼黄还原为磷钼蓝(MoO2·4MoO3)2·H3PO4·4H2O,然后进行测定。一种测定尿磷 (原子量30.97) 的方法如下:尿液用钼(VI)处理,生成磷钼复合物,然后用4-氨基-3羟基-1-蔡磺酸还原,形成磷钼蓝,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90 nm。某患者24小时排尿总量1270 mL,今移取该尿液1.00 mL用钼试剂和4-氨基-3-羟基-1-蔡磺酸处理并稀释至50.0 mL,同法处理磷酸盐标准溶液系列,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在69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值,结果如下:
测试溶液 吸光值
1.00 ppm P 0.205
2.00 ppm P 0.410
3.00 ppm P 0.615
4.00 ppm P 0.820
尿样 0.625
(1)该组测定数据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bx+a,计算该患者每天排出的磷有多少克__________。
(2)计算该尿液中磷酸盐的浓度(mmol·L-1) __________。
(3)写出在酸性介质中磷酸盐与钼酸铵生成磷钼黄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4)写出用4-氨基-3-羟基-1-萘磺酸将磷钼黄还原为磷钼蓝的反应式(有机物用结构式表示) 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0.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为了运输和贮存便利常将其制成固体,模拟工业上用过氧化氢法制备固体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熔点-59℃、沸点11℃、沸点150℃
中的化学方程式:
(1)放入仪器中,仪器中的药品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如果仪器改成分液漏斗,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
(2)装置有明显缺陷,请绘出合理的装置图(标明气流方向)__________。
(3)向装置中通入空气,其作用是赶出,然后通过再到中反应。通空气不能过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通空气也不能过慢原因是__________。
(4)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
a.降低的溶解度 b.减少的分解 c.使变为液态 d.加快反应速率
(5)写出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在反应起到__________作用。假设在反应中消耗掉则有__________电子转移。
21.高铁酸钾()是优质水处理剂。实验室制取的装置如图。
的制备原理为: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盛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B装置内出现_______现象时,说明B中反应已停止。
(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分析是优质水处理剂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当上述反应消耗标准状况下时,生成质量为_______。
试卷第8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碳单质的化合价为0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碳的化合价升高,碳能够被氧化成二氧化碳,需要加入氧化剂,故A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二氧化碳能够被还原成一氧化碳,需要加入还原剂,故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转化为铜,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铜单质的化合价为0价,氧化铜能够被还原成铜,需要加入还原剂,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转化成硫酸钡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需要加入氧化剂,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2.B
【详解】A. 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的氮气和CO2,A正确;
B. 氮的氧化物能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雾霾天气,但与温室效应的形成无关,B错误;
C. 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单质硅,C正确;
D. “地沟油”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故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D正确;
故选B。
3.B
【详解】A.反应①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MnO2中的+4价变为反应后MnCl2中的+2价,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MnO2作氧化剂,A正确;
B.在反应①中硫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S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在反应②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NaHSO3中的+4价变为反应后NaHSO4中的+6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B错误;
C.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根据①可知氧化性MnO2>I2;根据②可知氧化性IO3->SO42-,C正确;
D.反应①中生成1mol碘转移电子2NA,反应②中生成1mol碘转移10NA,所以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比为2NA :10NA =1:5,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4.B
【详解】Cl2生成ClO-与是被氧化的过程,化合价分别由0价升高为+1价和+5价,ClO-与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则可设ClO-为1mol,为2mol,被氧化的Cl共为3mol,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1-0)+2mol×(5-0)=11mol,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Cl2生成NaCl是被还原的过程,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则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也应为11mol,则被还原的Cl的物质的量为11mol,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mol:3mol=11:3,故选:B。
