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6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D B C C A C D A D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B D A B B D C C D B C A
材料解析题(共35分)
27(18分)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政局稳定;圈地运动提供了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扩张提供资本、原料和海外市场;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自然科学的发展等。(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共8分)
(2)英国煤产量迅速增加;瓦特改良蒸汽机和蒸汽机的普遍应用(4分)。
(3)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2分)原因:科学技术、生产力领先世界;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南北战争,实现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任答2点,4分)
28.(17分)
(1)政治上:王室政府的支持;社会原因:寻金热;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对传统商路的控制;精神动力:人文主义的推动和天主教传教的热情。(10分)
(2)“哥伦布大交换”促进了物种的相互交换,改变世界的生态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促进了人口的交流,但也改变了部分地区的人口结构(印第安人锐减);使文明区域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世界市场开始形成。(7分,言之有理即可)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联片办学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7.645 年,日本孝德天皇即位,第二年他以中国古籍《尚书》中的“施教化,大治天下”
改年号为“大化”,并颁布诏书进行改革,成为日本历史上首位实行年号制度的天皇。这
高一历史
说明,孝德天皇 ( )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 分
一、单选题(共 26 题,每小题 2.5 分,共 65 分) A.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B.全面推行了儒学教育
1.在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两户人家发生纠纷,法官进行裁决的依据是 ( ) C.照搬了中国政治体制 D.加强了幕府专制统治
A.《民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 C.法官的个人意愿 D.种姓制度 8.查士丁尼是希腊—罗马时代末期最重要的一位统治者, 因他的文治和武功使拜占庭
2.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 帝国进入了“黄金时代”,但对欧洲乃至世界带来了深远影响的是他的文治。这里的“文
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 治”主要是指 ( )
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材料表明 ( ) A.推行以文治国方针和控制亚欧商路发展工商业
A.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B.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 B.形成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民主政治
C.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C.在位期间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3.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 D.创立伊斯兰教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 ) 9.“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
A.全国所有人 B.全体成年国民 一举一动,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9世纪西欧的这一誓词反映的制度是 ( )
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财产的成年男性 A.奴隶制 B.农奴制 C.庄园制 D.封君封臣制
4.中古时期,法国瓦朗西安城市颁布了市民合约,规定:凡抢劫市民的商品或其他物品 10.“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这句西非谚语表
者,不管该物品是否为动产,均需按照规定进行赔偿;如果市民在其他城市的集市受到 明廷巴克图 ( )
当地司法机关骚扰,则骚扰者被视为违反合约,与在瓦朗西安城违反合约一样。市民合 A.是当时西非的文化中心 B.城市商贸发达
约的规定反映出该城市 ( ) C.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D.黄金资源丰富
A.财产交易现象频繁 B.注重保护市民权益 11.他们从特斯科科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淤泥
C.封君封臣等级严格 D.契约观念十分盛行 非常肥沃,耕种者甚至每年可以从他们的田园中获得 7次收成。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5.《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这部著名的文学作品主要反映了中古时期某一帝国 古代 ( )
的社会生活。这一帝国是 ( ) A.埃及人 B.印度人 C.波斯人 D.阿兹特克人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2.16 世纪以前,威尼斯曾是欧洲香料贸易的中心,之后香料贸易几近崩溃,1514 年威
6.印度电影《Article15》中男主阿扬在上任警察局局长的途中路过一个村庄,想买瓶 尼斯从葡萄牙的里斯本购买香料。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
水喝,但被下属拦住了,因为他们不能让贱民的影子落在自己身上。电影所反映的内容 A.欧亚贸易新商路的开辟 B.地中海商业地位的崛起
与下面哪一制度有关 ( ) C.贵金属货币的极度短缺 D.欧洲出现严重香料危机
A.法老制度 B.城邦制度 C.种姓制度 D.民主制度 13.有学者指出,14-16 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世界被发现”带来
第 1页 共 6页 ◎ 第 2页 共 6页
的影响是 ( ) A.主权在民 B.自由平等 C.社会契约 D.三权分立
A.促进了欧美各国资本主义发展 B.人类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世界 21.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反对“君权神授”,伏尔泰主张“天赋人权”,卢梭提倡“社会契
C.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最终建立 D.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约”。这些思想家的共同点是主张 ( )
14.1693 年,康熙患疟疾,服御医药无效。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美洲的金鸡纳,康熙服 A.蒙昧主义 B.浪漫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
用后疟疾速愈。这反映了 ( ) 22.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
A.地理大发现后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B.闭关锁国下的朝贡贸易 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
