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翠园教育集团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翠园教育集团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27 10:22:04

文档简介

试题答案-生物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1-18题每题2分,18-22题每题4分,共52分)
1. 解析:选A。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2. 解析:选B。真核生物也有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酵母菌等,A错误;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有可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真核)、硝化细菌(原核)]、消费者[大多数动物(真核)、根瘤菌(原核)]和分解者[秃鹫(真核)、大多数细菌(原核)],B正确;
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均为DNA,C错误;
真核生物的细胞中不都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D错误。
3. 解析:选D。A、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A错误;B、蔗糖水解后的产物有葡萄糖和果糖,B错误;C、Fe属于微量元素,C错误;D、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Mg,N、Mg均为叶绿素分子的组成元素,缺乏N、Mg影响叶绿素的合成,D正确。
4. 解析:选D。A、李斯特菌等原核生物的最外层大多都为细胞壁,但原核生物中的支原体没有细胞壁,A错误;B、硝化细菌能以氧化无机物产生能量,从而合成自身有机物的生物,属于化能自养型生物,B错误;C、蓝细菌都含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说明李斯特菌是异养型微生物,不含光合色素,C错误;D、李斯特菌和酵母菌都是兼性厌氧细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都可在无氧环境中生存一段时间,D正确。
5. 解析:选C。A、颤藻和小球藻细胞中都有DNA和RNA,但只以DNA为遗传物质,A错误;
B、若细胞中的某蛋白质含有X条肽链,则至少含有X个羧基,因为R基中也可能存在,B错误;C、淀粉是多糖、淀粉酶是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作为基本支架,C正确;D、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但是细胞中的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中不一定存在,D错误。
6. 解析:选B。
7. 解析:选B。A、DNA和RNA的元素组成均为C、H、O、N、P,含有磷元素,故农作物从外界吸收的磷酸盐可用于细胞内合成DNA和RNA,A正确;
B、无机盐离子具有多种作用,如无机盐可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不一定溶解在水中才能行使生物学功能,B错误;
C、由于水分子的极性,一个水分子的氧端靠近另一水分子的氢端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就形成一种弱的引力,这种弱的引力称为氢键;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C正确;
D、蛋白质失活后,其活性不能恢复,D正确。
8. 解析:选D。题图①为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若将显微镜镜头由 a 转换成b ,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A错误;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图像,若要观察清楚 c 细胞的特点,则应向左移动装片,B错误;
若题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也是顺时针,C错误;
当显微镜放大倍数由100倍变为400倍时,圆形视野内细胞数量由64个变为 (个),使用的镜头组合可能是 ,D正确。
9. 解析:选D。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脂质,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A错误;
血红蛋白含有Fe2+且参与O2运输,叶绿素含有Mg2+且吸收可见光,B错误;
通道蛋白在运输过程中并不与被运输的分子或离子相结合,也不会移动,其自身构象不会发生改变,C错误;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的DNA分子上和质粒上,D正确。
10. 解析:选C。A、通道蛋白分布于生物膜上,其功能是运输物质(如某些离子、水分子等),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A正确;B、RNA聚合酶可以催化RNA的合成,其分布于细胞内,B正确;C、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只由浆细胞合成,C错误;D、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合成,参与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D正确。
11. 解析:选D。A、由题图知,④为RNA链,其中“〇”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为DNA的基本单位,其中的“〇”是腺嘌呤碱基,二者含义不同,A错误;
B、由题图知,②为DNA的基本单位,其中的“〇”是腺嘌呤碱基,③为DNA分子,其中的“〇”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二者含义不同,B错误;
