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庖丁解牛 课时作业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目前的中国不需要庄子精神
借助《百家讲坛》的神力,沉寂了很长时间的庄子也终于开始风光起来,他的人生哲学也变得流行起来。什么“逍遥游于物外”,什么“无为、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精神,等等。可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庄子也是中国犬儒主义的创始人,庄子的“自由精神”混合了犬儒精神而显得俗不可耐。在今天的中国倡导庄子精神实在不是时候。
《庄子》的“自由精神”似乎早为大家公认,其高蹈超越、想象之奇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我要补充的是:《庄子》中还有大量犬儒主义言论,体现了一种非常糟糕的鸵鸟智慧和乌龟哲学。庄子一方面大骂世俗,一方面又反复说要“不谴是非而与世俗处”。也就是说,不要去管什么是非,要无条件地和世俗世界好好相处;一方面大谈“不为物役”,但另一方面更告诫人们要“与物周游”“与物为春”。庄子一方面是大胆想象,神游于九天之上,另一方面则奉行“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现实主义策略。庄子的想象更多地体现在玄空的神游上,在实际行为上却认同价值颠倒的现实世界。他的“游”也只是不触及现实的“神游”而已。其实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结合才是完整的庄子,它们共同组成了犬儒式的人生态度。
所谓“犬儒主义”,指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畸形关系。犬儒主义诞生于公元5 世纪的希腊,它指一种对文化价值的对抗精神,一种深刻的怀疑,它认为世界是不值得严肃对待的,不妨游戏之。到了现代,犬儒主义的含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的态度没有变。犬儒主义虽然对现实不满,但是又拒绝参与社会世界,或遁入孤独和内闭,或转向任诞的审美主义,而其骨子里则是虚无主义。他们对于世界保持了清醒的距离意识,但是却不敢或不愿与之正面对抗,而以一种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的处理态度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妥协混合的矛盾立场。
犬儒主义不仅仅表现了现实的黑暗,或者现实世界中道德的颠倒和价值的真空状态,更是人们对于这种颠倒和真空状态的麻木、接受乃至积极认同。犬儒主义者即使在心里也不再坚持起码的是非美丑观念,不但对现实不抱希望,而且对未来也不抱希望。犬儒主义的轴心是怀疑一切,不但怀疑现实,而且也怀疑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犬儒主义是一种深刻的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有可能表现为死气沉沉、一潭死水,也可能表现为装疯卖傻、装神弄鬼。犬儒主义常常出现在社会黑暗、绝望意识弥漫的历史时期。这个时候的突出特点是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想象世界的高蹈,两者相互强化。在这个意义上,大概庄子的确算得上是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它应和了当今中国的普遍的社会冷漠,试图通过内心的所谓“宁静”来掩盖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在目前中国的情况下,庄子人生哲学的流行所导致的只能是全社会的犬儒主义,它或许能够培育出一批不问世事的逍遥派,却永远不可能培养出积极参与的现代公民。这难道是我们需要的吗?
