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25 19:4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肥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人口垂直分布结构是指居住在不同海拔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组成状况和构成关系。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规模随海拔变化图,所在区段面积越大,人口分布总量越大。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最可能是( )
A.华北平原沿海地区 B.塔里木盆地山麓地区
C.云南南部山地地区 D.青藏高原湟水谷地地区
2.影响图示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交通 C.地形 D.河流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空间分布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图示意1990—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的均值变化(数值越高,集中度越高)。据此完成3~5题。
3.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 )
A.集中在少数大城市 B.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
C.由城市向乡村迁移 D.与经济变化趋势一致
4.推测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
A.环境质量变化 B.农业发展 C.政策引导 D.交通改善
5.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可能会使北京( )
A.城镇化问题加剧 B.人才大量流失
D.城市环境改善 C.农业经营规模扩大
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C.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D.促进城市地域文化的发展
7.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
A.拉力I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 B.拉力II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
C.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D.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
下图为某城市常见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人口规模上限(单位:万人)雷达图。据此完成8~9题。
8.该城市人口合理容量最可能为( )
A.200万人 B.400万人 C.500万人 D.700万人
9.对该城市环境人口容量制约最小的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能源 D.水环境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付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a、b(b1和b2)、c城市功能区可能分别是( )
A.工业区、居住区和商业区 B.商业区、居住区和工业区
C.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D.工业区、商业区和居住区
11.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 )
A.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 B.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
C.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D.位于背风坡,空气湿度小,日照多
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受到地租指数(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动量的比值)影响。下图示意世界某城市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城市的工业区布局合理,则当地的主导风向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13.该城市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但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通达度较好 B.建筑高大密集
C.环境质量较差 D.人口流动量较大
城市通风走廊能加快空气流通,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构建宜居城市有重要意义。下图为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部通风走廊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在山坡上布局“新鲜空气补偿空间”的主要目的是( )
A.尽量减少占用较平坦地区 B.降低城市建设和管理成本
C.利用山风带来新鲜空气 D.提高通风走廊通风效率
15.结合图文信息,推断通风走廊底部“新建高度不超过12m”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降低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B.防止建筑物阻挡空气流动
C.减少对该地自然环境干扰 D.避免遮挡两侧建筑的阳光
青岛市自1910年起就奠定了沿胶州湾东海岸自南向北呈带状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20世纪90年代,为响应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青岛市开始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合并胶南市和黄岛区,成立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简称黄岛区。下图为青岛市行政区划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青岛市跨过胶州湾向南发展,主要是为了( )
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 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城市融入多元文化 D.协调区域平衡发展
17.青岛市将食品、化工等企业从老城区迁移到周边市区,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老城区土地利用强度 B.疏散老城区人口
C.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 D.扩大第二产业用地
西藏日喀则萨迦河由南向北流经萨迦寺,径流量较小,周边地区水资源短缺。当地居民克服种种困难修建了如下图所示的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当地现今仍有400多个敞口蓄水池在发挥作用,助力日喀则成为“世界青稞之乡”,做到了活态传承。据此完成18~19题。
18.萨迦古代蓄水系统蓄水池采用敞口设计,其主要作用是( )
A.增加蓄水容量 B.减少泥沙淤塞 C.增加太阳光照 D.改善灌溉水质
19.藏南地区居民在十月初就开始种植青稞,主要是为了( )
A.促进养分积累 B.避开病虫危害 C.供应过冬粮食 D.预防春季干旱
川西平原地区分布有很多竹木繁茂、小巧如盘的村庄聚落,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形态独特,历史悠久。图为该类乡村聚落的土地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20~22题。
