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微专题-农业区位因素及可持续发展 (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微专题-农业区位因素及可持续发展 (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26 08:5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2023年4月
微专题 农业的区位选择
和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识记农业布局原则及布局思路;
3.能背出农业地域类型概念、类型、特点、区位条件分析。
一、预习检测
1.背诵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基本要素;
2.背诵农业地域类型。
气候
交通
市场
土壤
地形
水源
劳动力
政策
分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农业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条件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
水源
地形
土壤

自然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条件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
水源
地形
土壤
热量影响农业的产量、种类、耕作制度、生长期;光照影响农作物的品质、产量;降水影响农业的类型和分布;昼夜温差影响农作物的品质
光热水充足且配合较好(雨热同期);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农业灌溉,是农业稳产的保证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有河流、淡水湖、或地下水、冰雪融水等提供灌溉水源,灌溉水源充足
影响农业类型(平原发展种植业;山区发展林、牧业),生产规模、机械化水平
土壤的肥力、酸碱度、厚度、疏松度等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类型
土壤深厚肥沃
小结
平原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耕种
人文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条件
市场
政策
交通运输
农业技术
劳动力
小结
人文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条件
市场
政策
交通运输
农业技术
劳动力
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推行技术、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
政府的政策扶持
对易腐烂、易变质的农产品影响大
临近铁路,公路、港口、航空港等,交通便利
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率
培育良种,机械化水平高等

劳动力的数量、素质、价格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考点 三年真题 分析考向
农业区位因素 (2022·全国甲卷)选择题以吉林、河南两省实施“秸秆换肉”工程和“秸秆变肉换奶”计划为背景,考查区位因素。 (2022·湖北)16.(1)描述南疆地区蔬菜种植面临的自然条件。 (2021·全国甲)11.(1)分析M地区排水后能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1.综合思维:结合材料,综合分析农业的区位条件。
2.区域认知:以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实例,分析农业区位条件的发展变化。
3.地理实践力:根据生活中现代农业、乡村振兴、产业扶贫等,对农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农业生产 (2022·全国乙)4-6当雄是拉萨唯一的纯牧业县 (2022·广东)11.田螺是广西稻田养殖的重要水产品 (2022·全国甲)4-6近年来,吉林、河南两省相继提出实施“秸秆变肉”工程 研真题 探考向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01
农业生产
02
总结
记忆口诀
气候三分水热光 地形水源和土壤
农民劳动运市场 政策技术来护航
......
一般情况下,在农业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变化不大,而人文因素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因此,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更多地考虑人文因素的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热量充足 D.土壤更肥沃
5.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 )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的竞争力弱
C
D
考点 农产品市场优势
农产品价格高低的分析思路
(1)农作物品质与品牌:品质好(如绿色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
(2)运输成本: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价格低。
(3)生产成本:劳动力的投入、技术投入、生产资料投入、土地成本等。
(4)仓储成本:仓库储存。
(5)营销成本:批零等中间环节、宣传等。
(6)上市时间:上市早或上市晚,或者上市时间长都对价格有影响。
(7)产量与市场的供需关系:供不应求,市场价格高,供过于求,市场价格低。
农业可持续发展
03
自然因素
气候
水源
土壤
地形
人文因素
市场
交通
技术
政策
劳动力
自然灾害
环境问题
资金、地租、饮食习惯、产业基础
考点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树立品牌意识、培育自己的知名品牌;积极开拓国内国外市场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重视教育、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
提高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生态可持续: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
②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山水,打造乡村生态旅游
社会可持续:①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②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增收致富
兴修水利,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抵御水旱灾害能力
山地丘陵地区:
①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如发展特色林果业、观光农业等)
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产量、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分析思路
(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或建设商品性生产基地)。
(2)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4)科技兴农,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5)推进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6)积极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意识。
(7)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平原地区 适宜发展耕作业,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
山区 适宜发展林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等
水资源丰富地区 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
气候相对干旱地区 应该从育林、护草,改善生态,适当发展畜牧业等角度考虑