5.B
【分析】记合金中镁、铝分别为f mol、g mol,则,加你换啊溶液溶解,沉淀到最大过程有:、,故建立方程得,联立解得a=1.2-9g,a=0.9+6f。
【详解】A.根据初始合金为ag,最后沉淀为,这1.7g来自于OH-,故溶解的Mg2+、Al3+所带电荷数为,即转移电子数为0.1mol,A正确;
B.盐酸可能过量,加入的NaOH可能部分先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B错误;
C.根据A中分析,转移电子数为0.1mol,对应的生成的氢气的为0.05mol,其体积为1.12L,C正确;
D.根据分析,f、g必然大于0,则a的取值在0.9
故选B。
6.A
【详解】A.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利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故A正确;
B.实验室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需要加热,故B错误;
C.实验室利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备氨气,属于固固加热,该装置适用于固液反应,故C错误;
D.利用铜和浓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时,需要加热,故D错误;
故选A。
7.C
【详解】A.二氧化碳不是空气质量报告中涉及的污染物,它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A项错误;
B.正常雨水中因为溶有二氧化碳而显酸性,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B项错误;
C.二氧化硫可以形成硫酸型酸雨,二氧化氮可以形成硝酸型酸雨,C项正确;
D.秸秆焚烧不但会引起空气污染,还会破坏土壤的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容易引起火灾,引起交通事故等,必须禁止,D项错误;
故选C。
8.C
【详解】A.该反应中硫酸中的全部硫元素从+6价变为+4价,所以浓硫酸做氧化剂,体现氧化性,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可作为气体干燥剂,但浓硫酸为酸性干燥剂,且具有强氧化性,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碱性气体如 NH3,还原性气体如H2S、HBr和HI等气体,B错误;
C.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从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反应会停止,故产生的气体会小于标况下的22.4L,C正确;
D.浓硫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是因为铁和铝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表面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并非不发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不能够干燥H2S,A错误;
B.氢氟酸是弱酸,玻璃中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从而可用于蚀刻玻璃,B错误;
C.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的浓度变稀而停止反应,2 mol H2SO4不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小于22.4L,C错误;
D.加热NH4HCO3固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NH3显碱性,D正确;
故选:D。
10.B
【分析】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中KMnO4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KMnO4作氧化剂被还原、HCl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HCl作还原剂被氧化,同时部分HCl起到酸的作用。
【详解】A. HCl既作还原剂,又作酸,正确;
B. 氧化剂KMnO4和还原剂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0=1:5,错误;
C. Cl2是氧化产物,正确;
D. 1molKMnO4完全反应,转移电子5mol,正确。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来分析解答,注意该反应中HCl的作用,该反应中KMnO4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HCl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KMnO4是氧化剂、部分氯化氢是还原剂,据此分析解答
11.D
【详解】A.工业中用氮气和氢气反应合成氨,再生产硝酸,与题意不符,A错误;
B.工业中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取单质镁,与题意不符,B错误;
C.工业中,硫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为二氧化硫,与题意不符,C错误;
D.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再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符合题意,D正确;
答案为D。
12.D
【详解】A.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的物质的量为0.03mol, 的质量为,A错误;
B.根据方程式可知,14个参加反应时,只有2个中N的化合价降低,作为氧化剂,故反应中消耗0.14mol时作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2mol,B错误;
C.反应中消耗0.14mol,则至少需要0.5mol/L硝酸溶液的体积为,C错误;
D.反应中Cu元素从+1价升高到+2价,部分N元素从+5价降低到+2价,即每生成1molNO,转移3mol电子,则生成0.02molNO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6mol,转移电子总数为0.06,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SO2与I2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碘单质被消耗,溶液褪色,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体现还原性,故选C。
14.D
【详解】A.BaSO4难溶于水、难溶于酸、不易被X射线穿透,故常用用钡餐,A正确;
