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2023.4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C 2.A 3.B 4.B 5.B 6.C 7.A 8.B 9.D 10.D 11.A 12.D 13.D 14.B 15.B
16.A 17.C 18.A 19.B 20.B 21.D 22.B 23.C 24.D 25.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14 分,第 29 题 12分,共 50 分。
26.(12 分)
(1)二、古代世界的帝国(或古代世界地跨欧亚非大帝国);(2分)三、古代文明的交流。(2分) 农耕文明的优势。(2分)
(2)古代文明的扩展,导致了古代世界帝国的(或古代世界地跨欧亚非大帝国)兴起;(3分)帝国区域的扩大促进了古代文明的交流(或经贸、技术、文化的传播)。(3分)
27.(12 分)
(1)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2分)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和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2分)地处地中海欧洲贸易中心。(2分)
(2)社会基础:新建立的大学、新建立的科学院。(2分)
以理性主义为核心,(2分)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或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2分)
28.(14 分)
(1)早期工人运动兴起;(2分)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诞生。(2分)
(2)19世纪60年代欧洲大陆的主要任务是扫清资本主义继续发展障碍(如俄国的农奴制、德意志和意大利政治分裂的局面),(2分)而非铲除资本主义统治(如俄国废除农奴制度、意大利统一、德意志统一,都是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2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欧洲大陆资本主义经济(或经济革命——工业革命)有了迅速发展。(2分)
恩格斯的历史观基于生产力的发展。(2分)
恩格斯这一认识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实事求是。(2分)
29.(12 分)
(1)特征:(3分)
图11在东、西、南非沿海建立少量殖民地;
图12侵占领土在沿海扩大(或深入非洲腹地探险);
图13帝国主义瓜分非洲。
成因:(3分)
图13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图14工业革命开展(或资本主义的继续扩展);
图1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或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2)从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的角度作答。(2分)
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角度作答。(2分)
从孕育新的更大冲突(或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角度作答。(2分)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学情检测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人类由采集渔猎到农耕畜牧,逐步到半定居等待收获的农耕生活方式,主要是由于
A.私有制的逐渐确立 B.人工取火出现
C.农业和畜牧业出现 D.国家开始形成
2.下列两首诗歌,说明人类早期文明
猖獗的洪水呀, 没有人能和它对抗, 它使苍天动摇, 使大地颤抖 …… 庄稼成熟了, 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苏美尔诗歌 向你致敬,尼罗河, 你来自大地, 孕育了埃及! 用你神秘的方式, 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使得追随者歌唱 ——古埃及诗歌
A.深受自然环境影响 B.对大河充满乐观情绪
C.都产生于两河流域 D.对洪水怀有悲观感受
3.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等
文明成果出自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 长江流域
4.图1为某帝国的疆域图。该帝国是
图 1
A.波斯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5.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出现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每一层的上下级之间 都是领主均附庸的关系,都是从属关系。领主主要保护附庸,附庸对领主要宣誓效忠,交纳
贡物,打仗时应召出征。这表明
A.国王作为领主成为最高的统治者 B.封君与封臣间形成契约关系
C.缴纳贡物是形成这一关系的前提 D.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6.图2作品描绘的是中古西欧的“三种人”: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
人。绘制者要告诉我们的是中古西欧
A.封建庄园形成
B.封建王权强大
C.等级制度森严
D.神权逐步衰落 图 2
7. “这座城市”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它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险要位置。它位于博
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岬角从爱琴海海峡的欧洲一面向对面的亚洲沿岸伸出,仿
佛要挡住从黑海流入马尔马拉海的急流。“这座城市”是
A.君士坦丁堡 B.亚历山大 C.雅典 D.巴格达
8. (他们)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
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们是指
A.苏美尔人 B.阿拉伯人 C.马其顿人 D.奥斯曼人
9.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天南非的部分地区都纳入其统治之下的国家是
A.桑 海 B.摩加迪沙 C.阿克苏姆王国 D.津巴布韦
10.表1为古代世界不同地区的重要文明成果。这说明世界古代文明
地区(人) 文明成果
苏美尔人 楔形文字、60进位制、大麦和小麦
埃及人 象形文字、金字塔、法老、莎草纸
玛雅人 金字塔庙宇、历法纪年、独特文字、种植玉米
班图人 引进绵羊和山羊、掌握冶铁技术、培育棉花
表 1
A.缺乏普遍的连续性 B.存在生产力水平差异
C.缺乏地区间的交流 D.多元特征且独立发展
11.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最初一些拉美国家认为哥伦布 到达美洲是“苦难的开始”。后来一些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是“两个大陆相遇”。由此可知最初拉美国家对“哥伦布发现美
洲”的认识
A.受主观立场的影响不够理性 B.缺乏史料的补充与佐证
C.站在全球角度看待各种文明 D.随时代发展而趋于全面
12.图3为某一历史事件影响的示意图。若请你为此图拟定一个主题,最切合的主题应该是
图 3
A.亚非拉之间物种交换 B.血与火的殖民与掠夺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1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 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
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一切过程体现的是
A.三角贸易的兴盛 B.殖民地灾难深重
C.非洲的黑奴贸易 D.资本的原始积累
14.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 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 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的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于自己的了。对此启
蒙运动提出的口号应是
A.要自由竞争实现自由主义 B.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