C.殖民扩张使美洲社会遭到破坏 D.传统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 )
15.16 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对于一个西班牙人来说,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1500~1600 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 425%。出现这一变化的主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要原因是 ( ) 23.这一时期电力、电器、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
A.封建贵族的享乐 B.价格革命的影响 C.政治分裂的阻碍 D.罗马教廷的束缚 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时期 ( )
16.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 A.西欧封建制度加速解体 B.荷兰开始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这体现了 ( ) C.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工场 D.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A.创作意图是为了再现历史真实场景 B.古典美术的绘画风格 24.美国在 1859 年钻出第一口油井,但石油最初只用于照明。1870 年,全世界生产的石
C.上帝绝对的精神权威 D.人文主义核心思想 油只有 80 万吨,到 1900 年就猛增至 2000 万吨。导致这一时期石油产量猛增的最主要原
17.16 世纪,继马丁·路德的德语版《圣经》出版后,法国、英国、荷兰等国都出现了 因是 ( )
自己语言的《圣经》译本。这一现象 ( ) A.蒸汽机的改进 B.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A.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B.反映了人们要求摆脱专制王权 C.飞机制造业的发展 D.电气时代的到来
C.否定了教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 D.打破了宗教对人们的精神束缚 25.恩格斯说:“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
18.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 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止的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他评价的是 ( )
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抨击天主教的伪善与丑行 B.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 26.巴黎公社在 1871 年 4 月 16 日颁布了关于把巴黎逃亡的工厂主所抛弃的工业企业转
C.反对天主教会的等级观念 D.主张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交工人生产合作社的法令。5月 3日,罗浮尔军械厂的工人根据公社的指示,制定了该厂
19.德意志、意大利统一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 ) 的管理章程。它规定:工长以上各级领导由工人民主选举产生,受工人的监督。这些措
A.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施反映巴黎公社 ( )
C.人民渴望统一 D.有杰出人物起核心作用 A.具有无产阶级性质 B.使社会主义变为现实制度
20.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 C.废除了私有制经济 D.将马列主义与国情相结合
立的下级法院掌握司法权,彼此制衡。据此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原则是 ( ) 二、材料分析题(共 35 分)
第 3页 共 6页 ◎ 第 4页 共 6页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 分) 16 世纪 70 年代 巴西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
材料一 工业革命奠定了工业文明的基础,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现在这个世界。……既然
16 世纪 80 年代 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 60%-80%
许多欧洲国家在差不多的时间里站到了走向现代的起跑线上,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约 1700 年 咖啡风靡欧洲,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
材料二 1800—1870 年英国煤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摘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著《世界一部历史》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在 15、16 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
因。(10 分)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评价“哥伦布大交换”。(7分)
材料三 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
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摘编自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8分)
(2)材料二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
地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出现?(4 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发生在哪一次技术革命期间?
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能够“改变世界”的原因。(6 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 分)
材料一:15 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探索新航路的征程,开启了人类大幕。他们在政府的支
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
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拉女王的资助下,1492 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到 16 世纪初,
当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被割裂的世界最终连接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
材料三:哥伦布交换: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
1492 年 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6 世纪初 西班牙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10 年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555 年 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第 5页 共 6页 ◎ 第 6页 共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