B.铁锈是由铁被腐蚀生成的氢氧化铁分解而得的,其化学可表示为Fe2O3 xH2O,B正确;
C.二甲醚是由O原子与两个甲基相连而成的,其结构简式为CH3OCH3,C正确;
D.丙酸是由乙基与羧其相连而成的,其结构简式为HOOC-CH2CH3,D不正确。
综上所述,相关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D。
15.C
【分析】由流程可知,海带灼烧后,溶解、过滤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加过氧化氢发生H2O2+2H++2I-═I2+2H2O,得到含碘的溶液,溶剂X为苯或四氯化碳等,X作萃取剂,得到含碘的有机溶液,最后蒸馏分离X与晶体碘,以此来解答。
【详解】A.灼烧选坩埚,不能选蒸发装置,故A错误;
B.溶解、过滤需要玻璃棒、烧杯、漏斗,不用分液漏斗,故B错误;
C.由H2O2+2H++2I ═I2+2H2O可知,④中当1molH2O2氧化I 时生成1mol碘单质,碘元素由-1价变为0价,转移2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2NA,故C正确;
D.X不能为酒精,酒精与水互溶,无法分液萃取提纯碘,故D错误;
答案选C。
16.(1) C
(2) 4:1
【分析】(1)
(1)①氧化剂得到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失去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将NOx转化为N2, N得到电子,该反应中得电子,是氧化剂。故答案为:。
②氧化剂得到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失去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在用单线桥法表示时,电子由还原剂中失去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到电子的元素,电子转移数目等于元素化合价升高或降低的总数;该反应的单线桥为表示为:,故答案为:。
③在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NO2中的+4价变为反应后N2中的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所以加入的物质应该具有还原性。
A. CO中C元素化合价为+2价,具有强的还原性,可以作还原剂,A不符合题意;
B. H2中H元素化合价为0价,具有强的还原性,可以作还原剂,B不符合题意;
C. CO2中C元素化合价为+4价,具有弱的氧化性,无还原性,不能作还原剂,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
(2)①在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Fe单质的0价变为反应后Fe2+的+2价,化合价升高2价,N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中的+5价变为反应后中的-3价,化合价降低8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是8,所以Fe、Fe2+的系数是4,、的系数为1,根据电荷守恒,可知H+的系数是10,根据原子守恒,可知H2O的系数是3,则该反应方程式为,配平后的反应中和前的化学计量数比为4:1。故答案为:4:1。
②在该反应中,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作氧化剂; Fe失去电子,为还原剂,被氧化变为Fe2+,所以Fe2+为氧化产物。由于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所以酸性条件下粒子的氧化性: >Fe2+。
17.(1) Fe2(SO4)3=2Fe3++3SO NaHSO4=Na++H++SO
(2) 2H++CaCO3=Ca2++CO2↑+H2O Ba2++2OH-+2H++SO=BaSO4↓+2H2O
(3) Fe2O3+3H2SO4=Fe2(SO4)3+3H2O 2Fe3++FeS2=3Fe2++2S 4Fe2++O2+8NH3·H2O=4FeOOH+8NH+2H2O
【分析】(3)硫酸渣(主要含Fe2O3、FeO,杂质为Al2O3和SiO2等)加硫酸溶解,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阳离子,二氧化硅不溶,再加FeS2把铁离子还原为Fe2+,同时生成S沉淀,过滤,滤渣含有二氧化硅和S、FeS2,滤液中含有Fe2+和Al3+,滤液中通入空气氧化,同时调节pH生成FeOOH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得到纯净的FeOOH。
【详解】(1)为盐,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Fe2(SO4)3=2Fe3++3SO;NaHSO4为盐,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
(2)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离子方程式为2H++CaCO3=Ca2++CO2↑+H2O;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故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
(3)①Fe2O3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②Fe3+被FeS2还原生成Fe2+,FeS2生成S,故离子方程式为2Fe3++FeS2=3Fe2++2S。③在氨水、空气中Fe2+被氧化为FeOOH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8NH3·H2O=4FeOOH+8NH+2H2O。
18. 磷、氧、氯 POCl3 0.03 784 0.2835 9.300g c[Ca(OH)2]=0.005mol/L;c[CaCl2]=0.044mol/L
【详解】(1)根据信息:PCl3与氯气、水反应,得到HCl气体和X,1mol的H2O完全反应会生成2mol的HCl,反应方程式应为xPCl3+H2O+yCl2===2HCl+xX,根据原子守恒知道X中含有磷、氧、氯三种元素,反应中氯气被还原,则P元素被氧化成+5价,再结合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3.5可得X的化学式为POCl3;
(2)POCl3在高温与O2发生反应,形成P4O10(固态)和Cl2,该反应中氧气被还原,Cl元素被氧化,结合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得方程式为:4POCl3+3O2=P4O10+6Cl2;
将3.07g即0.02mol POCl3与448mL即0.02mol O2在高温下充分反应后,POCl3全部反应,氧气有剩余,生成氯气的量按照POCl3进行计算,根据方程式可知氯气的物质的量是0.03mol,消耗氧气是0.025mol,剩余氧气是0.005mol,气体的体积将从0.02mol变为0.005mol+0.03mol=0.035mol,体积是0.035mol×22.4L/mol=0.784L=784mL;
(3)白磷在氯气中燃烧,设得到PCl3和PCl5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 mol、y mol,则x+y=×4=0.08,137.5x+208.5y=14.550,解得x=0.03mol,y=0.05mol,则三氯化磷的质量分数=×100%=28.4%=0.284;
