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圆和圆的几种位置关系的概念及相切两圆连心线的性质;能够根据两圆不同的位置关系,写出两圆半径的和或差与圆心距之间的关系式;反过来,由两圆半径的和或差与圆心距的大小关系,判定两圆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图形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探求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向学生渗透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研究两圆的位置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两圆的位置与两圆的半径、圆心距之间的关系及相切两圆性质的应用
(2)教学难点:圆和圆五种位置关系的判断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华东师大版教材九年级(上)第23章圆中第§23.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位置关系比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要复杂一些,除了要考虑公共点的个数或分析数量关系外,还要考虑内部和外部。当两圆相切时,分内切和外切;当两圆没有公共点时,又分为外离和内含;另外,两圆的位置关系有时是根据两个圆的圆心距与两圆半径和、半径差的绝对值这些抽象的、非直观的数量关系定量地确定的,学生对此比较模糊。难点的处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形,加强直观性,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深学生印象;引导学生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相关的比较简单的问题,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的解决问题方式,学会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同学间学会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三、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初中二年级有4个教学班,其中有一个实验班,授课的班级是普通班的学生,学生的来源复杂,特点是活泼、好动、兴趣广泛但不稳定,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加上自身知识储备存在不同的缺陷,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吃力,所以只能采取“先慢后快”,最终达到《标准》的要求。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flash、几何画板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想
创设问题情景 问题引入: 用flash课件演示日食的形成过程,引出课题“§23.2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语言叙述: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天上没有云,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天空忽然发生了变化,大地开始渐渐地变昏暗,大约30分钟后,太阳却又慢慢地恢复了光彩,天空又晴朗起来,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同学们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你们知道日食是怎样形成的吗?用课件演示日食形成的过程,引出课题,板书“§23.2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学生看图片,思考提出的问题答:日食解释日食的形成过程 用实际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引入本节课,既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增强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让学生了解学习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个知识的必要性;将“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观点逐渐渗透给学生
提出问题 将月亮和太阳抽象成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圆,你能根据刚才的演示画出两个圆的所有位置吗?课件演示两遍帮助学生画图(提示学生:画图时圆的半径不等)你能给你所画的两个圆的位置起个名字吗?你能给它们分类吗? 思考,作图 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索
自主探索 回忆: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用几何画板帮助学生回忆知识。1.你能不能用类比的方法,从两圆公共点的个数确定两圆的位置关系?观察几何画板的演示起名,给出名称2.你能从数量上确定两圆的位置关系? 给出圆心距d,大圆半径R,小圆半径r(R>)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如下图: 让学生自己想,注意观察课件的演示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知识的能力;学习用类比的方法思考知识、学习知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想
自主探索 (1)外离 (2)外切 (3)相交 (4)内切 (5)内含 (6)同心圆讨论出结果,纠正后填表(见后面)教师强调:1.两个圆没有公共点,并且每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外部时,叫做这两个圆外离;2.两个圆有唯一公共点,每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外部时,叫做这两个圆外切。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3.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两圆相交;4.两个圆有唯一的公共点,并且除这个公共点以外,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内部时,叫做这两个圆内切。这个唯一公共点叫做切点;5.两个圆没有公共点,并且一个圆的电都在另一圆的内部时,叫做这两个圆内含;两个圆的圆心重合时,我们称这两个圆是同心圆。一、两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两圆相交;二、两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这两个圆相离;包括外离和內含;三、两圆有唯一公共点时交作两圆相切;包括外切和内切几何画板演示,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数量上的关系,见学生活动(右侧)强调:知道左边的数量关系可推出右边的位置关系;由右边的位置关系可推出左边的数量关系 d>R+r外离d=R+r外切R-r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想
例题教学 例1.已知⊙A、⊙B相切,圆心距为10cm,其中⊙A的半径为4cm,求⊙B的半径解:设⊙B的半径为R.若两圆外切,则d=10=4+R R=6.(2)若两圆内切,则R=-6(舍去),R=14所以⊙B的半径为6cm或14cm. 学生读题,进行思考,分析解题思路 给学生时间思考,说解题思路,老师补充讲解此题的目的是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考方法
应用与拓展 练习题:一、⊙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3cm和4cm,当两圆的圆心距如下时,两圆的位置关系如何?1.O1O2=8cm ;2. O1O2=7cm ;3. O1O2=5cm 4. O1O2=1cm ;5. O1O2=0.5cm ;6. O1O2=0cm 二、⊙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R和r,圆心距为d,在下列情况下,两圆的位置关系怎么样?1.R=6cm,r=3cm,d=4cm ;2.R=6cm,r=3cm,d=0m ;3.R=3m,r=7m,d=4cm ;4.R=1m,r=6m,d=7m ;5.R=6cm,r=3cm,d=10 ;6.R=5m,r=3cm, d=4cm ;7.R=3m,r=5m, d=1m ;三、解答题两圆的半径R、r分别是方程的两根,两圆的圆心距为d。若d=4,是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若d=2是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若两圆相交,试确定d的取值范围;若两圆相切,求d的值 学生当堂完成此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题目的设计由简单到复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想
知识引申 连心线:经过两圆圆心的直线思考题:两圆相切、相交位置关系还可以继续探究,你能猜测出在这两种位置关系下,连心线有什么性质吗?结论:(1)两圆相切时,连心线必过切点;(2)两圆相交时,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习题:已知:⊙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5cm和4cm,当两圆相交时,公共弦长6cm,求两圆的圆心距 学生进行探讨 将知识引申,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
课堂小结 1.学习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有应用吗?举出你所见的应用本节课知识的实例 配套光盘课件演示2.学习后,你有哪些学习的体会?有什么收获,与我们共享,请大家谈一谈。3.总结填表(见后面) 举例 培养学生独立总结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将自己的收获与全班同学共享,互相取长补短.
作业布置 绿皮练习册P59——60页习题 复习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23.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位置关系 公共点个数 数量关系 投影幕 相交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一、填表
名 称 图 形 圆心距d与半径R、r 公共点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