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东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8.1中东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25 20:3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1 中东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被称为“世界油阀”,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是( )
A.土耳其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英吉利海峡
2.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该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A.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里海沿岸地区
C.墨西哥湾及其沿岸地区 D.地中海沿岸地区
3.读中东地区图,有关中东地区的叙述,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①A国属于中东地区
②B地临地中海,水资源不丰富
③中东石油主要集中分布在C海域及其沿岸地区
④D国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某地传统民居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4-7小题。
4.该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主要目的是( )
①隔热,降低夏季室内温度 ②御寒,抵御冬季严寒
③防潮,保持夏季屋内干燥 ④防沙,减少风沙入室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5.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该地气候特征的是( )
A.A B.B C.C
6.图示民居主要分布在( )
A.东南亚热带地区 B.西亚热带沙漠地区 C.北极地区
7.图示地区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下列是伊斯兰教宗教建筑的是( )
A. B.C.
读图中东地区图,完成下面8-9小题。
8.中东有“世界油库”、“三洲五海之地”之称,下列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家①是世界主要产油国伊朗
B.②是霍尔木兹海峡,沟通了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C.③是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D.国家④是埃及,地跨非、欧两大洲
9.我国从中东进口一批石油,若通过海洋运输,没有经过的海洋或海峡是( )
A.马六甲海峡 B.阿拉伯海 C.红海 D.印度洋
伊朗和中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25年两国深化合作,伊朗将在这期间为中国提供稳定低价的石油供应,且用人民币结算。读图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伊朗是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图中水域中,是世界最大湖泊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12.中国与伊朗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B.不再需要扩大石油的进口渠道
C.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降低对外贸易交易成本
D.使我国获得大量、稳定又价优的石油资源,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完成下面13-14小题。
1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①处是( )
A.苏伊士运河 B.直布罗陀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14.西亚是“一带一路”联系中国和欧洲的重要通道,下列有关西亚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和水资源资源匮乏 B.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C.黄色人种 D.多发达国家
读“中东略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其中表示黑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以下关于该地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石油资源丰富 C.主要信奉佛教 D.该地民居多尖顶
读亚洲三大半岛示意图,完成下面17-18小题。
17.关于三大半岛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B.甲半岛通用阿拉伯语,多信仰犹太教
C.乙半岛夏季盛行东北季风 D.丙半岛的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流
18.图中传统民居反映出①、②两地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差异是( )
A.气温 B.地形 C.生活方式 D.降水
二、解答题
19.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材料二2022年11月,世界杯足球赛将在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卡塔尔的首都多哈举行。
材料三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水分。此外,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水稻种植和农田管理。
材料四图1为亚洲简图,图2为热带季风气候资料图。
(1)波斯湾海上的唯一出口是①____海峡(“世界油阀”),石油东运路线中,经过了②____海峡(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2)韩国足球队参加多哈世界杯。随行翻译必须掌握____(语言)。
(3)阿拉伯人喜欢白色。男人喜欢穿宽大的白色长袍,很多建筑外观也是白色,原因是____。
(4)每年6-10月是南亚的雨季。盛行____季风(填风向),但由于该季风不稳定,易造成____灾害,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5)沿中老铁路从怀化出发,经过③____河到达老挝的首都万象。中途看到许多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____、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6)北京时间2021年12月30日,印度尼西亚班达海海域发生75级地震。请分析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____。
(7)根据材料三、四,分析东南亚种植水稻具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
2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的半岛因地处A____(国家)以南而得名,日本人视①海峡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是该海峡是沟通B____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2)图Ⅰ中字母D是____(国家),地跨____两半球,属于____气候。
(3)中东地区被称为“____”之地,图Ⅱ中最大的湖泊是____(填字母和名称)。____(填字母和名称)的开通,使得有些油轮不必绕经非洲南端的____就可以到达西欧和美国。
(4)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及其沿岸地区,该海湾出入阿拉伯海的门户是____海峡。该海湾石油外运有三条主要航线,向东经过____海峡可以到达中国、日本。
(5)Q阿联酋(全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波斯湾沿岸重要的产油国,近年来,阿联酋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电站建设迅速,为告别最后一滴石油做好准备。分析阿联酋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条件____。
(6)制约中东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是____,请提出一条解决措施____。
参考答案
1.霍尔木兹海峡位于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之间,是波斯湾石油海上外运的必经之地。所以被称为“石油海峡”.“世界油阀”。故选B。
2.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通过管道运输,或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出阿拉伯海用船出口世界各地。
3.由图可知,A国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埃及,该国属于中东地区,B地临红海,全年降水少,水资源缺乏,中东石油主要集中分布在C海域及其沿岸地区,D国是伊朗,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故选B。