(4) ①n[Ca(OH)2]==0.2125 mol,P元素失电子,氧元素得电子,设氯化磷的物质的量是zmol,由得失电子守恒知:0.020mol×2(2-0)=z(5-3)mol,解得n(PCl3)= 0.04 mol;过滤后得到2.5 L滤液,测得pH为12,即溶液中c(OH-)=0.01mol,所以过量n[Ca(OH)2]=0.0125mol,反应掉0.2mol,根据PCl3 + 3H2O → H3PO3 + 3HCl 可知0.04 mol PCl3和水反应会生成0.04 molH3PO3、0.12 molHCl,需Ca(OH)2 0.12mol,被氧化后生成Ca3(PO4)2的物质量为0.01mol;设PCl5为xmol,根据PCl5 + 4H2O → H3PO4 + 5HCl可知生成x mol H3PO4,5x mol HCl,需4x mol Ca(OH)2,则4xmol=0.2mol-0.12mol,x=0.02mol,所以Ca3(PO4)2为0.01mol+0.02mol=0.03mol,质量为9.300g,
答:Ca3(PO4)2沉淀的质量是9.300g;
②滤液中溶质为过量的Ca(OH)2和反应生成的CaCl2,过量n[Ca(OH)2]=0.0125mol,c[Ca(OH)2]==0.005 mol/L,反应生成的n(CaCl2)=0.2125mol-0.125mol-0.03mol×3=0.11mol,所以c[CaCl2]==0.044 mol/L,
答:c[Ca(OH)2]=0.005 mol/L(1分);c[CaCl2]=0.044 mol/L。
19. 0.194 g/d 4.92mmol/L PO + 12MoO +24H+ + 3NH= (NH4)3PO4·12MoO3 + 12H2O + (NH4)3PO4·12MoO3+ (MoO2· 4MoO3)2·H3PO4· 4H2O
【详解】3-1回归方程y= bx +a的回归系数:
b=
∵= 2.50
= 0.5125
=1.025
=5.00
∴b= =0 。205.。。。。。。。。。。。
而a= =0.5125- 0.205 × 2.50=0 …
故回归方程为y= 0.205x
以y=0.625代入求得
x== 3.05 (ppm)
即 尿样 测试液含3.05 ppm P。
∴每天排出的磷为:
3.05 μg/ml ×50.0 ml/1.00 ml × 1.00 × 10-6 g/ug ×1270 ml/d = 0.194 g/d
每天排出磷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各1分,结果的单位和有效数字错各扣0.5分。(共6分)
3-2
c==4.92mmol/L
计算过程和结果各1分,结果的单位和有效数字错各扣0.5分。
3-3 PO43- + 12MoO42- +24H+ + 3NH4+ = (NH4)3PO4·12MoO3 + 12H2O
反应方程式未配平不得分。磷钼黄写为(NH4)3PO4·12MoO3 ·6H2O或(NH4)3(H3O)4[P(Mo2O7)6]不扣分。
3-4
+ (NH4)3PO4·12MoO3+ (MoO2· 4MoO3)2·H3PO4· 4H2O
20. H2O2 液体无法顺利滴落 空气流速快时,不能被充分吸收 空气流速过慢时,不能及时被移走,浓度过高导致分解 abc 2ClO2+H2O2+2NaOH=2NaClO2+O2↑+2H2O 还原剂 a/17
【分析】氯酸钠(NaClO3)在酸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生二氧化氯,ClO2与氢氧化钠溶液和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O2,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通过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晶体NaClO2 3H2O。
【详解】(1)放入仪器中,仪器中的药品是H2O2,仪器B为滴液漏斗,其目的是平衡气压,使得溶液能够顺利滴入,如果仪器改成分液漏斗,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实验现象是: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无法顺利滴落,反应无法继续进行;
(2)实验中C的作用是防止倒吸,装置中的右侧导管太短,不利于气体的流动,合理的装置图为:;
(3)向装置中通入空气,其作用是赶出,然后通过再到中反应。空气流速不能过快,因为空气流速快时,不能被充分吸收;空气流速也不能过慢,空气流速过慢时,不能及时被移走,浓度过高导致分解;
(4) 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过氧化氢易分解,所以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降低的溶解度、减少的分解,由于的沸点较低,所以还能使变为液态,方便使用;
(5)写出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H2O2+2NaOH=2NaClO2+O2↑+2H2O,在反应中得电子,起到还原剂的作用。反应中存在关系:~2e-,若在反应中消耗掉,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a g/(34g·mol-1)= a/17mol。
21.(1) 制取氯气 分液漏斗
(2) 尾气吸收 红褐色沉淀消失
(3)高铁酸钾(K2FeO4)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且还原产物为Fe3+,与水反应生成Fe(OH)3胶体可以吸附悬浮物,常用作水处理剂
(4)7.92g
【分析】本实验目的为制取K2FeO4,实验原理为,其中A装置为制备氯气的装置,B装置为制备K2FeO4的装置,C为尾气吸收装置,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A装置的作用为制取氯气。根据仪器结构可知,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
(2)Cl2为有毒气体,不能直接排放至空气中,因此C装置为尾气吸收装置。Fe(OH)3为红褐色沉淀,因此当B装置内出现红褐色沉淀消失的现象时,说明反应已经停止。
(3)中K为+1价,0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高铁酸钾(K2FeO4)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且还原产物为Fe3+,与水反应成Fe(OH)3胶体可以吸附悬浮物,常用作水处理剂。
(4)标准状况下672mLCl2的物质的量为=0.03mol,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K2FeO4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其质量为0.02mol×396g/mol=7.92g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
第二单元 物质的化学计量
第三单元 物质的分散系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二单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
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
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
第二单元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