C、由题图知,③为DNA分子,其中的“〇”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④为RNA链,其中的“〇”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二者含义不同,C错误;
D、由题图知,⑤为ATP的结构简式,其中的“〇”是腺苷(由一个腺嘌呤和一个核糖构成),⑥为RNA的基本单位,其中的“〇”也是一个腺嘌呤和一个核糖构成的腺苷,二者含义相同,D正确。
12. 解析:选B。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A错误;
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水解可得到8种核苷酸,5种碱基 ,B正确;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属于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错误;
在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RNA的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核DNA的种类和数量一般相同,D错误。
13. 解析:选C。A、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空间结构密切相关,但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的多样性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有关,A错误;
B、在蛋白质的合成的翻译过程中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B错误;
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正确;
D、噬菌体是病毒,只含有DNA一种核酸,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只有4种,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错误。故选C。
14. 解析:选D。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A错误;
花生种子匀浆不需要制作临时装片,B错误;
使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先加A液再加B液,不能A液、B液混合后加入,C错误;
小麦匀浆含有淀粉,直接加入碘液呈现蓝色,D正确。
15. 解析:选C。A、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小麦种子中含量丰富的二糖包括蔗糖和麦芽糖,A错误;B、由图示可知,小麦种子萌发12小时后,还原糖的含量升高,而淀粉的含量迅速下降,发生这一变化与种子萌发12小时后淀粉消耗迅速增加密切相关,B错误;
C、种子萌发20小时后,蔗糖的含量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蔗糖被蔗糖酶水解,C正确;
D、斐林试剂需要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D错误。
16. 解析:选C。据图分析可知,淀粉含量下降的幅度远远小于葡萄糖含量增加的幅度,说明果实中淀粉分解不是葡萄糖增加的主要原因,A 错误 ;
为减少实验误差,在果实发育的每一个阶段应该取多个果实进行打孔取样,B错误;
桑葚果实风干的过程中,细胞损失的水主要是自由水,C正确;
可分别用斐林试剂和碘液检测葡萄糖和淀粉是否存在,但是不能检测它们的具体含量,D错误。
17. 解析:选A。A、脂肪不能为种子萌发直接提供能量,A错误;
B、植物脂肪由甘油和不饱和脂肪酸组成,蓖麻种子富含脂肪,B正确;
C、种子萌发初期从环境中吸水,鲜重明显增大,随着萌发代谢速率加快,萌发代后期,鲜重明显减小,C正确;
D、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种子萌发初期,脂肪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糖类中氧的含量大于脂肪中氧的含量,因此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D正确;
18. 解析:选D。磷酸化过程中,ATP最外侧的磷酸基团可与羟基反应,将磷酸基团转移到蛋白质上,并未将ATP中的能量转移到蛋白质中,A错误;
图中蛋白质去磷酸化过程中,可形成Pi,B错误;
据题图可知,磷酸化后只是羟基被磷酸基团取代,肽键未断裂,C错误;
因为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均受温度、pH的影响,所以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均受温度、pH的影响,D正确。
19. 解析:选D。A、由题意和题图可知,该蛋白质含有三条肽链、由m个氨基酸形成,因此所含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m-3,指导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碱基数=氨基酸数×6=6m,A正确;
B、由题意和题图可知,层粘连蛋白是高分子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所以层粘连蛋白可能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
C、由题意可知,层粘连蛋白是糖蛋白,糖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还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及高尔基体的再加工、分类、包装等,C正确;
D、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会使癌细胞在体内容易在体内扩散、转移,可推知皮肤癌细胞中层粘连蛋白较少,层粘连蛋白基因表达不活跃,D错误。
故选D。
20. 解析:选A。1号和2号的颜色分别为橘黄色和浅紫色(花生子叶中含有少量蛋白质),A错误.
