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阳安中学高 2022 级高一下期半期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 Ⅰ 卷 (选择题) ,第 Ⅱ卷 (非选择题) , 共 14 页;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60 分 。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 3700 年以前,在印度河流域最古老的哈拉巴地区,人们只种植小麦、 大麦和一 些豆类作物 ,根本看不到水稻的踪迹; 两河流域曾出土了不少哈拉 巴文化时期的印章 。 这可以用来印证 ( )
A. 世界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 B. 古印度的农业经济结构畸形
C. 小麦由印度传入两河流域 D. 古印度与西亚存在经济交流
2.10~11 世纪 ,西欧一 些地区经常出现封地买卖行为 ,其流程是:封臣和封 地买主达成出售协议;随后两人一起至封君处,封臣申明 自 己愿意放弃封土, 将封土交回给封君; 买主向封君行臣服礼宣誓效忠 ,请求封土 ,封君赐封土 给买主 。 这说明 ( )
A. 当时西欧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B. 土地是维系西欧封建制的纽带
C .庄园主有完整的土地所有权 D.封臣与封君只有经济上的联系
3.“到中世纪后期,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如果不存在从中世纪 以来就形成的东西方贸易失衡及其对东方商品的强烈需求,西方绝不可能在
15 世纪里发动地理大发现。”这句话主要表述的是 ( )
A. 欧洲人希望通过殖民扩张实现黄金梦 B. 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C.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推动新航路开辟 D. 中国四大发明支持新航路开辟 4.哥伦布在《航海日记》 中写道:“彼等非常顺从, 不知邪恶 ……仰祈二位 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 ……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 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 …… 当地黄金甚丰 ……盛产宝石 、珍珠以及
试卷第 1页,共 8页
无数香料。”该材料 ( )
A. 为 口述史料, 有重要研究价值 B.对于环球航行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C.表明了西班牙成为全球性帝国 D. 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
5. 下表是欧洲 、 美洲 、 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据此推知 ( )
年份 欧洲 美洲 非洲
1650 年 18.3% 2.4% 18.3%
1750 年 19.2% 1.6% 13.1%
A. 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 B. 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
C. 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 D. 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
6. 一位学者形容 16 世纪的西班牙:“就像一 张巨人之口,在吞进食物, 咀嚼食
物,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 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碎屑之外, 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没有发生“价格革命” B. 没有发生“商业革命”
C. 没有在本国转换为资本 D. 没有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7.奴隶贩子们载着大量劣质商品,从欧洲出发,到非洲海岸,这是奴隶贸易
的“出程”。在非洲海岸用低劣的货物“交换”黑奴, 然后横渡大西洋到美 洲,这叫“中程”。在美洲用黑奴换取金银和工业原料,返回欧洲,这叫“归
程”。该“贸易”( )
A .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B.反映了工业资本主义的罪恶
C.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D. 打破了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
8. 15 世纪, 意大利人为了使服装符合人体结构和方便运动,通常在关节处
留出缝隙并用绳带连接 ,使里面的白色内衣露出来,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 。 同时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可以摘卸 、 独立剪裁 、 独立制作的袖子 。 意大
试卷第 2页,共 8页
利人的这一服饰风格 ( )
A. 成为挑战神学世界观的关键 B .借鉴了科学革命的研究成果
C.反映出新教倡导节俭的观念 D. 渗透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9.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和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都是至
交 ,他认为两位君主的明智有利于建立合理性的社会秩序 。他们实行开明的 专制统治, 因其开明,所以能理性地立法; 因其专制所以能确保合乎理性的 法律的实施 。 据此可知,伏尔泰 ( )
A.倡导理性主义原则 B.代表了中小资产阶级利益
C. 支持封建君主专制 D. 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10.在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当中, 主权是人们在社会契约过程中以缔约
行为形成的共同体, 即由全体个人的结合所形成的公共人格 。 当这一共同体 是主动时, 就被称为主权者 。在这一共同体当中,每个结合者集体地被称为
“人民”。 由此可知, 卢梭 ( )
A.反对君主制度 B. 重视人民公意
C. 强调人人平等 D. 主张间接民主
