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26 08:04:46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A 2.C 3.D 4.C 5.B 6.A 7.B 8.D
9.C 10.D 11.B 12.A 13.C 14.D 15.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3分)
(1)产业结构单一;传统工业衰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3分)
(2)煤炭、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丰富;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靠近环渤海经济圈,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6分)
(3)依托国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工业;利用自然优势条件,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4分)
17.(12分)
(1)鱼鳞坑分段拦截地表径流,有利于收集雨水,削减地表径流;鱼鳞坑增加地表粗糙度,减缓地表径流;鱼鳞坑呈品字形,分散地表径流;鱼鳞坑利于植被生长,增强植被对坡面的保护。(6分)
(2)沙丘广泛发育增大了地表高程,减缓径流速度;沙质土壤,地表水易下渗,河流径流量减少,河流流程变短。(6分)
18.(14分)
(1)海陆交通便利;生产协作条件好;四面环海,环境优美;政策支持。(4分)
(2)舟山本岛面积大,土地广阔,有利于企业合理布局;零部件企业集聚,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企业间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共享生产信息,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6分)
(3)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4分)
19.(16分)
(1)推动大数据中心向绿色高效、集约化发展转型;推动数据中心、云、网络之间的协同联动,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率;打通我国东西部数字经济的大动脉;优化东西部算力供需关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6分)
(2)地理位置优越,市场距离适中;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数字经济基础好;清洁能源丰富,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4分)
(3)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经济发展;促进电子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成为成渝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加财政收入。(6分)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学情检测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mm 黑色 签字笔书写并在规定区域内作答,绘图时,可用2B 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08年,新疆吉木乃县对拉斯特河谷近900公顷草原进行封育保护,如今这里林草茂盛。 从2020年开始,每年在青草萌发之前的1个月,当地政府组织牧民进入封育区放牧,据此完
成1~2题。
图 1
1.牧民进入封育区放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政府组织牧民进入封育区放牧的主要目的是
①促进草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②避免火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③ 促进草原青草的萌发和生长 ④解决饲草料供应不足的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发展起着辐射带动作用。上海市是长三角城市体系中的超
大城市,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图2示意长三角主要城市分布。据此
完成3~5题。
3.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不同的主要影
响因素是
A.经济腹地 B.基础设施
C.国家政策 D.空间距离
4.上海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促进周边城市的产业向上海转移
② 优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资源配置
③带动长江经济带互补发展
④提升上海的城市行政等级
(2014年) ○ 100~500 ● <100
图 2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上海市进一步提升辐射强度的有效措施是
A.制定吸引周边人才的政策 B.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
C.不断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 D.完善上海市的交通网络
艾比湖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图3),西北是著名的阿拉山口大风区。20世纪50年代 以来,艾比湖周边盐尘暴(大风将含盐的尘五吹起而形成)多发,生态环境恶化。近些年来,随 着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及一系列生态治理政策的实施,盐尘暴得以缓解,当地生态环
境持续好转。据此完成6~7题。
图例 ●国界 河流、湖泊/M/M 山脉-----季节性河流
图3
6.艾比湖周边盐尘暴的盐尘主要来源是
A. 艾比湖裸露湖床 B.河流裸露河床 C. 准格尔盆地西部 D.阿拉山口地区
7.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在盐尘暴治理中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B.减少湖床的裸露面积
C.提供农业生产灌溉用水 D. 减少湿地的供给服务
密苏里河是北美最长的河流(图4),发源子蒙大拿州西部的落基山脉,在密苏里州圣路易 斯以北汇入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137.2万km , 其中6600多km 在加拿大境内。20世纪 密苏里河被大规模开发,主要集中在美国境内。虽然密苏里河的干流上修建6座水库,但下游