4.由图示可知,该地区房屋墙厚、窗小平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当地气候炎热,这种房屋能够隔热,降低夏季室内温度;防沙,减少风沙入室;①④正确,C符合题意;寒冷潮湿不符合该地自然环境特点,②③表述错误,排除AB。故选C。
5.由该地房屋特点可知,当地气候特点是全年降水少、气温高,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来看,只有B图符合降水少、气温高,B符合题意;AC项不符合该区域气候特点,排除AC。故选B。
6.该区域气候全年降水少、气温高,西亚热带沙漠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符合该区域气候特点,B符合题意;东南亚热带地区全年气温高、降水多,不符合题意,排除A;北极地区属于极地气候,全年气温较低,排除C。故选B。
7.伊斯兰教代表的宗教建筑是清真寺,C符合题意;教堂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佛塔是佛教的代表建筑,排除AB。故选C。
8.由图可知,国家①是世界主要产油国伊拉克,故A错误。②是霍尔木兹海峡,沟通了波斯湾和阿拉伯海,故B正确。③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故C错误。④是埃及,跨了亚洲和非洲两大洲,故D错误。故选B。
9.如果我国从中东地区进口一批石油,若通过海洋运输,是从波斯湾再进入阿拉伯海,进入印度洋,再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太平洋,不需要经过红海,故选C。
10.读图可知,甲是沙特阿拉伯,乙是伊朗,丙是土耳其,丁是埃及。故根据题意选B。
11.读图可知,图中①是阿拉伯海,③是地中海,④是黑海,⑤是里海,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故根据题意选D。
12.理解分析可知,中国与伊朗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可以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伊朗石油资源丰富,可以扩大我国石油的进口渠道、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降低对外贸易交易成本使我国获得大量、稳定又价优的石油资源,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所以ACD正确,B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
1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①处是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位于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苏伊士运河位于亚非两洲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和非洲分界线,白令海峡位于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故选C。
14.西亚地区石油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水资源匮乏;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属于白色种人;多发展中国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①是红海,②是阿拉伯海。③里海,④是黑海,故选D。
16.中东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故A错误;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水资源极为匮乏,故B正确;中东地区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故C错误;中东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旱少雨,传统民居多为平顶房,故D错误。故选B。
17.读图可知,甲为阿拉伯半岛、乙为印度半岛、丙为中南半岛;甲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乙和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都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A正确;甲阿拉伯半岛,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通用阿拉伯语,多信仰伊斯兰教,排除B;乙印度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排除C;丙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排除D;故选A。
18.读图可知,①传统民居位于甲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降水少,当地民居为平顶,墙体厚,窗户小的碉堡式建筑为主;②传统民居位于丙中南半岛,当地民居多以高脚屋为主,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故影响两地民居最显著的差异是降水不同,D正确;与气温关系小,排除A;与地形和生活方式无关,排除BC;故选D。
19(1)波斯湾海上唯一的出口①是霍尔木兹海峡,有“世界油阀”称号;石油东运路线中,经过了②表示的马六甲海峡,因日本从中东运回的石油都要经过该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2)韩国足球队参加多哈世界杯,应该掌握阿拉伯语,多哈位于中东地区,多属于阿拉伯民族,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
(3)阿拉伯喜欢穿宽大的白色长袍,这是由于阿拉伯居民多分布在中东地区,这里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燥,白色对阳光的反射强,可以起到降温散热的作用。
(4)每年6-10月是南亚的雨季,此时盛行由印度洋吹向陆地的西南季风,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量降水,但由于该季风的不稳定,容易出现旱涝灾害,给南亚地区农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5)沿中老铁路从怀化出发,经过③所示的湄公河到达老挝的首都万象;中途看到许多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6)印度尼西亚因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
(7)由材料三、四可知,水稻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水分,东南亚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耕地多,有利于种植水稻。
20. (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图Ⅰ中的半岛因地处A中国以南而得名;①海峡为马六甲海峡,日本人视该海峡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是该海峡是沟通B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还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和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2)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图Ⅰ中字母D是印度尼西亚,地跨南北两个半球,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该国家还被称为“火山国”。
(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中东地区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其中图Ⅱ中的F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J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得有些油轮不必绕经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就可以到达西欧和美国,大大缩短了运输距离。
(4)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该海湾出入阿拉伯海的门户是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该海湾石油外运有三条主要航线,向东经过马六甲海峡可以到达中国、日本。
(5)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阿联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利于发展光伏发电。
(6)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中东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所以制约中东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是水资源匮乏,可以采取海水淡化、发展节水农业等措施来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