1.文中“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所指的内容,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自由精神//现实主义策略
B.大骂世俗//和世界好好相处
C.不为物役//与物周游
D.玄空的神游//价值颠倒的现实世界
2.下列关于“犬儒主义”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犬儒主义”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参与的态度。
B.“犬儒主义”对待现实世界的立场是矛盾的,既强烈不满,又积极认同。
C.“犬儒主义”怀疑一切,是一种深刻的虚无主义,常常出现在社会黑暗时期。
D.“犬儒主义”有可能使人死气沉沉、一潭死水,或者装疯卖傻、装神弄鬼。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在中国沉寂了很长时间,《百家讲坛》使他的人生哲学变得风光且得以流行。
B.《庄子》中有许多体现“鸵鸟智慧”“乌龟哲学”的言论,在今天的中国不合时宜。
C.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想象世界的高蹈,使得庄子成为了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
D.“庄子”的流行只能导致中国社会的犬儒主义,不能培养出积极参与的现代公民。
二、选择题
4.下列加横线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恶乎(è) 亶父(dǎn) 居邠(bīn)
B.栎树(lè) 絜之(xié) 液樠(mán)
C.虫蠹(dù) 柤梨(zhā) 橘柚(yòu)
D.掊击(pōu) 果蓏(luǒ) 散木(sǎn)
5.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庖丁(páo) 砉然向然(huā) 莫不中音(zhònɡ)
B.肯綮(qìnɡ) 有条不紊(wěn) 度长絜大(qiè)
C.发于硎(xínɡ) 怵然为戒(chù) 踌躇(chóu chú)
D.批大郤(xì) 刈旗(bó) 良庖岁更刀(ɡēnɡ)
6.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夭阏( è) 抢榆枋而止(qiǎnɡ) 穷发之北(fà)
B.蓬蒿(ɡāo) 藐姑射之山(shè) 而征一国 (néng)
C.形骸(ɡāi) 以盛水浆(shènɡ) 坳堂之上(ào )
D.舂粮 (chōnɡ) 无用而掊之(pǒu) 越有难(nàn)
三、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好寓言,好大言,而他的朋友惠子则是一个实用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对庄子的荒诞不经很厌烦。他正告庄子:子言无用。惠子是一个老实人,他很实在地把经验为依据来得出庄子大言无用。
惠子说:有棵大树,树干疙里疙瘩,树枝弯弯扭扭,长在道路旁,木匠也不看。你大言炎炎,大而无用,也没有人看你一眼吧。
庄子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谁规定了那在荒野上摇曳生姿的树,其生命的意义,就是作栋作梁,作门作框?即便是为人所用,又何必一定是作栋作梁这般“实用”?庄子言“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岂不也是为人所用?只是此等用途,何等“凌空蹈虚”!人生若只是一味填踏为实,不懂得腾空成虚,不仅容易自暴自弃,也往往容易暴殄天物,荼毒生灵。
我们不仅要懂得“有”之用,还要懂得“无”之用,这样才能全面理解“用”,否则即便是大智慧者恐怕也会如犀牛望月。天地广大,人行走之时,所用的只是双足踩踏着的那一小块罢了。( )
脚踩着的地方是“实用”,脚没踩到的地方为“虚用”。只知实用,不知虚用,不仅让自己寸步难行,还让天地之大变为管窥锥指。人之蒙昧,莫过于此。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很实在地把经验为依据来得出庄子大言无用的结论。
B.他很实在地把经验为依据来证明庄子的大言无用。
C.他很实在地以经验为依据来得出庄子大言无用。
D.他很实在地以经验为依据来证明庄子的大言无用。
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又何必一定是作栋作梁这般‘实用’”中“实用”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这一下就令人想起李白的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云是天上的“招牌”,人们通过云的形状和变化可以判断天气的阴晴变化。
C.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景色雄奇壮美。
D.有些人只顾自己,该做的不做,该管的不管,如此作为,也算“无为而治”了。
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而,倘若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你还能款款而行?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
B.然而,即使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你还能款款而行吗?
C.而且,如果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你还能款款而行吗?
