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4-25 20:4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掌握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2)启发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及方向的关系;
(3)帮助引导学生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并推导出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
2.科学思维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熟练掌握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实验过程,推导液体压强公式,掌握计算公式,并进行简单计算
三、教学分析
《液体的压强》一节课由“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连通器”三部分组成,共分两个课时,本节课作为第一课时,只解决“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两部分内容,其中又把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作为本节课重点。本节课在知识目标层面要帮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存在的原因,掌握液体压强特点规律,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技能目标方面要帮助学生利用液体压强特点解释有关现象,能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要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特点,并进行小组实验,经历液体压强推导过程;通过旧知识固体压强迁移到新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蛟龙号视频引入液体压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有所成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高尚情操,通过一系列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完成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一、演示:矿泉水瓶放在海绵上
问题 1: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问题 2:为什么矿泉水瓶对海绵有压强?
问题 3:瓶中水也有重力,对瓶底有没有压强?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教师引导:可用橡皮膜来展示水对瓶底的压强。教师演示
问题 4:液体对容器侧壁有没有压强?为什么?怎样验证?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并演示
问题 5: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怎样证明?教师展示两端蒙有橡皮膜得器材。
提问:如何验证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并根据学生回答演示,从而引出压强计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液体压强影响因素并设计实验分别验证
5.引导学生猜想研究静止物体不受力时的情况
6.引导学生用反证法证明:静止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
学生小组讨论探索压强计得使用方法概括压强计的原理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分别验证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和方向的关系,并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完成反馈练习一
二、教师推导液体压强计算公式,讲解例题
例.一个底面积为 10cm2的圆柱形玻璃杯内装有 12cm 深的水,求水对杯底的压强和压力。(ρ水=1.0 ×103kg/m3, g=10 N/kg)注意解题过程中统一单位再进行计算。
环节四:小结作业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在作业布置环节,完成课后第三题。
(三)板书设计
液体的压强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1、对容器底和侧壁存在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P=ρgh
三、连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