地区洪涝灾害仍然多发。据此完成8~9题。
图4
8.从河流的水系特征分析,密苏里河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①流域降水量大 ②河道弯曲 ③河流含沙量大 ④支流众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加拿大对密苏里河的开发利用很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 国家政策 C.河流的结冰期 D.河流流量
黑河市是我国第一批沿边开放的城市,地处我国对俄资源能源合作和东北亚区域合作的 中心,是“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图5示意2007~2017年黑河市产业结构变化
情况,图6示意2006~2017年黑河市常住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图5 图6
10.2007~2017年黑河市产业结构变化特点是
A.第三产业产值先升后降 B.三次严业结构逐渐均衡
C.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下降 D.第一产业比重变化较小
11.黑河市常住人口变化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是
①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发生变化 ②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
③ 缓解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④ 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前进的风沙流受阻挡聚积在灌丛内部及周围,形成灌丛沙堆(图7)。河套地区生态环境 脆弱,灌丛沙堆广布;当地农民每年引黄河水灌溉淋盐压碱,并将灌丛沙堆里的沙子掺杂在土
壤中,改变降水和灌溉时淋盐压碱作用,以减轻土壤盐碱化。据此完成12~13题。
12.河套平原地区灌丛沙堆广泛发育的原因可能是
① 干旱少雨,风力作用明显②环境恶劣,人类活动较少
③ 地表裸露,沙质沉积物多④晴天较多,热量比较充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沙子掺杂在土壤中可以减轻土壤盐碱化的根本原因是
A.降低土壤密度 B.降低土壤含水量
C.增加土壤空隙 D.增加土壤紧实度
图7
近年来,纺织服装产业出现了“反方向”转移,主要指一些纺织服装企业将研发中心等部门 从不发达地区向相对发达地区或发达国家转移。我国承接这种转移比较集中的大城市有上
海、北京等。图8示意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现状。据此完成14~15题。
图 8
11.我国部分纺织服装产业向新疆转移的主要目的
A.拓展西部市场 B.减少能源消耗 C.扩大生产范围
15.北京成为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反方向”转移目的地主要优势是
A. 强大的消费能力 B.发达的科研力量 C.便利的水陆运输
D.降低生产成本
D.优惠的国家政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榆林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优质环保煤市场占有量大(图9),经济发展上严重依赖于资 源,长期以煤化工产业为支柱产业。近年来,榆林市立足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加快建立高 端低碳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加速迈进,高 端装备制造、智能无人机等产业蓬勃发展;加强矿区生态保护,累计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面
积达440km 。
图 9
(1)指出榆林以煤化工业为支柱产业产生的主要问题。(3分)
(2)说明榆林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6分)
(3)简述榆林经验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借鉴意义。(4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m (图10),沿岸部分地区新月形沙 丘广布,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西柳沟上游,沟壑纵横,植被稀疏。这里曾经“遇水 成泥、遇风成沙”,后来当地政府采取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等措施后,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
改善。
图10
(1)分析采用挖鱼鳞坑方式实现减少入河泥沙的原因。(6分)
(2)说明西柳沟流域广泛发育的沙丘对河流流程的可能影响。(6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17年5月11日,舟山航空产业园建设和波音项目开工仪式在浙江舟山举行,美国波音 公司的首个海外工厂正式落户舟山。飞机制造园区位于朱家尖岛,零部件制造园区则位于舟 山本岛北部的舟山经济开发区,用于航空零部件配套制造产业,与之生产相关的企业将在此集
聚(图11)。
图11
(1)指出舟山吸引波音公司工厂布局的优势条件。(4分)
(2)简述航空零部件配套制造产业及相关企业在舟山本岛集聚的理由。(6分)
(3)分析波音落户舟山对当地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4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2022年2月17日,国家正式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即把东部的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 和处理,使得资源配置更加精准,资源利用更加高效,有效弥补东部资源的不足,同时充分盘活 西部资源。成渝地区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四川省、重庆市均是全国首 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渝地区成为首批国
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图12示意我国国家算力枢纽布局。
图12
(1)分析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的主要目的。(6分)
(2)说明成渝地区建设算力网络国家枢纽的可行性。(4分)
(3)简述“东数西算”工程对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