D.但是,如果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你还能款款而行吗?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
四、语言表达
10.把下面的四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荀子的君子式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的大夫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杨朱的贵我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即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然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示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②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⑧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④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五、句子默写
11.按要求填空。
⑴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_______________(《庖丁解牛》
⑵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 )《六国论》)
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述志得到孔子的肯定,孔子的原话是“__________________”。孔子对子路的回答不满,原文是“___________”
六、微写作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全国高考卷作文题目:本手,妙手,俗手。作文提示: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这与《庖丁解牛》中的三个阶段或者良庖、族疱和庖丁的技术似有相通之处。
结合以上材料和对课文的思考,写出一篇字数不少于400字的小文。
要求:有个彰显立意的题目有明确的行文逻辑有顺畅的语言和较为深刻的认识。④书写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 .结合文本第二段整体分析,首先提炼出关键句然后从中找关键词,“‘自由精神’似乎早为大家公认,其高蹈超越、想象之奇绝”“另一方面则奉行‘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现实主义策略”“庄子的想象更多地体现在玄空的神游上,在实际行为上却认同价值颠倒的现实世界。他的‘游’也只是不触及现实的‘神游’而已。其实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结合才是完整的庄子,它们共同组成了犬儒式的人生态度”可知所指的内容为为自由精神和现实主义策略。BCD所言均为“自由主义精神”“现实世界策略”这两方面的具体表现。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念内涵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对待现实世界……又积极认同”错,根据文本第四节“犬儒主义不仅仅表现了现实的黑暗,或者现实世界中道德的颠倒和价值的真空状态,更是人们对于这种颠倒和真空状态的麻木、接受乃至积极认同”可知,“犬儒主义”积极认同的是现实世界中道德的颠倒和价值的真空状态,选项张冠李戴偷换概念。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使得庄子成为了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错,根据文本第四节“这个时候的突出特点是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想象世界的高蹈,两者相互强化。在这个意义上,大概庄子的确算得上是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分析,选项表述绝对化,遗漏了“大概”。
故选C。
4.C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A项,“恶”应读wū;B项,“栎”应读lì;D项,“掊”应读pǒu。故选C。
5.C
【详解】A项,“砉然向然”中的“砉”应读“xū”;B项,“度长絜大”中的“絜”应读“xié”;D项,“刈旗”中的“刈”应读“yì”。
6.D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A项,“抢”读qiānɡ;B项,“蒿”读hāo,“射”读yè;C项,“骸”读hái;“盛”读chénɡ。故选D。
7.D 8.D 9.D
【解析】7.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句式杂糅,“以……为……”和“把……作为……”杂糅,保留其一即可;二是“得出”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将“得出庄子大言无用”改为“证明庄子的大言无用”或“得出庄子大言无用的结论”。综合分析,D项修改最恰当。
故选D。
8.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用法的掌握能力。
题干中“实用”的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
A项,引号标示直接引用。
B项,引号标示特殊含义,指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C项,引号标示特定称谓。
D项,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
故选D。
9.本题考查补写能力。
联系上文,可知括号里讲的是与“双足踩踏着的那一小块”相关的内容,而根据“只知实用,不知虚用……莫过于此”,可知不能只留下“双足踩踏着的那一小块”,故括号里的内容应与上文构成转折关系;根据下文“不仅让自己寸步难行,还让天地之大变为管窥锥指”,可知先说“你”再说“大地”与下文衔接更紧密。据此分析,D项补写最恰当。
故选D。
10.④ ③ ① ②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要求所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注意语段中的关键词语,如“君子式”“大夫”“苦行侠”“贵我”等,根据句子内容一一对应即可。
11. 踌躇满志 日削月割 苏洵 吾与点也 夫子哂之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解答时,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1)注意“踌躇”的书写;(2)注意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的积累;(3)“曾皙的述志得到孔子的肯定”“孔子对子路的回答不满”是提示,同时注意“哂”的书写。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12.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议论类微写作题目。
审题:考生在分析时,要明确题干要求,结合“材料和对课文的思考”展开写作。材料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主要写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本手是正规下法,是谓基础;妙手是精妙下法,是谓创造。要注意分析二者的内在逻辑,本手是妙手的前提,只有夯实基础、筑牢根基,方能成就妙手,谋求创造性发展。材料的后半部分提及《庖丁解牛》中的三个阶段以及良庖、族疱和庖丁的技术区别。此处则需要考生综合运用《庖丁解牛》的内容,庖丁从不熟悉牛的生理结构,解牛时只能看到牛的整体外在形态,到三年后可以做到目无全牛,游刃有余。其中所反映出的哲理与下棋一致:做人做事应稳扎稳打,积累经验,不能急于求成,好高骛远。
写作思路:考生在行文过程中,不能局限在围棋之道和解牛之道,而应从下棋和解牛中领悟人生哲理,增长人生智慧,以解决人生成长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也可以上升到国家层面,一个国家的强大,也必然是在筑牢根基的前提下不断创造的结果,以此展开,使文章更具有广度深度,立意高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