C.要实现资产阶级理想王国 D.要摆脱专制和宗教的束缚
15.恩格斯说:“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 ……被宣布为 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仅是资产阶级所有权。而对于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也只能在
实践中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这说明18世纪启蒙思想家
A.有利于建立开明君主制 B.没有超出时代的限制
C.代表了资产阶级进步性 D.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
16.图4所描述的法律文件是
图4
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国《人权宣言》
C.法国《民法典》 D.《德意志帝国宪法》
17.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太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之为封建制
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政治秩序。这场革命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德意志统一战争
18.图5、图6体现的主要变化是
A.生产动力的变化
图 5
B.组织形式的变化
图6
C.生产关系的变化
D.分配方式的变化
19.18世纪的法国和英国同为君主制。法国的君主专制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而君主立
宪制度则成为英国革命的成果。这主要是由于英法两国
A.革命风暴程度不同 B.君主实际权力不同
C.工业革命效果不同 D.启蒙思想主张不同
20.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1848年2月《共产
党宣言》发表于
A.美国纽约 B.英国伦敦 C.德国柏林 D.法国巴黎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侵占了几乎瓜分了整个非洲。保持独立的国家除了西非利比
里亚,另一个是
A.阿尔及利亚 B.埃及 C.津巴布韦 D.埃塞俄比亚
22.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战后和平计划,包括: 一战后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世 界,包括贸易的开放和海洋的开放;各国要裁减军备;要建立国际联盟,以保各国安全。其
动机是
A.促使美国尽快加入国际联盟 B.维护美国的政治经济利益
C.倡导民族自决结束委任统治 D.调节英法德之间尖锐矛盾
23.这一事件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在旧
制度的废墟上构建起新制度的框架。这一事件是指
A.巴黎公社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农业集体化
2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某国的民族主义者代表其国家要求英国废除殖民保护制度,允许国家 独立。遭到拒绝后,该国即组织代表团,希望旁听巴黎和会,将独立要求诉至国际社会,也
未成功。这一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印尼 D.埃及
25.二战后建立起以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共处与合作的雅尔
塔体系,并成立由主权国家组成的联合国。这体现了
A.呼唤世界和平的时代要求 B.反对美苏强权政治的呼声
C.尽早结束战争的迫切愿望 D.亚非拉维护自身利益诉求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小明同学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时,整理出表
2内容: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三
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 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 的大国争霸。 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 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 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 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古希腊的人像雕刻艺术,在很多方 面都模仿埃及, 字母文字起源于地处埃及和西亚 文明交汇点的腓尼基。
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 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 王国通过扩张把文明的势 力扩展到地中海东岸。 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灭波斯帝 国,征服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地跨亚非 欧三洲的大帝国。 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 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冶铁技术 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 腊等地。
表2
(1)请参照“一、古代文明的扩展”的子目样式,为“二、三”编写一个子目标题,并指出导致
“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优势。(6分)
(2)请归纳指出三个子目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
文起好光爱能地厚
文艺复兴主要活动中心
北
海
大
西
洋
阿姆斯特丹
卫普。
因黎
酥
酸
燕垃龙萨
端
维也的
托善多
精控纳达
本
同
)
图7
图 8
(1)阅读图7,归纳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6分)
(2)阅读图8,指出启蒙运动发展的社会基础。有人将启蒙运动视为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发
展的高峰,试简要说明其含义。(6分)
(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9世纪初期,英国爆发捣毁机器的卢德运动
1836-1848年,英国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
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
图 9
图 1 0
(1)通过图9反映的历史发展状况,说明与图10这一历史事件的关联。(4分)
材料二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 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在《卡尔 · 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 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又写道:“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
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统治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
(2)试结合 I9 世纪60年代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史实,说明对恩格斯这一认识的理解。指
出恩格斯这一认识是基于什么 说明了什么 (10分)
29.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 1 1
图12
图13
——据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1)概括图11、图12、图13西方殖民者对非洲殖民侵略的区域特征,并分别指出其时代
景。(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13的史实对世界历史带来的重大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