20.图示序号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甲-菜地 乙-水田 丙-林地 B.甲-水田 乙-菜地 丙-林地
C.甲-菜地 乙-林地 丙-水田 D.甲-林地 乙-菜地 丙-水田
21.图示乡村聚落形成的背景主要有( )
①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②气候温和,物种丰富
③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④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发挥该类乡村聚落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 )
①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 ②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③保护性建设,留存文化遗产 ④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秋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护设施内继续生长发育,产品延迟到11~12月上市供应的栽培方式。近年来,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大力推广“秋延迟”栽培,当地建设塑料大棚等栽培保护措施的投入占全部投入的40%;2020年秋,该县“秋延迟”种植率达到了78%。据此完成23~25题。
23.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可以( )
A.扩大市场供应 B.减少投入资金
C.增加经济收益 D.节省土地成本
24.下列促进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进一步发展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加大资金投入 B.发展网络营销
C.加强科技指导 D.发展蔬菜加工
25.“秋延迟”栽培应对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高温 B.霜冻 C.干旱 D.洪涝
二、综合题共4大题,5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卡塔尔地处波斯湾沿岸(图左),大部分地区为覆盖沙土的荒漠,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国内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凭借每年大量的资源出口,其人均GDP常年都保持在世界前列。卡塔尔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2022年总人口约288万人,其中卡塔尔籍公民仅40万人,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图右)。2022年11月20日-12月18日,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据统计,期间约有120万外国球迷到现场观赛,对当地影响空前。
(1)分析卡塔尔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4分)
(2)指出制约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试分析如何提高该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6分)
(3)论述世界杯期间大量球迷涌入对卡塔尔的有利影响。(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图一 示意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空间结构,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及文化区,图二为该市某功能区内部零售业的空间分布示意。
(1)分析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4分)
(2)指出图二所示分布应位于图一OT线中的哪一段,写出判断理由。(4分)
(3)研学小组发现该城市a处为高级住宅区,b处为物流仓储区,分别说明成因。(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福建土楼聚落形成于宋元时期,经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达到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某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发现,福建土楼从上至下多呈现“远山——近水——土楼——田园”的聚落格局,且多分布有井。下图示意土楼聚落生态选址。
(1)从气候的角度,分析福建土楼选址的合理性。(4分)
(2)试分析土楼中多分布有井的原因。(4分)
(3)分析“远山——近水——土楼——田园”聚落格局的设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4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吉林省少雨旱作玉米种植区广泛采用宽窄行种植技术(下图),该技术第一年6月在宽行追肥深耕,玉米收获时留高茬自然腐烂还田;第二年在追肥深耕的宽行播种,形成新的窄行苗带,6月再在新的宽行追肥深耕,完成隔年深耕、苗带轮换的宽窄行耕种。
(1)分析宽窄行种植对耕作土壤肥力的改善作用。(4分)
(2)分析宽窄行种植对吉林少雨早作区土壤墒情(含水量)的改良作用。(4分)
(3)从气候角度,分析宽窄行种植对玉米品质提升的影响。(4分)
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D 6.C 7.D 8.A 9.C 10.B 11.C 12.B 13.D
14.C 15.B 16.D 17.C 18.C 19.A 20.A 21.B 22.D 23.C 24.A 25.B
26.(14分)
(1)卡塔尔纬度低,气候炎热,沿海地区气候相对凉爽湿润,适宜人类居住;国内大部分地区为荒漠,水资源短缺,沿海地区更易获得生产生活用水;沿海海运便利,便于对外交往与联系。(4分)
(2)制约因素:水源。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杜绝水污染;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改善灌溉用水技术;海水淡化;进口水资源;适度开采地下水。(6分)
(3)有利影响:带动卡塔尔航空、旅游、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有助于提升卡塔尔的国际影响力;有助于卡塔尔对外文化交流。(4分)
27.(12分)
(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地理位置优越,物产富饶,交通便利。(4分)
(2)位于QP段;土地租金高,(交通便利,)位于市中心;以(专业)商店为主,经济活跃,属于商业区。(4分)
(3)a处为高级住宅区:夏季风上风向,临近湖泊风景区,环境优美;附近有大学城、科研院所,文化氛围浓厚,知名度高(宜居度高)。b处为物流仓储区:紧邻火车站、高速公路,交通便利。(4分)
28.(12分)
(1)位于向阳山坡上,可以获得充足的光照;地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山坡上地势起伏较大,利于排水;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可减少冬季风的影响。(4分)
(2)提供生活用水;可以就近取水灭火;储蓄水源。(4分)
(3)布局在距山较远的缓坡上,地形较平坦(地质灾害少);临近溪流,方便居民日常取水;采用土楼的方式聚居,保障居住安全;毗邻耕地,充分利用土地种植农作物,且方便耕作。(4分)
29.(12分)
(1)高茬腐烂还田、追肥深耕,增加土壤肥力;土地休耕,保持土壤肥力;留茬、宽行无种植,减少土壤侵蚀。(4分)
(2)留存植物残茬,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残茬增加雨水下渗,增加土壤湿度;植物残茬增加区域积雪量,提高土壤含水量;深耕松土,利于雨水下渗和储存。(4分)
(3)宽行,增加透光性,利于光合作用;增大昼夜温差,利于有机质积累;增加通风透气,减少病害发生(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