11. 1665 年, 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期刊《学者杂志》 在巴黎问世 。 到 1730 年,
英法等欧洲 7 国 已有 330 余种科技期刊相继问世 。科技期刊的问世为解决发 明权之争提供了有效手段 。 从历史的发展看, 以下关系最合理的是 ( )
A. 工业革命推动学术繁荣 B.基础研究促进文化发展
C .科技成果改变人类生活 D .科学研究促进工业革命
12. 19 世纪中期,远东地区茶叶的国际运输几乎都被美国垄断,“盖茶叶以
新鲜为贵 ……英商宁愿以七角五分美元的运费请美商代运茶叶到伦敦,也不 愿意以二角五分美元的运费给本国商船”。这反映出, 当时 ( )
A. 美国掌控远东贸易的主导权 B.技术革新影响国际贸易
试卷第3页,共 8页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英国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13 .1860 年,英法两国签署《科布登条约》, 两国互相承诺给予最惠国待遇。 为分享两国的开放市场协定, 欧洲各国纷纷与英 、 法签署包含最惠国待遇的 双边贸易协议, 1860— 1880 年期间, 英国与欧洲诸国共签订贸易条约 31 个, 法国共签订 33 个 。 这表明当时
A. 西方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 世界贸易多中心的格局形成 D. 自 由主义逐渐成为欧洲主流
14. 下表为 1844 年柏林一家工厂的规定 。 这些规定 ( )
普通工作日从每天早上 6 点准时开始,每天有半个小时的早餐时间 、一个小时的 午餐时间以及下午半个小时的喝茶时间;工人迟到2 分钟将会被扣除半个小时的 薪水 ……工作期间禁止聊天。
A.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提升了工厂的自动化水平
C.适应了工业化生产需要 D. 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15. 1781 年, 英国内阁首相诺斯在辞职信中写道:“在这个国家, 王座上的
君主, 不能轻易反对下院深思熟虑的决定”,陛下的前任君主们“曾不止一 次地违背自 己的意愿而屈从于议会的决定”,这些决定“从来不被认为是有
失体面的,反而被认为是他们处事明智的标志”。造成这一 局面的根源是 ( )
A.机器化大生产的全面普及 B. 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C. 责任内阁制度的初步建立 D. 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实践
16. 19 世纪 90 年代,美国南方各州的法律规定公共场合的种族隔离合法
化;1896 年,最高法院在一场针对性诉讼中裁决“隔离但平等”的设施并不违 宪, 因为隔离并不必然意味着一个族群的低劣 。 上述行为体现了 ( )
A. 解放黑奴势在必行 B. 司法解释的理性公正
C. 种族歧视得到默许 D. 南北矛盾已不可调和
试卷第 4页,共 8页
17.某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 、开会 、延会 、 闭会之权 属于皇帝 。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 皇帝委
派官吏,在必要情况下 ,命令他们退职”。这表明该帝国 ( )
A. 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B. 实行直接民主
C. 带有深厚的专制色彩 D. 顺应共和潮流
18.“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 。为 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
圣的围剿, 旧欧洲的一切势力 ,教皇和沙皇 、梅特涅和基佐 、 法国的激进派 和德国的警察, 都联合起来了。”这部发表于 1848 年的杰出著作的主要价值
在于 ( )
A. 宣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破产 B .促成了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C. 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 D. 指明了无产阶级的斗争方向
19.1884 年 ,英 、法 、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 ,签订了《柏林会议关于非洲 的总议定书》, 其中第三十四条规定如下 。 该议定书签订 ( )
A. 有效杜绝了列强殖民冲突 B .刺激了列强瓜分非洲的野心
C .使非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半殖民地 D.标志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 .20 世纪 20 年代, 拉美国家的知识分子, 政治家和艺术家提出了拉美民 族认同的根源应该在印第安文化中寻找这一 思想 。 它倡导恢复印第安人的价 值和习惯,并要求通过社会改革提高印第安人的地位, 以便将他们纳入国家
发展的计划 。 这些主张旨在 ( )
A.反抗欧美国家的殖民侵略 B. 增强拉美国家的文化独立性
C .保障印第安人的政治权利 D. 顺应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潮流
试卷第5页,共 8页
二 、非选择题:共 40 分 。第 21 ~ 23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21.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 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 的 。 首先, 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 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 , 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 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 。其次,“州” 的地位的演变, 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 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 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 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 。 再次, 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 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