城镇周边地区 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城郊农业
1.分析角度
一般情况下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球面貌的变化: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2)对生态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山区、黄土区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化等。
(3)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
2.对策分析
根据不同的农业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平原区:土地增肥,增施有机肥,防止土壤肥力下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生态农业。
(2)林区: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丘陵山区: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发展立体农业。
(4)牧区:退耕还草,规定合理载畜量,培育人工草场,轮牧。
(5)灌溉农业区: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兴修水利,保证灌溉水源。
(6)环境问题: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影响
 
在分析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影响时要抓住主导因素,如南方地区陡坡开荒主要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下降,产生石漠化;西北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华北地区及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等灌溉农业区,不合理灌溉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等。另外,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①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②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如滴灌、喷灌等);培育、推广耐旱耐碱农作物等。
山地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恢复植被。②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如发展特色林果业、观光农业等)
水土流失问题——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恢复植被;打坝淤地缓坡修建梯田等。
水资源短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如滴灌、喷灌等);培育、推广耐旱耐碱农作物等。
针对环境问题通用答案——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材料一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甲)。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答案:中纬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2分);
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2分);
沿岸平原,地势低平(2分);
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2分);
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2分)。(任答4点给分)
高考链接:
(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材料一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甲)。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答案: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2分);
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果品生产成本低(2分);
距欧洲、日本市场近(2分);
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同,利于销售(2分)。
高考链接:
(2)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
学习目标
通过湖南省辰溪县的案例分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2)-可持续发展
世界水稻种植业分布
水稻种植业遍布五大洲,其中最典型的种植区在_____洲,其具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气候角度来看大部分为________气候,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这里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季风
(季风)水田农业
北亚
中亚
西亚
南亚
东亚
东南亚
水稻是一种高产的农作物。从生长习性来看,水稻喜温喜湿,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水稻需水量大,一般要求雨热同期。水稻生产过程相对复杂,耗费劳动力较多。
犁田、耙田
选种、泡种
播种
秧苗移栽
插秧
水田管理——施肥
水田管理——除虫除草
收割
稻穗脱粒
收获
精耕细作
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
对于农民而言,水稻的价格没有出现上涨的情况,而种植的成本却在年年上升,这让许多农民朋友无法从中获得较好的利润,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于是就有很多农民急切地走出家门,进入到城市谋生。
农民都想进城打工,我国耕地荒废约有三亿亩,
那该如何拯救荒地呢?
湖南省辰溪县过去的稻田养鱼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零散养殖,不成规模,村民在稻田里辛勤耕耘,却难以脱贫致富。适龄劳动力外出打工,稻鱼田出现了抛荒现象。
2016年,辰溪县委、县政府把稻花鱼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出台加快发展“鱼稻共作”特色种养模式、发展稻花鱼产业扶持奖励办法。在政府的扶持下,现在一亩田能收50公斤左右稻花鱼,每公斤能卖50元,种出的稻米香,价格高,加上种一季油菜的收入,一亩田的纯收入能达到6000元以上。
1.简析稻渔综合种养如何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从稻田和鱼互利角度思考)。(8分)
稻田为鱼的生长提供了生存环境和丰富的饵料;
鱼觅食为稻田清除了虫害和杂草,减少了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
鱼来回游动,搅动了土壤,帮助稻田松了土;
鱼的粪便又是水稻优质的有机肥,保养和育肥了地力;
该模式可最大程度提高农田利用率,集约化程度高,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2.试分析稻渔种养模式下的稻米价格高的原因。(2分)
稻田养鱼,鱼吃昆虫,减少了病虫害,粪便还田,全程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为绿色有机农产品,品质高,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利于提高稻米价格。
经过市领导牵线,县里请来了湖南师大刘少军院士,前来指导稻花鱼产业发展。都是稻田养鱼,现在与过去有不同。村民感慨,过去是各自为政,零散养殖,不成规模,现在采取的是“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投放;过去是随意放养,现在实行标准化生产,比如田里的鱼群要始终保持半饥饿的状态,勤于吞食杂草和害虫,也必须规模适度,不能饲养过多,避免鱼群缺氧死亡。政策扶持,科学种养,生态养殖效益高,村民稻田养鱼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如今,全村1300多亩稻田全部养上了稻花鱼。
3.这则材料告诉我们在农业发展的路上要注重什么?(2分)
增加科学技术投入