21. 解析:选A。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不考虑其他化学键变化时,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的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由于在肽链形成空间结构时,生成了4个二硫键,失去原子数 (个),所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2. 解析:选B。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按氧原子数目计算氨基酸的数量,氧原子数=肽键数 肽链数基上氧原子数,且肽键数=氨基酸数 ,分析这四种氨基酸的 基可知,四种氨基酸的基上均无氧原子,所以氨基酸数为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2分,每空2分,共48分)
23.(12分)(1)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促进(或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 叶绿体
(3)脱分化,再分化 (4)黑腐病菌
解析(2)经过过程②原生质体融合后,需要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可以通过观察杂种细胞是否含有黑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来进行判断。(3)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以维持原生质体的形态和活性,以避免原生质体的失水或吸水。(4)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
型(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应剪取再生植株和双亲植株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将杂种植株栽培在含有黑腐病菌的环境中,只有具有抗性的植株才能够存活,从而将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筛选出来。
24.(12分)(1)细胞核移植 体外受精 (2)A 促性腺激素
(3)血清 (4)因为受精卵的细胞质由健康女性提供,无论胚胎是男性还是女性,其线粒体都不会携带致病基因,所以都不会患病
解析(1)根据题图信息可知,该健康婴儿培育过程中依次涉及细胞核移植、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2)题图过程中,获取卵母细胞A中的细胞质,说明A的细胞质基因是正常的,因此取自健康女性的卵母细胞是A,代表该母亲卵母细胞的是B。取卵之前,该女性需要注射促性腺激素,进行超数排卵。(3)哺乳动物胚胎的培养液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物类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试管婴儿首先进行体外受精获得受精卵,然后经早期胚胎培养,受精卵在培养液中分裂至8-16个细胞阶段,再进行胚胎移植。(4)据题图分析,因为受精卵的细胞质由健康女性提供,无论胚胎是男性还是女性,其线粒体都不会携带致病基因,所以都不会患病,所以理论上医疗团队在进行胚胎移植时没有必要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选择。
25.(12分)(1) 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复制原点) (2)芽胞表面蛋白是一种定位表面的蛋白质,在与外源蛋白形成整合蛋白后,可将外源蛋白展示/定位在芽胞杆菌表面。
(3)氨苄青霉素( Amp') 选择
(4)DNA不溶于酒精,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
(5)个体(细胞)
26.(12分)(1)稀释涂布平板法(涂布平板法)
(2)耐高温DNA聚合酶
引物能与16 S rRNA基因特异性结合(引物是根据16 S rRNA基因的一段已知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的。) 琼脂糖凝胶电泳
(3)逆转录病毒是载体,能将外源基因ct3/4、Sox2、c-Mc和KIf4送入小鼠成纤维细胞。
将转入外源基因的细胞和没有转入外源基因的细胞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基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如果只有转入外源基因的细胞转化成了iPS细胞,则可以证明iPS细胞的产生不是由于培养基的作用。2022-2023学年度翠园中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生物
本试卷共7页,2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孔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1-18题每题2分,19-22题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细胞学说,恩格斯说:“有了这个发现,有机的、有生命的自然产物的研究一一不仅比较解剖
学、生理学,而且还有胚胎学一一才获得了巩固的基础。”细胞学说也被称为现代生物学的基石之一,细
胞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了()
A.动植物结构的统一性
B.植物是由植物细胞构成的
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具有多样性
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有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RN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真核生物的细胞中有细胞核
3.据《中国风物志》记载“襄阳大头菜入口脆嫩味美、生津开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铁、
钙、磷、氮等多种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钙、磷、氮等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B.蔗糖、麦芽糖、纤维素水解后的产物均只有葡萄糖
C.蛋白质可能含有C、H、O、N、Fe、S等多种元素,均属于大量元素
D.氨、镁均为叶绿素分子的组成元素,缺乏氮、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4.李斯特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细菌,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己被证实是李斯特
菌的感染源,该菌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
A.李斯特菌等原核生物的最外层都为细胞壁
B.李斯特菌和硝化细菌都为异养型,且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李斯特菌和蓝细菌都含光合色素,且除拟核外质粒也含DNA
D.李斯特菌和酵母菌都能进行有氧呼吸,都可在无氧环境中生存一段时间
5.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颤藻和小球藻细胞中都有DNM和RNA,且都以DNA为主要遗传物质
B.若细胞中的某蛋白质含有X条肽链,则其含有X个羧基
C.淀粉、淀粉酶都以碳链作为基本支架
D.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第1页共7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