不同阶段, 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 而与其他任
何国家不同---------------——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二:进入 19 世纪后, 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
1815 年起, 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 的斗争不断高涨。
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 ,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 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 以统一为名限制自 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 利用普鲁士的经济优 势, 于 1864 年击败丹麦,1866 年击败奥地利 (见普奥战争) , 成立北德意志 联邦。
1870 ~ 1871 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 兼并南德诸邦。
1871 年 1 月 18 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 帝国皇帝 ,俾斯麦出任宰相, 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 ( 1 )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
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 ( 6 分)
( 2 ) 依据材料二,概括 1871 年德意志实现统一 的因素 。 ( 6 分)
试卷第6页,共 8页
22.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西欧与世界各地区 、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贸易商路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16 世纪 , 尼德兰的安特卫普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 市内银行林立, 欧洲各国 政府纷纷派出自 己的代表到这里来借货 。 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后果是殖民制度 的建立 。 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在各国专制王朝的支持下 ,纷纷涌向亚洲 、 非 洲和美洲,并对当地人民进行残暴的殖民征服和掠夺 。 西欧各国的殖民掠夺 运回大量金银, 由此引发了西欧的价格革命, 沉重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者 , 资产阶级的地位却得到了加强 。 新航路的开辟在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 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 。来往的船只把欧洲的生产方式、 农作物品种和家畜等传到美洲 。 同时, 美洲的玉米 、土豆 、番茄 、 烟草 、 可 可等也传到欧洲和世界各地。——杨凤霞《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的探析》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在 19 世纪中叶进入完成阶段 。 工业文明时代是一 个“机器时代”。机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一切领域 。 农村人口和农业人口不 间断地流向城市和工厂 。城市化发展迅速改变着城市的面貌 ,城市交通 、供 水 、居住 、 卫生条件很差, 损害了居民身体健康 。 工厂沿河而建, 大烟囱冒 出的浓烟笼罩市区, 工厂废气物对河流构成严重污染 。城市是富人的乐园, 也是穷人谋生糊口的栖所 。这种城市的分裂鲜明地反映出近代工业社会两大 阶级的对抗和冲突 。工业革命创造的新的工业制度——工厂制度获得了较大 的发展 。 工业革命巩固和壮大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力量, 19 世纪 30 年代的英 国议会改革拉开序幕 。 1834 年, 英国政府出台 了《济贫法修正案》。 工业革 命后, 英国以其工业强国的地位奠定了它商业强国的地位。
—— 王斯德《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 ( 10 分)
试卷第 7页,共 8页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工业革命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的重大变 化 。 ( 6 分)
23.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42 年, 西班牙在拉美殖民地立西印度事务委员会和“总督区” 进行专制统治,两者均对国王负责。经济上,殖民地的所有贸易活动均由“贸 易署”控制,实行垄断贸易政策和专卖制。思想.上,强迫当地人加入天主教 , 并建立教会学校 ,传授西班牙语进行洗脑教育 。 种族灭绝导致印第安人数量
锐减后, 王室也作出了适当的安抚政策, 以保证政府的税收。
——摘编自项冶、黄昭凤《15-18 世纪西班牙美洲殖民统治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二 起初 ,殖民者在非洲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工业革命:后 ,殖民 者开始侵占土地 、森林,掠夺矿产资源等, 把非洲作为他们的销售市场和原 料产地 ,逐渐改变和控制非洲的经济命脉 ,加深了非洲对西方殖民者的依赖 性, 非洲传统的经济结构也逐渐演变为依靠单一 的农矿产品为主的依附性经 济结构 。——摘编自李静《非洲殖民地依附性经济结构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西班牙对拉丁美洲进行殖民统治所采取的措
施 。 ( 6 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分析西方殖民者对非洲进行经济侵略的影响 ( 6 分)
试卷第 8页,共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