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检测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检测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26 06:38:35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2022一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学情检测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mm黑色
签字笔书写并在规定区域内作答,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08年,新疆吉木乃县对拉斯特河谷近900公顷草原进行封育保护,如今这里林草茂盛。
从2020年开始,每年在青草萌发之前的1个月,当地政府组织牧民进入封育区放牧。据此完
成1~2题。
图1
1.牧民进人封育区放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政府组织牧民进人封育区放牧的主要目的是
①促进草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②避免火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③促进草原青草的萌发和生长
④解决饲草料供应不足的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高二地理试题
第1页(共8页)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发展起着辐射带动作用。上海市是长三角城市体系中的超
大城市,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图2示意长三角主要城市分布。据此
完成35题。
3,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不同的主要影
响因素是
A,经济腹地
B,基础设施
C.国家政策
D.空间距离
4,上海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杭州
①促进周边城市的产业向上海转移
绍兴
宁波
城市人口(方人)。>1000
0500-1000
②优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资源配置
2014年)
。100-500
g<100
③带动长江经济带互补发喪
图2
④提升上海的城市行政等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上海市进一步提升辐射强度的有效措施是
A.制定吸引周边人才的政策
B.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
C.不断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
D.完善上海市的交通网络
艾比湖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图3),西北是著名的阿拉山口大风区。20世纪50年代
以来,艾比湖周边盐尘暴(大风将含盐的尘五吹起而形成)多发,生态环境恶化。近些年来,随
着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及一系列生态治理政策的实施,盐尘暴得以缓解,当地生态环
境持续好转。据此完成6~7题。
83°E
阿拉山口
湖准格尔盆地
例一·回界河流、湖泊依术山脉…绥节性河流
图3
6艾比湖周边盐尘暴的盐尘主要来源是
·A.艾比湖裸露湖床
B.河流裸露河床
C准格尔盆地西部
D.阿拉山口地区
7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在盐尘暴治理中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B.减少湖床的裸露面积
C,提供农业生产灌溉用水
D.减少湿地的供给服务
高二地理试题第2页(共8页)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A 2.C 3.D 4.C 5.B 6.A 7.B 8.D
9.C 10.D 11.B 12.A 13.C 14.D 15.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3分)
(1)产业结构单一;传统工业衰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3分)
(2)煤炭、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丰富;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靠近环渤海经济圈,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6分)
(3)依托国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工业;利用自然优势条件,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4分)
17.(12分)
(1)鱼鳞坑分段拦截地表径流,有利于收集雨水,削减地表径流;鱼鳞坑增加地表粗糙度,减缓地表径流;鱼鳞坑呈品字形,分散地表径流;鱼鳞坑利于植被生长,增强植被对坡面的保护。(6分)
(2)沙丘广泛发育增大了地表高程,减缓径流速度;沙质土壤,地表水易下渗,河流径流量减少,河流流程变短。(6分)
18.(14分)
(1)海陆交通便利;生产协作条件好;四面环海,环境优美;政策支持。(4分)
(2)舟山本岛面积大,土地广阔,有利于企业合理布局;零部件企业集聚,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企业间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共享生产信息,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6分)
(3)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4分)
19.(16分)
(1)推动大数据中心向绿色高效、集约化发展转型;推动数据中心、云、网络之间的协同联动,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率;打通我国东西部数字经济的大动脉;优化东西部算力供需关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6分)
(2)地理位置优越,市场距离适中;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数字经济基础好;清洁能源丰富,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4分)
(3)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经济发展;促进电子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成为成渝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加财政收入。(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