为使“稻+鱼”产业创建深入人心,我县采取层层召开会议,广泛宣传发动,组织现场观摩,举办稻花鱼文化节等活动,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舆论媒体及时报道,营造声势,扩大影响。主办方还集结中央、省、市、县各方媒体,全面宣传推介辰溪稻花鱼,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引导网民在网络下单购买,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促农增收。
8月26日上午9点,我县首届稻花鱼文化节“万人摸鱼”大赛在田湾镇田湾村举行,活动吸引了来自省内外近万名游客参加。田湾镇党委书记刘芳说,这两年碰到疫情,节会不办了,但慕名而来的游客仍有不少。
4.辰溪县如何扩大“稻+鱼”市场?(4分)
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
发展旅游业,通过互联网建立销售渠道扩展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增加市场占有率。
“抓鱼去喽。”随着导游的一声吆喝,一群游客欢快地跑向村民张丁香家的稻田。撸起袖子,挽起裤脚,游客们下到田中,用手轻轻分开禾蔸抓鱼,欢声笑语不断地从稻田中传来。抓到鱼的游客,不时高举双手,捧着手中的“战利品”,向田埂上的人展示。
时近中午,记者来到集镇上,只见大大小小的餐馆打出的招牌菜中,稻花鱼名列首位。在一家叫“中心饭店”的餐馆,顾客爆棚。厨房操作间,年过七旬的店主向仁和与儿子向阳各“占领”一个灶台,手里的锅铲飞舞,锅中烹煮的稻花鱼散发着诱人的味道。镇上的人除卖鲜鱼和稻米、开店外,还卖鱼干,鱼干的价格要高一些。
带动了农业、加工业、旅游业、运输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促进了辰溪县经济的发展。
5.稻花鱼文化节带动了什么产业的发展?(2分)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6.说明辰溪稻鱼养殖经验对我国落后乡村脱贫攻坚的借鉴意义?(8分)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
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将特色农业发展与扶贫攻坚相结合;
积极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产品品质;
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利用电商拓广市场。
“稻田养殖稻花鱼,彻底解决了稻田抛荒问题,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村创业。”石绍建欣喜地说。
34岁的村民石少峰之前一直在外打工,2017年回到家,把自家的稻田全部养上稻花鱼,还流转了其他外出务工村民的稻田,养殖规模达30多亩,一年收入达20万以上。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经济、生态、社会)
答题角度 答题要素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横县茉莉、建三江水稻、安溪优质铁观音);②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③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④加强科研投入,加大产业化应用研发;⑤开发新产品;经营多元化,拓展旅游、文化市场,扩大市场规模
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②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打造乡村生态旅游
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 ①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②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增收致富
宁夏彩色稻田
广州西塘稻草艺术节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不断创新,形成了稻鱼、稻虾、稻蟹等一批综合效益显著的种养模式。但是长江中下游近年出现重虾轻稻,甚至存在水稻种而不收、直接作为小龙虾的饲料和庇护所的现象。这些现象引起了一些农业专家的担忧。
7.农业专家担忧什么?
国家粮食安全,
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途径:
①“藏粮于地”:
a.稳定面积:坚守18亿亩(1亩约为666.7平方米)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b.提高地力: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大幅度提升耕地质量。
②“藏粮于技”: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和提升品质。
a.加快新品种繁育,力争在种业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b.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
c.集成推广应用综合技术。
③“藏粮于民”:调动农民种粮储粮积极性和提升农民素质,完善粮食生产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保证农民种粮合理收益。
打卡“稻”梦空间
以“体验农耕文化,畅游童话原乡”为主题的第三届广州西塘稻草艺术节,2018年11月3日-18日在从化区鳌头镇西塘童话小镇举行。
分析稻草节选择在11月举行的有利条件。
水稻丰收后,稻草充足;
农闲时节,便于组织活动;
秋高气爽,适宜郊游。
政策扶持引导
坚持绿色生态
加强科技支撑
实现创新引领
农业可持续发展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智利2016年取代泰国成为中国第一大鲜果进口来源地。智利西边是广阔的太平洋和海岸山脉,东边是安第斯山脉,两条山脉之间的中央山谷成为水果生长的沃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出产的水果格外丰富且优质。下图为智利地理位置及水果产区分布图。
(1)分析智利水果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4分)
(2)分析智利水果对中国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4分)
(3)对于智利的水果产业来说,主要的挑战在于提高竞争能力。为应对此挑战,智利水果产业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8分)
(1)智利水果产区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水果的品质好。
(2)智利水果的品质较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增加;交通运输的发展及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使长距离运输更为便捷;智利位于南半球,水果上市时间正值我国冬季(春节),市场需求量大但我国鲜果供应相对较少。
(2019·长沙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智利2016年取代泰国成为中国第一大鲜果进口来源地。智利西边是广阔的太平洋和海岸山脉,东边是安第斯山脉,两条山脉之间的中央山谷成为水果生长的沃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出产的水果格外丰富且优质。下图为智利地理位置及水果产区分布图。
(1)分析智利水果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4分)
(2)分析智利水果对中国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4分)
(3)对于智利的水果产业来说,主要的挑战在于提高竞争能力。为应对此挑战,智利水果产业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8分)
(3)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水果的产量和品质;加强水果的品牌建设,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大对水果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等。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①农业区位
④农业区位变化
⑥农业布局
②农业结构调整
⑧可持续发展
⑤经济效益
⑦生态效益
③社会效益
【课堂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